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情況自查報告(精選3篇)
項目建設情況自查報告 篇1
按照太谷縣規劃局通知要求,我單位組織項目相關人員對我單位已建成和在建項目了一次全面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國際客運中心搬遷部分新建2個3萬總噸客滾泊位、1個2萬總噸客滾泊位和1個3萬總噸客運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旅客130萬人次。
裝車輛8萬車次,集裝箱7.5萬teu;建設客運站區、旅客服務區及地下車場共計12.26萬平方米,國際航運服務中心7.4萬平米。國際客運中心搬遷工程總投資估算18億元。
新港區航道擴建工程建設7萬噸級航道長4722米,有效寬度180米,水深-14.6米,3萬噸gt客運航道2500米,有效寬度160米,水深-9.1米。新港區航道擴建工程總投資30347萬元。
(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國際客運中心搬遷工程碼頭部分前期工作已完成,初步設計已審查通過,現在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階段,待圖紙完善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施工、監理招標,預計于20xx年10月份開工;陸上客運站區、旅客服務區及航運服務中心部分環評工作即將完成,可研報告已經送審,客運站詳規已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單體設計方案已確定。
新港區航道擴建工程前期工作已經完成,初步設計已經審查并獲得批復,目前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待施工圖完善后,按照國家有關建設程序進行工程招投標開展施工。
(三)項目自查情況
項目按規定辦理了有關審批手續,土地、規劃、環保等手續齊全,編制并執行項目預算;按規定設定項目法人,各項制度健全,并嚴格執行;項目資金按時到位、投資控制嚴格;資金設單獨賬務使用,管理規范、正當安全;由于項目暫未開工,招投標暫未開展,有關工程管理情況暫未落實。
特此報告。
項目建設情況自查報告 篇2
遵照環保部《關于貫徹落實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環發〔〕127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我廳結合我省實際,認真組織,周密安排,及時開展了自查自糾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認真組織。收到《通知》后,我廳即以青環發〔〕447號轉發各州、地、市環保部門,要求各地區環保部門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工作的領導和干部對文件進行認真學習,逐條分析、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同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對轄區內鋼鐵、多晶硅、水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行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三同時驗收、日常環境監管以及對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全面清查,提出了自查為主、查糾并舉、抓好整改的工作要求。
二、周密部署。我省此次自查自糾工作以《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委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積極推進產業升級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及國家和青海省調整和振興有色金屬、鋼鐵等行業實施意見為依據,以認真貫徹落實《通知》精神為目的,以省級、州(地、市)級為重點自查自糾對象,以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行業項目環評審批、環保三同時驗收及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整改措施為工作的重點,按照自查自糾、抽查、專項檢查、整改完善四個階段進行了部署。
三、查糾并舉。一是對xx期間全省鋼鐵、平板玻璃、多晶硅、水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項目環評審批及驗收進行了梳理,其中審批鋼鐵項目1個,驗收1個;審批多晶硅項目2個,在建1個,驗收1個;審批新型干法水泥項目5個,在建2個,擬建1個,驗收2個;審批煤化工項目2個,擬建1個,驗收1個;審批有色冶金項目26個,在建10個,驗收16個。我省xx期間無平板玻璃項目建設。經與省發改委、省經委銜接,以上行業在我省均不存在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現象。二是會同地區環保部門對西寧市甘河工業區、東川工業園區、湟源縣大華工業區、互助縣沙塘川工業區、民和縣下川口工業園區、格爾木市昆侖工業園區及青海金園水泥有限公司、青海金源鋁業有限公司、青海天泰制鈉有限公司、湟源華電鐵合金有限公司、格爾木煉油廠等41家重點工業企業環評和三同時執行情況、試生產及驗收管理進行了現場核查。三是組織廳系統相關人員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及重點項目專項治理情況進行排查,按照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工作指導意見內容和要求,以政府投資、使用國有資金項目和省政府確定的年度重點建設項目為重點,對立項、在建和竣工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執行情況以及環境保護資金分配與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四、積極整改。為創新環境監管工作新思路,推進行業調整振興目標的實現。