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精選3篇)
考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1
XX市人民政府:
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土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以提高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為目標,大力推進國土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按照《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十五”期間國土資源工作政府目標責任書的通知》要求,認真對照20xx年度設區市國土資源工作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辦法進行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耕地保護目標責任(25分),自評得分24分
1、XX區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健全,管理規范,落實措施,無未經批準,擅自調整基本農田,非法占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業建設或從事水產養殖。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根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好工業園區和基本農田規劃局部調整,調整規劃面積128.5397公頃,調出基本農田面積379.04公頃,補劃基本農田面積362.52公頃國,已獲省政府批準。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2、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制度健全,嚴格按照規劃審查上報建設用地,進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4、歷年來共報批17個批次,大部分按規定期限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等,其中20xx年第一、二批次的款項未交清,20xx年第三批次因未交款被省廳退件。本項目分值8分,本項目扣1分,自評得7分。
5、超額完成市國土資源局下達的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指標。20xx年我區無省級開發整理項目,未收到省級撥補耕地開發、整理專項資金。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6、已于12月底前完成農用地分等定級匯總工作并提交成果。本項目分值2分,自評得2分。
二、礦產資源管理及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25分),自評得分24分
1、已配合市國土資源局完成《XX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2、加強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工作,今年來取締、制止無證、非法采礦、死灰復燃的采礦點13個。沒有越權發證和非法轉讓采礦權行為,沒有發現嚴重破壞和浪費礦產資源的行為。嚴格依法行政,從無超越權限或不合法,不適當的執法行為。本項目分值6分,自評得6分。
3、嚴格執行探礦權、采礦權的招、拍、掛出讓規定。
今年我區按省廳《關于采礦權人采礦許可證延續登記有關規定的通知》,對符合采礦權延續登記條件的礦山企業,均采用采礦權協議出讓,收取價款。20xx年以來,停止行政審批,無新建礦山。20xx年未啟動探礦權、采礦權的招、拍、掛出讓機制,20xx年計劃設置一個(建筑用石料)采礦權進行招、拍、掛出讓。本項目分值6分,本項目扣1分,自評得5分。
4、已完成全年礦產資源征收上繳任務。本項目分值2分,自評得2分。
5、今年3月底完成制定《XX區20xx年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并下發至各鎮(鄉)街道及區直有關部門。建立了以區長、國土資源局長與各鎮(鄉)長、街道辦主任為主的地質災害防災救災聯系網絡。加強對列入省、市、區20xx年地質災害危險點的汛期巡查,監測,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并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轉發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的通知》的要求,
2、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制度健全,嚴格按照規
劃審查上報建設用地,進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4、歷年來共報批17個批次,部分按規定期限足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等,其中xx年第一、二批次的款項未交清,xx年第三批次因未交款被省廳退件。本項目分值8分,本項目扣1分,自評得7分。
5、超額完成市國土資源局下達的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指標。20xx年我區無省級開發整理項目,未收到省級撥補耕地開發、整理專項資金。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二、礦產資源管理及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25分),自評得分24分
1、已配合市國土資源局完成《XX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2、加強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工作,今年來取締、制止無證、非法采礦、死灰復燃的采礦點13個。沒有越權發證和非法轉讓采礦權行為,沒有發現嚴重破壞和浪費礦產資源的.行為。嚴格依法行政,從無超越權限或不合法,不適當的執法行為。本項目分值6分,自評得6分。
3、嚴格執行探礦權、采礦權的招、拍、掛出讓規定。
今年我區按省廳《關于采礦權人采礦許可證延續登記有關規定的通知》,對符合采礦權延續登記條件的礦山企業,均采用采礦權協議出讓,收取價款。xx年以來,停止行政審批,無新建礦山。20xx年未啟動探礦權、采礦權的招、拍、掛出讓機制,xx年計劃設置一個(建筑用石料)采礦權進行招、拍、掛出讓。本項目分值6分,本項目扣1分,自評得5分。
4、已完成全年礦產資源征收上繳任務。本項目分值2分,自評得2分。
