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工作者個人自查報告范文(通用3篇)
醫務工作者個人自查報告范文 篇1
按照《x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鄉認真對照檢查各項考核項目、考核指標、考核辦法,對20xx年度醫療衛生工作進行了全面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組織,健全醫療衛生制度
鄉黨委、政府在醫療衛生工作中,成立醫療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并堅持分管副鄉長親自抓科技工作,使醫療衛生工作做到了人員到位、經費到位。鄉黨委、政府領導調整后,對鄉醫療衛生領導小組人員進行了相應調整,健全了全鄉的醫療衛生體系,制定相對應的系列制度,不僅加強了對醫療衛生工作的領導和協調,還在組織管理上對醫療衛生工作人員進行了分工,鞏固和壯大了醫療衛生隊伍。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醫療衛生意識
鄉加強對重大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學校衛生等公共衛生的領導、組織協調,通過發放資料單、拉橫幅等方式積極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控宣傳,印發衛生宣傳資料份,開展醫療衛生知識講課x次,督促醫院、學校、人群聚集場所落實傳染病防控措施共x次,全面完成全年基本公共衛生和重大公共衛生任務。
三、協調農合工作,確保人人參保受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關系著村民百姓的切身利益,鄉高度重視,成立新農合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x次會議研討安排新農合工作。及時準確的宣傳新農合政策,保證了百姓對新農合政策的知曉率達%;同時認真核實校對新農合參合人員信息,確保信息準確無誤。我鄉精準扶貧貧困戶xx戶x人均享受免繳納農合費用政策。
四、認真落實愛國衛生,積極宣傳法規政策
鄉高度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并由鄉長擔任愛衛會主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愛國衛生工作的法規政策,積極推進衛生村創建工作,并做好本鄉內衛生監督管理、健康教育、環境衛生、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
醫務工作者個人自查報告范文 篇2
一、上半年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一)運行質態全省前列。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增幅全省第四,實現利稅、利潤增幅全省第四、第三,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全省第二,新增列統企業15戶,全省第一。
(二)工業投入增速第一。1-5月,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3.4%,增速全省第一;1-6月,工業投資預計完成630億元;新開工億元項目96個,新竣工億元項目45個。全市30個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24個
(三)骨干企業支撐有力。1-6月,全市銷售超億元企業達380戶,超10億元企業19戶;全市百戶重點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利稅88億元、利潤3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40%、55%、45%。
(四)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大力實施新興產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實施的20個重點新興產業項目中已開工建設12個,中電投洪澤光伏電站、漣水制藥固體制劑車間等項目已經竣工。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運行協調,實現穩步增長。
一是突出運行監控。狠抓關鍵支撐指標的分析、監控和通報,通過月度聯席會議、首季“開門紅”、沖刺“雙過半”等有效措施,推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二是突出市場開拓。創新舉辦市工業名優新產品春季展示交易會,400多家企業參展,成交4億多元,組織100多家知名企業參加產品萬里行等省內外展銷活動,著力幫助企業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突出要素保障。組織開展工業重大項目百億銀企保簽約活動,幫助170個項目貸款152.93億元。牽頭開展銀企保對接月月行、“助小微、送金融、共成長”、中小企業BCG專業融資服務市場“三進”專場對接等活動,1-5月,已擔保貸款59.5億元。優化編制迎峰度夏用電方案,保證企業合理用電需求。
(二)強化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
一是狠抓“3211”項目快推進。著力推動全市30個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重大項目、20個重點新興產業項目、100個億元以上竣工項目和10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加快建設。目前已竣工投產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個、億元以上項目45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0個。
二是狠抓招商項目快開工。舉辦春季百個工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22個工業項目同時開工;扎實開展“20__•閩浙地區產業招商”系列活動,集中簽約項目68個,總投資259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占比達82%,儲備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
三是狠抓竣工項目快產出。排出竣工項目產出計劃,按月督查,加強幫辦服務,加快投產達效步伐。錦綸化纖簾子布、中高煤礦機械等一批新竣工項目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強化企業壯大,推動做大做強。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準確研判經濟形勢變化,全省首家出臺《關于加快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九條意見》,以及《關于扶持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政策意見》、《關于加快融資性擔保行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扶持政策,著力打造全省政策的發展環境。
