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自查報告 >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3-11-10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1

  市農委:

  根據《xx省農業委員會關于印發在全市農業系統開展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財〔20xx〕109號)精神和市農委([20xx]180號)文件要求,農委對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從自查結果看,強農惠農資金在使用管理中能夠按資金使用要求正確使用,較好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作用,對全市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通知精神。

  農委認真組織學習180號文件精神,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落實,及時安排負責財務工作的同志對本單位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自查。

  二、分類疏理,查清資金來源情況。

  經過認真疏理,我委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補貼補助資金和基本建設資金分為以下方面:

  (一)農機購置補貼

  20xx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共4366萬元,農機購置補貼實行縣級結算、直補到卡制度:農民實行全價購機,待農戶購機、申請補貼、公示、審核等手續完成后,農機化主管部門定期出具補貼資金結算確認清單,財政部門審定后再把補貼額直接打到購機農戶的直補卡帳戶上。

  (二)農民培訓資金

  20xx年以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金共329.9萬元。為促進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市成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小組,負責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檢查工作,同時制訂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培訓機構,并按照《xx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施方案》中標后,撥付30%資金到培訓機構,培訓完成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70%資金到培訓機構。截止16年1月18日,撥付資金100%。

  (三)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

  為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規范和加強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制定了《xx市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資金管理辦法》。

  (四)種養業良種工程

  20xx年,良種補貼285萬元。

  (五)漁政設施

  20xx年農業部下達漁政工程項目資金17萬元,用于漁政執法快艇建造。資金一到位立即著手招標、政府采購等相關手續,經過集中招投標交易中心公開招標最后確定由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造。20xx年3月底接收漁政執法快艇一艘,該項目工程順利完工,并通過了項目驗收。

  三、按規定使用資金,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以上資金都按照規定進行申請、分配、撥付、管理和使用,實行的公開招標,程序合法有效,資金使用正確,沒有出現違規違紀違法現象。

  四、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監管水平。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加強檢查督查,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和會計制度,提高資金監管水平,確保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2

  莆田市財政局:

  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的強農惠農政策,確保各項資金落到實處,根據莆田市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xx年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在線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莆惠管〔20xx〕2號)精神,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布暑安排,成立了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了《莆田市林業局關于開展20xx年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區)林業局對照強農惠農項目資金的檢查項目和內容,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總報告如下:

  一、強農惠農資金收入、落實到位情況

  (一)造林綠化補助資金。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各縣區林業局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實際收入總額6552.27萬元(其中:20xx年4715.96萬元、20xx年上半年1836.31萬元),已落實到位5070.23萬元(其中20xx年3235.81萬元、20xx年上半年1834.42萬元)。

  (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各縣區林業局生態林補償基金實際收入總額1746.97萬元(其中20xx年1167.67萬元、20xx年上半年579.3萬元),已落實到位961.18萬元(其中20xx年918.58萬元、20xx年上半年42.6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造林綠化工作開展情況

  20xx年全市完成“四綠工程”建設19.41萬畝,造林更新3.51萬畝,共完成造林綠化22.92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20.63%。20xx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四綠工程”建設3.18萬畝,林分修復11.33萬畝,人工造林更新2.84萬畝,共完成17.35萬畝,占省下達任務的106.67%。

  1.及時分解,明確任務。我市根據各縣區(管委會)林地資源等實際情況,下發了《全市造林綠化任務下達的通知》,及時把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區(管委會),并提出具體要求。為了進一步明確造林綠化任務,市政府每年又發出了《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抓好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深化思想認識、推進生態建設,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強化有力措施、狠抓任務落實,建立目標責任、切實加強領導的具體意見。我市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強化部署,并向各縣區(管委會)和市直相關部門下達造林綠化目標責任書,落實責任,推動發展。

  2.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各級各部門加強造林綠化宣傳,宣傳造林綠化對加快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市建設、打造宜居港城的重要意義,宣傳造林綠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宣傳造林綠化各級政府扶持政策,傳播森林文化、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價值觀。每年3月,組織市各套班子、機關單位干部、莆田軍分區和武警部隊官兵及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勞動,拉開了全市春季大規模義務植樹勞動的帷幕。各縣區(管委會)和鄉(鎮)政府也精心組織黨政軍民參與的大規模義務植樹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全市掀起造林綠化新高潮。

  3.轉變方式,促進發展。一是搞好規劃設計。按照“全面規劃、注重實效、先急后緩、分期實施”的要求和“山水園田統一規劃,喬灌草、花果樹一起上,帶、網、片、點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四綠”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二是狠抓林地落實。造林地的落實是確保完成任務的關鍵,“四綠”工程建設要落到非規劃林地、可造林地塊和“三沿一環”可補植林地。對于現有的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極少量的荒山,做到逐塊落實,及時造林。今年共落實15.5萬多畝造林地,有效地保障了今年造林任務的順利完成。三是做好苗木供應。林業部門根據今年造林任務,認真測算造林綠化所需苗木的樹種、規格和數量,及時做好苗木的準備和調劑。四是加快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針對今年及以后我市持續推進“四綠”工程建設的實際,大力扶持重點花卉苗木基地建設,適時調整苗木的組成結構,加大鄉土闊葉樹種苗木、綠化大苗的培育,確保苗木供應。今年我市通過落實各級政府花卉苗木優惠政策,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產銷對接,完善社會化服務,推動花卉苗木專業化、標準化、設施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我市的花卉苗木生產初具規模,基本實現造林綠化苗木自主化。五是強化科學造林。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科學配置造林樹種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大力提倡不煉山造林,維護地力和生物多樣性。在重點生態區位,通過采取間伐、補植、套種等人工措施,加快調整樹種組成,改善林分結構,促進形成樹種多樣、針闊混交、異齡復層的復合型林分。在城鄉綠化上,選擇景觀效果好、經濟價值高的名貴和優良鄉土闊葉樹種,以豐富森林景觀,提高城鄉綠化美化水平。

