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自查報告(通用3篇)
環境監測自查報告 篇1
根據省環保廳《關于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XX年)實施效果進行總結考評的通知》(蘇環辦【】192號)及《關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自查報告及填報材料的有關補充說明》要求,我局于近日組織開展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三年行動計劃”的組織領導、三年行動工作計劃制訂及開展
-XX年,全市各項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緊緊圍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市環保局先后印發了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XX年)實施方案、實施細則、自查方案,形成了以分管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了我市監測質量管理的三年進度安排,細化了XX年的具體實施方案。并在全市環境監測半年工作會議就三年行動計劃進行動員和宣貫。為了強化質量管理工作的領導,更好指導XX年貫徹落實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發文成立由市、區(縣)兩級環保局分管領導、局機關相關管理人員組成的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三年行動計劃XX年的實施細則。XX年8月,我局在進行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性情況的檢查,為使檢查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先后制訂并下發了《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工作安排》、《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XX年)現場檢查表》、《關于開展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檢查的通知》(錫環信息【】23號),8月底圓滿完成了檢查工作。
(二)對所轄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的情況
(1)組織轄區內各監測站開展實驗室比對、考核活動XX年組織開展了水質中總磷、土壤中銅的實驗室比對活動;XX年組織開展了ph、化學需氧量的實驗室比對活動;結果顯示各監測站的比對數據均滿意。
(2)按省中心的統一要求,組織開展轄區內自動監測站的質量核查工作-XX年組織開展全市空氣自動站質控考核(so2、no)、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質量考核(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各站考核結果合格;XX年組織開展了全市水質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情況檢查,通過檢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市水質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維護、質控和監管等方面的情況。
(3)組織開展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檢查,極大地推動了各市(縣)、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
二、行動計劃目標完成情況
(一)持證上崗情況
夯實環境監測人員基礎是我們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主線,-XX年我市以江蘇省環境監測上崗考核要求為契機,出臺我市環境監測人員上崗考核細則,成立市監測人員上崗操作考核小組,并制定詳盡的考核計劃,真正規范人員上崗考核工作。
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持證上崗情況如下:①XX年底,在崗監測技術人員數是65人,持證上崗率100%;XX年6月底,在崗監測技術人員數是51人,持證上崗率100%。②XX年底,一線監測人員數是53人,持證上崗率100%;XX年6月底,一線監測人員數是41人,持證上崗率100%。③XX年7月~XX年6月新進監測技術人員數是17人,持證上崗率100%。其余各環境監測站監測人員持證上崗率為100%,一線監測人員上崗率100%。
(二)計量認證情況
無錫下轄9個市(縣)、區,其中6個市(縣)、區成立了環境監測機構,分別是江陰市、宜興市、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新區,包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在內,7個環境監測機構均通過計量認證,且計量認證監督評審和復評審工作開展正常。各監測站計量認證工作的開展情況。
(三)在用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情況
儀器設備是開展監測工作的必備手段之一,我市各環境監測機構一向重視儀器設備的管理。均制訂了《儀器設備管理程序》,在用儀器均編制有作業指導書及使用和維護記錄,并建立一機一檔,由設備管理員統一管理;對于在用的儀器設備,各站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實行專人保管,按年初質控計劃要求對儀器定期進行期間核查和維護保養,確保儀器滿足監測要求;對于需計量檢定和校準的儀器,則由設備管理員統一按計劃組織實施,選擇有資質單位進行檢定和校準,儀器合格率為100%。詳見表4和附表四。
