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依法行政工作自查報告
1、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
全鄉各村、政府機關和承擔有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尤其是政府機關、中小學、衛生院要按首問負責制的要求,在單位明顯處設立首問責任崗,落實有一定工作經驗、熟悉本單位業務和綜合素質強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待對前來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銜接工作事務或咨詢、反映情況、履行協作職能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的辦事員,做到熱情周到、首問必答,對屬于自己承辦的事項應立即接辦;對不屬于自己承辦的事項,應將辦事人員引至承辦人,或將有關事項轉交承辦人;承辦人因公不在崗的或承辦人一時不明確的,首問責任人應當代為接收、轉交,負責跟蹤辦理。做到來人有人管、事情有人辦、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復。嚴禁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待、推諉延誤。
2、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
在機關各辦所、便民服務中心以及村和承擔有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對承辦的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日常政務活動必須在規定時限或承諾時限內辦結或予以答復。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和行業特點,要逐崗位、逐環節、逐項目確定標準時限,明確辦理事項、辦理機構、責任崗位、辦理流程和監督電話,并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示、告知,接受群眾監督。
3、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
鄉黨委依據《四川省行政機關責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明確問責范圍,規范問責程序,對機關各辦所、便民服務中心和承擔有公共服務職能的村、企事業單位未按規定建立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本部門多次違反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度規定的單位或責任人將視情節輕重和危害后果,對相關責任人員予以誡免或免職,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將嚴肅查處。
4、完善和落實社會評議制度。
開展政府公共服務評價調查和投資軟環境測評,建立以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社會各界代表為主體,以被服務單位評價服務單位為主要內容的社會評價制,查找機關各辦所、便民服務中心在履行服務、工作作風、工作績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同時,按行政效能建設的要求,創新工作,將行政效能建設同干部紀律作風建設有機結合,把面向群眾轉變作風、面向基層轉變作風落到了實處,不僅加強了行政效能建設,提高行政效能,而且進一步加強了干部紀律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
三、完善行政決策機制。
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進行了聽證。例如今年3月,經黨委政府研究,擬對我鄉后溝河荷花段進行綜合治理,打造“冷水魚養殖基地”。我鄉邀請了此項目涉及村域的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參與聽證,增強了工作透明度,調動了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和諧,進而促進了我鄉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規范行政執法。
1、積極發揮人民調解制度作用,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民事糾紛及時進行了處理。上半年,村兩級調委會共排查各類民事糾紛71件,調處71件,調處成功69件,調解成功率達97%。
2、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嚴肅查辦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案件。完善信訪制度,確保信訪渠道暢通,建立健全領導接待日制度。今年全年度共收到各級信訪件8件,處理8件;本級上訪5批次、16人次,處理5批次、16人次。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