二是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實施“531”龍頭企業梯次培育戰略,通過政策聚焦、資源聚合、服務聚集,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強化向上爭取,今年已有6個項目獲得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扶持資金4068萬元。
三是加快中小企業成長。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社會化服務。加強載體建設,召開全市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工作會議,強化行政推進、重點重抓、政策扶持、督查指導,加快推進鄉鎮工業集中區擴量提質增效。
(四)強化產業提升,加快轉型升級。
一是加快構建“5443”現代工業體系。著力推進五大主導產業高端發展、四大傳統產業提升發展、“4+3”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發展,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突破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電網三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是加快實施特色產業“十百千”培育工程。精心培育施河教學具、王營新型建材等銷售超10億元的鄉鎮特色產業,金湖石油機械、淮陰區食品等銷售超百億元的縣(區)特色產業,和特鋼、IT、鹽化工等銷售超千億元的主導產業。
三是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升級。嚴格執行新上項目能評制度,大力推進節能技術改造,重點推進淮鋼特鋼能源管理中心、理士電池循環經濟標準化建設和安邦電化“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試點工作,有序推進西南化工片區發展型搬遷,所有新上化工項目全部“入園進區”。一季度,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4.23%,全省。
四是以企業創新推進轉型升級。出臺《市千企升級行動計劃(20__-20__年)》,加快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企業創新”工程,加快企業家培養。組織申報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6個,成功申報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個、國家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質量品牌項目2個。
(五)強化信息應用,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是“兩化融合”深入推進。開展全市“兩化融合”推進暨“數字企業”創建工程和“兩化融合”專家進百企活動,認定市級示范試點企業30戶,組織20戶企業申報省級示范試點。
二是“三網融合”取得突破。加快推進全省首創的信息基礎設施“三統一”模式,實現新城三陽灣安置小區和體育中心安置小區“光纖入戶”,加快“智慧政府”、云計算中心建設。
三是“中國聲谷”加速崛起。全球單體的3萬席中國移動呼叫中心成功落地,著力推動安邦保險、易才集團等呼叫項目的落戶,盡快形成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主體的15萬人規模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醫務工作者個人自查報告范文 篇3
縣是全國第二批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試點縣之一,于20xx年10月正式啟動。為了使黨的這項讓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的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實處,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根據岳縣糾辦發〔20xx〕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農保工作實際,制定了《關于開展新農保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方案》,對我縣的新農保資金逐一認真開展自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參保繳費:截止20xx年8月31日止,20xx年新農保參保繳費人數為259208人,參保繳費率為95.9%。
(二)基金籌集:截止20xx年8月底,20xx年全縣共征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費2747.48萬元;新農保中央、省、縣三級財政補貼資金6184.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基礎養老金補貼5335.7萬元,省級財政補貼848.6萬元。
(三)待遇發放:從20xx年10月到20xx年8月底,全縣共為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養老金16352.5萬元,發放率100%。
二、政策落實情況
(一)落實補貼政策。將政府每年對參保繳費者給予的30元補貼(其中省級財政負擔21元、縣級財政負擔9元)全部計入參保繳費者個人賬戶。
(二)落實惠民政策。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縣政府按最低繳費標準為其代繳全部養老保險費100元/人.年,對五保戶及特困戶由民政部門為其代繳,確保特困群體100%參保;對長期連續繳費的農村居民,繳費年限十五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月基礎養老金提高0.5元;參保人在繳費期間或領取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其個人部分可依法繼承。
(三)建立約束機制。新農保實施時,距領取養老金待遇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首次應參保而未參保繳費的,在下一年度參保繳費時,補繳年度不享受政府補貼;新農保實施時,距領取養老金待遇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若參保人中斷繳費后,隔年補繳的不享受政府補貼。
