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自查報告 > 中醫藥自查報告(精選5篇)

中醫藥自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4-11-26

中醫藥自查報告(精選5篇)

中醫藥自查報告 篇1

  中醫藥發展工作自查報告衛生局: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大對中醫醫療服務和醫藥市場的監管,提高中醫藥管理水平、促進我院的中醫藥事業發展。根據省衛計委《關于做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來張開展中醫藥發展戰略專題調研準備工作的通知》(甘衛便函〔20xx〕111號)精神,現將我院中醫工作自查報告呈報,如有不妥之處,請局機關給與批評指導:

  一、基本情況xx鎮衛生院創建于1958年,,全鎮有2.6萬人,有村衛生室11個。衛生院占地面積20xx平方米,建筑面積xx平方米,衛生院設有住院部、門診部、中醫館、婦幼科、防疫科、職工之家等六大區。現有在職職工xx人,其中:醫藥人員xx人,中醫藥工作人員xx人。主要開展的中醫藥業務有:中醫臨床、針灸、康復、理療等。能開展的中醫適宜技術有:普通針刺、溫針、電針、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牽引、火療、蠟療、熏蒸、手法復位、單驗方等。

  二、創建了中醫科我院目前按照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基本標準獨立設置了中醫科(一)設立了2個中醫診室、1個中醫針灸室和1個康復理療室。設備配備有: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溫度計、治療推車、計算機、針灸器具、火罐、電針儀、艾灸儀、六合治療儀、頸腰椎牽引設備、腰椎牽引床、TDP神燈、中藥足浴桶、針灸治療床、推拿治療床、火療設備、蠟療設備、熏蒸桶、中醫養生船等設備。

  (二)設置了中藥房,配置包括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規定品種在內的中成藥152種和中藥飲片370余種。設備有:中藥飲片柜、藥品柜、調劑臺、藥戥、電子稱、中藥篩等。

  (三)設置了中藥庫房和煎藥室,配備有煎藥壺、煎藥封口機、粉碎機等。

  三、加強農村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我院制定了鄉村醫生培訓制度,并給條件成熟的九個衛生所配備中藥柜、煎藥壺、針灸針具、電針儀、刮痧板、火罐、真空罐等設備。指派了專人負責村衛生所中醫藥工作的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進展順利。同時將包村人員對村衛生所人員培訓及效果納入職工年底考核項,使得中醫工作取得很大的進展。

  四、強化中醫科崗位管理職責,加強中醫藥文化內涵建設制訂了中醫科標準、中藥房標準、煎藥室規范、中醫科工作制度、針灸室工作制度、理療室工作制度、中藥房工作制度、煎藥室工作制度、中藥飲片儲存和陳列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崗位職責和工作管理規范,在中醫科走廊制作了中醫養生格言、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預防保健措施等宣傳牌,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使中醫藥文化氛圍更加凸顯。在11個衛生所設立了宣傳欄,要求每年至少更換6種以上的中醫養生保健內容,并要求對轄區內的特殊人群每一季度舉辦一次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講座和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把中醫精髓滲透到千家萬戶。

  五、重視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加強中醫養生保健教育今年已創辦健康教育宣傳欄6期,其中中醫藥健康知識宣傳2期。舉辦居民健康知識講座3期,其中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1期。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3期。深入開展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上門送醫送藥送健康,共開展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4次,其中中醫健康教育活動2次。同時利用宣傳活動日,舉辦高血壓病、糖尿病中醫藥健康咨詢活動2次,共有58人人接受了咨詢,并免費測量了血壓、血糖。共發現高血壓12例、糖尿病4例,分別進行了高血壓病、糖尿病中醫藥健康保健指導和干預。

  六、落實中醫藥新農合報銷優惠政策執行新農合各項管理制度,積極落實中醫藥在新農合報銷的各項優惠政策。

  七、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打算雖然我鎮醫療機構在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一、中醫工作方法步驟凌亂,以后要定期召開專門會議,具體研究部署中醫工作,解決實際問題。

  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不夠全面,深入。學習不夠扎實、有效、付出的時間有限,取得的成效不顯著。以后要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大中醫診療設備和中藥房設備的投資力度;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原則,加快人才培養,提高衛生院和衛生所中醫醫療業務技術水平,對心理和社會功能障礙者開展中醫康復理療服務。