  4.配套扶持,增加投入。為推動造林綠化發展,我市將造林綠化資金列入預算,增加投入,配套補助。在省對今年造林綠化各項目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市財政對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屏障、綠色通道建設按300元/畝標準補助;對高速公路、鐵路森林生態景觀帶建設3000元/畝標準補助;對林分修復補植按省標準40元/畝補助;對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按500元/畝標準補助;對珍貴用材樹種造林按250元/畝標準補助。并要求縣區(管委會)按市標準配套。

  5.強化督查,落實責任。市林業局建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方寶昌總負責、黨組成員帶隊、相關科室掛鉤的組織分工負責制,抽出時間下鄉對各縣區(管委會)今年造林綠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了解造林綠化進展情況,特別是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和幫助解決具體問題,推動造林綠化進度。各縣區通過委托專業隊伍養護、聘請專人養護、村民自我養護等不同方式,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全面落實“誰栽、誰有、誰受益”的'政策,明晰產權和經營權,確保樹樹有人管、塊塊有業主,達到植一株、活一株、綠一處、成一片的效果。

  (二)造林綠化資金管理情況

  嚴格按照財經制度管理、使用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公開透明,專款專用。一是嚴格根據省財政廳、省林業廳制定的《關于印發〈福建省省級造林綠化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閩財農[20xx]1號)精神,對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獨立核算。造林綠化主體完成當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后,首先由各縣區林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組織檢查驗收,并將結果上報省市林業局、財政廳,由省林業廳和財政廳開展抽查驗收,造林驗收期間,市紀委駐農業局紀檢組還在我局網站開設舉報電話,方便群眾監督,造林驗收合格后,將資金撥付到位。二是詳細制定資金用款計劃,編制《造林綠化資金發放清單匯總表》,上報財政部門核準后發放補助資金。對驗收合格的政府部門及公司造林的,直接將補助資金匯入賬戶,對個人造林驗收合格的,補助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到戶。三是補助資金下撥情況及時錄入造林綠化補助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系統,在資金分配中做到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經自查,未發現多頭申報、虛報冒領、套取資金問題。

  (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工作開展情況

  1、規范護林員隊伍管理。從抓護林監管員隊伍建設入手,狠抓隊伍管理。公開護林員選聘條件、責任與報酬,由村民公開競聘護林員,簽訂管護合同書,明確護林員的責、權、利。及時兌現管護經費,提高護林積極性。定期舉辦培訓班,增強護林監管員素質。對在去年護林工作中不能履行護林員職責義務和無法完成護林任務的護林員給予解聘。20xx年度嚴格按照管護責任主體單位推薦、鄉鎮人民政府和林業站共同審核、區林業局審批的程序嚴把護林員關,對稱職的護林員進行續聘,不稱職的護林員予以解聘,并與所聘用的護林監管員簽訂《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

  2、加強資源監管力度。建立以地理信息為平臺的生態公益林監測管理機制,實行地籍小班管理,加大森林資源監測力度.及時掌握變化動態。

  3、加強“森林兩防”工作。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和“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森林兩防工作方針。一是嚴格控制野外用火,開設防火路和生物防火林帶,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二是采取設置隔離帶和樹種改造(或套種闊葉樹)等有效措施,抑制松突園蚧疫情的蔓延趨勢,減少資源損失。

  4、強化源頭管理。科學合理地規劃山地綜合開發,控制山地綜合開發的規模,不提倡開山造果,狠殺毀林種果的風氣。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亂砍濫伐現象的發生。

  5、規范管理,加強監督。由縣區財政局通過郵政儲蓄“一卡通”方式直接匯入村民戶頭。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大監管力度,對違反政策規定的行為要給予堅決糾正。并建立工作制度,定期對生態林補償基金發放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四)生態公益林資金管理情況

  根據省財政廳、省林業廳制定的《福建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閩財農[20xx]33)精神,各縣區實行財政專戶直撥辦法,推行管護費用的定額支付和其他費用的報帳制度,完善補助資金管理機制。一是縣區林業部門依據簽訂的《管護行政責任書》、《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和《管護主體管護合同書》,將所屬單位的重點生態公益林資料匯總后上報給財政部門,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撥到縣區林業部門,縣區林業部門設立省重點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并全權負責補償經費的發放。二是縣區林業部門參照所簽訂的《管護行政責任書》和《生態公益林管護合同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和管護面積把護林員工資下撥到各鄉鎮,由鄉鎮發放給護林員;村級監管費年終一次性發放到鄉鎮戶頭,再由鄉鎮發放到各村委會。三是所有者補償費,由鄉鎮負責對補貼對象、項目、標準等有關事項進行登記、審核、調整和匯總工作,編制生態林補償資金分戶花名冊,并報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再經財政部門確認后,由財政部門通過郵政儲蓄銀行惠農“一卡通”直接匯入農戶戶頭。四是基層林業站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縣區林業部門對林業站發放的補償性支出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監督。五是重點公益林無林地的補償性支出應全部用于造林、撫育支出,由縣區林業部門組織實施。六是補償基金“一卡通”發放花名冊通過網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經自查,未發現多頭申報、虛報冒領、套取資金問題。未發現截留、擠占、挪用資金的問題。

