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通用3篇)
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 篇1
在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和高村鎮中心校的直接指導下,我校于近日完成了學校電教的自查工作,我們對照相關文件要求,對學校電教的硬件設施作了完善,對檔案作了整理規范。目前,我校的電教工作已有了長足進步。們深知電教教材是教材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現代技術教育之本,對推動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竭盡全力地做好電教教材的使用工作。
一、嚴格按政策收繳電教教材代辦費,做到專款專用。學校在新生的代辦費中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的精神,學校對電教教材做到了專款專用,電教教材費都用于訂購電教教材,沒有用電教教材費購置電教硬件或挪作它用。
二、學校積極利用電教代辦費,建設好電教教材資源。學校積極利用電教教材代辦費,建設好學校軟件資源。
三、專人負責,加強電教教材的管理和使用。學校領導非常重視電教教材的建設、管理與使用,指定專人負責電教教材的保管和借閱,制定了詳細的電教教材管理制度,提高電教教材的使用率,讓其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將所有的電教教材采用分類造冊,并匯編成目錄發給每個教研組。
1、管理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對所有電教教材要登記造冊。嚴格履行借還手續,管理人員要熟悉業務,堅守崗位,工作耐心,服務熱心,積極協助使用人員查找資料。
2、管理和使用人員要掌握或了解每種電教電教材使用和保管方法,限度的延長其使用壽命,要注意防潮、防曬、防壓、防塵、防腐、防高溫、防劃傷。
3、所有電教教材不經領導允許,任何人不得外借、復制、刻錄或涂改。
4、為了充分發揮電教教材的效用,使用人員借到電教教材后,要抓緊時間利用,用后即還,最長不得超過3天。
5、管理人員在使用人員歸還電教教材時,要認真核對檢查,看名稱是否相符,數量是否齊全,是否有損壞,錯漏現象。若有上述情況要及時糾正。
6、凡因不負責任造成電教教材丟失,損壞的,當事人要照價賠償,學校對電教工作特別是電教教材使用十分重視,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1)增強了領導、老師對電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電教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有效教育方式。為提高我校領導、老師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我們先后召開了多次電教工作專題會,傳達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與此同時,我們還利用校本教研的機會,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教師頭腦。通過學習、宣講,我校領導、教師都認識到電教教育工作重要性,并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利用電教教育資源輔助教學。學校也相繼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相關教師為成員的電教資源應用領導小組。
(2)提高了教師的實驗教學和電教教育資源應用能力在認識電教教育工作重要性后,我校教師積極開展利用電教教育資源輔助教學。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安排了一名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擔任電教教育設備管理員。通過他利用校本培訓的機會培訓學校其他教師。每學期,我們要開展相關的專題培訓。目前,我校所有的學科教師都能利用DVD進行光盤教學,絕大多數教師都能熟練地通過中央電教館資源應用平臺查找教學資源。
(3)規范了相關檔案資料在以前的日常教學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師對遠程教育工作認識不足,加上平時教學任務繁忙,在收集、填寫遠程教育相關資料方面做得不夠規范。本學期,我們下大力氣抓此項工作。目前,相關檔案資料已得到基本規范。遠程教育資源目錄、遠程教育資源使用記載等相關資料,我們比較齊全。
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 篇2
前進路中學建于1985年,是區教育局直屬的一所初級中學,學校現有30個教學班,學生2250人,教職工154人。近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近年來先后被評為“渭南市示范初中”、“渭南市文明單位”、“渭南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陜西省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我校領導和全體教師一直高度重視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近年來,通過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共同努力,我校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根據文件要求,我們認真組織了一次自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每學期開學,學校都及時召開校委會和全干會,強調“減負”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在思想上高度統一,在行動上高度重視,要求各校委會成員首先在教育教學中落到實處。成立學校“減負”領導小組,郭海峰校長任組長,程健、冉文利、吳春軍副校長任副組長,付寧夏、肖平安、王海文、程紅艷、吉會軍、各班主任為組員,上下配合,內外協調,將各項工作貫徹到實處,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
二、嚴格執行國家規定課程計劃
我校嚴格按照國家、省、市課程計劃的規定安排教育教學計劃,開足開好各門課程,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要求教師按課程標準進行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科學把握教學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或搞突擊教學。
三、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
我校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規定,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表,并根據冬令、夏令等不同情況,適當調整到校和離校時間,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不超過7小時,確保學生每日有9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提倡向40分鐘課堂要效益。嚴禁教師拖堂,擠占學生課間休息時間。除學校規定的統一作息時間外,各教師不得另行規定學生到校和離校時間。保證學生的課間、午休和自由活動時間。
四、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
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控制每日各學科課外作業總量。初中一、二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5小時以內。學校組織和開好家長會,共同交流、探討學生的教育問題,共同確定學生的課外作業量。教師精選作業內容,提高作業的質量,堅決杜絕布置大量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的作業。教導處加強對各科作業量的協調和批改質量的監督管理,不定期開展學生座談會,了解并隨時注意學生、家長的意見反饋,在家長的配合下,保證學生9小時的睡眠時間。
五、嚴格控制教材教輔資料,加強學生用書規范管理
學校按省教育廳和上級主管部門當年審定的書目選購教材,統一從市新華書店征訂,教輔資源嚴格按照學生自愿購買的原則。堅決不征訂其他各種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同時也不向學生推薦其他學習資料,并嚴禁教師向學生推薦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以避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存在的問題:
