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鎮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3)繼續堅持小規模大群體,一手抓扶持,一手抓增量,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獎勵機制,不斷優化招商引資環境,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查處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
(4)牢固樹立誠信招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努力實現由優惠政策招商向以優良環境招商的轉變。
(5)重點抓好發展中企業(撫順筑福實業有限公司、清原三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暖泉子村石材加工廠、張家堡奉山石場、清原紅福食品有限公司、撫順金晟礦業有限公司、撫順義齒加工廠)的跟蹤服務工作,擴大生產,增加財政貢獻率;
(6)結合高速公路在我鎮設有出口,在北口前村和王家堡村整合土地200畝,建成一個綜合工業園區,引資入駐工業園區企業5家,力爭招商引資新建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加工型企業1家;
(7)對上爭取省、市供電部門扶持資金XX萬元,新建變電所一座。加強管理和扶持,狠抓規模企業升級,力爭完成規模企業升級3個。
2、發展“雙色”農業和特色種養業,增加農民收入。
以生態建設為總綱,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依托山區資源優勢,以發展“雙色”農業為重點,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為突破口,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重點完成海陽荒地袋狀木耳生產、王家堡食用菌生產,以“撫順水果采摘月活動”為契機,促進暖泉子水果產業的發展,水果品種向名優聚焦,打造自己的品牌;
(2)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養殖業,完成肉雞出欄量、蛋雞飼養量、鮮蛋年銷售量、存欄量、出欄量、生豬、牛羊、烏蘇里貉、獺兔和鹿飼養量、出欄量年年有新增,年年有突破;
(3)采取“組織推介一批、親朋帶領一批、個人自闖一批”的方式,增加勞務輸出量,并利用農閑季節,請相關專家到我鎮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加強農機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增加科技含量。
3、以“四改”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幸福指數。
重點完成王家堡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內容,將王家堡村打造成為國家級文明村,使村民生產生活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路、改廁、改圈、改灶的“四改”工作。完成“一池三改200戶,十八嶺村結合高速公路拆遷,做好移民新區建房戶室內改廁工作。認真貫徹《xx鎮衛生管理細則》,抓好鎮頭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及公共場所的環境治理;探索衛生保潔的長效機制,徹底改變“臟、亂、差”面貌。完成農村低保戶、貧困戶和移民建房數;進一步抓好鎮敬老院建設,調整和規范管理體制,爭取資金對敬老院進行改、擴建,改變取暖方式,增加床位,推進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
4、加大天然石佛景區開發建設力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石佛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被列為縣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縣委、縣政府提出“清原發展的亮點在西部”,那么,我們的發展亮點就在石佛景區的開發建設上。因此,石佛景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將作為黨委和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科學布局、規劃先行”的原則,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盡快完成景區主體建設、橋涵、道路建設;二是完成北呂線農業景觀帶建設;三是完成蓮花湖建設;四是在招商引資的基礎上完成宗教活動區廟宇的建設;五是根據農戶自身條件,采取自愿和政府配套一塊的形式,按照相應的設施標準,在北呂線建立100戶與景區相配套的農家游場所,使其在初步具有接待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接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