5、今年3月底完成制定《XX區20xx年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并下發至各鎮(鄉)街道及區直有關部門。建立了以區長、國土資源局長與各鎮(鄉)長、街道辦主任為主的地質災害防災救災聯系網絡。加強對列入省、市、區20xx年地質災害危險點的汛期巡查,監測,堅持汛期值班制度。并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轉發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的通知》的要求,把“明白卡”分別發給受災點的住戶,共發“明白卡”59份。列入省、市、區地質災害危險點今年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本項目分值5分,自評得5分。
6、我區在進行采礦權協議出讓工作時,嚴格執行閩國土資綜[20xx]468號規定,首先需省廳頒布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礦區《礦產資量儲量核實報告》,爾后按有關規定,簽
訂出讓合同,收取價款,辦理采礦許可證。能按時地完成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統計工作,按時按要求做好小型砂、石、土儲量評審工作。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三、閩政[20xx]6號、7號文件貫徹落實目標責任(10分),自評得分10分
1、區政府按照要求每年從經營性房地產項目土地出讓金收入中,按不少于5%的比例提取工業用地成本調節資金,設立專戶管理,專項用于調節降低工業園區工業項目用地地價,并對工業項目用地基礎設施配套費、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等影響地價水平的收費項目,以及各地收取的地段減差價給予減免的或采取其他相應措施。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2、農用地轉用征用報件質量較好,無退件,無補件。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3、按時保質完成建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工作,完成全區54宗面積50.437公頃建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的清理補辦報件工作。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四、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目標責任(20分),自評得分19分
2、按照省市部署,完成治理整頓各階段工作任務,開展工業園區整合,現我區已整合成雙陽華僑經濟開發區、萬安工業區、馬甲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三個工業區。本項目分值3分,自評得3分。
3、嚴格執行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全部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經營性房地產項目用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0xx年,共實行招標掛牌出讓2宗,成效良好。本項目分值4分,自評得4分。
考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2
根據“雙考雙評雙掛鉤”考核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20xx年1——9月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自查工作的通知》(考辦字號)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通過認真自查,現將x20xx年考核管理工作報告如下:
一、根據工作實際和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和考核辦法
(一)為了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規范干部職工的管理,建立干部管理長效機制。在年初就制定了《干部職工百分制管理辦法》,《辦法》分為總則、扣分、加分、附則四個部分。扣分部分對干部職工考勤考核工作完成情況,工作紀律表現及工作實績等不足的情況作出明確扣分標準;加分部分對干部職工工作積極表現、實績突出、作出重大貢獻等情況作出明確加分規定。百分制管理辦法,既有紀律約束,又有激勵機制,獎懲分明,符合我工作實際,有力地激勵了我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截止目前,我已有xx名干部得到加分獎勵xx名干部受到扣分懲罰。
(二)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全辦干部職工人口計生工作責任感,認真落實包村幫扶責任制,在年初,我辦就制定了《x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督察方案》,《督察方案》對人口計生相關信息內容如:新婚、出生、手術、婦檢、流入、流出、上報數據準確率等項目的督察獎懲作出明確規定,做到獎懲分明,有依有據。
(三)為了提高分管領導及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甚至被罰的工作激勵獎懲機制,20xx年8月制定了《重點工作考核辦法》,考核的重點工作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綜治(禁毒)、“整臟治亂”、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打擊違法建設、征地拆遷、“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紀檢監察、組織、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等工作。《考核辦法》實行月考核,對工作增位排名和退位下滑的工作,對分管領導和工作組人員的獎勵和處罰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有效地激勵了分管領導和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為有效控制新增違法建設,有效遏制違法建設,實行責任倒查、嚴格獎懲及責任追究,20xx年9月特制定《新增違法建設考核辦法》,明確對村及包村干部的考核及獎懲作了規定,一是進一步增強了x村干部包保責任意識,二是提高了x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為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及“兩創”一建工作,還制定了《森林防火目標責任書》,明確x村干部和護林員的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做到責任明確獎懲分明。對從事“兩創”一建的衛生協管員和保潔員也簽定了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有利于加強對公益性崗位事業人員的管理和考核。