  三、中醫人才隊伍相對匱乏,年齡老化,村衛生所無專業的中醫技術人才。今后將加大中醫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西醫學中醫”和“中醫學經典”活動,培養年輕中醫骨干力量,每年爭取機會讓學習突出的職工到上級醫院進修培訓。

  四、個別村衛生所條件簡陋,中醫藥適宜技術設備配置不足。將在下半年籌集經費,給個別衛生所改善醫療就醫環境,盡可能的配齊中醫適宜技術設備。

  五、村級人員相對單一,村級培訓尚須完善。部分村衛生所不愿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今后將加大衛生所的監督檢查力度,包村到人,逐級培訓。逐步改進鄉村醫生的思想認識,循序漸進的促進中醫事業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結合落實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貫徹落實國家政策,進一步拓展中醫藥業務,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功效,不斷深入挖掘民間單驗方,探索更多的中醫藥健康教育渠道,使之為廣大患者解除痛苦,節約醫療開支,為轄區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中醫藥自查報告 篇2

  近年來,我院在縣、市各級領導的大力督導和支持下,醫院各科室一道致力于中醫藥工作的開展與提高,把創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作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漢陰縣人民醫院創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發展規劃》和《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評估細則》,我院努力加強中醫藥工作組織領導和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我院各科室的中醫藥基本條件建設,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中醫藥人員和其他臨床科室人員中醫藥知識與適宜技術培訓,以提高我院在全縣乃至全市范圍內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和質量。現將我院創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

  自接到相關文件及通知后,我院高度重視,積極貫徹落實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方針政策,由院長鄒治國為首的院領導班子成立了漢陰縣人民醫院中醫藥工作領導小組,并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要求醫院各科室提高重視,落實措施,認識到創建全國中醫藥示范單位是更有力的推進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更好的將中醫藥文化廣泛推廣并普及惠民的良好契機,大家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積極響應,認真按照創建標準做好創建工作。

  二、加強中醫藥業務建設,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我院中醫科現為醫院一級臨床科室,年門診人次約20000余人,占全院門診人次9。93%,科室成立了中醫內科、疼痛科、康復理療科三個門診部,均以中醫藥技術及方法處理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服務種類有:中藥飲片、中成藥、針灸、推拿、火罐、穴位貼敷、刮痧等。科室建立并完善了中醫科與西醫臨床科室會診及轉診制度,把中醫藥服務能力拓展到了西醫臨床科室,中醫科根據本科業務特點,制定并實施醫院常見病和重點病種的中醫藥診療方案,發揮中醫藥在優勢病種和優勢環節上的作用,臨床醫師均能按照診療規范開展辯證施治,提供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服務。

  科室人員在臨床工作之余,積極宣傳普及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傳播“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中醫“治未病”理念。平均每年開展中醫藥學術講座2次/年,全院醫護人員中醫藥知曉率達60%。近三年在國內醫學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

  三、加強中醫藥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科室目前人才梯度合理,現有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1名,中醫主治醫師1名,中醫師2名,針灸師1人,康復理療師1人。為適應我科中醫藥工作發展需要,科室建立了中醫藥人員規范化培訓、崗位培訓制度,開展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和整理工作,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年輕醫師的臨床診療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通過此次自查工作,我院在創建全國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及困難。

  (一)中醫藥經費及設施設備投入不足。

  (二)中藥飲片不足百種,中藥庫存太久,質量較差,且尚未提供煎藥服務。

  (三)中醫處方、門診病歷合格率較低,未嚴格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等行業標準規范書寫處方及病歷。

  (四)由于受住院床位緊張限制,中醫科至今未開展住院部,故相關工作無法開展。

  (五)中醫藥文化建設相對滯后,在中醫藥服務的環境、流程、方式等方面未能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特色。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積極爭取事業經費,為各項工作提供經濟保障;二是繼續突出抓好全國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強化督查落實,積極協調各方面關系,逐步完成各項指標,全面推進中醫藥工作進度;三是進一步規范各項技術操作,對中醫藥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再培訓、再學習、再考察,以提高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水平。

中醫藥自查報告 篇3

  為認真落實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各項目標,我社區按著各項考核目標切實落實工作,現報告如下:

  一、設置中醫科、中藥房、中醫診療設備。

  二、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尚未達到20%以上。

  三、建設中醫臨床科室集中設置、多種中醫藥方法和手段綜合使用、中醫藥文化氛圍濃郁并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

  四、尚未開展運用中藥飲片等6中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開展常見病多發病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五、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

