優質學校自評報告(精選3篇)
優質學校自評報告 篇1
一、辦學指導思想
辦學理念:學校始終以“以科研為先導,以創新求發展”為辦學理念,秉承“以人為本,張揚個性,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辦學思想。
管理理念:因勢利導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發展理念:緊抓機遇 搶抓機遇
校長寄語:播下一種行動,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育人理念:以美育人 育美的人
校訓:善思篤行 志存高遠
校風:文明健美 求真創新
教風:端莊嚴慈 愛崗敬業
學風:尊師守紀 善思好學
;辏厚T玉祥將軍愛國精神
學校曾被評為泰安市 “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泰山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泰安市“規范化學!、泰安市教學示范學校、泰安市校園文化建設aaa級學校、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泰山區“政治業務雙強學!薄⑻┥絽^“十佳師德先進集體”、“泰山區校本培訓先進單位”等稱號。開發的校本課程榮獲泰山區優秀校本課程二等獎。
泰山馮玉祥小學在全校內開發了剪紙校本課程,以剪紙為媒,學校參加了山東省文博會;以剪紙為媒,學校和香港田灣始南小學結成友好學校。在xx年年,學校的部分學生赴香港參加了慶香港回歸千人剪紙活動。
學校先后承擔了全國的“未來教育實驗”、泰安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山東省“十五”重點課題 “綜合實踐與校本課程整合的研究”、山東省經典誦讀課題、山東省人文素質教育等重點課題,受到領導和專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二、管理機構
按照上級部門要求,我們以人事和分配制度為突破口,制定各部門崗位職責及相應考核條例,實施目標管理,形成“全程管理,分權賦職”的管理機制,發揮“高效管理,優質服務”的管理功能。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在完善年度考核評估方案的基礎上,對教師各個方面,諸如工作態度、教學成績和效果、育人成果等綜合評估、量化評分,完善和調整《泰山馮玉祥小學考核獎懲細則》,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分配原則,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管理者素質
校長岳榮峰同志是泰前辦事處的名校長,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山東省教科研創新型校長,泰山區優秀黨員,泰安市學校裝備先進個人,參編了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妙語佳句》一書,參編了s版語文第八冊輔導用書。教學經驗多次在《泰山教育》上發表。主持了山東重點實驗課題。副校長崔玲同志大專學歷,中共黨員,是泰安市教學能手,泰山區優秀教師,泰山區優秀德育工作者,山東省論文一等獎。楊培霞同志負責學校德育、教科研工作,大學學歷,泰山區教學能手,語文錄像課獲得全國二等獎,論文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多次執教泰山區公開課,兩篇論文在國家刊物上發表,泰山區教學工作先進個人,泰山區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被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組評為先進個人。主持了省級三個課題。各中層業務領導干部均是市區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市區優質課獲獎者等。事業心和責任感強,有改革創新精神,有較強的講課、評課、指導教科研能力,工作扎實,高效。
四、管理制度
學校立足于實際,制定了“馮玉祥小學三年發展規劃”、制定了學校的發展目標,指明了學校的發展方向。
學校一直以來堅決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并且因地制宜,制定了《馮玉祥小學副校長職責》、《馮玉祥小學教導主任職責》、《馮玉祥小學總務主任職責》、《馮玉祥小學班主任職責》、《馮玉祥小學教師職責》、《馮玉祥小學傳達職責》、《馮玉祥小學中午托管職責》。并且制定了《馮玉祥小學備課制度》、《馮玉祥小學考勤制度》、《馮玉祥小學認課制度》、《馮玉祥小學聽評課制度》、《馮玉祥小學獎評制度》。每學期初開全體教職工會議,把各部門的職責,制度傳達下去。確保明確職責,有令則行。并且和相關人員簽訂責任書。
五、師資管理
我校教師總人數共計33人, 45—30歲的19人, 30歲以下的10人,我們泰山馮玉祥小學教師年齡當前來說,教師隊伍比較年輕,中青年教師占學校教師的87%。學校教師學歷,取得本科學歷的是21人,取得大專學歷的是8人,取得中專學歷的人數是4人,學歷達標率為100%。
學校大力提倡教師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為老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搭建平臺,我校由省級骨干教師3名,市級骨干教師7名。泰安市優秀教師2名,泰山教壇英才一名,泰山區名師一名。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骨干教師以身作則,起到了模范帶頭的作用。
教學工作