去年年底我廳下發《關于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印發紡織業等七個行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意見做好環評工作的通知》,推進七個行業規劃與規劃環評編制工作的同步進行。對符合規劃環評、產業政策、準入條件和滿足環評審批要求的7類建設項目加快審批速度,對不符合規定的項目不予受理審批。通過提前介入把好規劃環評審查和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關、事中監督把好規劃實施和建設項目三同時落實關、事后督察把好建設項目試生產和竣工環保驗收全過程控制關,切實加強工程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督管理,努力推進行業調整振興目標的實現。同時,為淘汰落后產能,實現民和縣大氣環境質量的整體改善,積極推進民和縣現有企業向下川口工業區集中,我廳在實地調研基礎上,積極督促地方政府加快工作進展。根據海東行署的統一安排,民和縣政府組建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了《民和縣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實施方案》,截止目前,民和縣整治區域內所有鐵合金企業已關停。
五、工作打算。一是認真執行國務院《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國發〔〕38號)和環保部、省政府貫徹意見,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有關要求,認真做好符合審批要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和服務工作。二是積極推進重點流域、區域和行業發展規劃、礦產資源開發規劃環評工作,使流域、區域和行業規劃與規劃環評編制同步,避免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引發新的區域性、行業性環境問題,切實為綜合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將流域、區域行業發展規劃環評作為受理審批區域內污染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前置條件。三是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確保全省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逐年提高。繼續加強對全省各地區和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監督管理,扭轉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管缺失的被動局面。四是根據《青海省建設項目工程環境監理管理辦法》的規定,繼續做好重點項目工程環境監理試點工作,繼續擴大工業類建設項目實施工程環境監理的范圍。同時,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工程環境監理的準入工作,并公布一批工程環境監理準入單位的目錄,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
項目建設情況自查報告 篇3
一、投資完成情況
8個鄉鎮衛生院總共完成投資864.05萬元,其中:中央第一批擴大內需資金5萬元;“8.30”地震災后中央補助資金110萬元;爭取社會援建資金0萬元;業主自籌資金45.05萬元。各衛生院投資完成情況:前進鎮衛生院43.3萬元;中壩鄉衛生院8.3萬元;鄉衛生院163.1萬元;大田醫院153.57萬元;鎮衛生院187.5萬元;太平鄉衛生院46.18萬元;平地鎮衛生院102.2萬元;啊喇鄉衛生院159.9萬元
二、工程進度及建設規模
8個鄉鎮衛生院于年6月前開工建設。截至年12月31日,8個項目全部竣工。建設總規模:8107.56㎡。
其中:前進鎮衛生院改擴建501㎡;中壩鄉衛生院改擴建600㎡;鄉衛生院新建1166.4㎡;大田醫院新建1318.5㎡;鎮衛生院新建1846.8㎡;太平鄉衛生院新建472.66㎡;平地鎮衛生院新建940.97㎡;啊喇鄉衛生院新建1261.23㎡。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
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并下設項目建設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項目建設的相關工作,并聘請了1名具有資質和工程經驗的工程師指導各項目單位開展建設工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規范工程招投標、比選程序
各項目均由發改部門立項審批后,依法依規按程序開展工作,各項目的設計、地勘、工程建設、監理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省比選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進行招投標、比選或邀請議標,招投標項目(鎮衛生院建設工程)由發改部門備案審批,招投標和必須全過程接受監察、發改部門的監督。無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嚴格審核建設方案
各項目單位按程序積極辦理建設工程立項、選址、規劃、環評等前期手續,所有項目的設計方案在前期經過仔細研究、反復論證,并按要求上報各相關部門審核并通過。在建設規模、功能布局和醫療流程上均符合國家建設標準和醫療規范要求。
(四)安全運行建設資金
建設資金全部存入衛生局基建專戶,實行專人、專帳管理,專款專用,按工程進度直接由衛生局專戶向施工單位撥付建設資金,做到資金封閉運行。各建設項目資金撥付嚴格按照施工合同,先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經過項目監理、建設單位負責人、衛生局現場代表審核后,再報經衛生局分管領導審簽、最后由局長復核審簽后方能撥款。建設過程中,無截留、挪用建設資金的現象發生。區財政局、區審計局對總投資實行全面管理、監督及跟蹤審計。
(五)按程序進行概算控制
本次建設項目均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預算機構負責各項目的投資預算,預算結果報經區投資評審中心評審后的價格,方作為該項目的控制價。所有項目均不存在超規模建設和超規模投資的情況。
