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年檢自查報告(精選3篇)
幼兒園體年檢自查報告 篇1
一年來,我園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下,以“依法辦學的示范園,早期教育的特色園,科學管理的先進園,教育科學的基地園”為目標,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促發展,不斷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園所在不斷的成長與進步,并取得了一些成績。現根據夏教育局精神,針對《鄰水縣民辦幼兒園年審評估指標》,對幼兒園的各項工作認真開展了自查工作,現把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園建立了園務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實行民主科學管理。
在管理上我們充分調動每一位教職工的積極性,發揮她們的長處和優勢,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各類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健全,職責明確,檢查措施落實,激勵機制完善。與此同時,我園還把“質量為本,服務為宗,環境為先,價值為魂”作為園訓,在教職工中積極提倡,做到熱愛幼兒園、熱愛孩子,樹立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重視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建有房屋、設備、消防、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制定了相關的應急預案,并且建有食品、藥品等管理制度和幼兒接送制度,大力做好安全月宣傳工作,向家長發放《幼兒安全知識調查》,制作安全教育圖版,全力提高著幼兒、家長、教師的安全防范意識,在我們一絲不茍的工作下,近1年來無一起責任事故的發生。
二、辦園經費來源于家長繳費,堅持按規定收費,勤儉辦園的原則,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賬目清楚,手續齊備,專款專用,有計劃地添置教學設備,辦園條件不斷改善。
三、教育教學工作
1、一年來,我園認真貫徹執行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堅持保教原則,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主動接受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管理、監督檢查。
2、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孩子生活節律為依據,制定一日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游戲活動,戶外活動和各生活環節活動的時間,充分體現動靜交替,保教結合的原則。重視創設與保教相適應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參與布置,體現孩子參與的痕跡。重視幼兒的情感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情緒愉快。
3、立足本園實際,堅持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尊重幼兒的興趣開展區域活動,為孩子提供可操作、可變化的開放性材料,給孩子提供積極探索的余地和欲望,體驗活動的快樂。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觀察幼兒,寫觀察筆記和跟蹤筆記分析研究幼兒,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通過啟發性語言、環境的設置和材料幫助幼兒,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先從孩子興趣與需要產生主題,引導幼兒討論,引起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其次收集資料、材料和相關的學習信息豐富學習內容。活動內容緊密結合幼兒生活及其興趣點,使幼兒在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積極利用托幼一體的特色,開展各類形式的大帶小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到臨時大家庭的穩馨與快樂。
4、重視家長工作的開展,促家園間的聯系。認真做好家長訪談、家訪、家園聯系冊以及邀請專家為家長進行“家教知識的講座”和“兒童常見病預防的講座”,為家長朋友們提供了學習與咨詢的平臺,開展各類親子活動,增進親子情、親子樂;另外重視家園的互動性。在班級家長會我們在形式與內容上進行了調整,首先向家長征集他們比較困惑或關心,選出大家幾個較共性的問題(如: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發生矛盾沖突,家長如何處理等),然后在家長會中把問題拋給家長,發揮家委會成員的作用,與教師一起成為小組中的中心發言人,分別進行討論與交談,每一位家長在會中得到了發言權。在互動式交流中,家長們學習其他父母好的育兒經驗,從中尋求合適的、有效的教育方法。總而言之,家長工作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有記錄、有總結。
5、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教科研意識。園領導積極鼓勵教師教科研活動的理論知識,鼓勵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教科研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制度、有活動、有記錄.