二、取得的成績
由于加強對干部職工的管理和考核,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管理辦法,使在各條戰線上各行各業各部門即包括全體辦村干部、聘請協管員、護林員、保潔員等所有參與辦事處工作的人員都有紀律的`約束和具體的考核管理獎懲機制及懲處辦法,所以每個干部職工都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和考核辦法轉變工作作風,盡心盡職地工作,力爭得到獎勵,不受處罰,全辦形成扎扎實實做工作、齊心協力抓建設的良好氛圍。截止目前,各分管領導各部門工作已按照年初簽定的目標責任書較好地完成,各項工作的獎勵也在繼續進行兌現中。
三、存在的問題
1、由于x人少事多,各項工作都繁忙,存在督查工作有時不到位的現象,個別獎勵考核項目未按時兌現。
2、由于工作繁多,考核機制嚴格,干部職工都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開拓創新精神缺乏,創新工作少。
四、下一步打算
1、嚴格考核管理制度,做到及獎及懲,充分激勵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2、制定激勵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干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開展工作,使工作出亮點、出特色。
考核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篇3
根據區政協主席會議安排,8月上旬以來,區政協民主評議調研小組對區衛生局履行職能,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集中聽取了區衛生局綜合情況匯報,查看了機關制度建設和行風建設檔案資料,走訪視察了荊州區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城關鎮醫院、馬山鎮衛生院、八嶺山鎮衛生院、馬南村醫務室,同10多名局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進行了個別座談。調研組對區衛生局的工作和行風建設情況表示滿意。區政協xx屆十六次常委會聽取了李成剛局長的工作報告,大家一致認為,近年來,區衛生局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保健康、促發展”為中心,以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抓手,以服務中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宗旨,全面加強隊伍建設,認真履行衛生部門職能,形成了班子團結、隊伍精干、工作規范、服務快捷的良好局面,為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衛生血防工作成績顯著
1、加大了投入。三年來,區衛生局共爭取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6個,到位資金8860萬元。固定資產投入達到5898萬元。一批衛生、血防建設項目落戶我區,包括區人民醫院建設項目1800萬元,社區衛生服務經費200萬元,公共衛生服務經費620萬元等等。目前,區內50%的鄉鎮衛生院得了改建升級,區人民醫院和30%以上的衛生院更換或配置了常用診療設備,有效提升了醫療服務水平。
2、健全了網絡。目前我區轄直醫院6家,鄉鎮衛生院9家,現已建成甲級村衛生室109家,區內建成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基層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完善,全區醫療衛生機構開放床位987張,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0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6人。截止今年6月底,累計門診6.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7%,住院病人92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醫療衛生機構累計業務收入達到589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9%。醫療衛生機構全年累計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實現了三年翻兩番的目標。
3、主抓了健康。一是落實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等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二是加強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了艾滋病、結核病、乙型肺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措施,實施了食品“放心工程”建設。三是農民參合率穩步提升。20__年全區參合農民達27.06萬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100%,參合農民在區、鄉鎮衛生院住院門檻費下降,補償比例提高,年度補償封頂線提高,加大了對慢性病患者、大病患者的補償力度。三年來,共對708人次大病患者實施了大病救助,發放大病救助資金224萬多元。四是制定了藥品進、銷、存臺帳,規范了藥品采購計劃審批程序,嚴格實行了藥品質量全程監控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藥品讓利農民208.2萬元。五是查出有螺面積415.31萬平方米,完成滅螺面積406.781萬平方米,完成耕牛查病10400頭次,查出病牛152頭。對全區136名在冊晚血病人進行了常規檢查,收入住院治療52人,開展了疫區中小學學生血防知識教育。已經完成1萬座無害化廁所建設,計劃淘汰耕牛19947頭,目前,已在太湖、菱湖兩個試點淘汰耕牛456頭。
4、強化了醫德。今年來,衛生局以治理回扣、“紅包”、開單提成、開大處方、亂收費為重點,深入開展了“醫德醫風建設年”活動。制定實施了《荊州區醫德醫風教育培訓規劃》,組織開展了“醫生職責是什么”等主題討論活動,對《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重點法律法規學習。以區人民醫院為試點,開展了創建“平安醫院”和“醫德醫風示范醫院”活動。在社區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24小時值班、巡診、出診制度。6月中旬通過對1.3萬名參合住院患者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滿意率達97.76%。目前,全區醫德醫風明顯好轉,醫療糾風投訴明顯下降,上半年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共涌現出“十佳醫德醫風標兵”23名,接到群眾贈送錦旗68面,表揚信51封,62名醫護人員拒收“紅包”,金額達4.5萬元。
