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四)建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打造和諧校園校園文化建設是促進學生成長,保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建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學校全面貫徹落實“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辦學思想和“學校以教師為主導,教師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制定了《校園建設實施方案》、《校園文化建設發展規劃》,以“整潔、規范、和諧、文明”為標準,全力打造“人文校園”、“和諧校園”。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第一部分存在的主要問題(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的問題1、學校的辦學思路拓寬不夠,“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落實不夠,注重文理科文化成績,為有特長的師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不夠,使得學校的綜合實力增長不夠快。2、視野不夠開闊,目光只局限于市內,創名牌意識不夠強,“爭榮譽、創先進”的意識不夠強,緊緊圍繞“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這個中心來全面思考部署學校的各項工作的意識不夠強。3、“以人為本”的措施不夠深入。以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為本的具體措施不夠全面深入,特別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的素質的提高為本的措施不夠。主要是受安全責任和升學壓力的影響,應試教育的成分較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二)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1、學校的師德師風有待進一步加強。個別教師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有職業倦怠,對工作不夠負責,對學生不夠關心,熱衷于炒股,個別教師在課堂上教態不夠規范、組織教學不夠,還有個別的教師不夠重視落后的學生,對家長不夠熱情,個別教師在搞有償家教等。2、少數教職工主人翁責任感不夠強。熱愛關心學校不夠,關注學校發展的程度不夠高。3、對師德師風的考核評估體系不健全。(三)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1、教學常規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各環節的檢查考核還不夠深入,指導不夠具體。2、教學質量考核評估體系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3、改革創新意識不夠強。由于多年來教職工思想還不夠解放,看問題、辦事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固有的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及管理模式禁錮著教職工的思維,導致學校改革力度不夠大。4、求穩畏難,積極主動改革、敢闖敢干精神不夠強。害怕出安全問題,害怕社會影響不好,害怕遇到困難,教育教學改革步伐不夠快。(四)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1、校園內文化氛圍不夠濃厚,學校物質文化建設需進一步加強。2、學校內人際氛圍不夠融洽。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心理相容程度不夠高。3、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全面、系統。4、學校的學風需進一步加強。個別學生出現厭學棄學、談情說愛;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吃東西;怕苦怕累,遇到困難就退縮等現象。(五)作風建設、領導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1、個別領導工作作風不夠踏實、管理不務實,不太注意周圍發生的事情,對與自己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事還不夠熱心、不夠主動,也沒能更熱情更主動地關心群眾,沒能熱心地幫助周圍的同志有針對性地去想辦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知難而上、排難而進的工作態度和果敢精神不夠,開拓創新精神還需進一步加強。3、系統的理論學習不夠。個別領導班子成員用老眼光、老辦法、老經驗去對待和處理新問題,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對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導性的理論學習不夠,理解不深。4、科學決策的能力不夠強。表現在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夠深、對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把握不夠準,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不夠。5、凝聚人心的能力不夠強,自身表率作用不夠。表現在一些工作中缺乏嚴于律己的精神,表率、榜樣作用發揮不夠,人格魅力有待增強。6、執行力不夠強。個別政令在一定范圍內受阻,一些“決策”深入具體實施有一定困難。7、反思總結能力不夠強。個別領導班子成員在一些工作中還不夠善于正視問題,反思策略,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六)生源及家庭教育問題地處老城區,大部分生源都家境差,基本上都是失業下崗或農民工,除生源基礎差外,還存在家庭教育問題。第二部分原因分析1、領導班子系統的理論學習不夠,沒有很好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念和方法,去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從而想問題、辦事情、干工作難免有主觀性、局限性、片面性,想得不遠,站得不高,思想境界沒有提到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