三、組織開展技術情況
XX年9月,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環保部相關精神、加強環境監測綜合技術工作、提高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技術水平,選拔出優秀選手備戰全省綜合分析比武。我局組織舉辦了“無錫市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技術競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承辦了這次競賽。競賽內容分環境監測基本知識和綜合評價知識測試、綜合分析報告編寫、多媒體演示報告制作三部分。我市6個市(縣)、區環境監測站共12名選手參加了競賽。經過兩天的緊張角逐,惠山區環保局、江陰市環保局、錫山區環保局分獲團體前三名。惠山區陳海祥、江陰市范麗花、惠山區劉文婷、錫山區宋興偉、宜興市李秀珍、濱湖區陳燕等六人分獲個人競賽前六名。濱湖區栗志艷、江陰市黃蕾、錫山區邵建輝、宜興市趙抒穎、新區王冠群和杜易獲個人競賽優勝獎。本次競賽還特邀江蘇省監測中心何春銀副主任和信息部黎剛部長親臨現場指導,并對每一份參賽報告進行詳細點評。
XX年5月,根據《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XX年)實施方案》的精神,為進一步提高全市環境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激發全市環境監測人員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的熱情,迎接“第xx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我局組織舉辦了,“全市環境監測技能競賽”。本次競賽內容分操作競賽和理論競賽兩部分。我市6個市(縣)、區環保局及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8支參賽隊16名選手參加了競賽,經過一天半緊張的競賽,江陰市環保局、宜興市環保局、惠山區環保局分獲團體前三名,市中心站石浚哲、沈斐、江陰市環保局顏慧、黃振榮、宜興市環保局王可贇、惠山區環保局葉小英等分獲個人前六名。市中心站石浚哲、江陰市環保局顏慧、黃振榮、市中心站沈斐、宜興市環保局王可贇獲實驗室操作競賽單項前五名。市中心站許燕娟、沈斐、惠山區環保局葉小英、市中心站石浚哲、施新鋒獲理論競賽單項前五名。
通過競賽,充分調動了我市監測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學技術專業務的熱情,在全市環境監測綜合分析系統中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積極進取的工作氛圍。
四、對檢查組反饋意見的整改情況
根據XX年省環境保護廳組織開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修訂計劃執行情況檢查結果,針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反饋意見》中的建議,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整改,具體整改情況如下:
1、進一步明確和加強環境監測行政管理職能,協調好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之間的關系,使各項規范、制度能夠得到貫徹落實。
根據省廳檢查的要求,我們進一步明確和加強了環境監測行政管理職能,積極協調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之間的關系,使省里下達的各項管理要求得以落實,另外我們積極與省廳溝通探討開展如何結合實際情況更好地開展環境環境監測行政管理。
2、盡快改善實驗用房,擴大現有監測人員編制,進一步擴充監測能力,使之符合全國標準化站建設要求。
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房是1982年建造的三層樓簡易實驗室,既不能擴建又不能加層改建,基礎及公用設施嚴重缺失和老化,已無法達到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要求》。我局幾年來一直積極努力,XX年在市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現代化的監測大樓終于完成立項審批工作。
建成后的新監測大樓使用面積達14000m2,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技術一流、裝備先進,集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高起點的現代化水環境監測和水環境保護綜合科學監測與研究中心;將全面完整地形成水體有機毒物和湖泊水生生物的監測分析能力;也將形成具有太湖水環境生態特點、集監測與科研于一體的湖泊生態觀測站。
新大樓預計XX年可以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將使我監測站更快完成標準化站的建設和進一步擴充監測能力提供強有力的硬件保障。
關于擴大現有監測人員的編制問題,我們和無錫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編辦)積極溝通,認真反映省廳的工作要求和監測工作實際存在的困難,市編辦也積極為我們爭取,但由于政策方面的問題,目前解決監測站編制方面的問題尚存在很大困難。
XX年,結合省、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我站特向無錫市編辦申請編外用工50人以滿足《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的最低要求。據悉,我市編辦同意將我站的編外用工編制數增加到34人,但目前批復還未下達。
3、加強對縣(市)、區環境監測機構的監督,盡快落實對縣(市)、區站的三年行動計劃檢查。
