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餐工作自查報告(通用4篇)
營養餐工作自查報告 篇1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精神,確保學生營養餐工程順利進行,我校領導高度重視。認真落實縣局精神,精心組織,努力工作,力求完成任務。
一、做好宣傳工作。
一開學,學校就通過大型集會、班會、掛橫幅、出版報等形式大力宣傳營養餐工程實施的重大意義,使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學生和家長們知道這一惠民工程的重要意義,同時對學校的專職人員做好培訓工作,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吃到健康、衛生、放心的食品。
二、領導重視,建立工作機構。
我校始終把營養餐工作放在首位,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和相應后勤負責人及班主任等人員為組員的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好學生營養餐管理工作,確保給學生按時、足額、準確發放,實名制人數統計情況統計上報,組織嚴密。
三、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工作責任制。
為使我校的營養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學校制定了《太平初中營養餐采購制度》、《太平初中營養餐運送制度》、《太平初中營養餐貯存保管制度》、《太平初中營養餐工程管理制度》、《太平初中營養餐工程責任追究制度》、《學生實名制信息管理制度》、《太平初中營養餐留樣制度》,同時制定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
四、認真組織,及時發放營養餐。
本學期我校享受營養餐學生共計840人。在供貨商尚未招標之前,學校先行墊付,按照每生每天一個的形式給學生供應了兩周茶葉蛋。從四月份開始,我校與鎮原縣人人樂糖酒有限公司簽訂商品購銷合同,該公司嚴格按照我校提供的《太平初級中學學生營養餐食譜表》按時為學生運送營養餐。這期間,每天做好食品驗收、分發、學生食用情況統計,學生食用情況匯總等工作。做好留樣,確保安全。每天按時統計、上報,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做到萬無一失。
五、存在的問題。
1.由于我校食堂硬件不足,諸如操作間小而且少,設施缺乏,無學生餐廳,工作人員不足等原因不能給學生提供營養餐,只能從超市采購。
2.用于學生營養餐的專用經費能否按時足額到賬,確保營養餐工程的順利進行。
3.能否簡化報賬程序,用超市小票開稅務票時能否免征稅收。
回顧前期的學生營養餐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也還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力爭做得更好。
營養餐工作自查報告 篇2
實施情況現有x名學生,2月26號就開始營養餐的供應,但由于就餐人數較多,現有食堂面積不足,供餐能力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就餐需求;同時學校無后勤人員編制,臨時聘請食堂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達不到相關要求。
供餐模式現階段,根據學校食堂現狀和供餐能力,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學校食堂給每個學生提供營養早餐(牛奶、雞蛋、火腿腸、蘋果等營養食品),同時一部分資金給學生打卡,在灶上自由消費其它的食品(如饅頭、包子、擔擔面等),我校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均采用學校食堂供餐方式。按照安全、衛生、營養、可口、實惠的標準,學校食堂參照有關營養標準實施營養配餐,科學制定食譜,合理搭配學生膳食,為所有學生提供營養餐。
工作流程學生食堂供餐方式工作流程:營養食譜→市場采購→食堂加工→食品留樣→分餐→就餐。
初步效果2月26號實施以來,此次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不僅解決了學生的溫飽問題,而且解決了學生的營養均衡問題,我校共有x名學生得到實惠。計劃實施以來,通過調查,學生及家長都評價很高,要求我們代表他們感謝黨和政府。
相關政策建議:
(一)改善學校供餐條件。
教育部門要科學制定食堂建設規劃,統籌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等各種義務教育工程項目資金,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優先建設,重點加快改善薄弱學校的.供餐條件。學校食堂建設要按照“節儉、安全、衛生、實用”的原則,力爭做到不超標建設。規模小的學校,可根據實際改造、配備伙房等相關設施。確保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能夠盡快覆蓋全縣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學生。
(二)嚴格食品安全管理。
教育主管部門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要主動配合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學校食堂必須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健康合格證》。學校食堂布局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相關規定,對原材料存放、加工操作、備餐、食品出售、就餐等場所進行合理布置,保持食堂內外環境整潔;食品加工要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操作規定,建立食品材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確保采購、加工等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的管理,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規定,建立農村義務學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要求食堂人員或托餐人員必須掌握食物中毒報告程序,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食堂人員或托餐人員要立即停止供餐服務,并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主動配合醫療機構救治病人,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
(三)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監測和健康教育。