  三、存在主要問題

  個別鄉鎮未按要求采用“一卡通”發放生態林資金,資金發放進度緩慢;個別鎮村干部對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的嚴格性認識不足,不夠重視監管工作;個別鄉鎮雖然已結合“一卡通”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但只發放到小組長,沒有將資金發放到林農手中;個別鄉鎮生態公益林的權屬、面積存在糾紛,在生態公益林補償金分配上意見不統一,影響了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發放到位。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3

  根據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xx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對我縣糾正涉農亂收費問題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徹底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了認真扎實開展這項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建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和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集中時間,具體負責開展我縣涉農亂收費問題情況的自查工作。

  二、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徹底開展全面自查工作

  通過自查發現:

  一是我縣涉及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是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全額如實兌現給農民,沒有出現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中,向村級組織和農民轉嫁攤派資金、強行抵扣、搭車收費等問題,建立健全了向村級組織收費審核制度,確保了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

  二是涉農價格和收費一貫堅持實行“公示”制,“一事一議”是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村民自治辦法,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其資金使用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完善規范的管理體制運作的。

  三是農民工技能培訓,在縣財政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是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全額如數的將補貼兌現發放給參加培訓的有關人員,未發現截留、挪用、克扣、貪污支農惠農補貼資金和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及各種攤派等建紀違規行為。

  四是維護農民土地權益情況方面:嚴格按照農業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從未發生侵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違規流轉土地經營權、征占土地中損害農民利益的違法違紀的現象。

  五是我縣一貫堅持加大農資產品市場管理監管力度,因而未出現制售假劣農資和哄抬農資價格等坑農害農行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強化領導。為貫徹國務院糾風辦公室《關于20__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減輕農民負擔,我局糾正涉農亂收費問題領導小組加強對我縣涉農收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依法查處。

  2、規范涉農收費行為,實行涉農收費公示制度。我局要認真清理涉農收費的文件,對不符合國家政策和自治區文件規定的,全部廢止,立即停止執行。凡有涉農收費的項目和標準的全部通過公示欄進行公示,要公開收費的項目名稱、文件依據、征收標準、對象范圍等內容。

  3、認真接待農民收費問題信訪工作。要認真做好涉農亂收費問題的信訪舉報受理工作,按照“誰受理、誰負責”的原則,及時解決反應的問題。對涉農亂收費問題的案件,農業行政執法大隊,要認真查處,要在3日內提出處理意見,25日內查處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和公布。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4

  一、涉農資金基本情況

  我委主管的涉農資金主要有扶貧開發以工代賑項目資金和水庫移民項目資金,20xx年和20xx年項目資金下達情況如下:

  1、以工代賑:20xx和20xx年省下達我縣以工代賑項目29個,總投資674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380萬元,地方自籌294萬元。

  2、水庫移民項目資金:20xx和20xx年本委發放移民直補資金110.28萬元,下達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資金326萬元,下達小型水庫移民扶助項目扶持資金120萬元。

  二、項目建設情況

  1、以工代賑:20xx-20xx年省下達我縣以工代賑項目共計29個,項目總投資674萬元,其中以工代賑資金380萬元,自籌294萬元,目前29個項目已完工并通過驗收的項目24個,竣工待驗收項目3個,未開工項目2個。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資630萬元,占總投資的93.5%。

  2、水庫移民項目資金:20xx-20xx年底,本委發放移民直補資金110.28萬元,下達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資金326萬元,實施項目44個,其中20xx年實施項目17個,項目資金128萬元,目前有1個項目未驗收,項目資金15萬元;20xx年實施項目27個,項目資金198萬元,因項目資金計劃基本在下半年下達,目前僅5、6個項目實施完成。下達小型水庫移民扶助項目扶持資金120萬元,實施12個,其中20xx年實施項目,9個,項目資金75萬元,目前有2個項目未驗收。

  三、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1、20xx年以來,對涉農資金的各種檢查發現的問題

  20xx年,省審計廳對我縣扶貧項目資金進行專項審計,審計發現20xx年以工代賑項目“x縣至x鄉村道路工程”擅自調整為“x縣x村至x鄉村道路工程”,針對此次審計存在的問題,我委積極落實整改措施,20xx年3月,x鄉以新政[20xx]80號文件上報x縣發改委,請求調整項目,縣發改委經請示省發改委以工代賑處,同意項目調整,并以發改代賑[20xx]77號,同意調整,并報省發改委以工代賑處備案。

  2、此次自查自糾發現的問題

  自收到財農【20xx】36號文件后,我委立即成立了2個檢查小組,抽調4名人員,針對涉農項目資金是否存在利用資金、項目管理權,貪污、受賄,謀取私利、項目申報弄虛作假,套取和騙取財政資金、未按規定時間啟動項目、未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等9類問題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通過自查自糾,發現在20xx年以工代賑項目中,渚口鄉樵溪護岸、祁山鎮塘塢至古樂塢道路2個項目未按規定時間啟動項目、未按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目前,我委已督促項目2個鄉鎮盡快啟動項目建設,在嚴格執行項目的基本建設程序的前提下,盡快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針對此次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開展自查自糾,重點對項目的招投邀標、工程施工、質量監督、資金使用、工程驗收等一系列環節進行認真疏理自查,針對自查問題,落實責任,確保項目管理落到實處。