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走進新課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鞏固“兩基”,落實“兩全”。提倡在教師的'主導下,發揮學生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做到了三個“優化”,即優化師生關系,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方法,取得了較高的教學效益。
一、教學思想:
實施素質教育,應當以育人為本,以課堂為載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為主渠道,以質量為生命,為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作用,讓素質教育的目標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師素質 :
我校有高級教師22人,有泰安市教學能手4人,泰山區教學能手14人,省、市、區學科帶頭人5人。
為了提高教師素質,我們對教師提出“五化”要求,即教育思想要先進化,教學方法優組化,教學過程全優化,教學基本功高能化,教學手段現代化。
學校教學師德為先,我們為了打造一支思想過硬的教師隊伍,特制定了馮玉祥小學教師誓詞和馮玉祥小學教師工作榮辱觀,用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每逢新學期開始,在第一次升旗儀式上,我們泰山馮玉祥小學全體教師在國旗下,面對學生,舉行莊嚴的宣誓儀式。學校還把教師誓詞和教師榮辱觀打印在教師的政治和業務筆記上。同時,利用周會和例會強抓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今學校教師更加愛崗敬業,扎實工作。
三、常規教學
落實好新課標精神,用好新教材。學期初,我們對各年級教師進行了新課程理念的通識培訓,與老師們通研課標,通研教材,使教師對本學期的教學目標胸有成竹,對于教學任務心中有數,從而便于教師制定教學計劃。
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每周一至四下午,各教研小組,組織成員集體備課(學校領導分組參加),集體備課采用說課的方式,內容為下一周的教學內容,同級部的老師每人主講一部分內容,之后,大家共同討論定出教學思路,探討教學方法。
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分三步走:第一步,采用推門聽課的方式,與教師個別談教學方法研究教學規律;第二步,采用觀摩研討的方式,每年級挑選一名優秀教師精心準備一堂課,分學科進行觀摩研討,并請學校領導一塊參加,對其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與廣大教師定出教學思路及教學模式。第三步,采用全面參與的方式,讓同學科的老師全部上一節公開課。
開展了寫教學反思活動。學校的反思制度已經深入人心,每節課的課后反思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行為。
四、教學研究
學校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把一批年富力強、業務水平高的骨干教師充實到教研組和課題組中來,建立起了完整的教科研工作體系,定期開展工作,教科研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每學期,學校定期開展全體教師參加的聽評課活動。同時開展了由課題組教師和骨干教師執教的研究課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加強了教師之間教學經驗的交流和科研成果的推廣,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科研碩果累累。我校區教學能手達到14名。18名教師獲泰山區優質課、公開課,有30篇論文分獲省市區獎;有6名教師獲市優質課。
學校先后承擔了全國的“未來教育實驗”、泰安市“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研究”,山東省“十五”重點課題 “綜合實踐與校本課程整合的研究”、山東省經典誦讀課題、山東省人文素質教育等重點課題,受到領導和專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學校開發了校本形象課程——《理想從這里起飛——走近馮玉祥》,如今這本書印刷成冊,成為各年級各班的校本教材。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獲泰山區優秀校本課程二等獎。
五、教學設施
我校不斷加大教學投入,增加教學儀器,達到教學手段現代化。學校多方籌集資金,建起高標準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圖書閱覽、體育器材室、語音室以及校園網。8口教室配備大屏幕投影儀,教學儀器達到省定一類標準。設備有了,關鍵是在利用上下功夫,使教學儀器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學校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如科學課要到實驗室上,該做的實驗必須做,鼓勵教師自制課件,利用微機修改作文,公開課、優質課必須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優質學校自評報告 篇2
環境教育對于社會與個人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校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把“立足學校,擴展家庭,服務社會”作為開展環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了“文明、節約、關愛、和諧”八字綠色方針,讓環境教育深入課堂、深入生活,師生同樹綠色理念,實施綠色教育,促進人與環境的相融相和與健康發展。
一、營造綠色環境,實施人文教育。
