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教學督導評估工作自查匯報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老師們在討論中升華了思想,在實際中轉變了觀念,在工作中培養了作風。
3、提高技能
按照“因校制宜、整體優化、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總體要求,扎實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突出抓好教師的四種能力培養。一是教學設計能力。實行集體備課,鼓勵相互學習,共同研究教法。學校規定,每個教師全期聽課要達到20節以上,多聽的學校給予適當獎勵。目前,全校教師相互聽課,共同探討已蔚然成風,初步形成了和諧競爭的教學局面。二是課堂教學能力。開設二種課,一是每人每學期一節公開賽課,二是青年教師每學期一節亮相課,有效地整體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三是教學反思能力。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學校規定,教學設計中要有教學反思。教研組定期組織反思總結會議,將教學反思貫穿于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四是教學評價能力。包括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兩個方面。要求教師既能對自身教學作出科學中肯的自我評價,又能對學生學習作出獨特切實的分析評價,從而促進教學水平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4、終身學習
全面提高和鞏固繼續教育成果。一在全校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和知識型優秀教師”讀書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學習,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二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工程,每年鼓勵教師訂閱專業類或教育類書刊,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三組織交流學習。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每年利用暑假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和進行繼續教育,現全校教師100%的接受了繼續教育,教師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
(二)以教研推動改革,抓好教育教學。
我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和實施新課改,把實施素質教育、構建有效課堂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機結合起來,并落到實處,堅持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宗旨不變。
1.重視科研的引領。學校始終堅持科研興校的思路,把科研工作與辦學特色、師資提高及學校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每學期初,學校部署本期教研工作,教研組分月安排,備課組逐周落實,全體教師則全力參與,教學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學校先后申報、研究縣級課題3個,現已結題2個,校級課題多個,教師參與率達100%。正在逐步實現教師由學習型向科研型轉變。
2.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堅決落實減負措施。扎實開展教學常規工作,要求全體教師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規范教學行為。著力體現在“五四三二一”的要求上。“五”是五有,即有計劃,有進度安排,有集體備課記錄,有考核登記表,有總結反思和教學后記;“四”即四抓,抓課程標準,抓教材、抓基礎、抓落實,“三”即三檢查,檢查教學設計,檢查作業批改及輔導,檢查聽課記錄;“二”即二結合,教學檢查實現了自查與互查,抽查與普查的結合; “一”是每學期定期召開一次教學工作會,總結成績,布置工作,指明方向。扎實有效的常規工作,使教師們在檢查中找到工作中存在問題,在總結中提高能力。
3.重視教學質量。提高質量的關鍵在課堂,我校按照“五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軸,思維為主攻,體驗為主線)不斷深化課堂改革,學校明確提出建設“質量課堂”、“有效課堂”的目標和概念,引導全體教師圍繞“課堂提質”狠下功夫,狠抓落實。學校著力突出“四定一改”。“四定”即定期開展課堂教學檢查,定期開展名優教師示范課活動,定期進行課堂教學反思總結,定期開展課堂教學比武賽課。“一改”即下大力氣引導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大力推廣現代信息化教學,要求老師們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平臺進行學習交流,制作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部分教師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網頁。這些措施直接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