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年發展規劃》終結性評估自評報告
我校以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九期立項課題《基于教育敘事的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研究》為主課題帶動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并順利完成了“教育敘事”課題的結題工作,目前,我校有10項市級課題正在研究中。教科室建立課題研究月例會制度對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培訓,所有立項課題在校園網上建立課題研究專門網頁,呈現課題研究過程性資料,本學期在學校層面開展了課題研究展示活動。
各教研組、年級部以常規課堂教學和教育管理為教科研的主要內容,制定了學期教研組、年級部“微話題”研討活動計劃,教師在組內“同課異構”主題式聽評課活動后,上傳1篇教學反思至博客,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并舉辦了由王艷老師主持的電影《春風化雨》觀后感沙龍和讀書沙龍。
(四)健全德育網絡,實施素質教育
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健全德育網絡。定期召開每周班主任例會,交流平時工作中的問題處理和經驗體會,每年暑期都要集中開展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讓老、中、青班主任代表上臺交流。組織班主任將日常班級管理中積累下來的工作經驗,形成文字稿,進行案例評比,形成具有三中特色的德育優秀案例匯編,供青年教師借鑒學習。定期召開家長會、“三結合”教育座談會等,構建社區、家庭和學校全員德育網絡。制定和完善《班主任考核方案》,考核結果及時在網上公布,做到了班級管理工作的精細化,規范化。
堅持以“六個一”(弘揚傳統禮儀,說好一句文明用語;營造優美環境,培養一個衛生習慣;倡導自主學習,掌握一套學習方法;拓展興趣愛好,培養一項體藝特長;重視心理健康,塑造一種陽光心態;普及安全教育,學會一類自救常識。)養成教育新模式為主線,將養成教育落實在“小、細、實、嚴”上。教育學生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實施過程中,學校和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變。
充分發揮校團委,各年級部學生會的職能作用,建立校園文明崗,重點檢查學生遲到、自行車排放、眼保健操、自習課紀律、大課間做操情況、班級及公共保潔區的衛生保潔情況、學生的日常行為等,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并匯報給各年級部負責人。實行值周班級制度,進一步深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德育運行機制,增強全校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鍛煉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提高紀律與勞動觀念,努力營造一個管理有序、環境整潔、校風優良的和諧校園。
重視學生社團建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構思新穎的社團活動內容,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讓學生社團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樂園。目前,全校一共有校級社團10個,七年級社團20個,八年級社團17個,七八年級學生參與率100%,教師參與率72%,真正做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艷。在XX年三月份的xx市優秀學生社團評比活動中,我校版畫社團獲得“雙十精品社團”,無線電社團獲得“雙十精品社團提名”,小溪文學社獲得“雙百精品社團”,均為“xx市優秀學生社團”,獲獎社團之多、獎項級別之高,在市屬中學中名列前茅。
充分發揮活動育人的功效,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定期開展的活動有:學雷鋒系列活動,“小橘燈”志愿者活動,“光盤行動”的宣傳教育活動,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七年級主題班會評比,“八禮四儀”為主題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邁好青春第一步”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道德講堂系列講座,“樹校園新風,展文明素養”、“美麗,文明旅游”主題宣傳系列活動及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等。我校還長期堅持,開展藝術、科技特色教育活動。XX年4月13日,三中“繪藝術畫卷,展青春風采”藝術特色教育匯報演出暨學生版畫作品展在西津渡完美上演。展出了140余幅近年來獲得國家、省、市級美術創作大獎的學生版畫作品和篆刻佳作。展示了我校在藝術教育方面深厚的底蘊和強勁的實力,社會反響強烈。“三中之春”科技文體藝術節和“五月的鮮花”歌詠比賽,從1979年起隔年舉行,迄今已分別舉辦了18屆和15屆。第xx屆和十八屆“三中之春”科技文體藝術節閉幕式都在xx市中心大市口城市客廳廣場華麗上演,學校為同學們搭建了面向廣大市民的大舞臺,讓同學們充分展個性,展才藝,展青春風采,同時也向社會展示了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的成果,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五)建設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認真貫徹《江蘇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嚴格執行江蘇省《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各項規定,確保了國家課程計劃規定的各項課程開課率為100%。嚴格執行“三表”,嚴格規范臨時調課流程,確保了學生在校時間、作業量、考試次數、非集中教學時間的管理等符合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