  2、加強項目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針對鄉鎮人員流動性較大,重點加強對鄉鎮分管項目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強化項目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3、加快項目竣工驗收。針對目前已竣工待驗收項目,重點開展項目驗收工作;對尚未開工的2個項目,作為重點督查調度對象,督促項目鄉鎮盡快啟動項目建設,早日完工驗收。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5

  根據中共文縣委辦公室、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關于對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察的通知》[20xx]159號文件精神,丹堡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20xx年全鄉惠農資金落實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現將自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丹堡鄉地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鄉政府駐地丹堡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940米。全鄉轄15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2575戶,8551人。共有黨員418人,黨組織18個。耕地面積11760畝,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xx年農民人均占有糧255公斤,人均純收入1380元。

  二、自查內容

  截至目前,全鄉共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00004元;農資綜合補貼元;退耕還林補助233956元;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1379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1474098元;五保供養94850元;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元;二女戶節育一次獎勵資金元;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養老儲蓄金元;獨生子女領證父母獎勵金元;計生村級工作人員報酬元;農村育齡婦女環情補助金元;村干部報酬養老保障金元;村組干部報酬元。

  三、工作措施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主要領導親自抓,組建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惠農大廳,確定了財政、民政、信用社、計生、新農合、新農保等6名業務主辦,具體負責各項惠農政策的業務辦理,對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低保、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等補貼項目,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二)制度健全,發放及時。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各項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20xx年,鄉上對各類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三)運作規范,資料完善。在認真抓好各項惠農資金落實兌現基礎上,鄉上注重健全完善賬目,及時填寫“明白冊”,使每個農戶對本人享受的優惠政策心中有數。凡是上

  級部門下撥的各項惠農資金,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各項目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每年年底對享受補貼的人員和農戶在全鄉范圍內公示。并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及時填入農戶“明白冊”之中。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6

  根據《廣東省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理和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按照要求對強農惠農資金進行細化分項,具體分為四大項:⑴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2)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扶貧資金。(4)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分為十一小項:其中包括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村沼氣建設、省人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基本農田整治資金、市級標準化農田資金、鞏固和完善農業示范區資金、扶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資金、扶持農村貧困泥磚房改造資金、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

  對以上各項資金的使用進行了清理和檢查,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專項資金的投入情況:

  20xx-20xx年良種補貼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糧食直補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農資綜合補貼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農村沼氣建設共投入 萬元;

  20xx-20xx年省人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基本農田整治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基本農田整治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市級標準化農田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鞏固和完善農業示范區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扶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扶持農村貧困泥磚房改造資金 萬元;

  20xx-20xx年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 萬元;

  以上合計 萬元。

  各項目已全部用于項目建設,個別有結余。糧種補貼、種糧直補、綜合補貼、扶持貧困村發展經濟資金、扶持農村貧困村泥磚房改造資金等項合計萬元,由縣財政局直接管理撥付。其余資金 萬元由農業局管理實施。具體細項分別說明。

  二、 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

  在項目資金使用受理中,我們嚴格按照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財政支農專項資金報賬制實施辦法的通知》(粵財農[20xx]117號)的規定實行國庫直接支付制度受理.使用情況具體看細項說明。

  三、 項目申報下達受理程序

  每年在項目申報前,我們在各有關鎮申報的基礎上,派出專門人員進行逐個核實。然后根據實際進行編制《可行性報告》上報給市有關部門,經市有關部門審核后逐級申報,然后按省市下達的建設任務進行建設受理,編制《實施方案》再逐級上報,待批復后進行實施建設。

  四、 資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效

  近幾年,通過中央、省、市、縣農業的不斷投入,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全縣新增稻谷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萬元;20xx年種糧補貼工作實施后,全縣新增稻谷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 萬元;20xx種糧補貼工作實施后,全縣新增稻谷噸,新增產值約萬元,新增玉米產量約 噸,新增產值約為 萬元。

  2、社會效益:群眾滿意度高,密切聯系了黨群、干群關系。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利于調整農業結構,糧食高產創建項目活動,對促進糧食增產,增加農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

  五、資金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種糧補貼工作量大,時間緊,程序較復雜,核算難度大。

  2、農戶思想覺悟相對較低,小農意識較強,為了個人的利益,存在僥幸的心理,多報、虛報種糧面積的情況時有發生。

  3、個別村委、村小組一級存在落實工作責任心不夠強,把關不夠嚴等現象,對我縣種糧補貼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4、“一卡通”農戶辦理開戶、農戶種糧數據錄入等工作量大,需時較多。

  六、整改措施

  20xx年,我縣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及縣紀委的要求,根據工作實際,對種糧補貼工作作了嚴格、細致的規定,并以縣政府的名義下發到個鎮(辦事處)和相關單位,要求嚴格按照本實施細則做好種糧補貼各項工作。《細則》對種糧補貼面積的申報程序、申報時間、補貼資金的發放以及違反補貼政策的處理等方面的工作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規范了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確保了政策的落實。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7