5、完善了制度。建立健全了崗位目標責任制,積極推行和完善了“病人選擇醫生制度”、“醫療服務費用日清單制度”、“醫療服務知情簽名制度”。對辦事程序、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醫德醫風要求和便民服務等進行了公示。設立了投訴箱、建議箱、意見簿,聘請了社會監督員,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醫德醫風建設和衛生工作的意見建議。執行了醫德醫風考評獎懲制度,建立了醫護人員醫德醫風檔案,對醫護人員實行醫德醫風量化考評,考評結果與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績效工資、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上半年共接到醫療服務投訴15件,辦結滿意率達100%。
6、贏得了榮譽。20__年荊州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農村衛生工作先進單位”;20__年荊州區納入全省“整村推進”和“部省聯動”血防綜合治理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血吸蟲病疫情控制標準驗收;20__年區衛生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先進單位”,荊州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血防工作先進單位”,李成剛同志被表彰為全國血防工作先進個人,區衛生局被區委、區政府評定為實績突出單位。
二、衛生血防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財政扶持力度不夠大。衛生血防工作是重要的社會公共事業,財政扶持力度應該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年有所增長,以保障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醫療衛生單位每年人平經費2905元,區直醫院醫療設備老化,醫院無力添置和更新,當前有限的衛生經費與龐大的衛生機構相比,顯得杯水車薪。
2、衛生執法體制不夠順。1999年市政府、市衛生局先后將衛生防疫和衛生監督執法職能上收,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區在衛生防疫、食品監督、衛生監督執法上的“責、權、利”失衡,公共衛生管理職能缺位、管理機制運行不暢,阻礙了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3、人才引進機制不夠活。衛生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發展關鍵在于人才。近幾年來,衛生系統空編空崗現象是越來越嚴重,由于人才引進機制不活、基層醫療條件相對較差、社會保障機制不夠健全等原因,出現了專業技術人員引不進、留不住、用不上,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4、公共衛生服務不夠強。公共衛生服務事關民生及和諧社會建設,當前我區九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還有待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經費和社區衛生服務經費下撥遲緩。婦幼保健院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進行孕婦艾滋病檢測時,缺乏檢測設備。
三、對衛生血防工作的幾點建議
1、不斷加大衛生事業投入力度。財政應切實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同時要積極向上爭項目、爭資金,重點用于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的購置,建議區財政將區直醫院購置大型醫療設備經費納入年度預算之中,為區直醫院更新添置醫療設備緩解部分資金壓力。
2、積極理順衛生執法工作體制。就全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現狀而言,區內必須設立衛生防疫和衛生監督執法機構。建議區委、區政府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將衛生防疫和衛生監督執法職能下放到區,以利于工作開展。
3、努力拓寬專業人才引進渠道。對醫療衛生部門實行編制總量控制,采取因事設崗,以崗配人,合同管理,建立長效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聘用機制。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工作,大專以上醫學院校畢業生和部分緊缺的專科、輔助學科專業人員可直接入編入崗,缺編鄉鎮衛生院經公開考試或考核,應優先錄用已經取得執業醫師(包括助理醫師)和執業護士以及其他相應資格的鄉鎮衛生院臨聘衛生技術人員。
4、統籌解決社區衛生業務用房。全區16家社區醫療機構除2家業務用房為公用房外,其余14家單位業務用房均為租用,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用房租金每年就達25萬元。建議對新建或新開發的居民小區必須按照省政府[20__]51號文件要求,必須配套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由政府按綜合成本價購買并統一調配使用,交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用。
5、切實加強衛生系統隊伍建設。一是要配強領導班子。通過減少現有班子成員職數,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要提高人員素質。通過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專題講座、崗位培訓等形式,提高學歷和技術水平。三是要強化服務意識。努力創造為人民群眾多辦事、快辦事、辦好事的服務環境,樹立起機關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良好形象。四是要狠抓行風建設。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醫療服務投訴制度,強化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責任、職業規范和職業紀律意識。對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收受“紅包”、回扣等違紀行為,要給予重罰并追究相關領導責任。要為廣大人民群眾送醫送藥、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