陵陽中心小學座落于舉世聞名的陵陽河文化遺址北側,始建于1956年,1996年正式搬遷到此。學校占地64畝,總建筑面積43290平方米,F有21個教學班,在校生968名,F有教職工66人,其中專任教師48名,市縣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20人。
學校在上級的領導與指導下,學校緊緊圍繞“崇文尚德,以德立校,特色興!钡霓k學理念,確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校訓、“民主合作,奮進創新”的校風、“平等寬容,和諧互助”的教風、“善思好問,愉悅體驗”的學風,先后榮獲“市級規范化學!、 “日照市優秀家長學!薄ⅰ翱h級課堂教學示范!钡冉30余項榮譽稱號。
二、創建綠色學校,豐盈學校內涵
。ㄒ唬┙∪M織機構,提供物質保障。
環境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學校重視環境教育,把創建綠色學校納入工作日程。成立創建學校組織機構,由校長任組長,做好學校環境教育工作的規劃與實施,并按計劃一步步展開工作,明確任務,責任到人,保證了環境教育在決策、師資、設施和經費上沒有后顧之憂。在全校形成了校長親自管理,分管人員具體操作,全體師生齊動員的良好教育局面。
。ǘ 專題培訓學習,提升教師認識。
為了加強師生對環境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環境教育的效果,我校通過組織的環境教育專題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從中學到了必要的環境知識和開展環境教育的方法,從而在全校范圍內普及環境教育理念,使學校的每一個老師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發展。
。ㄈ┬@環境典雅,文化環保相融。
學校布局合理,校內綠樹成蔭,幽靜恬美。學校注重綠化、美化、凈化建設,校內景觀樹木近千株,綠化面積達5千余平方米;校園文化建設格調高古,兩座校園雕塑昂揚向上,藤蘿景觀翠綠如蔭;植物園樹木、花草依時令生發,成為學生實踐活動的樂園;家鄉文化墻彰顯家鄉歷史悠久燦爛,環保墻展示藍天碧水美好愿景;學校的兩條主路——尚德路、崇文路,古樹遮日,意韻雋永;教學樓內名人長廊、經典階梯時時啟智、處處育人。形成“兩塑、兩墻、兩路、兩壇、一園、一架”的校園景觀格局。
(四)、開展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素養。
1、重視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因此我們把環境教育與各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根據各學科的實際特點,挖掘環境教育結合點,把環境教育與教學目標有機結合、有效滲透。比如在語文課中,《春天來了》、《美麗的小興安嶺》、《海底世界》、《只有一個地球》、《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等課文,聯系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數學課中,學生收集身邊的環境數據,并把它們改編成數學問題進行解決,如“家庭日均使用垃圾袋的統計”、“小區月用電量的粗略計算”、“一億張紙有多厚”等,通過這樣的學習,即提高了學生的環境意識,同時又培養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思品課中,讓學生走進動植物的世界,培養愛護動植物的習慣;科學課中,老師介紹自然現象、各種動植物形態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了解大自然;美術課指導學生繪畫,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誦讀文化經典,感悟綠色之美。學校結合新教育實驗中的兒童課程,進行“晨誦、午讀、暮寫”活動時,要求每班學生每天堅持利用早、中、晚各時段的活動中,找尋意境優美之詩詞,進行誦讀、描繪,從中體驗環境之雋美。如學生從《春日》、《詠柳》等膾炙人口的古詩中體會到春天的美好,萬物生長的快意,明白了擁有一個和諧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懂得關愛身邊的一草一物。在 “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語句中,明白資源的有限,懂得珍惜資源的重要,學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課外豐富多彩,行知環境教育。環境教育不僅滲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學中,而且貫穿于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中,學校充分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無煙日”、“衛生示范周”、“文明示范周”、“主題活動月”等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定期舉辦環保書畫比賽、綠色校園黑板報、手抄報設計比賽,以及征文、演講等比賽,這些活動順利有效開展,反映了師生們有良好的環境意識,大大促進了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
(五)開展節能活動,倡導綠色工作。
1、開展回收活動,回饋班級建設。節儉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為當代的學生更應傳承!叭≈卸,用之有節”這個道理學生明白不難,但更重要的是讓其付之行動,為此學校要求每個班級為單位,進行日常垃圾分類、收集舊報紙、撿拾飲料瓶桶等活動,其收入用以班級購買圖書;實行圖書、文具、玩具漂流或捐贈活動,讓學生把自己讀過的書籍、不用的文具、玩具進行二次利用,充分發揮其效用,讓學生體驗變廢為寶,節約能源節能過程與意義。