  根據財預〔20xx〕7號文件精神要求,為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由鄉紀委書記負責牽頭,財政所人員負責全面清理,相關部門配合。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

  鄉黨委、政府對此次工作高度重視,于3月4日召開班子會議專題研究討論,成立了財政存量資金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對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此次清理工作小組組長由鄉紀委書記李萬曲同志兼任,財政所所長劉良君同志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鄉財政所,負責此次清理工作具體事務。

  二、我鄉財政存量資金狀況。

  我鄉一直以來嚴格按照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管理財政資金,按期對財政工作進行清理和自查。此次專項清理自查:

  一是我鄉行政事業經費無結轉結余兩年以上資金;

  二是我鄉行政事業專項經費無結轉結余兩年以上資金;

  三是我鄉無未開工項目、無資金結轉結余項目和無項目有剩余資金;

  四是我鄉無政府性基金項目。

  三、進一步強化管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

  我鄉將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從思想上樹立良好意識,做到財政無小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財政工作,堅持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為目標,保證財政資金用準、用實、用好。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8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自查自糾的通知》(桂扶領發〔20xx〕3號)文件精神,我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力量,召開相關部門工作會議。專門成立了由縣長擔任組長、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的博白縣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工作組,扶貧辦、發改局、民族宗教事務局在審計、財政、監察、糾風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下,對照通知要求的檢查內容,本著“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標,逐一查找問題,逐項逐條梳理,對20xx-20xx年度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開展專項自檢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情況

  (一)20xx-20xx年度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情況

  20xx-20xx年度縣扶貧辦共累計獲得中央和地方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525.62萬元。

  (1)按資金來源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866.45萬元(20xx年974.37萬元,20xx年1269.48萬元,20xx年2622.6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59.17萬元(20xx年50萬元,20xx年30萬元,20xx年579.17萬元)。

  (2)按年度分:20xx年共計1024.37萬元,其中:776萬元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9.25萬元用于沼氣池建設項目;84萬元用于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8萬元用于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9.2萬元用于項目管理費;17.92用于工作經費。20xx年共計1299.48萬元,其中:977萬元用于屯級道路和橋梁建設、人畜飲水項目以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151萬元用于種植麻竹、東魁楊梅,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8.55萬元用于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1萬元用于龍頭企業貸款貼息;6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26.93萬元用于項目管理費,55萬元用于貧困戶識別工作經費。20xx年共計3201.77萬元,其中:2407萬元用于屯級道路和橋梁建設、人畜飲水項目以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521萬元用于種植麻竹、東魁楊梅,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49.67萬元用于雨露計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7.5萬元用于貧困家庭子女高校本科生教育試點補助;42萬元用于龍頭企業貸款貼息;10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64.6萬元為扶貧項目管理費。

  (3)按投向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160萬元;沼氣池建設項目29.25萬元;重點產業開發項目756萬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項目66.22萬元;“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大學生試點教育資金項目17.5萬元;龍頭企業貼息貸款63萬元;小額到戶貼息貸款260萬元;項目管理費100.73萬元;工作經費72.92萬元。

  資金使用成效:三年來,共實施743個項目。其中:20xx年實施110個項目;20xx年實施243個項目;20xx年實施390個項目。

  (1)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新建和硬化村屯道路557條374.35公里;人飲項目工程182處,獨立橋41座558.5延米,小型水利建設32處,建設沼氣池150座,累計受益群眾521106人次。

  (2)重點產業開發方面:共發放豬苗6966頭;扶持種植楊梅431畝;扶持種植麻竹4100畝;扶持種植糖蔗1180畝。

  (3)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方面:接受培訓的農民共計12707人次。我縣榮獲20xx-20xx年度度自治區扶貧培訓先進單位。

  (4)“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大學生試點教育方面:20xx年共扶持35名貧困家庭大學生,每位補助5000元。

  (5)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方面:20xx-20xx年扶持廣西博白縣銀龍工藝品有限公司獲得貼息貸款2100萬元,共獲得貼息資金63萬元。

  (6)小額到戶貼息貸款方面:20xx-20xx年共爭取扶貧到戶貸款資金指標5200萬元,財政貼息資金260萬元,惠及81個貧困村。在縣信用社的支持和配合下,到20xx年12月底止,累計為貧困村20xx戶貧困戶發放小額到戶貸款5200萬元,累計收回到逾期扶貧到戶貸款1675戶,金額3169.02萬元,到期回收率89.82%。

  (二)20xx年度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情況

  1.資金下達情況

  20xx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2955.6萬元(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595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60.6萬元),其中:(1)安排基礎設施項目2140萬元(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90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50萬元);(2)安排城鄉風貌項目10萬元;(3)安排產業開發項目583萬元(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23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萬元);(4)安排扶貧培訓項目72.6萬元(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2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0.6萬元);(5)安排扶貧到戶貼息項目150萬元。

  2.項目實施情況

  (1)基礎設施項目:項目主要安排在全縣28個鄉鎮159個村,總共330個項目。其中:投入資金206.2萬元新建砂石路36條19.91公里;投入資金1656.3萬元升級硬化路221條55.523公里;投入資金43萬元建設橋梁12座100延米;投入資金234.5萬元建設人飲工程61處2555立方米。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設86條,25.35公里,占計劃33.6%,受益人口21102人;已完成橋梁建設4座33延米,占計劃33.3%;完成人飲工程20處,占計劃33.6%,受益人口16821人。預計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以及報賬工作。

