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工作自查報告(精選3篇)
院感工作自查報告 篇1
X區衛生局:
按照衛生局有關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和要求,我們在全院范圍內開展自查工作,以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部門和重點科室為自查重點,實行邊自查、邊整改,力求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全力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現將此次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自查結果:
醫院感染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和已做到位的工作如下:
1.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全面負責全院的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工作,明確了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負責人。
2.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以下工作:制定醫院感染監控計劃、制度和監控措施及醫院感染在職培訓工作,組織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醫院感染監測。完善了每月一次的感控監測以及各科室感控檢查的登記。
3.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如: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產房、手術室、檢驗科等部門、科室的感染監控、質評、漏報追查工作。
4.嚴格按照消毒、滅菌操作規范,對各種物品進行消毒、滅菌。
并認真定期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督促相關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換、紫外線燈管擦拭、紫外線消毒等工作的登記、記錄工作,收集好相應的'痕跡資料。
5.按照醫療廢物處置規范,與市醫療垃圾管理處簽訂了相關協議,確保我院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規范到位。
6.抓好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由專人負責收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
通過以上工作,全院未發生一例醫院感染事件。
二、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1.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方面,病例報告少,對醫院感染登記表填寫不重視。確診的醫院感染臨床沒有針對性處置及記錄。
原因分析: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未經專業培訓,臨床醫生對醫院感染認識不足。
2.細菌培養標本送檢率低,導致抗菌藥物出現亂用、濫用。
原因分析:檢驗科人員過少,沒有專職微生物人員;臨床醫生對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檢查認識不足。
三、醫院感染管理下步工作計劃及整改措施: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進一步搞好以下工作:制定醫院感染監控計劃、制度和監控措施及醫院感染在職培訓工作,組織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醫院感染監測。完善每月一次的感控監測以及各科室感控檢查的登記。
2.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如: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產房、手術室、檢驗科等部門、科室的感染監控、質評、漏報追查工作。
3.進一步嚴格按照消毒、滅菌操作規范,對各種物品進行消毒、滅菌。并認真定期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督促相關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換、紫外線燈管更換、紫外線消毒等工作的登記、記錄工作,進一步收集好相應的文字資料。
4.進一步按照醫療廢物處置規范,抓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5.進一步抓好好法定傳染病疫情監控、報告工作,完善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漏報率為零。
6.進一步抓好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尤其是醫院感染的基礎知識及手衛生知識。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醫院感染控制作為醫療工作的重點,我院將按衛生部的各項有關制度認真落實各項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確實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X醫院
20xx-8-13
院感工作自查報告 篇2
衛生局:
我院歷來高度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并高度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自查工作,在縣衛生局的領導下,于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25日期間在全院范圍內開展自查工作,自查工作要求:邊自查、邊整改,力求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以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部門和重點科室為重點,全力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便捷、價廉的醫療服務。現將此次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自查結果:
醫院感染工作的目的在于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和已做到位的工作如下:
1.成立了XX縣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及XX縣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全面負責全院的`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工作,完善了醫院感染三級網:即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負責人(醫師)和環境消毒監測護士建設。
2.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切實搞好以下工作:制定醫院感染監控計劃、制度和監控措施及醫院感染在職培訓工作,組織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醫院感染監測。完善了每月一次的感控監測以及各科室感控檢查的登記。
3.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如: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產房、手術室、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等部門、科室的感染監控、質評、漏報追查工作。
