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建設自查報告(精選3篇)
標準化建設自查報告 篇1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的意見》文件精神,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教育局的指導下,我鎮按照《山西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評估驗收實施辦法》要求,對照《山西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評估驗收標準》,進行了認真自查,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了評估驗收標準,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劉家垣鎮位于洪洞縣城西北25公里處,屬山區丘陵地貌,共有2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5.9萬畝,人口2.78萬人。
劉家垣鎮轄區現有初中一所、完全小學15所,其中,民辦小學一所。現有教師262人,學生3400人。其中初中899人,小學2501人。
二、十項指標的完成情況:
1、普及程度。全鎮小學全部實行了六周歲入學,統一實行小學學制六年、初中學制三年。小學適齡兒童2019年2860人,2019年2766人,2019年2802人,2019年2650人,入學率均達到100%,初中適齡少年2019年1093人,2019年986人,2019年 751人,2019年809人,入學率達到99.8%,三類殘疾兒童少年2019年5人,2019年6人,2019年8人,2019年10人,入學率達到100%。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按省政府辦公廳晉政辦發[2019]40號文件規定,在流入地全部入學。小學在校生2019年鞏固率達到100%,2019年鞏固率達到100%,2019年鞏固率達到100 %,2019年鞏固率達到100%,初中在校生鞏固率逐年提高,達到99.8%,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在校鞏固率達到100%。14周歲人口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開學初完成率均達到100%,16周歲人口中小學教育完成率達到99.8% ,均符合省定的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的規定。
2、學校布局。小學布局在保證覆蓋所有行政區域,在保證所有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前提下,學校布點適當集中;劉家垣、三峪、黃村、回坡底四所中心小學發揮了骨干輻射作用;小學班容量均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初中學校布局覆蓋了所轄區域,保證了學區內所有適齡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需要。
3、校舍建設。中小學校舍建設都符合國家和省所規定的標準, 西義、東義、樓村、劉家垣、回坡底小學的危房改造工作,設計科學、施工規范,實行嚴格的監理制度,當年危房當年消除。生均校園占地面積和校舍建筑面積符合規定。
4、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劉家垣中學教學儀器設備達到一類配備標準,小學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在逐年提高。且有滿足信息技術課開設需要的硬件設備。小學有儀器室、科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微機電教室、音美教室、電子備課室。初中有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的儀器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微機電教室、體育器材室等,具備規范的實驗、閱讀、活動場所和活動條件。生活用房,如食堂、廁所、開水房等均符合規定。
5、經費保障。我真教育經費使用合理,管理規范,確保了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轉。中小學公用經費,按照規定標準全部按時足額撥付給了學校;教育事業費中每年不少于5%的經費用于教師繼續教育;教師工資、各種津貼全部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在經費使用管理上嚴格把關,專款專用,無截留挪用現象;同時,對困難家庭的子女實行自助制度,保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6、機構與隊伍建設。學校機構設置符合國家和省政府有關文件要求,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教輔后勤人員配備符合編制、學歷、 專業技術職務以及繼續教育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我鎮中心校積極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小學專任教師中專科以上學歷達到78%,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到了75%。100%的中小學教師取得了計算機和網絡基礎知識初級等級證書。教師全部取得了普通話合格證書。在職校長普遍通過了崗位培訓和提高培訓,持證上崗率為100%。并且推行校長聘任制。學校重視職業道德建設,教職工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社會、家長和學生對教師整體師德狀況反映良好。教師尊重學生人格,沒有發生歧視、體罰、驅趕學生等違軌行為。
7、教育管理。學校常規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都能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科學、行為規范,有特色,有創新。科學評價學校,不下達升學指標,不以升學率和單純以考試成績對學校排名。科學評價教師,不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獎懲教師。安全教育工作有制度且落實較好,近四年無重大責任事故。
8、課程實施。各中小學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全部規范地實施了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施綜合實踐課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建設。有符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施的教師培訓機制,卓有成效地進行教學方式改革、教師和學生評價改革,擁有一批能承擔本地課改工作的骨干教師和校長。按照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所有學校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并圍繞教學需要組織開發課程資源。創造性地開設了各具特色綜合實踐課。小學三年級以上全部開設了英語課程,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
9、學習化學校建設。在積極參與校外研訓工作的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校本研訓工作,均建立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實施方案,校本研訓工作有計劃、有機制、有制度、有成效。校長親自組織、指導并參與實施全過程。
