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工作自查報告(通用3篇)
鄉村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1
xx鎮自從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以來,為了讓全鎮居民全面了解移風易俗這項工作,鎮黨委政府在多次召開會議安排布置以外,一是全體鎮村干部簽訂了《踐行移風易俗書》,二是從工作開展以來印發了x余份《致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一封信》,分發到全鎮xx個行政村所有在家的農戶;同時要求各村利用村級廣播、會議、脫貧攻堅工作走訪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一封信內容;三是每年制作不低于xx條跨路宣傳橫幅;四是結合掃黑除惡、脫貧攻堅電話隨訪了解移風易俗工作知曉度,我鎮移風易俗工作宣傳做到了“全覆蓋”。xx鎮鎮村干部率先垂范。近年了,xx鎮鎮村干部自家紅白事,全部進行了登記報備,并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標準執行,給全鎮群眾移風易俗工作順利開展帶了好的示范。
xx鎮在持續推進鄉村治理,特別是完善村民自治上,逐漸發現原有的村規民約不能適應當前形式,根據鎮級初擬、村級實踐、意見收集、鎮級修改、村級實施的模式,逐漸形成了目前我鎮實施的村規民約xx條,該xx條涵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鄉村振興建設內容、移風易俗和生態保護各個方面,是目前我鎮村規民約的主推內容。下一步,我們將根據農村工作實際和群眾意見,分村制定體現村級特色、群眾積極擁護踐行的村規民約。
xx鎮各村均成立有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毒會四會組織,它們分別在村級自治活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一是積極移風易俗、孝老愛親、遠離毒賭等政策宣傳,勸導群眾推行節儉生活方式、生活中樹德立身;二是積極將民意民愿積極傳達到村兩委,及時提醒村兩委在工作中關注民生、關注民心;三是協助鎮村開展相關活動,紅白理事會會積極配合村級對紅白事大操大辦戶進行勸導,道德評議會全程參與村級文明戶評選,村民議事會充分討論村級擬辦事項的問題癥結,禁毒禁毒會配合公安部門和村級開展的春季禁毒鏟毒工作,對集中麻將場所進行人員勸返等。xx鎮正是有了這些編外“村兩委”成員,才能促成鎮村各項工作均能順利開展,才能讓xx鎮鄉村治理效果凸顯。
鄉村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2
今年以來,標里鎮鄉村治理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一、基本情況
標里鎮隸屬安徽省毫州市渦陽縣,在渦陽縣城西部,距縣城20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35個自然莊,標里、新德兩個集市,總人口6.93萬人,耕地9.5萬畝,總面積90.9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西與譙城區的立德鎮相鄰,北與譙城區的城父鎮、東北與陳大鎮交界,東與花溝鎮毗連,南同臨湖鎮、店集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齊全。20__年標里鎮全面貫徹落實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司法廳《關于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皖農工辦【20__】30號)、《安徽省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工作方案》(皖農工辦【20__】11號)和《渦陽縣鄉村治理示范工作方案》(渦農工辦【20__】5號)要求,以“補齊短板、拉長長板、加強底板”為總抓手,不斷夯實基層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強化鄉村法治、提高鄉村德治水平,逐步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大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全鎮現代鄉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村民自治實踐進一步深化,村級議事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標里鎮柏華行政村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在環境整治過程中,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治理,把鄉村治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局,組織開展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印發《標里鎮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工作方案》,明確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職責任務,以清單化方式逐項推進落實。以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采取鎮內互查、現場觀摩的方式,結合實際安排部署鄉村治理工作,依托鄰長制體系建設,整合資源,實現多網合一,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鄉村治理基礎。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重要抓手,以“一抓雙促”為主要措施,聚焦“四提升行動”,不斷深化基層組織建設。一是筑牢引領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堅持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作為治本之策,下功夫夯基礎、強弱項、補短板,讓黨組織牢牢占領基層陣地。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基層黨組織“登高計劃”,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抓實統 戰宗教工作。20__年我鎮共發展黨員18名,完成劉竹村軟弱渙散整頓工作。重點推進標里居委會、肖廟村、高大村、王井村等4個村辦公條件提升,推進新德村積極爭創“五黨組織”,定期巡查標里居委會、新德村兩個開放聚會點,落實鎮村兩級網絡責任制。二是全面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把建強村干部隊伍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堅持標準條件,拓寬選人渠道,加強管理監督,促進作用發揮。20__年調配村書記4名,村黨支部成員6名,村委員成員3人,鼓勵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村兩委交叉任職,“一肩挑”比例達31%。