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質量自評報告
2、社會實踐。學校同十多個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社會實踐合同,在盈鋒酒店等單位建立了實踐基地,先后組織十批x人次到企事業單位進行社會實踐。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勤工助學”,今年以來,共組織近x批近x人次進行勤工助學,受到了學生及家長的歡迎,取得了“三贏”的好效果。
3、實習實訓。學校實行了“6:4”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加大了實習實訓力度。今年以來先后投入x萬元新建了汽車維修、數控兩個多媒體教室和兩個電腦室;新增50臺電子計算機、 x臺電子琴,x臺電動縫紉設備、新建并裝修了1個舞蹈排練室、1個服裝裁剪實習車間等,極大改善了實習實訓條件,完善了手段,確保了實習實訓任務完成。
4、教學科研。以教學科研為“龍頭”,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按專業成立了七個教研組;每組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以“示范課”的形式組織教師“聽課”、“評課”;提出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新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德育教育融入專業課堂教學的探討”等課題,分教研組進行研討,取得了一定成果。
五、行政管理
1、制度健全。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了齊全、規范、完善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學籍、操行成績、日常的文件資料管理等均實行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辦公效率。
2、民主管理。組建成立了校工會籌備組,負責校工會相關工作;長期堅持召開職工大會,定期向職工大會報告工作,;重大事項征求職工群眾意見,做到了實行校務公開,決策民主。今年工會組織開展的“探望職工、慰問病人、職工旅游”等活動受到職工好評。
3、后勤保障。后勤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做到了“周有計劃、月有小結”;嚴格財務管理制度,無違法違紀行為;校產管理完善,帳物相符,資料齊全;配備了專職維修人員,做到了校舍、場地、設施設備、水電等維修做到了“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周”;投資x萬元,新建了“第二食堂”;新修了“人行天橋”;粉刷了學生教室和寢室;學生寢室全部安裝了空調;開通了網絡;寢室樓層增添了電熱水器;較好地發揮了后勤保障作用。
4、環境衛生。學校環境衛生管理規范化、制度化。衛生清掃實行“專職清掃與學生責任區清掃”相結合的辦法,確保了學校環境衛生。食堂管理規范,總務處主任監管并定時巡查食堂;食品供應及時,符合衛生條例規定;所有餐飲工作人員持有“健康證”,做到了上班“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衛生帽”,嚴格杜絕“三無”食品;積極開展“滅鼠”等,無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師生較為滿意。
我校校園建設品位高,環境優美,獨立完整,清新開闊,幽靜迷人,打造成了具有現代氣息的綠色校園。校園自然環境力求凈化、美化、藝術化。草坪、花壇、垂柳、松柏,從整體綠化布局,到每一個角落的造型點綴,從花草、樹林的映襯,池沼的配合,力求自然優美和藝術品味。新校區有環境迷人,綠樹成蔭、林木參天、果樹環繞,其天人合一,曲徑通幽的布局設計,既體現了厚重的園林藝術內涵,又展現了現代校園的文化底蘊,顯得絢麗多姿。兩校區環境優美、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不失為辦職業學校的好地方。
六、學生管理
1、德育工作。我校德育工作機構健全,分工明確,措施落實。做到了“周周有計劃和小結,月月有檢查和評比”;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真正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實現“全員參與德育教育”,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要求落到實處。努力形成以學生處為主體,班主任為核心,任課教師全員參與,干部隊伍密切配合的德育教育管理格局;在學生中開展“三自教育”,形成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良好機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德育創新路。實施“四個一工程”;開展“兩個創建”和“三自教育”活動;堅持開好主題班會,充分利用宣傳欄、校園之聲等載體和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會、演講會、報告會、軍訓、入學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崗前培訓等對學生進行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紀律觀念、學習意識、安全意識和感恩意識,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學生的操行合格率達x%以上。
2、學生管理。學生管理制度健全,崗位明確、做到了“周有計劃,月有總結”。學籍管理規范,學生檔案齊全。學生鞏固率達98%以上。對“有差異”學生的轉化工作卓有成效。以學生會、團委為主體,組織開展社團活動,共組建各類學生社團20多個。在加強對學生干部指導培養的基礎上,開創了學生自治、自理的管理新局面。完善封閉式管理,聘請專業宿舍管理隊伍進駐學校實行學生宿舍準軍事化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工作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