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自查報告(精選3篇)
中學學校自查報告 篇1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單純的“教書匠”轉變為自覺的“研究者”,主動的“實踐者”和嚴肅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和學會創新。在市、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創建學習型校園和形式多樣的教師校本研修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學校無論是在創建學習型校園,還是在教師校本研修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改觀,有的甚至是成效顯著,現將近期工作自查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營造氛圍,強化校本研修管理。
校本研修工作開展以來,我校領導始終把它放在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董校長多次召開校委會商討有關校本研修的話題,指示學校教導處和教研室要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早日拿出具體的方案和措施。他還經常在學校例會上大力宣講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研修,不僅能夠提高廣大教師的綜合素質,而且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倍增器。領導的講話,使老師們內心受到觸動,思想上更加重視。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把校本研修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學校加強了對校本研修過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時間、內容、人員、考評“四落實”,學校有記錄和信息反饋記載。
二、機制保障,帶動學習,健全校本研修制度。
各教研組根據教研室工作要點,結合各組教師實際,均制訂出了切實可行的學期教研工作計劃和學科課題工作計劃,加強了對教師教研、教改的課題指導。真正樹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建立教學研究的保障機制,整合學校教研室、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和備課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開放的學校教學網絡;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研專業人員等校內外各方面的作用,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了平臺。此外學校還制定了《合陽中學校本培訓獎懲制度》《合陽中學教師教科研評價制度》,《合陽中學校本研修學時認定辦法》、《合陽中學教科研課題管理制度》等十余種相關制度。把考核結果與獎懲、教師評優等掛鉤,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以校為本研修活動。
三、提高認識,相互學習,豐富校本教研含義。
學校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意味著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教學研究的問題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并進行分析,最終解決。正基于這點,我們組織教師不斷提高研究水平,讓教師集體備課,集體說課,集體評課,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研究潛能和意識,不斷提高研究的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學習、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研究水平。
四、采取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課改實驗的成效。為此,合陽中學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師資研修的重點任務來抓。重點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一書,加強通識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確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實踐新理念、優化教育過程,為全面課改打實基礎。
二是確保研修時間:用足、用好業務學習時間。
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點圍繞說課、上課、評課開展教研組活動,通過校內各科公開課、示范課和觀摩課研修,在一個個案例中實踐、體驗新的課程理念。四是加強合作交流:派教師外出學習、觀摩,返校后及時向教研組其他成員傳達先進思想、理念,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中學學校自查報告 篇2
自我市開展“一創雙優”活動以來,按照我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通過集中和討論,我認真地學習了“一創雙優”活動的相關內容,積極參加了學校里的大討論,認真查找自身在學習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從自身找原因,主動整改,自我完善。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及表現:
1、思想認識不夠,政治理論學習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從實質上深入研究,導致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存在困惑。
2、與家長溝通不夠。學校、家庭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集體。要使能有個性地發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必須與家長及時密切地聯系,多交流,多溝通。在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主動,未能全面的了解學生。
3、業務有待提高,本人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初次接觸歷史教學,教材不熟,教學方法過于簡單,缺乏創新。
4、教學的基本功,不是很扎實。作為歷史教師,普通話不太好,發音不準,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1、對教學理論的學習認識不夠,疏于學習。以往我總認為,只要能把的本職工作干好就行,其他學習都無關緊要,殊不知,學習與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統地、全面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在我自己的教學工作崗位上,我認為只要能把歷史課上好就行了,而放松了對其他課的知識學習。
2、對“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觀念弱化。我們的一切出發點應著眼于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在工作中,學生稍有不聽話就缺乏耐心,缺少笑臉和熱情,總認為他們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想要怎么樣就隨他們,對他們也不嚴格管教,放任自流,與同學們的交流不夠,沒有與經常與他們打成一片結下濃厚的情誼。
3、思想觀念不創新,認識落后進取心不強。思維局限,認識落后,進取意識不夠強,認為工作上過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穩而不亂,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按部就班,認為只要規規矩矩地按教學條款和規章制度的要求辦事,工作上不出錯,不給學校添亂子,也就問心無愧。沒給自己樹立起跨越的高標桿,讓自己朝著目標堅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標追求和奮斗的激情與勇氣。
三、努力方向及改進措施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提高思想認識,并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2、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虛心求教,探索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
3、樹立服務意識,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始終圍繞為學生服務的這一先決條件,嚴于律己,一絲不茍,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中學學校自查報告 篇3
按照校黨委的全面部署與系總支的具體安排,在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本人認真學習了中央八項規定與省委六點意見,并通過深入了解“四風”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具體表現,開展了認真的自我剖析與對照自查。現將自查情況與整改方向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本人作為一名基層行政工作人員,主要擔任黨務與行政秘書一職,在參與全系日常行政事務與學生服務管理工作的同時,也承擔著部分系內資產管理與維護工作。又因在系黨總支分工中負責宣傳工作成為總支成員。通過對“四風”的具體了解,認為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在學校大力弘揚的“錢學森精神”與“延安精神”熏陶下,奢靡之風在處于基層崗位的自己身上并不存在。但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的影子在具體的工作中會有或多或少的體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形式主義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主要集中在面對各種行政事務時條理性不強,缺乏統籌兼顧的業務能力,從而形成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的習慣,忙于交差而忽視了對工作內涵的梳理與挖掘,忽視了對工作規律的感知與總結。同時,在各項教學或學生活動的宣傳報道中同樣存在此類問題,只重視對活動過程的宣傳而忽視了對活動內質的挖掘積累,未能很好的將宣傳工作和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與系本文化積淀相結合。
2、官僚主義在工作中的體現主要在對待師生的態度上,雖然自己的工作職責是管理協調與綜合服務,但是在面對有限公共資源與師生不斷提高服務品質需求而產生矛盾時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日常瑣事對個人情緒的影響,容易出現工作方法不當,態度生硬等問題。
3、享樂主義在工作中的體現主要是伴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一方面對于工作內容更加熟悉,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容易產生懈怠情緒,在工作激情下降的同時惰性隨之增加,從而導致了工作熱情與工作態度的下滑。
二、保持與整改的方向
針對上述問題,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自己認識到“四風”的存在對于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及各項工作的開展是不利的,同時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黨員形象,更無法為體現黨組織的先進行貢獻力量。因此,時刻注重從自我出發的“保先”教育,在工作中虛心聽取黨員群眾的中肯建議是改變“四風”的思想保證。
面對形式主義,不斷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與業務能力提升,增強自身的綜合分析與理解能力,提高思想意識,在協調好各項工作關系的同時注重對其規律、經驗的總結是良方;面對官僚主義,堅持自身素質修養的提升,堅持身在群眾中,心與大家同的理念,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是良藥;面對享樂主義,以積極進取的身邊典型為榜樣,向踏實工作,全身心融入教育事業的同仁學習結良友。
以上就是本人在本次教育實踐中的發現與收獲,轉變“四風”并非一時之功,而需一世秉承。因此,我們不僅要注重抓住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更需要在漫長的工作實踐中通過點滴積累使之內涵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