三是著力提升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堅持黨建引領,切實加強村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機制,提升基層黨組織引導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全年組織召開黨建工作部署會議12次,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全面落實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系點制度,鎮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到所聯系支部講黨課、支部書記進村參加講黨課25余次。推動村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組織召開支部書記述職大會1次;竟卜⻊帐马椧堰M駐村辦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便民服務全面推廣,集中辦公和輪流值班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基層基礎建設短板弱項有效補齊,服務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強,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
(三)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激發群眾參與活力。一是健全“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兩委聯席會議”、村民會議、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議事會等制度,規范了村務民主決策程序。不斷完善《村規民約》等村民自我約柬制度,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服務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由村民協商決定。結合參與主體的情況和具體事項,健全完善村(居)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評議等制度,探索建立“百姓說事廳”協商形式,暢通了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二是堅持村務公開。進一步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梳理村級事務公開清單,實行定期公開與即時公開相結合。推廣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管平臺,引導建立“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加強群眾對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健全村務檔案管理制度。及時開展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與基層黨建、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造林綠化、“一塊田”建設、改廁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等有機結合,與“三資清理”“三長制”相結合,厘清公私界限,優化公共空間,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涉農涉地矛盾糾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四)推進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廣泛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持續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開展政法機關“向群眾報告工作”活動,大力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積極督促相關部門履行普法宣傳責任,充分運用村法治宣傳專欄、法書室等實體陣地和微信公眾號等網絡陣地,推送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重點做好家庭婚姻、鄰里關系、土地流轉等方面的法律宣傳,倡導依法辦事、議事管事的良好風尚。二是開展專項治理。規范鄉村小微權力運行,建立健全小微權力監督制度,形成群眾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鄉村監督、上級部門監督和會計核算監督、審計監督等全程實時、多方聯網的監督體系。織密基層權力運行“廉政防護網”,大力開展農村基層微腐 敗整治,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腐 敗行為。三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化平安鄉村、平安家庭等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按照“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的目標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今年以來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78件,化解178件,化解率達100%。
(五)強化鄉村德治建設,涵育傳播文明鄉風。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依托道德講堂引領核心價值觀,將農村文化長廊、文化墻、文化廣場路燈作為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陣地,讓群眾抬頭即見、耳熟能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開展鄉風文明專項治理。培育好家風,傳承傳播優良家訓;推行移風易俗,選樹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監督和獎懲機制,發揮“一約五會”等組織作用,建立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紀律約束,教育引導群眾反對大操大辦、人情攀比、“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形成了治理高價彩禮、反對大操大辦的濃厚氛圍。三是扎實培育鄉風文明。全面落實農村“愛心超市”建設,提高群眾參與以德治村的積極性。大力評選表彰各級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文明戶、最美庭院、孝老之星、退役軍人光榮戶等先進典型,引導農村群眾向上向善。四是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心建設。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全鎮16個村建立文明實踐站,形成縣、鄉、村三級貫通和中心所站密切聯動的工作格局。五是發揮道德模范引領作用。吸取老子“德治之道”精華,傳承向上向善、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重義守信等中華倫 理美德。開展“四級好人”評選,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持續開展好人宣講,弘揚正能量。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鎮鄉村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個別村級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還比較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還不到位,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導致協商議事、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影響了村民自治作用的發揮,多方參與鄉村治理的機制還需加強。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雖然積極探索,借力村規民約等各種手段凈化農村社會風氣,但是倡導性內容多、約束性內容少,依靠群眾自治組織管理村民、教育村民的效果還不明顯。
