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服務補助資金自查報告(精選3篇)
農村公共服務補助資金自查報告 篇1
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按照《xx市財政局關于開展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補助資金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鄉嚴格按照文件精神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自查。
一、基本情況
20xx年轉斗鄉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項目共56項,已全面完工,項目投資總額30萬元,項目投資使用額30萬元。經自查我鄉不存在套取、滯留、截留、挪用財政資金,配套資金未及時到位,未實行財政報賬制以及其他違紀違規問題。通過這次自查工作,確保了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補助資金的專款專用,確保了農村農業生產取得實效,使農民生產生活得到實惠。
二、主要做法
(一)嚴格按行政村分別建立臺賬。將補助資金納入專賬、明確到村補助資金數額,確保用于村內公共服務項目運行維護,嚴禁平調和挪用。
(二)補助資金實行鄉財政報賬制。常年管護人員勞務報酬按月正常發放,績效考核報酬按季考核發放,所需資金全部通過財政涉農補貼“一折通”系統打卡發放到人。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的零星支出,依據年度支出預算,憑有效*經村*理財小組理財、村主要負責人審批、鄉主要領導審核后,到財政所報賬。
(三)逗硬考核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聯合鄉屬各部門,對20xx年度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工作進行績效考評,考評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分配補助資金的參考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評比。各村“兩委”干部及村理財小組,質量監督小組要加強檢查、評比和督促項目的實施情況,并根據檢查情況確定支付承包費的比例,對需長期進行維護的項目要適時進行抽查,確保合同約束內容落到實處;
(二)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在公共服務運行維護資金的使用范圍上嚴格把關,按規定進行公示。以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確保農村公共服務運行維護保障資金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三)進一步加強經驗總結。我鄉在公共服務運行維護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好的經驗,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運行維護工作機制。
農村公共服務補助資金自查報告 篇2
本院作為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問題格外重要。我院嚴格按照關于項城市衛生局印發《項城市安全生產大檢查方案》的通知,把醫療安全、衛生防疫、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防重大事故的發生。根據上級文件的精神要求,切實做好20xx年的安全生產工作,我院在此期間開展了一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檢查,現將排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成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領導小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為建立健全日常防范和突擊檢查組合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我院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各科室主任為成員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領導小組。逐項討論研究涉及安全的各項工作,建立嚴格的安全防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按工作要求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安全生產檢查小組負總責,逐級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對由于未落實工作而造成重大損失、醫療事故、治安和火災事故等,導致人民財產損失及人民群眾傷亡的科室及其責任人,要依法依紀追究其責任。
二、加強醫療保障和醫療救治工作
加強臨床一線人員的執勤力量,保證醫療設施和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做好藥品、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等相關物品的儲備,確保滿足群眾的醫療需要和醫療救治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法定傳染病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在保證日常醫療救治工作的同時,確保能夠隨時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工作。
三、加強防火、防盜等公共安全工作
在安全生產隱患排除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我院開展了一次全面深入徹底的排查。徹底檢查各個生產部門的安全工作情況。消防安全檢查的重點包括:門診、病房等重點場所預防措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確保緊急疏散通道通暢;壓力容器、水電設備、設施安全保養、放射源管理、消毒、隔離等重要環節的安全措施及管理萬無一失,且是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嚴格本院車輛管理,嚴禁酒后、疲勞開車,杜絕交通事故發生。
四、完善值班制度,確保通訊暢通
落實領導帶班制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落實交接班制度,保持通訊24小時暢通。
農村公共服務補助資金自查報告 篇3
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把好關、服好務、促發展、惠民生、創一流”為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圍繞中心、服務發展、保障民生、保護環境,各項工作全面推進,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一)立足重大項目,服務經濟發展。建立環保提前介入服務制度和部門聯動機制,落實并聯審批制度和市上確定的重大項目代辦等四項制度,喊響“馬上辦”,落實“一天辦結”,熱情服務全市重大項目。1-6月,先后為鋁硅產業園區瑞昱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新增16800噸/年切割鋼線項目、廣亞鋁業有限公司10萬噸/年鋁型材項目等多個重大項目服務。市本級審批項目42個,辦理行政許可146件,其中特事特辦58件。市政務服務中心環保窗口月月獲流動紅旗。
(二)突出污染防治,推進總量減排。一是積極開展行業污染治理試點。對24家泡菜食品企業和5家造紙企業開展污染深度治理,實現廢水達標排放。二是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核發年審許可證280個,對4戶危險化學品使用和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對6戶重點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試點。三是扎實抓好總量減排,認真開展污染源普查數據動態更新調查工作,掌握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和主要污染因子,編制《市“十二五”總量控制規劃》,下達年度削減目標任務。
(三)加強生態建設,推進農村環保。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生態市的決定》,扎實推進生態建設,重點加強對青神縣創建省級生態縣的督促指導,力爭年內創建成功。制定《市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方案》,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完成6個鄉鎮創建省級生態鄉鎮的技術核查,完成3個省級生態鄉鎮驗收。制發了《深入推進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通知》,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編制完成思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對思蒙河流域實行重點整治。
(四)堅持以人為本,抓好民生工程。一是抓好東坡湖污染綜合整治。牽頭開展東坡湖污染綜合整治,提出工作措施,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加強督查,治理工程全面啟動,湖水水質有所好轉,綜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二是抓好省政府掛牌督辦和省級限期整治的6戶工業企業和4戶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強上門服務和指導,確保10月底完成竣工驗收。目前,10戶企業中1戶試運行,7戶設備安裝,2戶土建施工。三是抓好等飲用水水源保護。加大飲用水監管監測力度,推進水庫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建設,編制完成《仁壽縣水庫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五)開展“兩年”活動,確保環境安全。一是創造性地開展環境監察執法“規范年”和環境監測“質量年”活動。行政性執法監管做到尺度、程序、規范“三統一”,使環境執法標準更加明確、行為更加規范;環境監測進一步強化全過程質量意識,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和信息的準確可靠。“兩個活動年”先后被《中國環境報》長篇報道,并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表揚。二是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加強涉重和危化企業環境管理,以中高考禁噪為契機,加強對中心城區夜間施工行為的專項整治。1-6月全市累計受理各級領導交辦、群眾投訴和“網絡問政”126件,辦結率和回復率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8%。落實專人協助辦理12件人大代表提案和政協委員議案。三是認真開展各類監測,取得數據12萬余個,及時向社會發布空氣質量日報和水環境質量公告。站三個水質自動站建設如期推進。
上半年,在抓好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的同時,全局其他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一是認真編制《市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6月7日,經市政府159次常務會審議通過,6月21日,以眉府發〔×〕22號印發。二是宣傳教育和法制工作穩步推進。以創建生態文明為主題,深入開展系列環境宣傳活動。加強信息報送,向省廳、市委和市政府報送信息89則,報送調研成果5篇,進一步擴大了環保在全市、全省的影響力。三是黨風廉政教育常抓不懈。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范環保部門與企業交往,扎實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沒有干部違法違紀受到處理。
(六)取得的成效。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1-6月,岷江干流在入境斷面為劣V類水質情況下,出境斷面水質綜合平均達Ⅲ類水質,河北斗斷面平均為Ⅲ類水質,江渡斷面平均為Ⅰ類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源優于Ⅲ類;空氣質量達Ⅱ級的天數占90%;功能區噪聲和區域環境噪聲質量級別為“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