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三查”工作自查報告
7月9日—26日,我局按照國家、省、市統計部門的部署和安排,在全縣深入開展了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三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三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特點,我局科學謀劃、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確保了工作有序開展。
(一)深入學習省局視頻會議精神。7月9日下午,市“三查”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局長楊國榮便將《戴樂平同志在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三查”工作部署視頻會議上的講話》印發給全局干部職工,要求各專業人員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精心醞釀本專業的自查工作。
(二)科學制定全縣“三查”工作方案。7月11日,局黨組召開了全局干部職工會議,在充分征求廣大干部職工意見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制定了《xx縣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三查”工作方案》和《xx縣統計局“三查”自查工作安排》,對檢查形式、檢查內容、檢查時間做了明確的規定,并要求各鄉鎮(管理區)、相關部門和聯網直報單位提高認識、不走過場、積極整改、認真總結,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迎接國家、省、市統計局的重點核查。
(三)切實加強對“三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三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分專業下設了6個自查工作組,分別負責單位名錄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資質以上建筑和房地產企業、服務業企業的“三查”工作。
(四)深入一線開展自查工作。7月11日—18日,6個自查組對照“三查”內容,冒著酷暑,放棄雙休日休息時間奔赴全縣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資質以上建筑和房地產企業、服務業企業開展了地毯式的自查。
(五)積極整改求實效。在自查工作中,我們堅持邊查邊改,對于能現場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問題限時加以整改。7月19日,各自查組根據工作要求撰寫了書面匯報材料,分專業分單位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爾后,局黨組再根據各組的意見,認真梳理歸納,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形成自查報告,并安排專門力量狠抓落實,確保整改到位。
二、自查結果及存在的問題
我縣現有聯網直報單位xx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xx個,限額以上貿易企業11個,資質以上建筑企業6個,資質以上房地產業xx個,服務業22個。
(一)基本單位名錄庫自查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從總體上看,我縣xx個聯網直報單位均達到“四上”標準,沒有小企業打捆合并,開業時間符合要求,行業劃分基本準確,“三證”基本齊全。但同時存在:1家企業沒有組織機構代碼證,9家企業的營業執照或稅務登記證為個體戶,30家企業(單位)與“三證”登記名稱不一致,2個服務業行業劃分不準確等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1、xx縣食品廠、xx縣五龍山膠合板廠、xx縣再生紙廠、xx縣x人造板廠等4家規模工業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為個體戶。xx縣又蘭鎮鳳凰塑料廠、xx縣x拷貝紙有限公司、xx縣井巷子工程有限公司月溪礦粉廠、康的制罐有限公司等4家規模工業和邵陽市新浪潮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的稅務登記證為個體戶。
2、xx縣新華賓館無組織機構代碼證。
3、2家服務業行業劃分不準確,即xx縣公路管理局和xx縣縣鄉公路管理局都是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屬于重點服務業企業,應屬于限額以上行政事業單位服務業。
4、18家規模工業、3家房地產企業、5家貿易業企業、4家服務業單位與“三證”登記名稱不一致。如下表:
名錄庫名稱與“三證”登記名稱不一致情況比對表
(二)數據質量自查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我縣所有的工業、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服務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數據基本準確可信,大部分企業都配置了電腦、接通了互聯網,實現了企業自主獨立上報,但也有少數企業因為主觀和客觀原因,存在代報、數據異常和多報少報現象。
1、有5家規模工業不是企業獨立上報,而是由所在鄉鎮和行業主管部門代報。5家規模工業即森源工業、鑄造、電子、鑫源包裝、。
2、有2家貿易企業存在少報現象。即汽車貿易有限公司、xx縣x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3、有2家房地產公司數據上報存在“張冠李戴”現象。xx縣x置業開發有限公司,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一直利用名錄庫里的“xx縣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進行數據上報;“xx縣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所報羊絲坳住宅小區、佳和沃府住宅小區、恒利商居大廈、佳和名都等4個項目均不是該企業項目,而是佳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