下一步,我鎮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整合全鎮資源和力量,合力打造一批或省級綜合性示范點樣板村,不斷提升鄉村治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自治組織,提高服務群眾意識,逐步提高鄉村治理的能力水平,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鄉村治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3
XX街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和積分考評試點工作堅持以中央、自治區黨委、市委關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系列文件精神為遵循,按照XX街道黨工委有關要求,緊密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深入開展固本強基、示范引領、干部履職、黨員幫扶“四大行動”,通過嚴格黨員日常管理、強化考核評價,著力解決黨員黨的意識不強、組織觀念不強、擔當意識不強、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XX街社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林東XX街道XX街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和積分考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經過長期的組織運作,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XX街社區黨總支設有3個黨支部,共計黨員50名,其中社區干部黨員4人,流動黨員15人,青年自由職業黨員5人,老齡黨員12人,不納入分類管理黨員7人。社區共有七個共建單位(赤峰市公路執法監察支隊巴林左旗大隊、宣傳部、民宗局、發改委、工業園區、信訪局、政務服務中心黨支部)在職黨員共有71名,納入黨員分類管理和積分考評的114人。
(一)建立積分考核體系,分類組織實施。一是分類確定基礎分值。結合黨員職務、年齡、身體狀況、從業及居住分布等特點,將社區黨員分為社區干部黨員、在職黨員、流動黨員、青年自由職業黨員、老齡黨員五大類進行管理。分別確定不同的基礎分值。二是細化積分內容。根據新時代對黨員的新要求、新任務,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黨員積分主要包括基本分值和個性分值,總計100分。基礎分包括:政治合格(15分)、執行紀律合格(15分)、品德合格(15份)、發揮作用合格(15分)、個性分值(40分)、加分項目在城市治理、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重點工作中,作用發揮巨大、推動工作高效發展的黨員,酌情進行加分,加分不超過10分,分別設置考核標準,使積分項目條目化。三是明確加扣分量化細則。激勵黨員多得分、多加分。同時,通過設立黨員公示牌、黨員佩戴黨徽等方式,讓黨員亮出身份,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黨員的言行與其身份不相符合、情節較輕未構成黨紀處分的4種情況,實行扣分管理。
(二)完善管理方式,提高黨員素質。在開展黨員“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等黨員常規化管理制度的同時,結合社區5類黨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對社區干部黨員側重于加強黨員管理教育培訓工作,對青年自由職業黨員側重加強共同致富、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觀念的教育,對流動黨員側重于加強黨性意識、組織紀律觀念、鄉土觀念的教育,對老齡黨員側重加強勵志教育,對在職黨員側重加強服務共為、聯建共管機制。充分將黨員分類管理和三會一課的常規化管理制度相結合,提高黨員履職履責的能力和水平。20__年先后組織黨員開展黨務工作培訓4次、融合黨建活動8次、主題黨日活動12次,黨員素質明顯提高。
。ㄈ┙∪剳蜋C制,強化結果運用。明確年初有目標、年中有檢查、年末有考核的計分、考評、獎勵機制,注重積分考評結果運用,將積分情況作為黨支部評選“五好”黨員、黨員示范戶和優秀共產黨員的重要依據。黨員積分考評結果按90分-100分“優秀”、70分-89分“合格”、60分-69分“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不合格”確定等次。對優秀黨員,由所在黨組織給予表彰,作為評先評優、干部調整、推薦“兩代表一委員”候選人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對合格黨員,由所在黨組織給予肯定和鼓勵,爭當優秀黨員。對基本合格黨員,由所在黨組織及時進行提醒、幫助和教育。對不合格黨員,按照處置不合格黨員有關規定,依照程序進行組織處置。
雖然我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和積分考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然次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ㄒ唬h員管理有待加強。由于社區黨務工作者不足、黨建工作任務重、個別支部意識不清、年齡偏大等原因,黨員教育管理難以常態化開展。
(二)部分黨員組織觀念淡薄。部分黨員思想觀念保守,對參加黨組織的活動不積極配合,分類管理評分工作推進困難。
下一步,XX街社區將針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務實中求成效,在成效中求典型,以點帶面,進一步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ㄒ唬┘訌婞h建工作落實。落實黨建主體責任,明確社區支部書記責任,加強社區兩委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綜合素質和水平,確保社區各項黨的工作正常開展。
。ǘ┘訌婞h員教育管理。以“兩學一做”常態化為契機,突出問題導向,把從嚴治黨落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改進內容和形式,注重質量,積極探尋更加豐富多彩的、多渠道的形式來開展“三會一課”,不斷地提高“三會一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