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范文(精選3篇)
農村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范文 篇1
一、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義務教育學校385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村小167所,教學點119個,鄉鎮中心小學57所,初中38所。在校生57320人,教師4048人。
1、d級危房8417m2,分布在全縣19所學校(主要是閑置校舍和教師臨時住房)。
2、課桌椅55973套,除2176個學生使用雙人課桌外,其余學生均實現單人單座。
3、寄宿學生床位率84.15%。
4、56.61%的學校有安全飲用水。
5、中小學食堂48344m2。
6、全縣共有廁所蹲位4835個。
7、校舍門窗完好率94.83%。
8、取暖設備擁有率2.07%,全縣有366所學校沒有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
9、學生上下學突出安全隱患點479個。
10、規定的營養餐除了縣城6所學校外,農村學校學生均有享受。
11、集中連片的特困鄉村教師享受生活補助率達100%。
12、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學校184所,配備率47.67%。
13、規定的公用經費接收率100%。
14、國家規定課程開齊率100%。
二、存在問題
我縣集山區、庫區和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于一體,經濟不發達,人口分散,縣本級財政對教育支持力度有限,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尚不能達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相關標準”,具體表現在:
1、d級危房存在安全隱患。全縣有19所學校存在d級危房,分別是:。由于學校生活用房十分緊缺,至今仍未拆除,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2、寄宿制學校學生床位不足。床位為率82.67%,全縣93所寄宿制學校中有30所學校學生達不到一人一床,“一人一床”的達標率為67.74%。中心學校、小學床位率不足60%。另外,宿舍樓及配套設施不足,有男女生同住一幢宿舍樓的現象,有的宿舍樓沒有配套衛生間,學生夜間上廁所十分不便,安全隱患大。
3、廁所不能滿足師生需要。全縣有20個教學點沒有廁所,90%以上的學校沒有教師廁所。另外,部分學校廁所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個別廁所位置偏遠、偏低,陰雨天不利于學生使用。
4、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不足。全縣有365所學校沒有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山區冬季寒冷,給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5、安全隱患尚存在。一是果子園鄉中心學校地質災害點3個,校門口1個;二是部分學校位于交通路口和快車道的急轉彎處,車輛多、車速快,學生上下學橫穿馬路很不安全;三是社會育人環境存在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社會上的網吧、臺球、游戲室對學生的影響還非常大,學校周邊的飲食攤點和食品店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6、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不足、利用率不高。全縣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學校184所,配備率47.67%,不足一半;同時,本次督查發現,因師資問題造成配備教育資源有近半數沒有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很好的利用。
7、專業教師缺乏,造成開齊的課程無法開足。因專業的常識學科(音、體、美、英、信息)教師缺乏,造成相關課程只能停留在課程表上,沒有真正上起來,同時造成部分音、體、美器材閑置。另外,教師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部分老教師不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還是老一套教育教學模式,特別是一些村小和教學點,教育均衡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整改措施
1、爭取消防、安監等部門配合,全力拆危,消除所有學校危房,同時,加大教師周轉宿舍和公租房建設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校舍緊張問題。
2、爭取鎮、村兩級政府及財政部門支持,加大危廁改建力度,使村小以上學校達到《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要求的廁所。
3、教育主管部門及鄉鎮給予全力支持,實現校園完全封閉;同時,在校門口馬路設置安全減速帶,在學生上下學道路設置安全警示牌,減少安全隱患。
4、從各校現有教師中抽選有一定專業基礎能力人員進行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培訓,設立考評獎懲機制,確保已配備的設備得到有效利用。
5、針對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及小學科學、思品等課程,建立全縣性的考核、評價制度,敦促學校、教師重視,保證開足開齊課程,實現常態化。
縣教育局將以本次督查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督查力度,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農村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范文 篇2
為貫徹落實《全市秋冬季校園疫情防控暨學校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我校認真開展預防新冠狀病毒感染得肺炎工作,從而保證了師生的健康,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現將學校工作自查情況匯總如下:
一、高度重視,強化疫情防控工作
認真落實上級預防傳染病有關會議、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達,不折不扣。學校根據情況及時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秋冬季預防傳染病的具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校制定了預防傳染病應急預案,成立了預防傳染病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對各項應急工作以及各項管理制度及時監督落實。切實做到對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處置”的原則。
(一)建立健全制度,認真檢查落實
1、完善了疫情報告制度。在學校一旦發生流行性疾病時,就必須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及時有序地把疫情報告上級,力爭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之中。不瞞報、不謊報、不漏報、確保疫情準確無誤地上報。并做好記錄。
2、強化了晨檢制度。我校加強了晨檢制度。每天早上學生到校后,班主任首先檢查學生是否正常到校,有無發熱現象,其他癥狀。認真執行晨檢制度,有晨檢記錄和因病缺課記錄。
3、及時發現、報告。為了進一步做好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確保預防措施落到實處,掌握師生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理學校有發熱等癥狀的患者,防止傳染病蔓延,
4、加強學校的消毒、通風工作。定消毒通風制度,學校所有需要消毒場所都有專人負責。
(二)開展活動,措施得力