各學校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建立學生營養監測跟蹤制度和學生健康檔案,提高農村學生營養改造工作的科學水平。要組織建立專家工作組,加強營養配餐、科學飲食方面的指導和服務。要將營養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落實國家教學規定的營養健康教育時間。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手段,積極向廣大學生、家長、教師和供餐人員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教育部門要以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契機,全面加強中小學體育衛生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所有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明顯改善,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四)做好宣傳工作。
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準確、深入宣傳這項惠民政策。要高度注重輿情分析,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要認真總結、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監督檢查。
監察、審計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促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公開透明、廉潔運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定期督導,督促農村學校成立家長、學生、教師代表共同參加的營養改善計劃監督小組,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和公眾意見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過程中查出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營養餐工作自查報告 篇3
為了保證我校師生在食堂用餐放心,為師生提供更好地就餐環境。鞏固食堂工作效率,有序開展各項工作。以招生工作為主線。全面提升學校后勤廚房影響力,為學校的再次發展,再創輝煌”的工作精神,圍繞實現學校再發展”的主題,振奮人心,極大的去激發我廚房員工發展意識,增強了員工“做好本職工作、全方位服務師生的信心和決心。
工作思路:
1、增強勤儉節約的意識。“不安全操作和浪費是極大的沒有責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引導員工自覺養成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強化員工的集體榮譽感,發揚團隊精神,人人都有“校榮我榮”的感覺。每半個月對員工定期進行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培訓、進行考核、對一些不合格的員工再培訓,再考核,使其在各自崗位上發揮程度的才智和技能,使食堂隊伍不斷得以優化,從而提高食堂隊伍的整體素質。
員工培訓:
一、本學期計劃對食堂員工衛生、服務知識進行培訓。由于廚房人員的文化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參差不一,廚房培訓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1、講受法
主要是通過口頭語言的形式向他(她)們傳授各種技能。
2、討論法
圍繞一個問題開展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歸納總結。
3、演示法
單靠口頭講授不能達到目的,而通過示范操作分步驟講明操作要領。
4、實踐指導法
對操作的全過程進行總結,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方法。
二、召開食堂全體工作會議,組織員工學習我國的《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衛生工作條例》,統一思想認識食堂各種衛生、安全規章制度。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端正工作態度。與各員工簽訂食品衛生安全目標責任書。堅持每天對食堂的食品衛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糾正或處理。每周召開一次食堂工作人員會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時時刻刻強調安全問題,切實保證師生的飲食安全。
制定每周工作計劃、每月考勤、視師生就餐人數合理安排加班人員。提高學生節約意識。組織班組長研究每周營養菜譜。
十月份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月》活動,制定活動計劃、內容即實施方案。活動時間安排在(十月十日至十一月十日)。活動開展期間請校領導進行監督,定期檢查指導。〈〈安全月〉〉活動期間,收集整理各種數據,寫出活動總結報告、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制定整改計劃。全力搞好就餐工作,合理搭配營養餐,使每位學生精力更加充沛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抓文明禮貌的落實:
我們提倡文明用餐、禮貌服務,要求班主任做好在校用餐學生的文明用餐的教育,而且,每天學生用餐時都要有生活老師廚房師傅入餐廳巡視,定桌服務,幫助解決學生用餐中的具體問題。
嚴把質量關:
對“三無”食品。檢查發現有供應商原材料已過期,且沒有檢驗合格證;還有副食品無廠名廠址、無出廠日期,無保質期,一律不允許進入食堂。
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提高食堂整體素質:
1、提高主人翁的自覺性和加強員工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讓員工參加民主管理,發揮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有重大決策時廣泛聽取員工的意見,讓員工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幫助管理者決策,而當決策一旦定案,管理者就要組織員工實施方案,這樣員工才會以主人翁的姿態發揮干勁,智慧和創造力,大大增強食堂的生機和活力。
2、要善于激發員工參與意識,關心每位員工的痛癢,開展一些有意義娛樂活動和公益活動,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喜、哀、樂和冷暖,人格上尊重他們,甚至稱呼可親一點讓員工們感覺到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從學校能找到“家”的感覺,同時,創造讓他們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從而使員工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和做主人的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增加學校的凝聚力。