2、實行節約辦公,倡導綠色工作。學校積極開展節約辦學,做到物盡其用,倡導綠色工作。學校在水、電使用等方面采用層層落實責任和環境教育相結合的辦法,總務處制訂有節水、節電措施。除正面引導學生珍惜資源外,公共場所的水電使用由后勤專人負責,教室的水電使用由各班指定專人負責,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使水電的浪費大幅度減少。教師提倡綠色辦公,多使用電子文稿,做到雙面用紙;合理使用電器,做到人走燈關、盡量少開空調、節約用水等,這些綠色行為,節約學校辦公費用。
。⑻骄凯h境問題,經歷感同身受。
1、校外環境探究,宣傳環保意義。學校組織學生開展《陵陽河污染源》調查,同學們用行動研究的形式,通過實地觀察、訪問、實驗、思考、做方案、提建議等方式,深刻感受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由四、五、六年級學生組成的課題活動小組,經過細致的討論,師生共同制定出了課題活動計劃和方案;小組的同學實地考察,調查污染的程度。經過實地考察,小組成員親身體驗受到污染的嚴重性。他們寫觀察日記――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環境才不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苯又稍L附近居民對河水污染的看法,并整理所收集的意見。小組成員寫出活動日記,整理出活動的小結,并將資料整理后向學校、社會宣傳,加強全民的環保意識。
2、校內制度規范,做到身體力行。學校制定文明禮儀條規和衛生公約,落實“ 一衛、兩崗、三無、四凈”制度!耙恍l”指綠色小衛士,負責檢查個人衛生;“兩崗”指文明言行監督崗、環境衛生監督崗;“三無‘指室內外無一片紙屑,無一人說臟話,無一人打架;“四凈”是指手、臉、頭發、衣服干凈。實行督查員制,督查亂扔紙屑、垃圾和說臟話、互相追打的等違紀同學,做到“兩帶”“四勤”“八不”。兩帶指帶手絹、帶廢紙袋;“四勤”指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八不”是指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到垃圾、不破壞綠化、不損壞公物、不說粗話、臟話、不帶廢物品(早點盒、零食袋)進校園。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讓學生形成衛生意識、環保習慣。
(七)活動提升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綠色代表的是純潔、環保、健康,綠色教育就是要強調培養學生的純潔心靈、文明修養和高尚情操,養成關注、保護、完善人類生存的環境意識、能力和行為習慣。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學校主要通過社會活動、環保小組活動和少先隊活動三個方面的綜合實踐來培養和提高師生的綠色行為。
1、定期服務社會,宣傳綠色行動。學校定期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潔凈校園環境”活動。每年的“環境日”都組織學生對校園進行大掃除,做到室潔角凈;隨時監控學校周邊環境衛生情況,發現臟、亂、差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打掃,并向附近居民提出建議,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經過長期努力,環保意識都內化為同學們自覺的綠色行動。
2、環保小組跟進,室潔園凈花紅。精細校園花草樹木的管理,按區分班管理,負責平時的衛生整平、澆水護理等,通過學生辛勤的勞動,做到草青樹綠花紅。當校園櫻花盛開之時,熱烈的粉紅色便溢滿校園,樹下留下了學生賞花的身影。不久那一樹鮮紅明凈的櫻桃便俏立枝頭,從末出現折花摘果現象。校園里,綠色小衛士檢查校園,看看地面是否干凈,提醒同學們說話走路輕點,使全校學生養成了講衛生、不隨地吐痰、扔垃圾的好習慣,養成了彎腰撿紙的行為,保證了校園的整潔、安靜。
3、同步主題活動,內化環保意識。少先隊根據工作計劃,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進行“地球媽媽我愛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6月5日)“低碳節約小公民”、每年的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收獲的快樂”等主題活動,并通過演講、畫手抄報等形式倡導學生綠色行為,內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校園綠意無限,師生共享健康。
經過不懈努力,全校師生在時刻牢記“文明、節約、關愛、和諧”的綠色行為,學校的育人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師隊伍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學生視校為家,養成了良好的環保行為規范,自覺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園的美化、綠化與凈化。同學們已經把節水、節電、惜糧,回收可利用資源作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并且不時的提醒身邊的人,使他們也認識到浪費資源的可恥。從而增強了師生的環境意識,行知環保行為,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文明行為,提升了學校的辦學質量。校園內教育、人文、知識、綠色如空氣一樣,彌漫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總之,學校已達到創建市級綠色學校的標準及要求,特提出申請參加第六批市級綠色學校的評審,歡迎各級領導專家到學校指導與評估。莒縣陵陽中心小學20xx.4
