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鎮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xx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
自我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轉入分析檢查階段以來,鎮黨委充分運用學習討論、調研走訪、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成果,廣泛征求各單位、黨員、群眾意見,努力查找問題,在聽取“民聲”的基礎上著力于整改落實,抓好各項民生工程建設。
一、近年來工作取得的成績
過去幾年里,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xx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都有很大的進步,首先體現在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XX年全鎮gdp預計實現8.7億;規模企業總產值完成70027萬元,完成了XX年計劃的139%;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83414萬元,完成計劃的185%;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108萬元,完成計劃的106%;全口徑稅收實現2455萬元,比去年增加100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18萬元,比去年增幅62%,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招商引資完成3.1萬元,完成計劃指標的155%。全面完成了天然石佛景區一期建設工程,完成了清原三方耐材料有限公司的改擴建工程,設施農業建設指標全面完成。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實現6820元,全鎮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其次體現在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在過去幾年里,鎮黨委、政府深入開展了稅費改革,取消了農業稅、統籌款,實行糧種補貼;進行了村級組織規模調整,全鎮由原來的15個行政村平穩地調整為13個,村級財務“雙代管”工作納入正軌;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及工資制度改革;推動和深化了農村林權、土地、農業綜合開發等各項改革,全面完成第二輪土地延包和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鞏固“普九”成果,優化教育布局,辦學條件、教師隊伍的素質、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建立了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體系;啟動了職工醫療保險;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群眾的就醫條件和水平得到改善;完成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確立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鎮域經濟發展框架。
第三,農業經濟健康發展。在XX年,鎮政府就以市場為導向,圍繞結構調整,形成了“東苗、西藥、南果、北菌”的產業發展格局,建立了以食用菌產業為主的王家堡、十八嶺規模小區;以水果產業為主的暖泉子、康家堡規模小區;以中藥材產業為主的張家堡、北口前規模小區;以苗木花卉為重點的白草甸、南三家規模小區。全鎮糧經種植比達到5.5:4.5,農業總產值實現8100萬元。XX年,鎮政府以市場為導向,及時調整了農業生產發展思路,制定了穩定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的相關產業調整政策,以肉雞、蛋雞生產為主的養殖業漸成規模,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以工促農是我鎮發展農業經濟又一舉措,先后引資建立了森源山野菜加工廠,撫順紅福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水果保鮮庫12座,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發展鏈條。近幾年來又積極爭取國家扶貧式開發政策。幾年來,鎮政府依托暖泉子村的水果資源優勢,已成功舉辦了3屆撫順市水果采摘節,不僅起到了宣傳作用,而且也為當地農民增收帶來了實惠。近幾年來通過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基本達到了村有產業,戶有項目
第四,民營經濟穩步壯大。全鎮現有規模企業達到9個,比XX年增加8個。幾年來,鎮政府按照“立足資源抓招商,擴大企業增量,依托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扶持服務力度,提高現有企業財政貢獻率”的原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XX年,鎮政府實施了“1234”工程,即鞏固一個企業(王家堡木材加工廠)、盤活兩個企業(機制炭廠、青龍防腐桿廠)、壯大三個企業(森源山野菜廠、前程機械廠、王家堡鐵礦)、新建四個企業(鐵球廠、集成材廠、高力屯選礦廠和耐磨材料廠)。XX年,新建希宏選礦場一處,固定資產投資650萬元,成為我鎮第二家規模企業;順達木器廠追加投資100萬元,年產值達到500萬元;寧國三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58.6萬元,生產能力不斷提高。XX年,引資500萬元完成了王家堡鐵礦的轉制,當年實現稅收123萬元,成為我鎮第一家規模企業,同年協調資金100萬元,新建森源山野菜加工廠一座。同年,利用閑置廠房引資1000萬元,新建清原三方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區位優勢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資500萬元,新建撫順筑福實業有限公司;依托暖泉子村水果資源引資670萬元,新建撫順紅福食品有限公司;利用石材資源引資400萬元,新建暖泉子石材加工廠和張家堡奉山石材加工廠。幾年來,鎮域民營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