四、衛生保健
1、制定、完善與執行各項衛生保健制度
根據衛生部《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的內容,我園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各項衛生保健制度,如:消毒制度、清洗制度等。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每天保證2小時的戶外活動,充分利用陽光、空氣等自然因素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師幼每年體檢一次,受檢率100%,預防接種率100%,建立了幼兒健康檔案。
2、規范飲食管理,平衡膳食
我園廚房設施設備齊全,流程科學合理。幼兒園成立了膳食委員會,由園領導親自參與,每學期定期召開膳食會議,商討幼兒伙食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我園按要求兩餐間隔3.5小時,每周提前為幼兒制定營養均衡的帶量食譜,在合理營養上由于我們依據托班孩子的消化能力,要求食堂人員把菜切細、切碎,軟硬適度,烹飪上講究色、香、味、形,米面搭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并且做到每學期都進行營養量的分析、統計。教職工與幼兒伙食嚴格分開,食品由專人配送,做到即買即吃,保證食品新鮮、安全。
3、有目的有計劃的對保育員進行培訓。
我園認真貫徹保教并重的原則,隨著辦園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保育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園除定期參加保育員技能考核外,每學期的衛生保健工作計劃都制定培訓內容,有理論學習、事例研討、技能比賽、園內科研課題的學習及參與研究等等,優化保育員的整體素質。
4、積極做好衛生保健知識宣傳
我園重視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工作,每學期,保健醫生都會在宣傳欄里向家長和全體教職工宣傳衛生保健知識,除此之外,在季節性疾病高發期,突發性疾病時都會及時向家長發放通知,使家園同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改革與發展的新世紀,在我園軟硬環境已具備的今天,我園按照相關程序積極籌備申報工作,經自查,我園已達到標準,懇請教育局領導調查落實后予以批準。凈,地面清潔,空氣新鮮,為師生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五是嚴格幼兒晨檢,嚴密觀察幼兒身體狀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家長并做好應急處理,確保幼兒安全入園,平安離園。
幼兒園體年檢自查報告 篇2
沙龍時間:20xx年4月27日(周五)下午16:30-18:20
沙龍地點:河南教育學院
沙龍主持:河南教育學院徐玉斌教授
與會人員:河南省幼教專家、優秀幼兒園園長和校信通教育研究中心工作人員
沙龍議題:
1、家園溝通的方式都有哪些?您認為哪幾種方式更有效?
2、您認為家園需要溝通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如何通過有效的家園溝通實現家園共育的目的?
4、家長如何才能更好地參與家園共育及幼兒園建設中來?貴園采用過什么方式,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5、您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
沙龍內容:
徐玉斌(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訓中心副主任,河南教育學院教授)
幼兒園在幼兒教育中起主要的引導和協調作用,如果脫離家庭是不可能完成幼兒的教育任務的,像幼兒的生活習慣的培養、身心的發展、知識的學習等。
家庭是自然教育體,沒有組織性、計劃性和系統性。幼兒園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就要整合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幼兒教育。平時幼兒園和家長的接觸比較多,但是溝通面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怎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家園溝通,促進家園之間更好的溝通和理解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楊軍(鄭州市教工幼兒園園長)
孩子到幼兒園是孩子走入社會的第一步,生活的環境和接觸的事物改變了,孩子和家長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很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以后心里很擔心,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么樣,產生一種分離焦慮和緊張感,不能安心的工作。家長需要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幼兒園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在幼兒園生活得怎樣等。家園溝通是家長的迫切要求。幼兒沒有自理能力,很多的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完成教育的任務。因此家園溝通是大家都要重視的。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能夠提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是獲得家長和社會認可的重要方面。幼兒園做的大量的工作只有被家長理解,才能得到家長更好地支持和配合。
家長調查,征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的結果顯示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不了解,對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不了解或者理解有誤差。怎樣做好家園溝通,我們通過摸索,有以下做法:
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讓家長理解幼兒園的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
1)加大宣傳力度。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取得了哪些好的成績都要讓家長知道。通過家長會、學校活動、宣傳欄,對學校(比如評為鄭州市幼教先進單位)、老師(發表論文、獲獎)和孩子(參加書畫競賽作品、獲獎證書復印件)取得的成績進行宣傳。
2)幼兒園各班拍攝、錄制各班自己舉行的活動,將照片等貼在本班的宣傳欄、家園聯系欄里,向家長展示。
3)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在幼兒園開放日,請家長來幼兒園觀摩、參觀;經常開展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參與。這些都受到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校溝通。家校溝通工作中遵循創造性地開展家校溝通原則,各班自己想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老師之間、各班之間互相交流,好的經驗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李麗(河南省基礎教研室教研員)
舉例:朋友的孩子轉學到楊軍園長的幼兒園(鄭州市教工幼兒園)以后。小孩子回來之后就說現在的幼兒園可好了,家長讓孩子舉個例子。孩子就說在以前的幼兒園中午睡覺的時候老師就吼學生睡覺了,睡覺了。現在的幼兒園老師悄聲說小朋友,快睡覺。孩子以前的時候不愛說話,現在感興趣的東西多了,回家喜歡問問題,有了很大的進步。
姚煥梅(鄭州市二七區教文體局教研員)
送孩子入園以后,我作為家長,心也是揪的不行,眼淚汪汪的沒有心思工作,一整天都對孩子牽腸掛肚。而我們幼兒園,則提出一個較好的教育理念:凡是哭的孩子都要在老師的懷抱,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關愛。我們應當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要站在家長的位置去思考。我們不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關注哭鬧的孩子,還對教師進行職業培訓,讓老師可以從專業角度去關注孩子。記得有一個郊區幼兒園請我去講課,幼兒園家長由于多數都是做生意的人,我擔心家長不愛聽。但是講起來以后發現家長沒有人說話也沒有注意到下起了雨,都在很認真地聽。其實家長都是非常關注孩子的教育,我們要做好家長的顧問。那次提問積極,小紙條寫了幾十個。因此呢,老師要細心和有耐心,家長的素質不同,性格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和老師的交流方式也不盡相同。早前、飯后、接孩子的溝通時間是很短的,但方式方法很多。
董琪(鄭鐵局幸福路幼兒園園長)
在家園聯系這項工作方面,本園有與其它園相近的地方,比如宣傳手冊,開放日等等。我們還會針對性的開展活動,希望能夠最大的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如進入春季以后,孩子入園時間延后,我們就進行了家園晨練的活動。比如跳繩等,進一步調動家長積極性,催著孩子早點來,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舉行了競技周,引入了家長和孩子共同表演的形式,改變了單純的幼兒表演模式。比如拔河比賽,除了小孩,還有家長和家長,家長和老師的比賽。家長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反饋非常好,許多家長想到了他們的童年時光。四月份四所幼兒園的孩子在火車頭體育場進行了家園團體操的表演。
今年3月份開通了校信通,剛開始家長不是很理解,認為幼兒園和學校不一樣,幼兒園的家長每天都可以見到孩子,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但是通過校信通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今年幼兒園入托量比較高,我們每天3次反饋幼兒在園情況。剛才老師談到分離焦慮,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孩子的分離焦慮還不如家長的分離焦慮,家長的分離焦慮帶給了孩子的痛苦,我們通過校信通給家長發孩子的在園情況,使家長能安心工作。等家長來接的時候面對面進行交流。幼兒園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并且做了自己的碟片,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上篇——您能看到的(幼兒園的環境、孩子們上課的情況等),下篇——您看不到的(老師們布置環境、為孩子們準備課程的情形等)。家長們看了以后對幼兒園的了解就會更深入,也會更加配合老師們的工作。
黃鳳枝(河南省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副園長)
家園溝通重點在于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省直機關幼兒園的主要做法是:每個月舉辦一次親子活動;每天交流家園互動反饋手冊(新入園的第一個月);每個幼兒園老師都配有公務小靈通,24小時開機,隨時接受家長咨詢。另外,因為幼兒園人數較多,該幼兒園將整園的外出游玩活動改成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由家長主要組織,老師配合并參與班級活動。對于大班的孩子,幼兒園主要解決小幼銜接問題,但如果是本園老師講或者開家長會,家長都是不太信任的,因為家長認為幼兒園教師就是教幼兒園的,不會知道小學要求什么。針對這種情況,我園就邀請小學老師來給家長講或者開家長會,告訴家長小幼銜接應該是什么性質的銜接、怎樣銜接等,這樣家長們都很信服,效果也很好。
宋志紅(安陽市實驗幼兒園園長)
