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自查報告(精選3篇)
財政資金自查報告 篇1
區財政局:
根據《關于開展財政支農資金檢查工作的通知》(綿游財農(200)38號)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鎮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相關部門人員為成員的自查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對我鎮20xx年和20xx年兩年各級財政安排的農口部門事業費項目支出和支農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自查總結,并對存在的問題著力整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退耕還林資金。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鎮退耕還林糧食折現補助及現金補助1010800元(其中20xx年532400元,20xx年478400元),兩年的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全部及時地按要求通過“一折通”向全鎮退耕還林農戶進行了發放。
(二)天保資金。20xx年至20xx年共使用天保資金2萬元,實行區級報帳制。
(三)其他支農專項資金。20xx年至20xx年度我鎮財政支農資金共使用14萬元,其中:水利建設資金4萬元,主要補助上方寺村、雨臺山村各2萬元,用于新建提灌站上;病險水庫整治4萬元,主要補助給了四清水庫2.5萬元,新豐堰1.5萬元,用于兩處水庫的維修補漏上;公路歲修0.5萬元,主要用于玉劉路的維修;抗旱資金1.5萬元,主要用于長林寺村0.5萬元,道碑觀村1萬元;農機行業管理補助0.5萬元,主要用于農機行業管理中;提水抗旱補助1.5萬元,主要補助給蘇家扁站、新橋站各0.5萬元,龍王廟站0.4萬元,馬兒灘站0.1萬元;電站維修1萬元,全部補助給道碑觀站用于電站維修;生產救災資金1萬元,全部用于上方寺村,屬區級報帳制。我鎮兩年的支農資金全部按時、足額撥付到了指定的項目實施單位或項目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財政專項資金補助面比較分散,單個項目補助資金少,撒“胡椒面”的現象仍然存在,不利于提高資金的整體效益。二是由于財政專項資金到位較遲,“拉馬填槽”現象依然存在。三是由于財政資金分口、分部門來源渠道較多,資金管理分散,拼盤項目由多個部門共同實施,每個部門各自為戰,缺乏整體規劃,部分項目存在前期準備不足,規劃、設計深度不夠,概算編制粗糙,項目建設難以達到預期的整體效益。同時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向、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存在重復和交叉的情況。
三、下一步整改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力度。牢固樹立項目強鎮的意識,把抓發展真正體現在抓項目建設上。二是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對財政支農資金進行統一規劃、統籌安排,資金打捆使用。通過以獎代補、以物抵資、先建后補等政策工具,引導農民“互動”,形成在財政投入的帶動下,主要依靠農民群眾自己投工投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機制。三是切實加強財政監管,推進依法理財。按照相關規定,加強內部監管工作,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搞好救災、扶貧、以工代賑、天然林保護等項目資金的專項檢查,做到事前評估、事中監督、事后檢查驗收、跟蹤問效,杜絕擠占、挪用,隨意調整項目資金,確保資金不折不扣地落實到項目上。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項目資金監督管理機制,逐步實現項目資金的安排與監督職能分離、責任明確和相互制約的新機制,使項目的申報、審批、實施、監督走上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20xx年至20xx年使用的支農資金都是嚴格按照資金使用方向,性質安排支出,無擠占、挪用現象。財政支農資金為我鎮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防汛、抗旱、救災資金緩解了旱洪災情,把災害損失程度降到最低限度。支農資金的投入,有力推進了我鎮各項工作的順得進行。
財政資金自查報告 篇2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鎮組織財政、民政人員,圍繞20xx年度民政資金使用等方面,認真開展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
我鎮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黨政辦、財政所、民政所負責人為成員的清查治理專項工作小組,反復開會,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嚴格了紀律要求,明確了工作時限。
二、認真清理
抓緊時間對一年以來的賬務進行了全面清理,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審核,一些重大資金發放由主要領導親自過問,詢問當事人,了解具體的發放金額及事由,與賬面金額進行核對。
三、清理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
20xx年,我鎮民政所資金萬余元,其中,五保資金X元;自然災害救助資金X萬元;城鎮低保資金X元;醫療救助金XX元,合計金額X元,資金已全部下發到對象手中,資金到位率達到100%。
2、資金管理使用的做法
一是強化監管。嚴格專款專用,嚴禁挪用、擠占、截留,鎮紀委嚴格監督,堅持及時足額發放。
