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報告
辦學社會效果顯著。二中辦學四十余年以來,為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瀛通電子的董事長黃暉、國防科技大學的教授孔諍,上清華大學的林沖同學都是學校優秀學子的代表。近年來,學校多次被市縣評為“文明學校”,“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學校的黨建和特色辦學的事跡多次在咸寧電視臺和《咸寧日報》報道,在縣行風評議中評為優秀單位。學校的辦學成果已經得到社會的認可,辦學社會效益顯著。
(二)優化干部隊伍,強化師資力量
一是干部隊伍真抓實干。二中干部隊伍能團結一心,圍繞學校大局謀發展、圖創新。學校領導班子不斷加強自身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切實做到以身作則,廉潔從政,勤政為民。學校干部分工明確,求真務實,明職責、講實干。xx年張添翼校長在全縣“萬人評股長”活動中被評為“優秀股長”。通過訪談,評估組認為:學校領導班子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學校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是一個真抓實干的好班子。學校重視青年干部的培養,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察“德、能、勤、績、廉”,嚴格按照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組織考核、信息公開、組織任命的程序選拔青年干部,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二是教職工隊伍愛崗敬業。二中現有教職工xx人,專任教師xx人,學歷合格率96.5%,全部具有中學教師任職資格。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其中高級教師36人,中級教師71人,體藝專任教師16人,能滿足學校特色辦學需要。學校鼓勵教師努力爭做師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學專家,努力培養一批具有現代教育理論,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師。近幾年來,有2名教師成為省級骨干教師,有7名教師成為市級骨干教師,有一名教師成為市學科帶頭人。
學校職工隊伍按需設崗,適應學校規模發展需求,能滿足服務教學、服從師生的工作需要,技術崗位職工持證上崗,符合崗位資格要求。學校有健全的職工管理制度,分工合理,崗位職責明確。
(三)積極籌措辦學經費,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一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校園總面積xx畝,校園建筑面積㎡,校園生均面積、校舍生均面積均超過省定標準。近五年來,學校投資1500多萬用于學生宿舍、學生食堂、音樂樓等硬件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學校創建市級示范學校以來,短期內投資200多萬用于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運動場的改造和升級。
近三年來,學校逐年改善教育教學先進設備。建成多功能校園網及教育軟件資源庫,與淘師灣網、學習網、高考資源網等對接,實現了遠程培訓和信息資源共享。裝備了兩個完整的計算機教室,每個教室新配備了80臺電腦,大大促進了學校信息技術教學。配備了6個標準實驗室,實驗桌達到《中學生理科教學實驗配備》ⅰ類要求,更新添置了部分實驗器材和藥品,能同時開設28組學生實驗。
學校圖書室藏書(包括電子圖書)現有冊、閱覽室面積近㎡,有xx個座位,有電子閱覽室1間,有專門的圖書管理員,學校圖書的借出率和閱覽室的使用率較高。
學校突出特色教育,每年堅持添置體、衛、藝器材。藝術活動場地和用具比較齊備,田徑運動場面積22680㎡,有400米標準跑道,籃球場3個,羽毛球場3個,乒乓球臺5個,健身場地1個,室內體育館1個。能夠較好地滿足學校特色教育要求。
二是真抓校園文化建設。在現有條件下,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品位高雅的育人環境。校園內校訓牌、宣傳欄、警示牌路旁林立,引人注目;樹叢里、花叢中,世界名人塑像、名人名言排列有序;還有精心設計的校標彰顯校園品味。溫馨提示:“播種微笑、收獲真情”、“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等體現出潤物無聲的育人藝術。校園廣播以及校刊《春草》是探索真理、認識社會、倡導文明、表揚先進的平臺。學校有18個學生社團,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弘揚校園文化主旋律為根本宗旨,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要求,利用課余時間創造性地開展理論教育、科技創新、文化體育等活動,突出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有聲有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效地提高了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是高度關注貧困學生群體。學校有健全的學生資助體制,嚴格執行“學生申請——班級審核——助學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公示”的流程。層層落實,逐個把關,全程監督。努力使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廣泛資助。學校每學年資助家庭困難學生約600名,資助金額達130萬元左右。
(四)健全管理機制,細化管理過程
學校踐行“以人為本、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全面實施科學管理,形成了二中管理特色,管理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