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估自查報告
7、學校制定了校產管理制度,涉及資產采購和驗收、物資防護、物、帳、卡登記、使用,資產報廢、報損、報修及毀壞賠償等制度,以及計算機機房管理等制度。有專人負責資產管理,并按權屬分列登記。資產日常管理良好,領用規范,帳目齊全,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三)、安全衛生管理
8、學校用房充足,現有教室、辦公室24間,有近200平方米的圖書館、閱覽室。用房采光充足、照明良好、通風達標;教學教具、桌凳、250米瀝青跑道、兩個標準籃球場以及體育設施、設備等安全無隱患滿足辦學需要。安全教育實行上級、校級、班級三個層面,教育內容由糾正性向糾正性和預防性方向延伸,教育對象由學生向家長(社會)延伸。有效地建立了傳染病監控機制。
學校分別在食堂、倉庫、圖書室、計算機教室等防火重點部位配置滅火器,發生突發事件便于自救。
安全設備上,學校路口監控系統與公安派出所聯網、學校門衛室政府配備有3個監控探頭,學校自費增加1個探頭,定期檢查攝像頭的工作情況,同時,門衛室內的紅色按鈕與1 10報警指揮中心連網,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迅速報警。
傳染病防治制度齊全,工作落實到位。在區、鎮愛委會、區疾防中心、社區防保組的指導下、結合季節傳染病流行特點,備齊消毒物品,開展宣傳教育,發放告家長通知書,提升疾防意識。實施了傳染病日排查、登記流程,發現疾病立即按照預案展開消毒、隔離、上報,按醫學要求進行善后處置。
9、食堂安全、衛生,健全了各項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并于上半年起在民辦小學中率先開展食堂管理“六t”創建,現“六t”管理認證已達標,XX年被評為示范食堂,XX年起食堂實施統一配送、學生直飲水工程正在進行。
學校成立安全管理組織,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長副組長;下設治安管理專員和治安管理員(班主任老師)等。共同制定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文本等,強化安全第一意識,健全相關制度,開展安全、衛生教育。結合社會案例,及時進行校園排查、糾正,制訂或修改事故的應急預案,指導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學校每月一次疏散演習、每年一次消防滅火演習、不定期進行防入侵預案演練。每周一次校級、班級安全宣傳教育,每天進行安全巡查,每月召開安全工作會議,有效制訂各類重大事故的應急預案。
二、隊伍建設
(四)隊伍管理
10、教師嚴格按班比2:1標準配備,9個教學班,配足21位專任教師,教師的數量和教學能力滿足教學要求,教師的工作干勁和責任心適應學校的發展,教師在完善能力結構和提高文化知識等方面體現了好學的精神。
按照上級規定要求,通過面試、試用、評價到錄用等程序,保證了教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勝任教學工作要求。專任教師任職資格符合率為100%。學校在教師的聘用上規范到位,依據勞動法規,學校建立了人事聘用制度,職工聘用制度等。學校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與每個教職工簽訂勞動、聘用合同,嚴格執行各項勞動保障制度,保障勞動者的各項權益。
根據市教委經費使用規定,我們認真做到了經費向教職工傾斜,建立并實施了優勞優酬的結構工資方案,按月、定時、足額發放工資,及時為教職工繳交社會保險,保障教師應有的福利待遇。學校為教師職工發放過節費和實施短、長途療、休養。沒有發生異議投訴(上訪)。
11、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為先的管理原則,學校建立了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的德育工作網絡和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四化兩建設”(常態化、全員化、精細化和精品化;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專注于學生學能建設)德育工作目標,制訂了各階段的德育工作計劃。我們把學生的在校、在家、在社會的教育工作有計劃地結合起來,認真地開展家、校、社區合作的德育工作。針對不同層面的德育認知,開展了中隊的特殊學生幫教活動、學校的師生幫困結對、家校的經濟補助、單親家庭送溫暖等活動,有效地拓寬了小學生德育實踐渠道,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出了積極的嘗試。暢通了以學校為主導,學生、家長為主體的家校合作途徑,通過教師們的共同努力,家長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得到轉變。
(五)專業發展
12.高度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制訂了-XX年教師專業發展五年規劃,并在 -XX年學校三年發展規劃中進行修正,制定教師自身建設六項要求和《師德建設考核綱要》,以政策鼓勵和計劃推進等舉措倡導全體教師自學研修,不斷發展,學校已有8名教師完成了學歷專升本,先后有9名教師被評為海灣鎮骨干教師,獲得“新公民園丁”金粉筆獎1名、優秀獎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