  六、配備適宜的中醫診療設備。

  七、運用針灸、推拿、拔罐等理療服務開展常見病、多發病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八、我社區中醫藥服務量尚未達到目標要求的總服務量的30%。

  九、開展具有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納入鄉村醫生的比例尚未開展。

  十、中醫類別全科醫生未占基層全科醫生的15%以上。

  十一、中醫類別全科醫生未占基層中醫類別醫師的10%以上。

  十二、開展基層老中醫藥專家師帶徒活動,建立并落實學習制度,建立學習記錄,開展中醫技能培訓并做小結。

  十三、開展中藥質量監管專項行動,規范中成藥采購、管理、保存;有明確的自檢自查記錄。

  十四、采取發放資料、設立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向社區居民宣傳中醫藥文化知識,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85%以上的社區。

  十五、采取入戶、義診、出診等形式將中醫藥文化知識送進家庭,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80%以上的家庭。

中醫藥自查報告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新聞界的朋友:

  這次“三湘農民健康行”新聞采訪團來我市檢查指導工作,是對常寧人民的厚愛,是對我們工作的鼓舞與鞭策,在此,我代表常寧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近年來,在上級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常寧的經濟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尤其在“保障農民健康權益,改善農民健康狀況”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下面,我就我市“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開展情況作個簡要匯報。

  一、“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我市位于衡陽市西南部,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全市總人口90萬人,現有各類中醫醫療機構53個,能夠不同程度地開展中醫藥服務。其中常寧市中醫院20xx年元月被確認為省級“農村示范中醫醫院”,并榮獲“湖南省醫院管理年先進單位”。今年來,我市把“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一個重要內容,認真研究,精心部署,扎實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做到了“四個到位”: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認真貫徹省、衡陽會議精神,層層召開動員會議,對“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印發了具體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職責和要求。成立了高規格的組委會,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

  二是宣傳發動到位。加強了對農村衛生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組織了中醫醫療骨干組成的農村巡回醫療隊,深入到農村集鎮和田間地頭,為農民送醫送藥送健康知識。開展各類義診、科普宣傳活動70余次,發放科普宣傳冊等宣傳資料1.8萬余冊,發放各種中醫藥健康處方1萬余張,免費贈送醫院自制藥品價值10余萬元。

  三是工作落實到位。建立健全了工作責任制,把工作目標分解到了各成員單位,明確到了內部承辦股室和具體人員,確保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突出了工作重點,有步驟、有重點地逐步推進。狠抓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資金,95%的鄉鎮衛生院設置配備了中醫門診和中藥房。全市增設中醫藥住院床位230張,發展培訓中醫藥人員120人。

  四是經費保障到位。市政府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活動的開展,明確活動開展所需的經費要按照上級要求和工作需要予以保障,從市財政中專項列支。同時,要求每個鄉鎮和市直有關單位安排了5000元至10000元的專項活動經費,切實保障活動順利開展。

  二、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服務農民健康

  “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我市把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重點來抓,積極開展中醫技術創新,大力拓展服務范圍,切實保障廣大群眾身體健康。我們的主要措施是“五抓”:

  一是抓基礎設施建設。

  我市以建設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為目標,緊緊抓住國家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歷史機遇,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先后投入1200萬元,用于改造中醫住院病房,購買原地稅大樓改擴建成急診大樓,基本完成21個鄉鎮衛生院的建設項目。同時,加大醫療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市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通過向上爭取、對外引進與單位自籌的方法,籌資300余萬元,新增電針灸儀、穴位治療儀以及中藥柜等醫療設施208臺件。積極開展鄉鎮衛生院中醫興院示范單位創建活動。20xx年,我市柏坊鎮衛生院成為衡陽市9個農村中醫興院示范單位之一。

  二是抓人才隊伍建設。

  按照“科技興醫、人才強衛”的工作思路,狠抓中醫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人才。近兩年,城區醫院引進中醫專業技術人員10人,鄉鎮衛生院引進中醫專科學歷人員5人。鼓勵培養人才。計劃三年內投入120萬元建立中醫人才培養基金,選派中青年技術骨干外出進修學習,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20人。傳承教育人才。開展名老中醫“師帶徒”活動,對年輕醫生實行傳、幫、帶的師承教育,培養了一批中醫業務骨干。業務培訓人才。認真開展業務培訓,采用遠程醫學教育、專家授課、工作交流等形式,切實提高中醫藥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申報科研課題。市中醫院的《葛根素治療ⅱ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和《三角架固定法治療小兒股骨干骨折臨床研究》分別獲省中醫藥科研立項,為加快中醫事業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是抓業務技術建設。