(六)嚴把工程質量關及安全關
為加強對各項目的監管,我局聘請了1名具有資質和工程經驗的工程師指導和落實建設工作。同時,每個項目都按要求聘請了工程監理,委托區質安站對工程的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和質量責任終身制,確保人員安全、資金安全、工程安全。嚴把建筑材料質量關、工程施工質量關。工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安全事故,未發現安全隱患。
四、關于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的情況說明
(一)基本情況
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總占地面積43.43畝,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規劃建設用地22.4畝,擬建規模34015㎡。包括新建門診醫技樓、住院樓和保障系統用房。
1、門診醫技大樓:總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6層,建筑面積14500平方米,包括門診用房12300平方米,醫技用房3700平方米;地下1層,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
2、住院樓和保障系統用房:總建筑面積18015平方米。其中:住院樓150㎡(地上10層,地下1層);地下室65㎡(人防工程);保障系統用房750㎡(主要用于設置供應室、污水處理站、醫療垃圾存放點、維修室、配電、倉儲、太平間、中心供氧室等)。
(二)建設資金情況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1.56億元,用于新建門診醫技樓、住院樓和保障系統用房。
1、門診醫技樓計劃投資4800萬元,資金來源包括:1、爭取國家擴大內需資金50萬元;2、爭取政府配套50萬元,其中900萬元用于土地整理及拆遷安置工作;3、自籌資金700萬元。
2、住院樓和保障系統用房計劃投資1.08億元,資金來源包括:1、沙特基金會貸款災后重建項目1000萬美元(計值人民幣6800萬元);2、政府配套3356萬元,其中1800萬元用于土地整理及拆遷安置工作;3、自籌資金654萬元,用于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購置醫療設備及辦公用品。
(三)建設進展情況
1、門診醫技樓建設進展情況
根據省發改委《關于市區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發改社會589號)精神,建設前期工作規范有序進行,進展情況如下:
(1)、建設項目一期用地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已順利完成;
(2)、省建設廳已出具工程建設《選址意見書》及《用地規劃許可證》,一期工程建設已辦結設計紅線圖;
(3)、建設設計方案及初設方案已經市、省建設主管部門審查通過,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
(4)、已完成現場地勘并取得地勘報告。
(5)、已完成現場水網改造,電力部門正在做電網改造方案。
2、住院樓和保障系統用房進展情況
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相關資料已上報國家財政部,項目資金爭取工作由國家財政部與沙特政府進行洽談,已確定中儀國際招標公司聯合體為該工程招標代理機構。設計招標工作即將進行。
(四)影響工程進度的原因
區委、區政府將區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列入建設計劃后,我局及時編報了項目的可研報告,并不斷與省、市、區建設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千方百計籌集建設資金,但由于種種實際困難,該項目在年完成了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及部分建設手續的辦理,未能在去年開工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客觀原因:
(一)建設資金未落實到位。
該項目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沙特政府基金會貸款及中央擴大內需資金,而貸款項目的前置條件要求較高、程序較復雜,截至年底,貸款資金和擴大內需資金均未落實到位。
(二)建設手續辦理繁瑣。
由于該項目是在省發改委立項,大多數建設手續必須通過省級相關部門辦理,并且投資規模和投資量相對較大,遷建手續的辦理相對繁瑣,故在辦理建設手續上時間相對較長,對建設進度有一定影響(年6月16日: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市區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可行性研究報告;年8月28日:省環境保護局批復市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年12月28日:辦結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年2月10日:辦結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年2月21日:辦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項目一期用地紅線;目前正進行施工圖設計及建設用地批準書的辦理)。
(三)征地拆遷工作過程復雜。
由于該工程屬遷建項目,所涉及的征地拆遷、安置工作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由此也影響了項目的整體進度。
(四)考核建議
結合區人民醫院遷建項目的實際情況,建議將啟動項目建設的時間要求由“年內啟動建設”調整為“年內啟動建設”。同時希望貴辦能夠考慮我局年投資任務完成的實際困難,結合我局今年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下調固定資產投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