  (2)城鄉風貌建設項目:硬化浪平鄉茂龍村和六路口至茙景屯路0.4公里,項目建成后受益人口983人。項目正在施工過程中。

  (3)產業開發項目:扶持貧困村養豬、養雞和種麻竹、油茶等4個項目。目前,已完成發送豬苗3292頭,占任務80.5%;預計12月底全面完成任務。已完成發送雞苗30200羽,占任務100%。預計20xx年春季完成種植麻竹和油茶項目。

  (4)扶貧培訓項目:20xx年自治區下達我縣貧困村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資金56.6萬元,培訓貧困農民5780人次。我縣計劃培訓貧困農民11250人次(黨員不少于20xx人次)。目前,已完成培訓109期11282人。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

  抓好“雨露計劃”貧困村貧困家庭子女普通高校本科學歷教育扶貧工作。根據自治區扶貧辦關于下達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計劃的通知,今年下達我縣貧困村貧困家庭子女普通高校本科學歷教育扶貧人數32人,每人補助5000元,資金總額為16萬元。

  (5)扶貧到戶貼息項目:20xx年貸款資金指標為3000萬元,貼息資金由財政扶貧到戶貸款貼息資金150萬元中安排解決。據統計,截止9月底累計發放876戶,發放金額為5609萬元;本年應收1085戶,3492.6萬元;實收814戶2958.8萬元,回收率為84.72%。

  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

  我縣嚴格按照上級下達我縣的年度財政專項扶貧項目計劃使用資金,項目投資控制在投資概算內。每個項目的申報和實施,都是按扶貧開發規劃和年度計劃有序進行,即按專戶管理,封閉運行的要求進行管理,扶貧資金嚴格用于財政扶貧項目,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規范,項目實施按時推進,及時撥付財政扶貧資金和進行項目報賬,沒有因為滯留資金而導致項目實施進度延緩和效益低下的情況發生。在自查自糾過程中,沒有發現違反扶貧資金分配、撥付和扶貧項目立項、審批的程序,沒有貪腐侵占資金的情況,沒有、虛報冒領、套取資金的情況,沒有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沒有公款消費的情況,沒有項目失敗造成資金損失浪費的情況,沒有資金滯留閑置的情況,沒有擅自改變資金用途,隨意調項的情況沒有存在違反制度規定的其他問題。

  三、主要措施

  (一)嚴格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的精神,我縣結合實際,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的實施辦法》(博發〔20xx〕2號),縣紀委特別對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作出有關規定,提出“五不準”等紀律要求。嚴禁杜絕在扶貧管理費等經費中列支用于吃喝、送禮、旅游等支出的問題。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紀律約束和監督,切實增強反腐倡廉和拒腐防變的自覺性。

  (二)嚴格扶貧項目資金管理。我縣認真貫徹國家《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和《財政扶貧資金報帳制實施細則》,嚴格執行財政扶貧資金“專戶儲存、專帳管理、專款專用”和“縣級財政報帳制管理制度”。嚴格按區、市批復的項目組織實施,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檢查到項目,按項目實施進度核拔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工。

  (三)認真抓好資金安全教育。有效利用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縣各類扶貧項目資金檢查、項目驗收等時機,廣泛宣傳中央、自治區的`扶貧政策,加強扶貧資金安全使用及監管教育,明確扶貧資金用途和使用管理辦法,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浪費扶貧資金,牢固樹立“扶貧資金高壓線”意識,認真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金。

  (四)堅持扶貧項目擇優選定。在確定年度扶貧開發項目中,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及要求,堅持瞄準貧困原則,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按照參與式方法,嚴把項目審定、申報關。在項目村確定上,通過公平、公開競選,擇優選定村級班子戰斗力強、群眾積極性高、開發條件相對成熟的村,并優先啟動建設,堅決杜絕人情關系“定項目”或“優親厚友”等問題發生,確保扶貧項目符合村情民意,資金投向合理,有效調動了項目村和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扶貧開發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五)落實項目資金公開公示制度。要求縣及項目鎮村在項目實施前后,必須將項目名稱、扶持對象、資金來源、補助標準、資金使用等情況,通過縣政府信息網站、扶貧信息網站及鎮村“政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或召開村民大會進行公開、公示。所有扶貧項目的實施及資金使用必須有群眾代表參與規劃、參與決策、參與管理,確保了農村基層民主管理與決策管理等各項制度的落實。

  (六)嚴格扶貧項目資金檢查和審計。認真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報帳制”、“審計制”和“跟蹤檢查”等管理制度,要求縣、鎮、村必須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報帳必須持有正規票據,由項目鎮嚴格把關審核,報縣扶貧辦審定簽字后,再報縣財政局進行報帳核銷。充分發揮我縣的民生資金監管平臺的監管作用,有效防止了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等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確保了財政扶貧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

  (七)強化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在扶貧項目及資金的管理上,結合我縣廉政教育制度的有關規定,涉及財政扶貧資金部門自覺接受部門和社會的監督,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和執行政策的水平,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全,讓群眾滿意,讓上級放心。