這個學期我們膳食部在雷校長開完教職工培訓會的第二天,為了能更好地服務每一位同學,保證同學們的身體健康。促進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生活水準,吃上美味、可口、營養的三餐三點,膳食部從開學開始,老師由原來的七選四,改為自助餐。以上是我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和思路,請領導提出更多意見和建議。
營養餐工作自查報告 篇4
一、實施情況現有*名學生,2月26號就開始營養餐的供應,但由于就餐人數較多,現有食堂面積不足,供餐能力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就餐需求;同時學校無后勤人員編制,臨時聘請食堂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達不到相關要求。
二、供餐模式現階段,根據學校食堂現狀和供餐能力,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學校食堂給每個學生提供營養早餐(牛奶、雞蛋、火腿腸、蘋果等營養食品),同時一部分資金給學生打卡,在灶上自由消費其它的食品(如饅頭、包子、擔擔面等),我校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將均采用學校食堂供餐方式。按照安全、衛生、營養、可口、實惠的標準,學校食堂參照有關營養標準實施營養配餐,科學制定食譜,合理搭配學生膳食,為所有學生提供營養餐。
三、工作流程學生食堂供餐方式工作流程:營養食譜→市場采購→食堂加工→食品留樣→分餐→就餐。
四、初步效果2月26號實施以來,此次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不僅解決了學生的溫飽問題,而且解決了學生的營養均衡問題,我校共有*名學生得到實惠。計劃實施以來,通過調查,學生及家長都評價很高,要求我們代表他們感謝黨和政府。
五、相關政策建議。
(一)改善學校供餐條件。
教育部門要科學制定食堂建設規劃,統籌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等各種義務教育工程項目資金,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優先建設,重點加快改善薄弱學校的供餐條件。學校食堂建設要按照“節儉、安全、衛生、實用”的原則,力爭做到不超標建設。規模小的學校,可根據實際改造、配備伙房等相關設施。確保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能夠盡快覆蓋全縣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學生。
(二)嚴格食品安全管理。
教育主管部門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要主動配合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學校食堂必須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健康合格證》。學校食堂布局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相關規定,對原材料存放、加工操作、備餐、食品出售、就餐等場所進行合理布置,保持食堂內外環境整潔;食品加工要嚴格執行有關衛生操作規定,建立食品材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確保采購、加工等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的管理,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規定,建立農村義務學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要求食堂人員或托餐人員必須掌握食物中毒報告程序,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食堂人員或托餐人員要立即停止供餐服務,并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主動配合醫療機構救治病人,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工作。
(三)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監測和健康教育。
各學校要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建立學生營養監測跟蹤制度和學生健康檔案,提高農村學生營養改造工作的科學水平。要組織建立專家工作組,加強營養配餐、科學飲食方面的指導和服務。要將營養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落實國家教學規定的營養健康教育時間。要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手段,積極向廣大學生、家長、教師和供餐人員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的營養觀念。教育部門要以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契機,全面加強中小學體育衛生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所有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明顯改善,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四)做好宣傳工作。
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準確、深入宣傳這項惠民政策。要高度注重輿情分析,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工作。要認真總結、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監督檢查。
監察、審計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促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公開透明、廉潔運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定期督導,督促農村學校成立家長、學生、教師代表共同參加的營養改善計劃監督小組,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和公眾意見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過程中查出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