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辦學水平督導評估自查報告
以課堂教學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教師中廣泛開展了比教法、講奉獻、比成績、看效益等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過關課、優質課、創新課的評選活動,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師的上課、看課、說課、評課等基本功。歷史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堅持教書育人,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只有加強科
學管理,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形成良好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只有“尊師重教”,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辦成有高水平的有特色的學校。
4、科研和教研。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xx中學課堂改革的基本模式:明確目標,預習練習(10分鐘)――教師精講,點撥疑難(10分鐘)――課堂練習,突出主體(10分鐘)――糾錯反思,強化重點(5分鐘)。
制度保障:七年級小班教學,分組活動,打破傳統的座位模式,八人一學習小組,按成績層次搭配,保證自主學習效果;教師《創新練習》(學案)設計一月一評比獎勵;年級負責教學內容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學生練習當堂完成,主張面批面改,及時糾錯。對月月清中發現的教學弱科,由年級主任找相關教師談話,進行友情提示,督促進步。
查漏補缺,時間保證,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校利用晚餐后課余時間,開展英語自主學習(est),教師下班巡查,一周一個小課題,保證實效。
重視新課改理念學習。特別重視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努力更新教學觀念。學校采用“青年教師校外鍍金,中年教師校內淘金”的方法,啟用“與名校聯姻,邀名師傳經,讓小荷漸露”的方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如青年教師的匯報課,中年教師的比武課,老年教師的示范課。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新課程培訓,加深了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理解,使廣大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有了可觀的改變,有力地推進了我校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實施。
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學生寫得20多篇作文在國家、省、市、縣級獲獎或發表。教師中有八十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縣刊物發表。
近幾年學校參與的研究課題有:xx省級課題《初中化學研究性實驗教學與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xx市教科院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滲透》;xx市教科院 《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教學的思考》;xx縣教研室《初中英語多媒體教學對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促進》
5、課業負擔。七年級做到不留課后作業,八年級課后作業控制在30分鐘以內,九年級不超過40分鐘,嚴格控制了考試次數和在校時間,按照學校教學制度,任何人不得隨意補課和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不能隨便亂訂各種教輔讀物,
6、信息技術教育。學校建成了微機室、多功能室、現代運程教育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開展對農民和農村黨員的培訓,教師新課程的培訓、計算機培訓和學生電化教學作到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村適用技術和學科的整合,提高了學校的服務功能和教育質量。信息技術開課率達到100%,電教課達到總課時的30%。
(四)體育衛生工作
xx縣xx中學根據學校實際,學校確立了以藝體教育為重的方針,促進學校的發展。我校開展藝體教育的主要做法是:
1、以轉變觀念為前提,樹立藝體教育觀念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藝術教育突出的是審美教育,體育則體現的是健康的體魄和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在開展學校藝體教育工作的過程中,xx中學經歷了一個由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最初大家心里有所顧慮,認為學校抓成績、抓升學率才是正路,藝體成績再好也沒有考試成績和升學重要。家長也只關心成績,忽視孩子在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發展。為此,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教育方針,學習素質教育有關文件精神,使大家認識到:藝術、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教育應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高。因此,xx中學確立了以藝體教育為突破口,滲透德育,促進智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都能擁有一技之長。二是確立藝體教育目標。我校突出藝體教育,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開發學生智慧潛能,陶冶學生情操。學校藝體教育目標是:環境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把特長教育打造為全縣乃至全市的示范性教育。目標的確立為學校藝體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
2、以完善設施為基礎,營造藝體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