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精選3篇)
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1
一、嚴格課程管理,規范教學行為
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要求,落實《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開齊了課程門類,開足了課時,做到不增刪課程、不增減課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初步構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協調發展的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學校積極采取措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堂,實現高效學習,學生在校學習、作息時間、課外作業量、學習材料和考試等符合省、市、縣規定要求。學校按規定安排寒、署假期和其他法定節假日,沒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校上課或集體補課,更沒有收費上課和有償補課。
二、教學各環節管理
1、堅持對教學常規進行檢查,每學期我們重點抓教師的備批輔考析研等各環節的落實情況。
每學期開始,我校都根據上級的工作部署和學校實際,組織各教研組集中研討學科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情教情,制訂好教研工作計劃,同時要求各科教師依次認真寫好教學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表,并送交一份學校存檔。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因此我們嚴格要求教師不上不備之課,開學初,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各學科的課程標準,潛心鉆研教材,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要求寫好教案。教案中的細節步驟有教學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具準備、導入新課、教學過程、學生活動、課堂小結、作業布置,同時我們要求課后寫教學反思。在備課方面,通過這么一系列的工作,教師教案編寫的質量提高了,積極性提高了。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是學校工作的主體,是推行素質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關鍵。我校重點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與監控。我們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積極進行學科教學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整合,積極開發、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作業的設計與批改能面向全體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設計作業有梯度,有創意,形式靈活多樣,不搞機械抄襲,不搞題海戰術,能按上級要求控制作業時間。檢查作業,沒有發現機械重復,簡單模仿的作業。教師批改及時,認真規范并做好作業講評。對教師我們實行“業務月查”制度,依據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對教學業務情況進行檢查。堅持分項與綜合相結合,以分項檢查為主;平時與期末相結合,以平時檢查為主的原則。把檢查工作的立足點放在指導、反饋、改進、提高上,對教師備課、作業、業務學習以及聽評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情況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加強單元質量檢測,寫好卷面分析,學校規定各課教師在擬定單元試題時,務必認真研究明確考查內容和考查目的。不得出偏題,怪題,要知識與能力并重。在分析試卷質量時,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發現問題的不足;既要關注學生的分數,更要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給學生以發展性的評價,保護好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生的熱情。任何教師不得以考試公布學生名次或諷刺挖苦學生。
2、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的各項制度,主要從計劃、備課、上課、輔導、作業、考查、分析、教研和總結等方面進行優化控制。要求教師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各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我校常規教學管理日益規范化、科學化。
三、加強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1、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教育技術能力的學習,為教師學習提供條件,我校教師在考核中全部合格。
2、開展和完善專題研討課和專題學習講座活動,促使教師就教學的某個方面進行探索、實踐、交流,引導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一節公開課,認真評課,促進教師課堂實踐能力的提高。
3、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我們對全校教師進行了白板使用方法的培訓輔導,通過學習,我校教師初步掌握了白板的使用方法,有些教師已經將此應用于教學過程之中。
我們還要求每一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或教學心得體會等有關教學經驗文章。
4、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的教研活動和培訓學習,凡是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我們就克服困難想辦法讓教師參加。
5、編輯校刊,互相交流,我校每學期編輯2期《花蕾》,刊登學生的作文、教師的論文、總結、反思等文章,供大家交流。
我們取得了一點成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將下大力氣進行整改,使我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2
