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六五”普法工作驗收自查報告
(四)根據財政工作特色,有序開展依法理財工作。
1、構建了制度管理體系。以確保財政資金運行安全、提高使用效益為目的,以過程管控為主線,以制度管理為保證,以技術手段為載體,穩步推行財政制度管理改革,構建了規范科學精細的財政制度管理體系。改進了制度建設的工作方法,注重采用科學規范的體制和先進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管理相對人征求意見制度;聽取和采納意見情況的說明制度;建立綜合效益分析、評估制度;近年來我局制定出臺并收集匯編成冊的各項規章制度有《崗位職能》、《內部管理》和《辦事規章》三個篇章共計89個規章制度,同時,每年都要制定出臺《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計劃》,從而規范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行為。
2、強化了財政監督檢查。變單項檢查為綜合檢查,加大內審力度。分別在和XX年,聯合紀檢監察部門,綜合財政資金安全檢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小金庫治理、社保資金檢查、拖欠農民工工資檢查、專項資金檢查、票據檢查七位一體,對11個鎮、19個縣直部門的財務收支、制度建設、內控管理、崗位設置、人員配備、賬務核算、專戶管理、資產管理、印鑒票據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十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確保了財政資金的安全運行。
3、會計監督管理工作持續良好。加強了會計隊伍建設,完善了會計從業人員資格管理體制,加強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推進會計誠信建設;每隔三年都要對全縣財務會計人員,全面進行《會計法》、《會計職業道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學習培訓,從而推進了會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電算化管理,全面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4、自覺接受了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積極配合監察、審計等部門對財政部門實施的專門監督;依法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監督,加強行政應訴工作;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做好財政行政復議工作。
5、建立健全民主科學的決策機制。制定出臺了《xx縣財政局黨組議事規則》、《xx縣財政局工作規則》,完善了財政機關議事規則、決策程序以及行政決策的監督機制,明確了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程序和監督方式;完善了財政決策機制,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實現了決策權和決策責任的相統一,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推進行政聽證制度,實行了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6、實行政務公開建設陽光財政。一是從局班子成員、所屬單位、內設機構,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逐一落實崗位責任制,制定出臺了《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政務公開試點建設工作方案》、《政務公開評議制度》、《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并每年都要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指導和檢查驗收;二是在局機關院內醒目位置設立了《xx縣財政局政務公開欄》、《政策法規宣傳欄》,公開了《xx縣財政局工作職責》,內容包括財政局領導姓名、職務、職責分工和科室設置等情況,公開了《xx縣財政局專用資金撥付流程圖》,公開了舉報投訴及受理電話。同時,通過公告、網絡、網站、電視、宣傳欄等形式,隨時公開(示)國有資產交易、惠農資金兌付、政府采購等信息。三是嚴格落實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先后出臺了《關于規范財政管理嚴肅財政工作紀律的規定》、《首問負責制》、《關于進一步嚴明機關干部紀律作風有關規定的通知》等,建立違紀違規責任追究制,對不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暗箱操作”或搞“假公開”、只公開一般事項而不公開重點事項和關鍵環節及只公開不承諾、只承諾不踐諾、敷衍應付等違規違紀行為,堅決按照有關制度予以責任追究。同時,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整改公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我局公開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促進了財政工作向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深入邁進。
(五)取得的普法工作成果。
1、整體工作評價良好。自XX年以來,我局在全縣綜合目標工作考評中連續十余年獲得縣委、縣政府授予的一等獎。
2、財政法制工作成績突出。以“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為主題的財政法治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先后被省財政廳,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分別連續授予“三五”普法、“四五”普法、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并在 XX年 5月 16日 ,被xx縣委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為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單位,同年9月又接受了市人大組織的全市普法中期檢查驗收,受到了檢查組的一致好評。
3、財政運行機制健康有序。隨著“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不斷推進和深化,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的財政法律意識,提高了全民財政法律素質,近年來,我局的行政訴訟、司法訴訟和財政違法違紀案件出現了零發生的良好局面;一個“人文財政、包容財政、和諧財政、陽光財政、法治財政”的運行機制已經初步形成,并正在充滿生機與活力地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