幼兒園在家園溝通方面主要做了:1、經常告知或通知家長;有什么樣的活動和通知都告知家長。2、為家長提供一些育兒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可能是不系統的,不科學的。現在好多老師吧家長當成了助教和被訓斥的對象,讓家長在家幫助孩子怎樣和訓斥家長你的孩子今天在校怎樣。家園溝通方面要給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應該給老師進行這方面的培訓。在安陽廣播電視報上做家長專欄,每周一期,一問一答的形式,解答家長疑問;不同年齡的班級開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家長會。小班家長的家長會的目的是了解幼兒園和對幼兒園有信心,讓所有的老師和家長見面,對家長介紹自己的教育理念,把家長吸進住;中班孩子主要是教育行為;對大班的孩子主要是小幼銜接問題。園內還非常注意引導讓家長關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侯方(鄭州市二七區小天鵝幼兒園園長)
對家長重要性的認識:
1.家庭為孩子提供物質資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
2.家庭是孩子進入社會的橋梁。
3.家庭和諧與否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非常大。
家校溝通:
1.設立家長接待日,園長與副園長接待。
2.組織幼兒園開放日活動。
3.定期召開家長會,由園長主持。
4.家園聯系手冊(校信通作為高科技產品,提供了一種家校溝通平臺,值得提倡)。
5.主動表揚家長,對好的建議與意見幼兒園不僅對家長要有精神表揚,還要有物質獎勵。
6.園長熱線。
7.家長學校(定期舉辦專家講解)。
8.家訪制度(孩子入園以前要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基本狀況。開學前、放假前都要進行家訪)。
9.家長讀書活動(園內推薦數目,幼兒園教室門口掛有雜志)。
10.每學期都組織家長沙龍活動。
李麗老師推薦書目:
?回到基本元素去――走進新t;綱要>》
作者:李季湄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由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季湄主編,系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計劃研究成果的總結。
幼兒園體年檢自查報告 篇3
一、基本情況
自20__年起至今我園已經進行了五年貧困幼兒的資助工作,我園地處農村,外來務工子女流動人口較多,幼兒家庭情況復雜,給貧困生認定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主要做法
(1)宣俠傳資助政策。
及時下發補助宣傳資料,校門外張貼,校園群里通知。
(2)成立資助貧困學生評審領導小組資助工作。政策性強,為了把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把好事辦好,讓群眾滿意,社會滿意,讓最困難的家庭子女受益。學校成立由園長任組長、班主任等為成員的評審領導小組。健全監管機制,確保專項資金落到實處,順利推進學前教育階段資助政策,體現資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貧困家庭的幼兒不受經濟影響,能認真學習、完成學業。
(3)確定資助范圍和對象。為學前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貧困學生,并優先考慮以下幾類:
1、孤兒(含艾滋孤兒)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等無直接鋅經濟來源的學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難的。
3、父母雙殘或單殘,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5、家庭成員長期患病或喪失勞動力,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
6、殘疾家庭子女、殘疾學生。
7、家庭被鎮民政辦列為特困戶,持有特困證,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雙下崗職工家庭子女,家庭為民政部門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者的子女。
(4)、資助對象認定程序。
1、公開資助信息。宣傳資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戶曉。
2、資助申請。貧困家庭學生家長填寫《貧困家庭教育資助申請表》
3、評審及公示。評審小組對申請資助的學生家庭貧困程
度進行審核,擬定受助學生名單并公示,公示期內如有異議的,評審小組對有關情況進行重新審核。
4、上報。學校根據公示無異議的受助學生名單填寫好《教育資助匯總表》上報。
5、資金發放。資金到位后由銀行將補助資金足額發放,并履行好領款簽字手續。
(5)、享受資助的.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根據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返貧的實際情況對受助的貧困家庭學生作出適當調整。
三、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辦法
1、貧困學生認定中難度大。由于種種原因幼兒家長不能如實說明家庭情況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工作中不易把握。
2、資助名額有限,致使少數貧困學生暫時不能享受資助。
資助工作是一項愛心工程,惠民工程,也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更加細致調差,將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全面覆蓋,深入到每一個幼兒家庭宣傳政策,全面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和經濟狀況,一如既往地嚴格執行政策,使資門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個貧困家庭的子女。讓領導滿意、家長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