10、教育質量。小學階段學生的按時畢業率達到了100%,、初中階段學生2019年7月的按時畢業率達到了100%;初中階段學生2019年7月的按時畢業率達到了100%;學生的道德行為合格率達到100%;《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近四年分別達到97.4%、97.4%、97.5%、97.7%;近四年的特長生比率分別達到81%、82%、81%、83%。 學生參加各類活動比例及獲獎情況、參加縣有關質量抽檢情況、學生畢業后升入高一級學校或進入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狀況、家長及社會反響等方面符合省定綜合評價標準。
三、主要做法
1、加大投入,改善條件。近年來,全鎮共投資1402萬元,用于校舍建設和教學設施設備的更新,為教育教學成績的大面積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2019年3月,陳村中學、回坡底中學、原劉家垣中學三家資源整合,在轄區的核心地帶組建了新的劉家垣中學。為我鎮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3、強化管理,提升質量。在鎮黨委、政府的宏觀調控下,中心校出臺了一系列切合我鎮實際的校長、教師管理辦法,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內部活力,為我鎮教育的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創建標準化學校努力方向:
1、以優質教育共享為出發點,啟動劉家垣校舍改造工程。依據上級安排,謀求多方支持,加緊校舍改造工程建設。
2、以教師培訓為重點,培養一流教師隊伍。創建學習型學校,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完善學校網絡,實現網絡辦公。
4、以校本教研為主導,認真落實教育教學目標。繼續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標準化建設自查報告 篇2
對照《山西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評估驗收標準》,我校逐條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現有教職工13名,在校學生167名,教學班6個,我校從實際出發,在村委支部和中心校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辦學條件極大改善,校園環境正在改造之中,教學設備不斷添置更新,學校管理逐漸制度化、規范化,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高。
二、自查情況:
(一)普及程度
學校實行小學六年義務教育,學生適齡少年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100%,學校規模能夠滿足學生入學需要,所有班級班容量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二)校舍建設
我校占地面積為12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為1578平方米,綠化面積500平方米。教學樓面積1100平方米,鍋爐房18平方米,廁所25平方米,生均0.15平方米(男生有8個蹲位,平均每10人一個蹲位、一個小便槽;女生有8個蹲位,平均8人一個蹲位)。學校有鍋爐房、和各類儀器綜合室(文體器材室、圖書室、教學儀器室),沒有配套的會議室、衛生保健室、少先隊辦公室,雖然辦公條件簡陋,但教師都能教書育人、盡職盡責。學校有體育運動場1個,面積5000平方米。
(三)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1、學生實驗所需的儀器不足,只有常見的教學儀器,實驗室一個63平方米,但配備不夠齊全。
2、學校的電教設備:有遠程教育一套,教學光盤有160盤,學生電腦15臺,電教設備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
3、圖書室1個21平方米,圖書藏量3407冊,生均20冊。由于學校經費緊張,圖書更新較慢,學校訂閱報刊雜志數量達15種以上,滿足教學需要。
4、不足之處:音體美器材數量少,不能滿足教師需要,衛生器械配備較少。
(四)經費保障
1、稅費改革后,生均公用經費足額撥付,2019年429元/年/生,2019年550元/年/生,2019年650元/年/生。
2、教師工資按照國家規定工資標準按時足額發放。
3、嚴格執行收費標準,不亂收費。經費合理使用,教材循環使用,確保學校正常運轉。
(五)機構與隊伍建設
1、義務教育工作有專人負責,人員配備符合編制標準,能滿足教學需要,無代教及教師自雇代教現象,教師人人有教師資格證,在編教師13人中專科學歷9人,大學本科學歷4人,學歷達標率100%;全體教師均有繼續教育證及普通話證,都能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符合課改形式。
2、校長持證上崗,符合任職條件,學校重視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社會、家長和學生評價良好;無任何體罰、侮辱學生及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
(六)教育管理
1、學校堅持依法辦學,依法執教;有符合本校實際的各項常規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健全。安全教育工作有制度且落實較好,近幾年來無重大責任事故。
2、學校管理工作民主科學、管理規范;能體現德育為首的指導思想,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針對性強,無留級開除學生現象,嚴格規范學生在校作息時間,保證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文化娛樂等課外活動。
3、教學管理制度完備,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科學的學生與教師評價制度。
(七)課程實施與素質教育
1、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開足開全課程、開足課時,落實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鍛煉制度,按規定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能圍繞教學需要組織課程資源。能創造性的開設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寫字課)。
2、教師培訓工作機制完善,有能承擔課程改革實驗培訓和指導工作的骨干教師。
(八)學習化學校建設
依據我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建立健全了各項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創設各種學習條件,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努力提高業務素質。
(九)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學生畢業率100%,學生道德行為合格率100%,《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率100%。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精神風貌,學生個性與特長得到一定發展,學科教學成績整體優良。
三、創建標準化學校努力方向:
1、以優質教育共享過程為出發點,啟動學校校舍配套改造工程。依據上級安排,謀求多方支持,加緊校舍改造工程建設。
2、以教師培訓為重點,培養一流的教師隊伍。創建學習型學校,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3、以校本教研為主導,認真落實教育教學目標。繼續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4、扎實工作,進一步完善各種檔案資料等軟件建設,購買教學儀器、各種設施設備,加強各種硬件建設,爭取通過義務教育標準化。
標準化建設自查報告 篇3
一、學校概況
浦口街道多仁小學座落于嵊州(浦口)經濟開發區多仁村,占地面積4054.5平方米。全校208名學生,六個教學班,12位專任教師,其中高級教師5名,大專學歷7名。專用功能室齊全,現代化教育裝備齊全,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所有活力的郊區小學。2019學年被嵊州市教育體育局評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9年1月被評為首批嵊州市平安校園。
二、自查自評結論
第一條:學校規模及班額人數
達標要求:6班 每班45人
自查情況:我校現有6個教學班 學生208人 平均班額數為34.67人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第二條:校舍用房的組成
(一)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
達標要求:設置普通教室50平方米;設置實驗室;音樂教室;計算機室;勞技室等專用教室和輔助用房;圖書室;體育室;儀器室等公共用房及輔助用房,使用面積224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設置普通教室6個,每個使用面積52.56平方米;設置實驗室1個;音樂舞蹈教室1個;美術勞技室1個;計算機教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并配備了相關的輔助用房。圖書室1個;體育室1個及相關的輔助用房。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二)辦公用房
達標要求:設置教學辦公室、行政辦公室、社團辦公室及廣播室、會議接待室、校史德育展覽室、衛生保健室等管理用房,使用面積108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教師辦公室1間,行政辦公室1間,少先隊辦公室1間,廣播室1間,使用面積117.04平方米。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三)生活服務用房
達標要求: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教工單身宿舍,教工與學生食堂,開水房,汽車庫,配電室,教工與學生廁所等用房;可以設置學生宿舍,鍋爐房,浴室、自行車庫等用房,使用面積194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設有教工宿舍3間,教師與學生食堂1間。開水房1間,配電室1間,師生廁所2間,自行車庫1個,使用面積217.8平方米。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第三條:校園用地和校舍建筑面積指標
(一)生均用地面積指標
達標要求:6班、生均14.98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現占地面積為4054.5平方米,生均用地15.02平方米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二)校舍建筑面積指標
達標要求:6班,生均建筑面積7.09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現有建筑面積為1787.1平方米,生均6.62平方米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四)教學用房配置標準
1、普通教室達標要求:每班設1間。使用面積不得小于50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6個班級,現有普通教室6間,每間教室使用面積52.56平方米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2、專用教室達標要求:Ⅲ類標準使用面積256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現有專用教室使用面積295.85平方米,其中配有音樂舞蹈室,美術勞技室,計算機教室,實驗室,書法室等。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3、公共教學用房達標要求:Ⅲ類標準使用面積224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公共用房使用面積230.4平方米,其中配有圖書室,體育室,活動室,儀器室,心理咨詢室等。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4、辦公用房配置標準
達標要求:Ⅲ類辦公用房使用面積108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現有辦公用房使用面積117.04平方米,其中配有教師辦公室,行政辦公室,大隊部辦公室,廣播室。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5、生活服務用房配置標準
達標要求:Ⅲ類生活服務用房使用面積194平方米
自查情況:學校現有生活服務用房使用面積217.8平方米。其中配有教工宿舍、食堂、師生廁所。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第四條:規劃和建設標準
自查情況:
(1)、選址合理,有安靜的周邊環境,根據浦口街道的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科學地確定辦學規模。
(2)、學校總體建設規劃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準,街道專家論證,功能布局合理。
(3)、校舍工程遵循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規定,工程質量達到優良級。
(4)、學校教學樓建筑層數為3層。
(5)、學校建筑面積采用框架結構,耐火等級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
(6)、學生教室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教室采用兩面采光,日光燈照明。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第五條:校園環境配置
自查情況:
(1)、學校配備通訊、音響、計算機、電子音像資源庫,各辦公室配備電腦,一至三年級配備簡易多媒體,其他教室配有兩機一幕。
(2)、學校四面圍墻,一扇大門,顯眼校牌,運動場上豎有鐵制旗桿。
(3)、努力創建花園式學校,學校綠化面積達707平方米,生均3.4平方米。
(4)、建有60*4米直跑道,標準籃球場1個,乒乓球場2個。
自查結論:達Ⅲ類標準
三、今后建設規劃
近三年以來,學校十分重視硬件設施建設,多方籌措資金20余萬,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尤其是在現代化裝備方面取得了很大改善。今后我們的建設規劃主要有:1、配備校園智能廣播系統;2、硬化籃球場;3、繼續不斷完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建設。努力使學校的教學教育設施與日俱進,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