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培育英語學科特色項目自評報告
一、項目背景
《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義務教育學校之間的協作機制,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松江區通過建立學校發展共同體,創新辦學模式,整合教育資源,共享教學成果,提高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水平。上外松外學校XX年建校適逢松江區學校發展共同體成立,利用學校共同體發展平臺,讓一所新學校健康、快速發展。
本共同體共5所學校,各具特色。中山小學歷史悠久,學校素質教育全面提升,以區數學強勢學科領銜。方塔小學以生命教育作為學校總課題,XX年學校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列為第一批“生命教育”實驗校。中山永豐以語文為優勢學科,開展“親近自然”實踐教育和小班化教學都受到得了各界認可。新橋小學百年老校,以自主教育為特色,開展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創建自主課堂。發展共同體在特色學科的建設上有一定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并形成一定成果。
而上外松松外學校,雖然是一所創辦不久的新學校,但是憑借自身優勢,在英語學科上具有一定領先性。一是領導關心與重視。上外松外學校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松江區政府合作辦學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受到雙方領導的關懷和指導。定位高,師資力量強,匯集和上海市特級校長一名,松江區名師7名,教壇新秀20多名。 二是依托大學,外語資源豐富。上海外國語大學是211重點大學,在外語教學方面具有權威性,擁有眾多一流專家。并且其附屬中學、小學在上海市享有盛名,在中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經驗豐富,成果累累。三是管理到位。學校組建了一支素質過硬的管理團隊,特別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派出了三人管理團隊,專門負責英語教學管理和指導。四是小班化英語教學作為特色保障前提。上外松外學校實施英語小班化教學,通過教材整合、豐富英語活動確保特色。我校將在此基礎上探索如何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進一步發展、強化英語學科的特色,促進整個學校質量的提升的規律。
目前精細化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主要集中在企業管理中,在教育領域也正在漸漸推進。精細化管理指精密、細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態度實施細致的管理過程,以獲取精品的結果。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就是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明確化、具體化。必須從小處入手,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 教學常規是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教學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崗位負責,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登記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在日常教學管理中,它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精細化管理體現的精品意識,是體現在每個環節的精細與精心。以精細化管理培育英語學科特色就是把英語特色學科的建設分解為一個個具體化的任務,讓學校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都有明確責任,特色學科相關工作都有計劃、有檢查、有反饋、有改進,各部門都能夠緊密合作、緊密銜接、高效工作,促進學校盡快提高英語學科質量。
二、項目目標
通過精細化管理形成英語特色學科的結構合理、實力過硬的師資力量。具有市區級學科名師領銜,中高級職稱占相當比例,教壇新秀層出不窮的特色學科教師,具有扎實的學科基本功、善于研究學科教學特點,總結教學規律,敢于創新的學科教師團隊。
通過精細化管理初步形成特色學科的校本課程。切合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校內外資源特色,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以教師為開發主體,與專家合作,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科校本課程。
通過精細化管理,培育校園濃厚的英語氛圍,創設跨文化溝通的平臺。
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特色學科教學質量,并帶動其他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全面提升學校整體的實力。
三、項目實施策略
以中小學課堂為陣地,英語教師為主體,教導處和教研組為主要組織者,開展行動研究。具體措施如下:
1、專家引航 理論打底
通過專家指導、培訓等方式,診斷與分析學校精細化管理培育英語特色的目標、措施等,轉變教師觀念,樹立精心、精致、精品的工作理念和態度,并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