  各醫療單位對照建設中醫先進市標準,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強專科專病建設,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市中醫院以“詹派正骨”傳統手法復位,杉木皮小夾扳外固定及理筋刀為特色,業務收入占全院業務總收入的60%,區域外的病人達到50%以上。該院的針炙推拿科、中風治療單元、中藥制劑配制能力等被納入國家特色與科室建設項目。骨傷科、急診科被列為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1個鄉鎮衛生院針對群眾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先后建成了針灸、風濕骨病、皮膚等17個中醫專病專科,有16個村衛生所開展熱療、針灸、穴位注射、中藥敷帖等基本的中醫藥服務,目前,我市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加快中醫事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四是抓中醫藥政策落實。

  近年來,我市對中醫藥事業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醫事業發展環境越來越好。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每年至少一次調研中醫藥工作,現場辦公,聽取匯報,解決實際問題。高度重視中醫藥經費保障。財政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中醫院的中醫專項經費實現逐年遞增。為支持中醫院發展壯大,協調將價值1400萬元的原宜陽鎮機關大院以800萬元的評估價賣給市中醫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人才。對中醫技術人才在政治、生活待遇上給予關心照顧,5名技術骨干當選為縣、市一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衛生局黨組班子和醫院管理團隊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中醫技術人才,各級各類醫療專家組都邀請中醫人才參與。高度重視中醫藥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將中醫非藥物療法(針炙、推拿、火罐、理療等)納入可報范圍,降低了中醫醫療機構起付線,提高了可報比例,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實惠。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中準予報銷的中成藥達92種,占總目錄的23.4%。

  五是抓服務領域拓展。

  我們緊緊抓住國家積極構筑城鄉群眾健康保障新機制的有利時機,不斷拓展中醫藥的服務范圍和領域。堅持向基層傾斜。把發展中醫事業與社區衛生服務結合起來,在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時,把能否開展中醫服務作為一項重要條件,明確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必須全部開展中醫服務項目;對中醫技術人員的資質、比例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社區衛生醫務人員當中,中醫專業或接受過系統化中醫培訓的占總人數的34%。堅持向傳統項目傾斜。市中醫院的“南詹正骨”傳統手法享譽三湘大地。我市堅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傾斜,支持其加快發展,做成特色品牌。近年來,該院的就醫病人不斷增加,業務收入大幅遞增,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堅持向適宜技術傾斜。在考核鄉鎮和社區衛生工作時,非常重視中醫技術的應用,目前,有11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開展針灸、推拿按摩、拔罐、穴位注射、中藥敷貼及中醫康復指導等中醫服務。通過以上措施,我市選擇中醫藥治療的患者日益增加,中醫事業得到快速發展。20xx年,我市各醫療衛生單位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11.9萬人次,增長30.8%;收治住院病人10290人,接受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1966人,占住院病人總數的19.1%,增長20.5%。

  三、問題及建議

  前段,我市“三湘農民健康行”活動和中醫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門沒有認真組織開展“農民健康行”活動。二是財政對中醫藥事業的經費投入仍然不足。三是農村中醫藥醫療衛生隊伍不穩定,結構不合理,人員老化,中醫隊伍人才總量不足與素質偏低的問題同時存在。建議:一是加快中醫立法,用法律來保護和發展中醫事業。二是建議上級政府增加對中醫事業的投入,制定優惠傾斜政策,加快引進和培養中醫人才。三是我市中醫院正在興建一幢XX0平方米的醫療綜合大樓,資金嚴重短缺,工程進展緩慢。請求上級有關部門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中醫藥自查報告 篇5

  根據鄭衛字(20xx)第81號文件精神,我院立即組織召開會議,認真學習《河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評估實施細則》,并組織分管副院長、科主任對我院的功能科室進行檢查考核,查找存在的問題,為努力實現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目標,我院以“強化中醫為主的發展方向,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為宗旨,以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為三官廟辦事處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中醫藥服務為目的,開展了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工作,現將自查總結報告如下:

  1、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我們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建設小組,由副院長任副組長,具體負責建設項目;定期召開會議,制定相關優惠措施鼓勵中醫藥發揮特色優勢。