1、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情況。各班每周上一節的健康教育課,學校還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班會等形式對全體師生進行傳染病知識宣傳教育。真正使每一位師生對傳染病的防治有高度的認識,上下一致,齊心協力,嚴防傳染病在學校發生和流行。
2、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亂吐痰,保證了校園環境衛生的干凈、整潔。每周開展1次大掃除,每日開展2次小掃除。教育學生講究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教育學生生病時及時讓家人陪同就醫,對疑似有傳染病的學生先勸其先治好病再上學,并及時與家長溝通,防止發生學生因帶病上課而傳染他人的現象。
3、建立和健全家校聯系制度。充分發揮校微信群的作用,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與家長隨時可以聯系的通訊方式。教育學生有事要請假,來不及請假的要及時打電話告訴老師,因病請假的要把病因告訴老師,并做好記錄。
二、廣泛開展秋冬季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一)重視秋冬季安全宣傳教育。
學校十分重視對師生進行秋冬季安全宣傳,召開全體教師安全工作會議,強調秋冬季安全教育,尤其是注重防范校內外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以及秋冬季消防、交通等安全教育。在宣傳欄和各班級黑板報對全校師生進行冬季安全知識宣傳,通過各班開展消防安全應急演練和秋冬季安全知識主題班會,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扎實有效地開展學校安全自查和整改工作。
1、學校對校內消防器材進行全面檢修,教學樓及教師辦公室的滅火器及時添置。
2、冬季來臨,容易引起火災,學校對線路、插座、開關及各種用電器材進行了檢修,以免線路及用電器由于老化引起火災。對平時來客來訪嚴格執行來客登記制度。
3、對校園內部分綠化帶及時修剪,避免擦傷學生。
4、強化路隊管理,確保學生交通安全,無事故。加大教師護送力度,確保學生有序、安全上下學。
5、與此同時,將學校安全工作和學生評優選先操行進行綜合評分,充分發揮監督作用。注重常規教育,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講,日日查。杜絕學校秋冬季師生安全事故發生。
農村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范文 篇3
根據兵教綜發[20xx]23號文件《關于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精神,并按照《全國環保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中小學環境教育大綱》的要求,北屯中學于20xx年5月開展了“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目前創建活動的各項工作已按計劃完成,已具備兵團“綠色學校”基本條件。現根據新疆兵團中小學“綠色學校”評估標準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向師教委、師環保局匯報:
一、組織管理
1、領導重視。為加強對我校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的領導和管理,我校于今年5月成立了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對環境教育宣傳、教師環保培訓、環境教育教材開發,課程設置,學科滲透,校園綠化、校園美化等各項工作進行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并制定了北屯中學創建“綠色學校”實施計劃,按照兵團創建“綠色學校”實施步驟,部署安排創建活動的各項工作、定期檢查,整改,及時總結。(自評分7分)。
2、資料齊全。為更好的開展環境教育,增強中學生的環境意識,我校教研室專門編寫校本教材《環境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認真撰寫教案,積極開展論文研討活動。(自評分4分)
3、宣傳教育。我校根據“綠色學校”創建活動計劃于20xx年6月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板報比賽,并在藝術節期間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為主題的手抄報展。學校廣播室、圖書館、閱覽室有環保書籍20余種。并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自評分7分)
4、環保培訓。我校根據兵團創建“綠色學校”的步驟制定有學校環保培訓法,定期對教師進行環保培訓。(自評分4分)
二、課內教育
1、課堂滲透。我校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都能夠積極滲透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內容貼近生活,注重實效。學校各學期舉行一次環境教育研討課,并有教案。在學校組織的期未考試中有環境保護的內容。(自評分11分)
2、活動課程。我校積極開展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十一”期間校團委、少先隊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演講比賽,“我愛綠色”盆花展,“綠色家園”征文等活動,全校3000余名師生參加了活動。同時各教學班每學期都要定期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自評分5分)
三、課外教育
1、小組活動。我校小學部和中學部都成立有環境保護小組和環境保護青年志愿者小組,積極開展爭創“環保章”,收集廢紙,環境保護宣傳等活動。環保小組有輔導老師。(自評分6分)
2、實踐活動。我校每周都安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大掃除,每年春秋季節都要到北屯平頂山立體植物園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積極組織學生搜集和整理環境保護的資料。在社區宣傳方面,我校組織學生到北屯油脂廠參觀冶的工藝流程,暑假期間開展了“北屯環境污染與治理”的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參加各類環境教育活動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評分9分)
3、專題教育。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校積極制定活動計劃,并且各班開展了講環保小故事,自編自唱環保歌、講演比賽、板報比賽、交流會等活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教育教學顯著。(自評分6分)
四、校園環境
1、校園綠化。我校綠化面積是達17000平方米,基本實現春綠、夏花、秋、冬樹,同時加大了花園式建設的力度,使校園環境到四化(即硬化,美化、綠化、化)(自評分4分)
2、衛生狀況。我校校園綠化無亂扔垃圾現象,課堂環境優美整潔,食堂、宿舍干凈整潔,測所為水沖式無害化處理,無臭味、異味。所有共公場所均要定期消毒,無衛生死角。(自評分6分)
3、學校實驗室,垃圾池,鍋爐房產生的污染能夠有效處理,學校在各主要道沒有10個果皮箱,3個廂式垃圾箱。使校園污染有效控制(自評分6分)
4、環境意識(自評分8分)
五、教育效果
1、環保行為。我校為無煙學校。校園內無亂丟、亂吐、亂亂畫的行為,學生具有較強的環境意識,學校每周一對學生進行儀容儀表檢查、促進了學生在家、學校、社會養成衛生、健康、環保的生習慣。(自評分10分)
2、教育效果。今年我校向兵團報送綜合實踐課程環境教育方面的課題9份,有1人獲兵團一等獎,2人獲兵團二等獎。6人獲兵團三等獎。我校教師黃玉華編寫的《走進金山》,畢惠編寫的《我的家鄉》分別被選入國家綜合實踐教材。20xx年我校學生參加兵團環保有1人獲獎。(自評分5分)
(自評總分為98分)
六、加分項
1、我校畢慧老師編寫的《我的家鄉》報送入國家綜合實踐實驗(3分)
2、我校學生參加自治區生動物保護知識比賽,有12人獲一等獎、24人獲二等獎、29人獲三等獎(2分)
3、我校把環境教育列入必修課(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