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辦學水平督導評估自查報告
目前,學校機構設置:黨支部、校長辦公室、政教處、教導處、總務處等三處兩室,由分管校級干部牽頭,部門負責人具體負責。同時,又以年級為單位,設年級組,每個年級設置正副年級主任各一名,實行年級主任負責制,對師生管理實施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使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空檔。學校群團組織設xx中學教育工會委員會、xx中學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共青團xx中學委員會,是聯系師生與學校行政的橋梁。經上級公安部門批準,學校設xx中學治安室,確保師生有樂教敬業、勤學、善學的良好環境。
(二)教師隊伍
1、編制和結構。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5人,專任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 19人,中學一級教師 53人,省、市骨干教師 10人,市、縣知名教師 8人,近年來,獲省、市、縣獎勵的 12余人次;大學本科學歷 21人,專科學歷64人(近30人在進修本科學歷),學校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學科配套、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學歷達標率100%,已基本形成一支師德高尚、學科配套、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其所有教師具有任職資格,都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崗位勝任率達100%。
2、職業道德。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我校在以“鑄師魂、練師能、正師風”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廉潔教育進校園活動”中,經常組織教師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xx大”精神、提出的“八榮八恥”思想及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強化政治素質,加強政治業務學習。學習時間每周不少于6小時,內容上每學期筆記不少于5000字,還要求寫出心得體會。由于不斷堅持學習,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同志對工作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繩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師中比貢獻、講奉獻、敬業愛崗,關心學校工作,遵紀守法的氛圍濃厚。全體教師為人師表,尊重家長,關心和愛護學生,對后進生的教育尤為重視。教師都能做到“三勤”(手勤、嘴勤、腿勤),“四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教職工無涉毒、涉賭、涉黃、參與邪教、暴力等違法違紀現象。
3、考核獎懲評聘。學校建立并實行教師考核聘任和崗位責任制度。制訂了《xx中學管理考核實施方案》,按照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定期對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考核,教師業務考核檔案完善。同時還于每學期召開一次以師德師風建設為主題的教師民主生活會和家長代表、學生代表評議會,對教師的工作進行民主測評,特別是近一兩個學期隨著教師信用承諾的落實,使“他律”和“自律”得到有機結合,極大地促進了師德師風建設。
4、培訓提高與繼續教育。在教師培訓方面,學校制定出了教師中長期培訓計劃,要求教師制定出自修計劃,鼓勵教師在職學歷提高,目前,非脫產進修本科學歷的教師有18人,脫產進修本科學歷的教師2人。我們更注重教師的校本培訓,除每周一次的集體學習外,更多的要求教師自學。近幾年,我們更加注重教師的崗位勝任能力的培訓,所有課改教師都參加了省、市級的培訓,每年都舉行一次優質課教學大比武。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網絡資源等信息化資源進行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全員培訓,教師能自制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教學。狠抓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培養,切實有效提高了教師的崗位勝任能力。
5、教師待遇。學校認真貫徹執行《教師法》,在政治、生活、業務上關心教師,工資和政策性補貼落實到位,教師工作生活環境良好,福利待遇不斷改善。
四、學校管理
(一)常規管理
1、計劃落實。學校各項工作都有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切實指導各項工作,重視過程管理。
2、制度建設及執行。學校制度健全,運行良好,參與管理的人員目標明確,職責分明,團結協作,計劃、制度、總結齊全,獎懲措施具體細致,各部門均有專人負責,督促檢查、評比記載,學校統一考核。
3、學籍管理。學籍管理制度健全,學校嚴格執行《學籍管理辦法》,無留級學生,全體學生學籍檔案齊全。
(二)德育工作
1、德育隊伍建設與網絡。xx中學有豐富的德育管理文化。學校德育組織系統體系化,德育領導小組、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學生干部,能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班主任隊伍不斷優化,全員班主任制度得以落實,培養了一大批業務素質高、有魄力、工作能力強的優秀班主任,形成了一支敬業、愛崗、實干、奉獻的德育工作隊伍。———這為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保障。
拓展了德育工作途徑。以革命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國防教育為主題,以學科滲透、熱點追蹤、實踐鍛煉、團隊活動、社區活動、家校聯合、校警共建等為途徑的立體型德育網絡已逐步形成,多管齊下,相得益彰,豐富了德育內容,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