4.嚴格按照消毒、滅菌操作規范,對各種物品進行消毒、滅菌。并認真定期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督促相關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換、紫外線燈管擦拭、紫外線消毒等工作的登記、記錄工作,收集好相應的痕跡資料。
5.按照醫療廢物處置規范,抓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從源頭上杜絕了醫源性廢物流入社會。
6.抓好了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由專人負責收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并實現網絡直報。
通過以上工作,全院未發生一例醫院感染事件。
二、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1.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方面,病例報告少,對醫院感染登記表填寫不重視。確診的醫院感染臨床沒有針對性處置及記錄。
原因分析: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未經專業培訓,臨床醫生對醫院感染認識不足。
2.傳染科未獨立設置,傳染病人的收治由內一科負責,有發生院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潛在隱患。
原因分析:我院的傳染病樓尚未竣工投入使。
3.細菌培養標本送檢率低,導致抗菌藥物出現亂用、濫用。
原因分析:檢驗科人員過少,沒有專職微生物人員;臨床醫生對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檢查認識不足。
三、醫院感染管理下步工作計劃及整改措施: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進一步搞好以下工作:制定醫院感染監控計劃、制度和監控措施及醫院感染在職培訓工作,組織落實醫院感染監控措施,定期在全院范圍內進行醫院感染監測。完善每月一次的感控監測以及各科室感控檢查的登記。
2.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如: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產房、手術室、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等部門、科室的感染監控、質評、漏報追查工作。
3.進一步嚴格按照消毒、滅菌操作規范,對各種物品進行消毒、滅菌。并認真定期開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工作,督促相關科室做好消毒液更換、紫外線燈管更換、紫外線消毒等工作的登記、記錄工作,進一步收集好相應的痕跡資料。
4.進一步按照醫療廢物處置規范,抓好醫療廢物處置工作。
5.進一步抓好好法定傳染病疫情監控、報告工作,完善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漏報率為零;嚴格掌握診斷標準,有效控制法定傳染病報病率和誤診率。
6.進一步抓好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尤其是醫院感染的基礎知識及手衛生知識。
X人民醫院
院感工作自查報告 篇3
為全面加強內二科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規范醫療護理行為,排查醫院感染隱患,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按照醫院《醫院感染管理整頓月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我科張世貴主任親自組織,對科室醫院感染管理進行了全面的自查。
通過自查,發現我科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科室人員對院感防控重視不夠,科內院感知識培訓與院感質控活動未嚴格落實。
2、醫護人員執行手衛生依從性差,診療不同病人前后不能嚴格按規定洗手或手消毒。
3、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藥品玻璃安剖未按要求放入利器盒。
4、職業衛生安全防護措施落實不到位。
5、個別醫院感染病例與傳染病上報不及時。
針對以上問題,我科組織全科人員認真討論,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強科室院感質控小組活動
張世貴主任任科室院感管理小組組長,護士長王振剛任副組長,質控醫師高軍芳副主任醫師,質控護士石曄然護師,明確職責。按醫院要求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和科室院感質控活動,指導和監督本科室人員貫徹和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行業標準,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培訓內容主要有、手衛生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合理應用抗生素、醫療廢物處理、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等。
2、完善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制定符合本科實際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切實可行。內容包括、清潔消毒與滅菌、手衛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醫院感染報告、醫務人員職業衛生安全防護、醫療廢物管理等。
3、強化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基礎管理
(1)培訓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和正確率,掌握手衛生的指證,特別是在診斷、治療、護理等操作前后嚴格實施手衛生。
(2)使用后的.銳器(針頭、刀片、藥品玻璃安剖)應當立即棄于利器盒內。嚴禁用手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落實防止銳器傷的各項措施。發生銳器傷職業暴露后應按規范立即處理。
(3)醫務人員應當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于診斷明確的醫院感染病例應于24小時內通過內網院感報告系統上報;如發生3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或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時,立即向院感科報告。
(4)嚴格掌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規范抗菌藥物的種類、劑量、給藥時間和途徑。
(5)醫護人員診療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4、加強重點環節的管理
對下呼吸道、導尿管相關尿路、血管導管相關血流、皮膚軟組織等主要部位感染制定具體預防控制措施并實施。
5、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加強科室微生物標本的正確采集及提高無菌標本的送檢率,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加強清潔、消毒滅菌、隔離和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
6、進一步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認真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交接登記等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