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不良讀物自查報告范文(精選3篇)
小學不良讀物自查報告范文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著力加強我校中中學課外讀物管理,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引導中中學生健康成長,杏花村中學特開展課外讀物排查工作。
x年3月17日至3月21日,杏花村中學安排了教導處人員帶領部分教師對各班級圖書角的課外讀物進行了排查。
經過排查,各班級均未發現有《中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中12條負面清單中的課外讀物。
各班級課外讀物種類多樣,能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符合中中學生認知發展水平,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閱讀興趣。課外讀物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可讀性強、能啟智增慧。
x年4月19日,杏花村中學安排了部分行政領導對學校圖書室及學校周邊進行了課外讀物排查。
經排查,均未發現課外讀物負面清單中的課外讀物。
杏花村中學校內圖書室的課外讀物兼顧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適度性。課外讀物的選擇堅持育人為本,嚴把政治關,嚴格審視課外讀物價值取向,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堅持“五育”并舉,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滿足中中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的閱讀需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符合中中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滿足不同學段學生學習需求和閱讀興趣;兼顧課外讀物的學科、體裁、題材、國別、風格、表現形式,貫通古今中外。課外讀物均使用綠色印刷,適應青少年兒童視力保護需求。
課外讀物排查工作能進一步規范課外讀物管理,防止問題讀物進入校園。我校也將會繼續提高對課外讀物的排查和規范化管理,打造師生閱讀一方凈土,育學生健康心靈,堅決遏制不良書籍流入校園,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營造綠色溫馨的文化環境!
小學不良讀物自查報告范文 篇2
中心小學位于XX鄉東源村,占地面積5969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有10個班,367名學生和34名教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中心小學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教育目標,立足基礎,立足先進性,立足個性,立足信息化。
近年來,學校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將信息化建設作為學校管理和發展的主要重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基礎,以提高學校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為目標,注重現代硬件和軟件的建設,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的科研活動,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學校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水平。
以下是近年來我校信息化工作的回顧與報告:
第一是深化認識,科學規劃,努力構建現代管理體系
1、構建三級管理體系
為了加強學校信息化的推進,我校構建了三級管理機制推進教育信息化:領導層: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學校中層領導和現代教育技術骨干為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目標的確定、統籌規劃和相關制度的制定。教學部、后勤部等部門各司其職,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參與水平:全體師生積極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輻射水平:積累的經驗向老師普及輻射,大家掌握應用。
為了有效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學校成立了一個由一名專職人員組成的信息中心,負責管理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信息技術教育、校園網絡網站建設和教師培訓,全面推進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工作。
2、完善三類管理體系建設
為了進一步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管理,學校制定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日常管理辦法、專用教室的使用規則和教師培訓制度。學習宣傳,各司其職,把制度掛在墻上,檢查監督,共同遵守,保證現代教育技術的正常運行。同時還支持多媒體教室的使用登記,軟件的使用記錄,特殊房間的使用制度。
3、把握三個覆蓋率
為了提高學校現代教育的研究水平,我們應該注意三個覆蓋率:一是教師覆蓋率,這需要所有教師的參與,每個人都掌握校園網和互聯網技術的使用,每個人都制作多媒體課件。二是課時覆蓋率要求教師自覺使用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課時數占總課時的30%以上。三是學科覆蓋,注重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努力實現教育信息化。
第二完善制度,建立良好的網絡,有序保障
1、制定計劃,建立網絡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信息推廣工作三年發展規劃,每個學年都有相應的工作計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專職信息教師為負責人的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小組,成員包括部門領導、教研組長及相關人員。清晰的規劃和網絡的建立保證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進。
2、明確責任,促進實施
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教育信息化的相關管理制度,明確責任,落實到人,促進信息化的正常發展。
3、投資資金以提高效率
為了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實效性,學校自籌資金,更新校園網絡,增加了教師使用的信息設施,如電腦、u盤、移動硬盤、攝像頭、殺毒軟件等。為教師備課和查閱資料提供了便利,為加強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創造了條件。
4、建立計算機網絡系統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校園網建設方面,我們率先完成了6兆互聯網的寬帶接入,建立了以中央機房為中心的校園計算機網絡,使校園內的所有計算機都能以相對較高的速度接入互聯網,為教師獲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條件。
此外,我們堅持充分發揮硬件和設備為教育工作服務,增加和擴大教育基地和設施。學校有多媒體網絡教室、電腦和多功能視頻展示平臺;電子備課室有8臺電腦供老師備課和培訓。每個班級都配備了一臺29英寸的電視。這些現代教育設備的配置為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
5、合理配置基礎資源
20xx以來,在文教體育局和學校的不斷努力下,建立了校園網、機房、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在充分利用標準設備的同時,學校通過自籌資金積極增加信息設備,讓每個班級配備一套雙模設備。每個畢業班老師都有一個移動u盤。
第三是致力于內涵發展,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促進學校工作
1、重視教師培訓,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