縣教育局:
我們六十鋪鎮中心學校按照教育局轉發阜陽市衛生局教育局《關于開展阜陽市學校衛生執法檢查的通知》精神,于9月17日—9月18日在各學校自查的基礎上,對我鎮各學校的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工作等,進行了檢查。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1 自身管理:大多數學校都成立了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有兼職的衛生安全管理人員,有工作計劃,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但都沒有校醫療室,部分學校配有兼職保健教師。部分學校安排了相關人員參加衛生知識培訓,不少學校有衛生管理制度,學校都能定期組織檢查記錄,各學校都在此次衛生執法檢查活動中進行了自查。
2 學校食堂:所以學校皆無食堂。
3 衛生設施:無衛生設施。
4 建筑布局:無相應布局。
5 超市、小賣部:學校內部無超市和小賣部。學校周邊攤點絕大部分屬無證經營。
6 生活飲用水
(1)供水形式:中心學校屬市政供水,學生飲水是桶裝水,其他學校無供水,個別學生自帶水。
(2)衛生管理:學校都制定了衛生管理制度,但衛生實施基本全無。
7 傳染病管理
(1)傳染病報告:建立相關管理制度,能指定專人或兼職教師負責傳染病報告,但大部分無傳染病疫情報告登記本或日志。
(2)防治措施:學校開設了健康教育課,不少學校有健康教育宣傳欄;學校有關人員經過鎮醫院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能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教育,20xx組織學生進行了健康體檢。
六十鋪鎮中心學校
二0xx年九月十九日
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3
煙草是人類面臨而且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慢性病列入疾病分類。20__年5月20日,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武警部隊后勤部聯合印發了《關于20__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并成立了“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領導小組”。為貫徹落實《決定》的實施意見,有效控制煙草流行,限度的減少因煙草流行帶來的疾病負擔,我院自20__年5月份起實施全面禁煙。
一、組織策劃,出臺禁煙工作方案
根據文件精神,結合醫院工作實際,成立了以醫院院長為首的控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禁煙工作方案,將禁煙工作列入工作計劃進行部署,確定了禁煙工作目標和要求。
一是確定各科室科主任為科室禁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并在各科室設立控煙監督員,全面負責控煙工作的宣傳教育、聯系、巡查等工作。全院職工均為控煙責任人,有勸阻吸煙的責任和義務。嚴禁員工在工作崗位吸煙。二是自今年5月份起,將各科室禁煙情況納入考核,考核結果與科主任年終綜合考核掛鉤。三是控煙領導小組每月對各科室的禁煙實施情況進行指導、監督、考核,并登記在案。四是20__年底前,全院控煙工作達《江蘇省無煙醫療機構督導評估標準》。
二、宣傳發動,樹立全員禁煙意識
首先院領導召開辦公會、院周會對控煙工作的相關文件進行學習,同時對中層以上干部進行控煙知識的培訓,明確他們是控煙的主要責任人,要成為控煙的表率和楷模。
為提高全體員工對控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防保科和綜合辦組織全院控煙監督員進行控煙知識的培訓,使控煙監督員具備戒煙的相關知識及技巧,并由他們對科內員工進行培訓,使全體員工了解并掌握相關控煙知識和技能,培訓后進行考試,驗證培訓效果。
另外,通過內網、院報、電子屏幕、橫幅等進行控煙宣傳,在門急診及相關科室制作了禁煙宣傳標語、圖片,并組織各科室針對各自專科特點制作禁煙宣教櫥窗,在各病區公告欄張貼禁煙宣傳、戒煙技巧等,在門診導醫臺、門診大廳、病區等發放禁煙宣傳單,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措施得當,禁煙工作彰顯成效
為將禁煙工作落到實處,在各科室聘請控煙監督員和勸導員。將禁煙、控煙工作成效納入科室考核。首先我們對全院職工的吸煙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建立職工吸煙檔案,并勸導職工戒煙,結合平時監查,全面樹立職工的禁煙意識。
在診療場所、醫院各樓進門處進行標識,提醒進入大樓內禁止吸煙,同時在在門診大樓一樓門外,住院大樓門外兩側共設立了三個公共吸煙區,指引要吸煙者進入公共吸煙處進行吸煙。各病區電梯廳等均有指引病人到公共吸煙區的標識,各診室、會議室均有禁煙標識。為確保診療場所及辦公場所達到禁煙,護理人員對每一位入院患者進行禁煙宣教,每日志愿者服務時對進入院區的吸煙者進行勸止,禁止在非吸煙區吸煙。
醫院還專門設立了戒煙門診及戒煙咨詢電話并在內外網和大廳進行公示,為廣大群眾提供戒煙服務,對病人咨詢情況進行登記,對因吸煙引起的呼吸系統癥狀及時指導病人到呼吸科專科醫生處進行就診。
目前,住院病人在病區吸煙的現象得到明顯控制,醫務人員在診療場所吸煙的現象也基本消失。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禁煙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10月份縣衛生局根據《江蘇省無煙醫療衛生機構督導評估標準》進對我院進行的檢查評分,我院獲得了95分的好成績。
四、鞏固成效,建立控煙長效機制
為進一步鞏固控煙工作取得的成效,消除和減少吸煙帶來的危害,保障公眾健康,營造良好環境,醫院建立了《控煙工作獎懲制度》、《禁煙工作巡查制度》、《禁煙工作督察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各科室除進行禁煙工作自查外,控煙領導小組每月還對各科室的禁煙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指導、監督、檢查。院長代表每日對各科室控煙情況進行巡查,每日在晨會上向院領導匯報禁煙情況,并將發現的問題利用pdca循環進行分析解決,并將禁煙工作與科室考核、平衡計分掛鉤,形成長效的控煙機制。
總之,經過努力,全院職工進一步明確了控煙的意義,并級主動將控煙的知識和理念帶給每一位來院的患者。為創造良好的無煙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矗我們將繼續做好控煙工作,進一步鞏固無煙醫院的創建成效。
但由于醫院所面對的人群流動性大,人員復雜,因此要徹底杜絕吸煙現象,提高民眾對煙草危害的認識,自覺控煙,我們仍需努力宣傳,真正發揮健康指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