XX年8月,我局在進行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性情況的檢查,為使檢查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先后制訂并下發了《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檢查工作安排》、《無錫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XX年)現場檢查表》、《關于開展全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執行情況檢查的通知》(錫環信息【】23號),8月底圓滿完成了整改工作。
五、開展行動計劃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三年行動計劃的成效
通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的不斷推進,我市環境監測、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動;從環境保護局主要領導到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環境監測質量意識得到不斷的加強;一是各地均完善出臺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相關制度,促進了質量管理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圍繞環境監測重點工作,制定了《無錫市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辦法》(錫環監測【】20號)、《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太湖流域枯水期應急監測質控方案》(錫環監【】39號)、《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太湖水污染及夏季藍藻預警監測質控方案》(錫環監【】12號)等,有效地規范了環境監測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二是夯實環境監測人員基礎,以江蘇省環境監測上崗考核要求為契機,出臺我市環境監測人員上崗考核細則,成立市考核小組,并制定詳盡的考核計劃,做到定期監督落實,真正規范人員上崗考核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環境監測管理和技術是環境監測工作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其關系是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的,將共同促進監測事業的科學發展。沒有管理,技術可能迷失方向;沒有技術,管理將會失去支撐。監測行政管理部門一方面對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下達任務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對監測系統進行宏觀的業務技術指導,為監測系統解決更多的實際困難,為各級監測站的科學發展提供保障。目前環境監測管理部門,技術力量較薄弱,尚不能很好履行技術指導的職責,應該在下階段工作重點改進。
(2)基層環境保護局人員編制少,在環境保護局內部設立環境監測行政管理機構,并配備專門管理人員存在較大的難度,建議上級環境監測行政管理部門積極向上反映,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
(3)加強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對于重點工作的質量管理要求能形成制度,依靠制度來規范監測工作,通過制度來促進質管工作。
(4)建議省政府統一發文,解決監測站人員編制問題。
環境監測自查報告 篇2
為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建設,積極貫徹落實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營造和諧文明環境,共建“三最”龍泉。我局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宣傳優勢,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扎實開展工作,認真落實各項工作要求,現將全年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局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集全局職工召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題會議,并在局務會,職工大會傳達省、市、區環治工作最新精神,強調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明確責任,強化措施。
一是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龍廣發[20xx]10號),調整了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對廣電辦公區、生活區,9個社區院落,1條路段,2個行政村和9個廣電行業窗口單位,廣電設施設備的環境綜合治理目標任務分解情況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分工。二是向局(臺)各部室、龍泉網絡公司、院內住戶下發了有關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保持宿舍大院內環境衛生的通知,同時督促院內住戶加強寵物管理,清潔陽臺環境衛生,自覺愛護樓道等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教育各位職工保持辦公環境的清潔衛生;三是督促清潔工,每日對院內大掃除不少于2次,并對單位宿舍院內擺放的工程材料等雜物進行了徹底清除,確保院內整潔。四是督促我局聘請的文明勸導員對4個重點包片小區和責任路段按照“六亂”標準進行衛生打掃和文明勸導。五是開展城鄉環境群眾發動工作,在廣場社區開展了“文明勸導·愛心溫暖”城鄉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和美化新家園活動。