教師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進程。為了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率和現代教學設備的利用率,我們非常重視對所有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普及訓練。普及的要求是適應性訓練,根據教師年齡進行,作業按要求完成并記錄。通過培訓,教師熟練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軟件,還可以使用在線教育資源進行搜索、查找、過濾、處理、下載教育資源、在線郵寄。
二是提高訓練。這一級別的培養對象主要是學校的學術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培訓從教育的發展出發,以適應未來信息教育的需要。培訓內容是:圖形圖像處理軟件,比如Photoshop,Flash動畫軟件。最后,教師會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應用到教學中。
2、開展學科整合和新學習模式構建研究,推進課程改革實踐
為了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向更深層次和更高層次發展,我們應該通過培訓和行政促進來促進教師觀念的更新。近年來,我們致力于“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注重課程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以研究為主,典型案例為輔,逐步從點到面傳播。
積極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近年來,學校探索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師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勇于開拓,積極創新。在學科教學中,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考慮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設計教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交流合作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實踐,進一步優化了課程資源,提高了教師的網絡研究水平,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
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示范和輻射。學校要求學術帶頭人要有一個好的“示范班”,骨干教師要有一個好的“素質班”,青年教師要有一個好的“報告班”。他們被要求在課堂上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這不僅給了教師壓力,也給了他們動力,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聰明才智,形成了應用信息技術的氛圍。
我們還要求教師合理、及時、適度地使用現代技術教育媒體,充分發揮媒體的優勢,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媒體提供的信息必須對教學有足夠的支持率,避免“過度”、“粗放”、“死亡”,使用得當,使用一個投影和一個前沿的聲音。兩年來,我校一批青年教師在縣級教學活動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很大成績。他們的課件所承載的信息支持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不同層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活動的開展,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到多維度、深層次。
第四是正視現實,明確努力方向
近年來,在大力推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過程中,學校提高了管理水平,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改革和優化了教學過程,促進了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提高了學校領導和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素養。
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加強培訓,從教師教育信息化意識、教學技術應用水平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意識。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引導,努力實現班與班的交流和開放使用。
學校工作是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化只是其中之一。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教育信息化將日益影響學校的整體工作水平,而我們目前的水平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現代化的要求。但我們相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我們全體教師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借助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督導評估,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XX鄉中心小學
十二月十七日
小學不良讀物自查報告范文 篇3
為促進我校教學常規的精細化、規范化,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導處根據《x市教育局關于做好小學教學常規工作檢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更加明確了常規、教研工作的目標與任務。根據教研工作計劃安排,3月24日,我校組織開展教學常規自查活動。
此次檢查,由教導處統一組織,檢查小組進行檢查,主要對教師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作業批改及聽評課情況進行細致檢查。檢查人員詳實記錄情況,并將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記錄在檢查表上,最后形成檢查反饋。
教案教本
在此次常規檢查中,老師們都能認真鉆研教材,個性化設計精心合理,教學目標明確清晰、方法靈活多樣、有自己的特色;二次備課能根據不同學情進行合理調整和補充,能夠用不同的色彩突出重難點;課后反思深刻及時,富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聽課筆記
聽課、評課是加快教師專業素養提高的好方法,是教師互相學習、切磋教藝、優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在聽中思,在聽中記,在評中研,一行行詳盡的點評,記錄的是自己對課堂的思考,彰顯的是老師們的用心和專注。
學生作業
翻開一本本作業,整潔的頁面、工整的字跡,字里行間透出學生們認真的'學習態度。從檢查情況看,老師們對作業全批全改、細致全面。在評價方式上,采用鼓勵性評價方式,激發了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興趣。對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能指出具體錯誤,并要求學生及時訂正并進行二次復批。
總結反饋
在檢查反饋會上,各個部分負責的老師對檢查中發現的優點及時肯定,并提出存在的不足。如:個別教師二次備課不夠全面,教學反思不夠及時。個別學生的作業書寫不夠工整規范等。教導處對檢查小組的反饋做了優缺點總結并要求各學科教師限時進行整改。
一次檢查就是一次促進,教學常規檢查,能讓我們發現優點,也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時刻要求自己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細”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做文章,認真地反思,不斷地改進。相信通過全校教師的齊心協力,銳意進取,不忘初心,必將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