  2、規范機構設置:多年來我院堅持設置中醫科,而且診室集中、相對獨立;中藥房和中藥庫布局合理,全部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成藥品種,堅決執行統一招標、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原則;并利用板報、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介紹中醫藥適宜技術、養生保健知識。

  3、委派中醫藥人員進修學習:我院現有副主任中醫師1名,執業醫師3名,執業助理醫師2名;其中本科學歷1名,大專學歷2名,中專學歷2名;負責中藥房的藥劑人員有1名;多年來我們堅持“請進來、派出去”的辦法發展我院的中醫力量和接班人。

  4、完善中醫科的設備配置:規范基本設施,購置與發展中醫業務相適應的基本診療和中藥房的設備。

  5、強化中醫藥服務能力:通過門診、住院等服務形式,運用中醫理論辯證處理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開展了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我們針對不同疾病和康復服務對象,制定個體化的中醫康復方案開展康復治療;在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我們開展了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

  6、加強對轄區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定期組織鄉村醫生學習中醫藥知識,利用下鄉體檢等機會指導,提高鄉村醫生的中醫診療水平。

  7、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今后要定期召開專門會議,具體研究部署中醫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大中醫診療設備和中藥房設備的投資力度;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原則,加快人才培養,提高衛生院和衛生室的中醫醫療業務技術水平,對心理和社會功能障礙者開展中醫康復服務。

  在今后的中醫業務項目建設中,我們要從細節入手,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形成富含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著力提高中醫服務能力,促進中醫事業健康快速發展,讓群眾切實享受到中醫藥特色服務“簡、便、廉、優”的實惠!

中醫藥自查報告(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規范經營自查報告(精選5篇)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開張公辦學校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向學生家庭攤派和接受學生及家長財物行為專項治理活動的通知》的具體要求,為維護我校教師良好師德形象,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我校在全體教師個人自查的基礎上,全面自查自...

  • 專項治理自查報告(精選32篇)

    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廣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根據《XX縣糾正醫藥購銷和衛生計生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紅衛生計生[20xx]X號)的通知要求,本院積極安排部署,扎實開展了自查自糾活動,現將情況匯...

  • 幼兒園管理自查報告(精選5篇)

    20xx年秋學期又將過去了,在本學期中幼兒部的工作重點是加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而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性格特征是我們做幼兒工作教師的工作要點。回顧這學期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收獲不少。...

  • 減負工作自查報告(通用33篇)

    幾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減負增效工作,努力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成長,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們的作法是:一、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解放學生的手、腦、眼、口,讓學生愉快學習,健康成長,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

  •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通用8篇)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時間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__年)》、《重慶市中長時間城鄉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__年)》精神,深入推動素質教育,全面進步教育質量,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太重課業負擔,增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

  • 公務接待自查報告(精選29篇)

    鄉鎮公務接待自查情況綜合報告鎮關于公務接待自查情況的匯報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公務接待費開支的有關規定,今年以來,我鎮公務接待認真觀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執行管理規定,公務接待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本著節約控制開...

  • 中學教師師德師風自查報告(通用28篇)

    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教師風格,也就是教師的行為風格,對一個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為人正直,不聽從命令;他沒禮貌,雖然自古以來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 資質自查報告(通用5篇)

    根據省、市、縣局的統一部署,縣所(站)決定就檢驗檢測工作組織開展檢驗檢測工作整頓活動。深刻領會檢驗檢測工作整頓活動是提升技術基礎保障水平的重要內容,是解決當前檢驗檢測管理工作中突出問題的重要措施。...

  • 財務自檢自查報告(通用6篇)

    根據精神,我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自查,現就自查情況報告如下:一、健全組織,強化領導為確保此次自查工作順利進行,我局成立了以紀檢書記為組長的自查自糾清查小組,積極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 自查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双桥区| 化德县| 临海市| 磐安县| 南乐县| 宣武区| 建阳市| 中牟县| 佛山市| 红原县| 武定县| 嘉黎县| 昭苏县| 抚宁县| 土默特左旗| 德州市| 连城县| 尼木县| 九龙城区| 东乌珠穆沁旗| 茌平县| 射阳县| 崇礼县| 祁阳县| 绩溪县| 平乡县| 新竹县| 班玛县| 永仁县| 晋江市| 邯郸市| 保靖县| 图们市| 依兰县| 北辰区| 青铜峡市| 岑巩县| 中牟县| 中卫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