優質學校自評報告 篇3
本人擔任高20xx屆3、4兩個班高中語文教學,在學校各級領導的幫助、支持下,恪盡職守,努力拼搏,積極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此,作以簡單總結和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政治思想表現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立場堅定,遵紀守法,始終保持鮮明、崇高的政治覺悟,政治思想覺悟高,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時刻注意思想品德修養,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時事;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熱愛學校,積極進取,甘于奉獻,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勇于承擔工作,任勞任怨,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待人熱情,關心集體,處事公正,團結同事。
二、思想教育管理
第一、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注意教師形象和素養,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教學和輔導、批改作業等工作,能夠認真完成教研組和備課組分配的各項任務。
第二、熱愛、關心所有學生,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學生養成勤奮學習、尊敬師長的良好習慣,注意激發學生奮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堅持勤跟,堅持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嚴格管理,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現錯誤,坦誠交流。既關心愛護,又嚴格要求。
三、課堂教育教學
第一、根據學校的高考任務和教材內容,認真研究資料和方法。通過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期工作計劃,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準確把握考試說明、正確理解教材、合理安排復習資料的使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第二、有機地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力求教學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深入淺出。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狀態,改進教學方法,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培養創造性思維方式。自始至終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特長順利發展,知識水平明顯得到提高。
第三、嚴格要求自己,切實抓好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在備課、輔導、考練三個環節上下功夫,花氣力,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備教材、備學生、備重點、備難點;較好學生點撥式輔導、較差生詳細型輔導、很差學生鼓勵性輔導;考練不超越考試說明、注意結合課本、注意考題的固定性和靈活性,考后認真改卷,及時反饋并查缺補漏。
經過努力,雖然作為普通班無尖子生、整體基礎差,但所帶班級月考語文成績明顯上升(所帶班級在第三次月考中語文成績名列普通文科班第一)。
四、教研教改方面
第一,認真組織教研組工作。根據教學實際,共同探討并制定\上報教研組計劃。堅持教研組內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聽課、評課,以事實為依據,鼓勵為主,客觀評價,促進了我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期末進行認真總結。
第二,協助教研室完成?庉嫻ぷ。
第三,注意抓好第二課堂。根據高考實際,結合語文學習,發掘寫作興趣,進行提高培養,使大多數同學的寫作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本學期初,組織學生觀察二部風景,撰寫舊體詩詞一百二十多首。
第四,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開展研究,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在去年發表五篇教學文章的基礎上2007年十月底前在省級以上報刊公開發表教學論文四篇。
經過語文組教師共同努力,語文組被評為年度優秀教研組,本人被評為年度優秀教研工作者。
總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與全體同事共同努力,為我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特別是我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取得了一點成績。同時,自身肯定有諸多不足之處存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虛心學習,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