三、深化宣傳,營造氛圍。
(一)系列宣傳報道
龍泉新聞綜合頻道《龍泉新聞》欄目中開辟題花為“治理環境美化家園”的系列報道。截止目前,播出典型標題有“多部門開展節后環境治理工作”、“重拳出擊,多部門聯合整治商混車”、“散裝熟食裸賣,衛生狀況堪憂”、“驛馬河支流污染嚴重”、“盧溪河治理初見成效”、“街邊占道經營有所改善理”等系列報道7集,共84條次。并開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曝光臺,對環境臟、亂、差和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
(二)動態新聞報道
對全區各部門開展“七進”活動進行跟蹤采訪報道。《龍泉新聞》欄目中播出典型標題為“治理河道環境,改善城鄉面貌”“多部門聯合整治臨時市場”、“人力客運三輪車整治”、“5萬個分類垃圾桶進村入戶”“農貿市場現狀,依然喜憂參半”等動態新聞報道15條,共45條次。并在電臺《龍泉新聞》欄目中同步播出。同時,電臺節目《走進社區》欄目對城鄉居民新人、新事、新風尚也作了宣傳報道。
(三)深度專題宣傳
龍泉新聞綜合頻道《社會廣角》欄目中,播出典型標題為《小區渣渣王》、《城市管理新時代》、《難治的電三輪》、《龍泉是我家—誰給城市添堵》、《糾結的河道》等深度專題報道14期,共28期次。
(四)公益廣告宣傳
1、龍泉新聞綜合頻道《龍泉新聞》欄目前后,播出視頻公益廣告《城鄉環境宣傳片》、《城管局公益廣告》。每天3次,截至目前,共播出1600余次。
2、晚間劇場中播出游動字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舉報投訴電話》。
3、在lqtv-3(公共信息頻道)循環滾動播出公益分類信息《人人動手標語》、《城鄉環境》。播出視頻公益廣告《優化軟環境公益廣告》、《城鄉環境宣傳片》,每天循環播出20次。
4、我局電影電視服務中心,把《城鄉環境治理公益宣傳片》作為農村數字電影的映前宣傳。截止目前,共為全區城鄉居民免費放映數字電影1825場。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干部群眾都還不同程度存在認識不到位的情況,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有的沒有認識到環境治理是發展理念的轉變,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有的把環境治理與發展、與其他工作對立起來,擔心抓環境治理會影響本職工作。二是市民素質有待提高,還存在諸多陋習。三是部分衛生死角還清理不徹底。
五、工作建議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環境治理工作當作一項長期工作、重要工作來抓。二是標本兼治,著力提高公民素質。要繼續采取多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加強宣傳教育,大力提高公民的素質,形成人人爭當文明公民,個個參與環境整治的社會氛圍。三是選準突破口,集中抓好重點區域的整治,要把消除“臟、亂、差”作為突破口。四是多渠道籌措,努力增加資金投入。五是加強督查,繼續堅持責任追究制度。
環境監測自查報告 篇3
本期以來,我校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創建“平安校園”的相關要求,對校園環境衛生進行了集中整治,取得了顯著的實效,現將治理校園環境衛生工作報告如下:
一、加強了領導,成立了校園環境衛生專項工作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組明確了職責與分工,認真分析了我校環境衛生方面的現狀,提出了明確的工作重點和目標,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和辦法,將校園環境衛生納入到年終考核當中,促使環境衛生抓緊、抓實。
二、加強了宣傳和教育
學習貫徹文件精神領導機構成立了以后,充分利用教師會、校會、班會等平臺,向全校師生進行保持校園清潔的宣傳和教育,使師生的校園衛生意識得到加強和提高,全校師生紛紛行動起來,使得文件精神得到了深入的貫徹。
三、反復自查,集中整治
本期以來,我校對校園環境衛生進行了三次專項整治,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排查,確保校園衛生無死角,堅決杜絕校園臟、亂、差等不良現象,此外,由少先隊牽頭成立了校園衛生學生檢查委員會,利用課間對各班衛生情況進行了檢查。由教導處組織教師對各班衛生情況進行評比,從而使衛生工作的長期開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加強教育,讓全校學生樹立衛生意識。充分利用衛生與保健課和主題班會等渠道,教育學生愛清潔,講衛生,勤洗衣服勤洗手,并利用校會向學生講解講衛生的重要性,講衛生與防疾病的關系,衛生與健康的關系,使學生真正做到自覺講衛生、愛清潔。
加強監督機制,使清潔保持每一天,利用思品課向學生進行講文明、不亂扔垃圾的教育,評選“文明小標兵”,評選“衛生示范班”,確保校園清潔。
四、加強了食品衛生的監控。
一是加強食堂做作業人員的培訓,二是安排專人對食堂食品衛生進行負責,落實責任,每天對食品進行檢查并作好相應記錄,三是對校園零食攤的清理,目前我校已全部清理出校園零食攤點,確保校園無教師及其家屬擺攤設點,校園100米內沒有零食攤點。
總之,經過我校全體師生的努力,目前我校的環境衛生狀況已得到明顯改善,校園清潔、無衛生死角,今后我們必將把此項工作長期開展下去,以保持校園衛生的良好狀況,保證全校師生的生命健康和校園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