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自查報告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政治理論和業(yè)務學習不夠。 參加工作以來,本人雖然一直比較重視學習,但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具備的業(yè)務水平,還遠未達到新時期群眾對干部的要求。認為自己已有的一些業(yè)務知識可以應付目前的工作,滿足于現(xiàn)狀,對業(yè)務知識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夠。雖然感到有潛在的壓力和緊迫感,但缺乏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態(tài)度,對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比較膚淺。同時,我對理論武裝頭腦的緊迫性認識不足,理論學習不夠重視,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存在實用主義,要用什么才去學什么,與工作關系密切的才學,與工作關系不大的少學甚至不學。學習停留一般化,學習專題不突出,針對性不強,不分層次,一般通讀多,重點精讀少,雖然能完成讀書筆記,但不夠主動認真。平時雖然經常學習一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書籍,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視,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時缺乏思考,只從字面上理解,使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脫鉤,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夠,學用脫節(jié),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意識不強,沒有充分把理論和實踐有機聯(lián)系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指導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二)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不夠牢固。思想上沒有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和人生追求。認為共產黨人要為人民服務,但不可能全心全意,更不會是最高的價值標準和人生追求,認為自己雖然是一名共產黨員,但能力有限,職位有限,既不會有大作為,也不會是轟轟烈烈,思想認識不能緊跟形勢的要求。每次除了參加單位組織的學習外,只是看文件,看報紙,看電視新聞,業(yè)余時間談不上學習政治理論書籍。因而,世界觀的改造也就不能及時與黨的理論要求相結合,存在的私心雜念也就不能及時清除。因此,在工作生活中雖然與干部群眾有一定感情,但親民愛民的思想意識樹立得并不牢固。不能始終與群眾心貼心,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做群眾的貼心人。
(三)工作和紀律作風不夠扎實,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工作中雖能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時時事事做到請示匯報,但在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瞻性上還有欠缺,對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統(tǒng)的考慮和研究;在處理與同志們的關系方面,為顧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評多一些,忽視對同志的批評,存在“老好人”思想;與同志們談心交流不夠,談思想、交流業(yè)務較少。表現(xiàn)在:對待工作有時抱有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沒有做到腳踏實地,總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徑,不想花費太多的精力。有時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tài)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
二、存在問題的根源
一是對政治學習“走過場”,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時雖然經常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科學發(fā)展觀,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視,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時缺乏思考,只從字面上理解毛澤東思想,沒有領會其思想的精髓,更沒有掌握鄧小平同志強有力的理論武器和“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fā)展觀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使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際脫鉤,沒有充分發(fā)發(fā)揮好理論的指導作用,使學習變得形式化、教條化,致使理論水平還達不到時代要求。提高馬列主義的思想理論水平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論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名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理論修養(yǎng)和工作水平。自己學習的自覺性不高,主動性不強,滿足于一知半解,在系統(tǒng)學、深入學、廣泛學和聯(lián)系實際學方面還不夠。正是因為這樣,才使自己在思想修養(yǎng)上做的不夠,在工作的開拓進取上也就存在著差距,這是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和差距的一個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