  四、存在問題

  我縣認真執行上級安排的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及監管,沒有擅自改變扶貧開發規劃和年度計劃;沒有違反規定改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范圍和投向;及時撥付扶貧資金或履行項目報賬,未造成資金滯留或影響項目實施進度和效益;沒有違反扶貧資金分配、撥付和扶貧項目立項、審批的程序;沒有截留、擠占、挪用、貪腐和騙取扶貧資金的現象。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扶貧資金投入相對不足,扶貧攻堅任務艱巨。雖得到中央、區市大力支持,但到位資金量與貧困群眾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我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項目村普遍存在集體經濟薄弱,積累少,群眾收入低,有限的財政投資只能發展規模小的項目,籌措和整合扶貧資金難度大。加之財力有限,并受各相關部門項目資金投向和扶貧項目資金投向矛盾的影響,難以形成多元化扶貧投入格局。

  二是項目實施批復時間推后和資金就位晚等因素,有個別項目村在申報項目計劃時,對項目可行性調查不夠;有個別項目需要投入資金額較大,而扶貧資金投入有限,群眾自籌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扶貧效果,

  三是個別項目村對整村推進等項目建設指導督促力度不夠,個別項目進度不一,已建成項目資金未及時結算報帳,項目管理存在重建輕管,措施落實不到位,總結不及時,檔案資料管理不規范、不完善等現象。

  四是宣傳力度不夠,對中央、自治區財政扶貧資金投向政策,特別是中央、自治區以及市縣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取得的成效還需大力宣傳,同時需要有效發揮財政、紀檢、監察、審計部門以及廣大群眾的監督作用。

  五、整改措施

  一、加大扶貧力度,積極爭取扶貧項目。根據我縣“老、山、邊、庫、窮”的實際情況,緊緊抓住“十二五”期間新一輪扶貧攻堅戰的鍥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主動向上級爭取更多的扶貧項目。

  二、加強項目管理,強化項目資金監管。我縣積極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有效。探索建立財政扶貧資金直接支付方式,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完善項目招投標制,重大項目嚴格實施招投標制度,小項目盡量交由村級組織,由群眾自主決策實施。完善扶貧資金報賬制。健全多元化的監督檢查體系和公告公示制度,完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監測信息系統”,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強化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以優化財政扶貧資金效益為著力點,嚴格按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xx〕412號)文件有關規定,制定了博白縣《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制度》等,切實加強、規范扶貧項目資金管理。

  三、加強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工作,充分調動各部門的參與扶貧開發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協作,并建立情況通報、信息共享、資源整合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扶貧開發事業。繼續探索建立扶貧開發與其他支農政策的協調配合機制。樹立“大扶貧”的觀念,主動搞好扶貧辦與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在項目選擇、資金安排和監督治理上,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和優勢,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提高扶貧工作的整體水平和效益。以新農村建設為平臺,以扶貧資金為“黏合劑”,在“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下,將各種資源有效地引導到扶貧開發上來。

  四、加大扶貧開發方針政策、扶貧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的宣傳力度。強化干部思想教育,抓好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切實加強和改進扶貧系統內部管理,進一步轉變作風,端正行風,努力提高項目資金管理水平,為提升扶貧開發效益,加快脫貧步伐做出貢獻。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9

  7月22日接臨財農()21號文件《關于開展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及時組織相關業務站、所人員,對近幾年(自x年)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位于臨川區境內東部,毗鄰金、臨、東三縣區交界處,屬丘陵地區,易旱易澇,全鎮總人口21536人,轄11個村委會,耕地面積18060畝,

  二、自查情況

  自x年,我鎮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督等各個環節程序全部納入了“一卡通”發放。

  其中:

  1、良種補貼資金:上級撥付22.98萬元,22.56萬元,32.80萬元。共計人民幣78.34萬元;

  2、油菜補貼資金上級下撥0.03萬元,1.10萬元,共計1.13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0.25萬元,其中專項結余0.88萬元,已于3月31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88萬元;

  3、能繁母豬補貼資金:上級下撥1.6萬元,8.76萬元,共計10.36萬元,實際通過“一卡通”發放9.85萬元,其中結余0.51萬元,已于5月20日區審計局專項上繳財政專戶0.51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

  鑒于上述:油菜補貼結余0.88萬元,能繁母豬補貼結余0.51萬元,造成按政策無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種時村級在統計油菜面積,統計能繁母豬數量上報看,因種植油菜遭受旱災和能繁母豬存欄變化情況,發放補貼資金時,

  四、幾點建議

  1良種補貼資金。能否由政府統一采購優質品種,由農業技術部門按農戶實際種植面積,將良種直接發給種植戶,做到了良種優質化。

  2油菜補貼資金。

  3能繁母豬存欄動態變化,當年新增母豬難以核實,應確定母豬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檔案,二至三年補貼一次。

  以上匯報當否,請批評指正。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 篇10

  縣督察組:

  根據中共文縣委辦公室、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關于對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察的通知》[20xx]159號文件精神,丹堡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20xx年全鄉惠農資金落實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現將自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丹堡鄉地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鄉政府駐地丹堡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940米。全鄉轄15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2575戶,8551人。共有黨員418人,黨組織18個。耕地面積11760畝,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xx年農民人均占有糧255公斤,人均純收入1380元。

  二、自查內容

  截至目前,全鄉共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00004元;農資綜合補貼元;退耕還林補助233956元;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1379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1474098元;五保供養94850元;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元;二女戶節育一次性獎勵資金元;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養老儲蓄金元;獨生子女領證父母獎勵金元;計生村級工作人員報酬元;農村育齡婦女環情補助金元;村干部報酬養老保障金元;村組干部報酬元。