二是堅持陽光作業。嚴格實行項目資金公示公告制,充分利用鎮、村公開欄、宣傳單等,對審批程序、項目名稱、設計對象及責任人、資金總額等內容在公開欄進行公示公告,確保了民政資金充分接受群眾監督,提高了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三是嚴格資金使用。在資金的.管理上,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建立專戶。在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主動接受上級審計、財政、民政部門的檢查、審計和監督,始終做到了專款專用,足額到位,無擠占、挪用、截留現象發生。
四是嚴格資金發放程序,堅持重大資金使用由黨政辦公會集體研究決定,由民政所提交當事人申請,逐戶審核,做好相關記錄,低保五保資金和優撫資金堅持打卡發放,災害救助及醫療救助資金現金發放并要求當事人簽字發放。
總之,我們通過自查,認為我鎮20xx年度民政資金的使用符合國家、省、縣相關規定,資金撥付及時,管理規范。
財政資金自查報告 篇3
根據冶財[20xx]34號文件《關于開展全市糧食補貼和家電下鄉等惠農資金大檢查的緊急通知》的精神要求,我所對此項工作特別重視,召開所務會,及時對20xx年至20xx年惠農補貼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
一、基本情況
我鄉位于大冶市境內西部、屬農業區,全鄉總人口40451人,農業戶數10499戶,下屬29個行政村委會,耕地面積34502.45畝。
二、自查情況
自20xx年至20xx年,我所補貼資金嚴格按照上級分配進行發放,各項補貼資金按程序納入“一卡通”發放。其中:1、糧食直補資金:上級撥付138.9萬元。實際發放138.9萬元。2、良種補貼資金:上級撥付166.3萬元.實際發放166.3萬元。3、糧食綜合直補:上級撥付659.9實際發放659.9萬元.4、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申報補貼9187臺、金額292.9萬元,實際發放292.9萬元.5、退耕還林資金:上級撥付159.5萬元,實際發放159.5萬元。6、油菜補貼資金:上級撥付22萬元,實際發放22萬元。兩年以來上級共撥付1439.5萬元,通過“一卡通”發放1439.5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
在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中,各村能夠高度重視,密切配合,通過自查,各項惠農資金發放及時、準確到戶,無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現象,實行一卡通發放,全部如實發放到農戶手中。對檢查中農戶基礎信息原來上報就有很多誤登,如有發現個別戶身份證、戶主姓名音同字不同的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和更改,為了今后惠農政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惠農政策的順利實施。
家電下鄉補貼辦理中出現農戶借用親戚或他人戶口本辦理的現象,以及由于我所工作人員監管不力造成一些失誤。對家電下鄉補貼戶辦理家電下鄉補貼的身份證、戶口本、產品標識卡和發票等原始資料沒有逐一與銷售網點錄入資料核對審查,造成了家電下鄉已補貼戶號占用了其他農戶家電下鄉補貼指標,給被占用戶汪迪良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對農村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
針對我所在家電下鄉工作中的失誤問題全所認真進行了自查整改,整改措施如下:
通過自查自糾,我所家電下鄉工作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補貼農戶資料歸檔不規范沒有按順序編號,不便于查閱核實;二是在補貼資料錄入時沒有與標識卡等原始資料反復核對,容易造成個別漏登漏補或多補貼現象:三是對于補貼手續不全的農戶,要求其資料拿回去重新辦理的,沒有做好登記和簽名,造成有些資料丟失責任不明,加大了查閱補辦的工作量等等。對這些問題,我所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解決。
在今后的家電下鄉工作中,我們將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落實內部基礎管理,努力做到以下四點:一是落實兌付資金審核制度。對于申報的補貼資料結合管理系統及其他農民補貼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復核,做到100%電話查詢,并定期進行抽查、回訪,建立復核工作備查登記,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二是落實補貼資金財務管理。建立家電下鄉專賬專柜,做到賬實相符,并每月與局商貿科做好核對。三是縮短補貼兌付時間。實行專人負責資料錄入,對來辦理補貼的農戶,實施現場辦公,在農戶的監督下錄入資料。每周按時上報,確保補貼及時到賬。四是規范資料檔案管理。每次發放前做好標識卡、身份證、戶號、發票、“一卡通”賬號等原始資料與兌付表的核對。如有農戶資料不齊全要做好登記,及時反饋;對農戶申報合格的家電下鄉補貼資料,實施編號,按月裝訂成冊,歸檔管理。我所將以此次家電下鄉補貼錯誤問題為前車之鑒,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財政人的責任心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杜絕家電下鄉補貼及各項惠農補貼錯誤現象再次發生在我所轄區。
四、建議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通過此次檢查,我們充分認識到開展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議上級的各項補助資金能在月中就下撥并且寫明打印出資金來源以及文件及時下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所將繼續加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狠抓宣傳、培訓和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健全惠農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機制,真正讓農民群眾得到實惠,切切實實讓黨和政府的優惠政策惠及到每一位農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