縣農保經辦機構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發放了《社會保障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個人賬戶資金只能用于參保人年老時養老,不得提前支取。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實
為切實加強我縣新農保資金專項清理工作,我中心成立了新農保資金專項清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紀檢組長、農保中心主任為副組長,相關業務人員為成員,有力地促進了自查自糾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部門協調,確保發放到位
各鄉鎮對全縣60周歲及以上待遇人員進行嚴格的資格認定,經村公示、申報,送鄉鎮勞動保障站初審,再報縣農保中心集中審批,最后通過農村信用社打卡實行社會化發放。這樣既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又有效杜絕了虛報冒領等現象的發生。縣公安部門對參保人員信息有誤的及時進行修改,為參保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提供有力支持;縣財政部門加強資金調度,及時將新農保基金劃轉到支出戶,確保政府補貼資金和待遇發放按時足額到位;縣農保中心每月下旬對擬領待遇人員及時進行預算、復核、發放等工作;各農村信用社則根據發放明細按時將支付金額劃入領取人員的銀行存折或社會保障卡中。通過各單位部門協調配合,確保了每個符合條件的老年農村居民都能按月及時足額享受到新農保養老待遇。
(三)加強考核督辦,確保基金安全
全縣上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綜合目標管理和考核督辦機制。縣委、縣政府將新農保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其考核結果將直接決定各鄉鎮、各部門年終目標的實現;縣人社局將縣農保中心作為二級單位納入綜合目標考核,對其資金管理進行了規范和明確;縣農保中心與農保中心所有工作人員簽訂了聯鄉鎮工作責任狀,負責督促各鄉鎮基金收繳進度、保費及時入庫、按月申報死亡等各項工作。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基金安全。
總之我縣新農保資金制度管理完善、操作辦理規范、發放及時足額,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資金等問題。但由于新農保涉及的面廣,參保對象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死亡申報不夠及時,存在重復參保情況等,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探討工作方法,盡力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讓我縣的新農保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按照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第二批新農保試點督導工作的通知》(鄂人社發20xx48號)文件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現將xx鎮新農保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鎮共10個村48個組1128戶5589人,其中16歲以下357人,16—59歲2598人(含在校學生142人)、60歲以上634人已核定養老待遇557人;應參保交費者2456人(含78名空掛在內)。
二、工作進展情況
自新農保工作在我區啟動后,為確保xx鎮新農保參保率達到85%的目標任務,在xx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做到了“四個到位”。
一是領導到位。全區新農保會議在松柏召開之后,xx鎮迅速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隨即組織召開新農保業務培訓班,參訓人員為各村書記及具體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參訓人員達到20人次。在此次培訓班上社保局領導及業務科負責人親臨現場指導培訓,使培訓達到了預定效果。
二是組織到位。20xx年03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明確為承擔新農保業務工作具體部門。工作網絡體系基本形成,層層分解目標任務,鎮黨委書記為新農保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人社中心具體承擔業務工作;各村村書記為新農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經管員為具體經辦人員。
三是宣傳到位。鎮黨委、政府在召開各村“協管員”會議時,以會代訓,發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問答”1500多份;借全區上下如火如茶開展“三萬活動”的契機,將新農保政策印制到每位三萬活動工作人員手冊中,各工作組將新農保政策宣傳到田間地頭、每一戶老百姓家中。
四是措施到位。摸清底數,全鎮共有2378人應參保人員已全部登記造冊,對634名60歲以上應享受待遇者除有關必備資料不全者外,已有557享受到待遇,享受率達87.85%。定期督辦,定期向各村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工作進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工作開展。部門配合,唐扎營福利院的老人因沒有身份證而造成審批出現問題,經過協商,xx鎮派出所派專人帶上照相器材上門為老人服務,目前身體證正在辦理過程中。
二、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配套服務與新農保業務不相適應。
2、長期床臥不起的老齡人沒有身份證及照片且取證困難。
3、缺少必要的工作經費保障,造成新農保工作推進緩慢。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召開新農保推進工作會議,明確任務。
(二)發放養老待遇卡,確保60歲以上老齡人享受到養老金待遇。
(三)打好攻堅戰,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全力做好應參保對象養老保險費的征收工作。
(四)規范化建立個人檔案,包括紙質與電子檔的歸檔和管理。
(五)加強業務學習,確保新農保業務信息網絡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