  三、工作措施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主要領導親自抓,組建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惠農大廳,確定了財政、民政、信用社、計生、新農合、新農保等6名業務主辦,具體負責各項惠農政策的業務辦理,對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低保、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等補貼項目,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二)制度健全,發放及時。

  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各項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20xx年,鄉上對各類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三)運作規范,資料完善。

  在認真抓好各項惠農資金落實兌現基礎上,鄉上注重健全完善賬目,及時填寫“明白冊”,使每個農戶對本人享受的優惠政策心中有數。凡是上級部門下撥的各項惠農資金,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各項目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每年年底對享受補貼的人員和農戶在全鄉范圍內公示。并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及時填入農戶“明白冊”之中。

  二〇xx年十二月五日

強農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相關內容:
  • 財政存量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x區財政局:根據財預〔20xx〕7號文件精神要求,為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由鄉紀委書記負責牽頭,財政所人員負責全面清理,相關部...

  • 涉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為了進一步搞好我局涉農資金管理工作,加強涉農資金的監管,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關于對涉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自查的通知》(六府辦〔20xx〕33號)文件精神,我局及時對全局范圍內涉農資金來源、用途、使用情況進行了自查自糾,...

  • 民政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根據xx市民政局《關于認真開展20xx年民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南民[20xx]3號文件精神,我辦認真開展20xx年度民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的自查自糾工作,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報告如下:一、民政專項資金收支情況20xx年度,上...

  • 鄉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根據冶財[20xx]34號文件《關于開展全市糧食補貼和家電下鄉等惠農資金大檢查的緊急通知》的精神要求,我所對此項工作特別重視,召開所務會,及時對20xx年至20xx年惠農補貼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自糾情況匯報一、基本情況我鄉位于大...

  • 就業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為進一步提高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規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確保各項就業補貼政策落實到實處,杜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根據攀枝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就業專項資金檢查的通知》(攀人社發[20xx]292號)文...

  • 惠農資金自查報告十篇

    學校根據柳城縣有關惠農政策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使教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實現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資金使用管理更加陽光規范,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加滿意,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有序發展,現將自查報告如下:一、基本情況我校地...

  • 涉農資金自查報告合集(精選3篇)

    為了進一步搞好我局涉農資金管理工作,加強涉農資金的監管,提高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關于對涉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自查的通知》(六府辦〔20〕33號)文件精神,我局及時對全局范圍內涉農資金來源、用途、使用情況進行了自查自糾,現...

  • 財政存量資金自查報告范文(通用3篇)

    x區財政局:根據財預〔20xx〕7號文件精神要求,為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由鄉紀委書記負責牽頭,財政所人員負責全面清理,相關部...

  • 違規套取財政資金的自查報告(通用3篇)

    工貿技師學院創辦于1958年,位于株洲云龍示范區職教大學城。是一所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職業院校。學院設有現代制造工程系、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裝飾工程系、經貿物流系等五個教學系,開設22個專業,形成了以數控、模具...

  • 涉農資金自查報告集錦(精選16篇)

    根據《縣農工辦關于轉發《x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對鄉(鎮)20xx年度財政涉農資金項目開展專項審計監督檢查的通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鄉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鄉長張翔為組長,分管領導、等相關人員為成員的自...

  • 財政存量資金自查報告集合(精選3篇)

    XX縣財政局:根據《XX縣財政局關于開展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晉財通[20xx]7號),X中學對開展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自檢自查,現將自檢自查情況報告如下:一、清理結余11.638819萬元。...

  • 資金檢查自查報告(精選12篇)

    一、檢查內容:對我縣20xx年至20xx年1月的家電下鄉補貼情況進行檢查。家電下鄉補貼情況:兌付的家電產品有:彩電、冰箱(含冰柜)、手機、洗衣機、空調、電腦、熱水器(含太陽熱、儲水式、燃氣)、電磁爐、微波爐等,兌付資金2406.45萬元,其...

  • 資金存放管理自查報告900字(精選3篇)

    為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資金存放管理的指導意見》(財庫〔20xx〕76號)、《關于印發〈關于防止領導干部借公款存放謀取私利的暫行辦法〉的通知》(鄂監察發〔20xx〕1號)和《湖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北省財政...

  • 2023年財政存量資金自查報告范文(精選3篇)

    x區財政局:根據財預〔20xx〕7號文件精神要求,為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保證財政資金安全。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由鄉紀委書記負責牽頭,財政所人員負責全面清理,相關部...

  • 財政資金檢查自查報告(通用9篇)

    按照綿竹市財政局文件精神,我局在近日對局內財政資金和財務工作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一、成立了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招商局局長王道彬為組長,分管財務、紀檢工作的副局長羅雪菲為副組長財務人員為成...

  • 自查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香港| 新宁县| 甘孜县| 定日县| 汉中市| 香港 | 白河县| 娱乐| 醴陵市| 富蕴县| 葫芦岛市| 英山县| 衡阳县| 美姑县| 桃园县| 满城县| 子洲县| 方正县| 邻水| 双桥区| 永泰县| 蒲城县| 贺兰县| 喀什市| 泾川县| 巫山县| 来宾市| 保靖县| 老河口市| 绥棱县| 本溪市| 海晏县| 米林县| 习水县| 四平市| 思茅市| 厦门市| 宁强县| 珲春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