由于部分家長一味追求學生成績,不講求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要求孩子完成學校布置的適量作業之余,又盲目的給學生購買了一些參考資料,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成為減負增效工作的障礙。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為了使每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需要我們堅持依法治教,隨時加強督查與自查整改并舉,切實把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明顯減下來,同時又要處理好減負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關系,建立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提高教育質量長效的機制。
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 篇3
我校根據上級部門下發的《關于開展全省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自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我校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我校召開了教職工大會,學習了通知精神,召開了"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自查工作會議,并隨后認真地進行了自查。現將對教輔用書情況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校學生所使用的教科書均為上級部門規定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的教學用書。音樂、美術等部分學科使用了循環教材。
二、教輔材料由學生自愿購買,愿意購買的同學填寫自愿認購表,學校及新華書店各持一份,其中: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自愿購買了新華書店配發的《語文練習冊》、《數學練習冊》、《語文探究》《數學探究》3至六年級《英語練習冊》、《英語探究》、《品德與社會練習冊》《科學練習冊》《當代小學生》、《拼音報》這些教輔都是由上級統一配發并通過了評議的`教輔材料。
三、對于以上教輔用書,嚴格控制教材教輔資料,加強學生用書,規范管理,學校按省教育廳和上級主管部門當年審定的書目,由學生自愿向新華書店購買。堅決不征訂其他各種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同時也不向學生推薦其他學習資料,并嚴禁教師向學生推薦練習資料和復習用書,以避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存在的問題:
由于部分家長一味追求學生成績,不講求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要求孩子完成學校布置的適量作業之余,又盲目的給學生購買了一些參考資料,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成為減負增效工作的障礙,為此我們也要求學生除了新華書店配發的學生自原認購的教輔材料外,學生及家長購買的其它教輔材料一律不得帶進校園。但在工作中,仍需要我們堅持依法治教,隨時加強督查與自查整改并舉,切實處理好減負與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關系,建立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提高教育質量長效的機制。
【篇三】教輔材料征訂自查報告
我校嚴格按照《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教基二〔20__〕8號)文件精神及省教育廳、市局的有關要求,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規范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材的征訂使用。我校對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材的征訂、使用情況認真地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嚴格目錄管理。對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材實行目錄管理,嚴格實行教材準入制度。我校師生所使用的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材均為上級部門規定并配發的中小學教材使用目錄中的教學用書。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部分學料使用了循環教材。我校不存在以校本課程教材、境外課程教材替代國家課程教材,或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等違規違法行為。
二、教材來源正規。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材出版、印刷、發行、訂購均屬正規渠道,所有教材均有**市新華書店發放。經自查,選用的教材與教育部審定內容完全一致,給我校提供的教材印刷字跡清晰,配圖形象生動,無劣質印刷品。
三、課程設置規范。我校能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20__年修訂)的通知》(蘇教基〔20__〕9號)中的要求,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做到堅持按標準課時開課,不隨意增減課時與科目。我校要求教師按照學校統一安排的課程表上課,不擠占科學、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時間,調換課需提前報備,每周都有教導處安排人員隨機檢查上課情況。
四、教學內容與課時安排符合要求。我校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科學合理安排一周總課時,其中一二年級每周課時數為26節,三到六年級每周課時數為30節。一到六年級每課時40分鐘。每周的語文課程安排如下:一二年級每周8節,三四年級每周7節,五六年級每周6節。每周的數學課程安排如下:一二年級每周5節,三四年級每周4節,五六年級每周5節。一二年級不開設英語課程,三到六年級開設英語課程,每周3節。保證體育健康課程有足夠的課時,一二年級每周4節,三到六年級每周3節。保證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課程有足夠的課時,一到六年級每周2節。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的通知》(教基二〔20__〕2號)中“原則上要按照小學一、二年級每周不少于1課時安排課程”的要求,保證科學課程有足夠的課時,一二年級每周1節,三到六年級每周2節。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數,開設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一二年級少先隊活動每周1課時,放到“地方和學校安排的課程”時間中安排;三到六年級少先隊活動每周1課時,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起來安排。我校在一到六年級均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少先隊活動課相結合,單周為心理健康教育,雙周為班隊活動。各門課程均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五、教師配備結構合理。學校有在編在崗教師130名,體藝師資配齊配足,體藝老師22名,學生2313名,百名學生擁有體藝專任教師數達0.95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持證上崗率均達到100%,每百名學生擁有本科學歷教師數達到4.4人。每百名學生擁有區級以上骨干教師數1.5人,專任教師中區級以上骨干占26.5%,骨干教師中市級以上占28.6%。
六、教學管理規范有效。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均衡分班,學校有53個班級,平均班額為43.68,控輟率為100%。學校提前制定工作計劃,加強落實;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全開足各類課程,在課題引領下,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同時學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加大對教材違規征訂使用行為的查處力度,杜絕不正規的渠道,嚴禁教師向學生推薦相關資料和用書。學校還通過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提升辦學思想、強化師資隊伍、培育學校文化品牌等方面的建設,以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提升整體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