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工作自查報告(通用3篇)
素質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篇1
近年來,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教育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種種落后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先進教育觀念,如平等教育觀、新型師生觀、科學人才觀、新型質量觀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如果沒有新觀念新思想的改變,繼續沿用應試教育的各種落后觀念指導現代教學,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吸收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成果。
現代社會,信息更新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素質教育的各種教學改革實踐不斷發展,各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在教學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經驗和傳統,研究和借鑒世界各國尤其一些西方國家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認真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中有關生命科學、教育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科學教育理論,不斷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只注重采取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造就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的道路上來。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因此,教學過程中要要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數,輕能力”、“一切圍著考試轉”的課堂教學方法,采取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創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素質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篇2
素質教育這面鮮亮的旗幟,映射著20世紀那金色的余輝,在當今的中國教壇上空高高飄揚。在進行全面展開素質教育教育同時,本人深有所想。
一般所言:素質教育是作為“應試教育”對應參照提出的,但在大多數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們心中,它被傾注著更豐富的內涵。這個框架己遠超出當初的規定。抑或說:這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被豐富的理論色彩濃郁的教育操作過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使我們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會前具備必要的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基本素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小學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走向素質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富有魅力的探索過程,其重要意義還在于不斷提高著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事業本身的素質。
在目前的有諸多“應試”特點的教育實踐中,是留下了諸多教育空白的,這些空白的補填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環節,筆者認為當前應關注這些方面:學習素質,也就是通常說的學會學習方面的教育;心理素質,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是現代人格的一個前提;科學素質,這里側重指的是科學的人文精神;藝術素質,審美情思的情靈陶冶;還有未來意識,對明天的強烈感悟
有位校長講:我們學校的育人口號是:素質+特長。校長的用心是好的。但我想,素質包括不包括特長呢?由此再延伸一下,素質教育是不是一種特色(長)教育呢?不講特長何言素質,講了素質怎樣體現特長……
教育中若不是“應試”的急劇膨脹,也就沒有素質教育的提出。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我們面臨的任務。但是,在素質教育的框架內,也應包括應試的能力(素質)。不然,各類升學考試,招工招干的招聘考試,還有什么“托福”等,過不了關,也說不過去:可否這樣說:素質高的應該能通過“應試”,但“應試”通過者未必素質高。
“素質教育”方面的文章,現在是日日見諸報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以不同的框架構建,有不同的對素質教育的理解與分析,似乎總有對素質教育只是掀起一角面紗之感。當年陶行知講: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素質教育幾類陶氏的“真人教育”。一個提法若是包容太大了,就顯不出個性了,其中的科學性含量也就因而失去開采價值了。所以,應在素質教育的特殊性上做些文章,在素質教育的不同風格上做些文章,而不是去企圖一下建立起什么素質教育大全。
“素質”的內涵極豐富。“素質教育”是個無邊的大圓,外延無邊。素質教育也可說是要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但這樣說有點語言游戲了,一個口號包羅萬象,也就沒特色了。現在,在到處都講素質教育的時候,應進行一些深入的理論探討:什么樣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實施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什么新質,素質教育的特點是什么等,現今運作著的教育哪些具有素質教育的成份,哪些沒有,在目前如何具體一步一步前推進……
蘇聯的一種戰斗機,很使當時的美國感到威脅,后得到一架,經研究,其部件遠不如美國同類機的件,但裝配起來組合成為一架飛機,性能卻是異常優良。人的素質也有類似處,在我們將素質分為德、智、體、美、勞諸方面或是從其它類型、結構上劃分時,切應注意:人的復合素質的培養。復合素質使得人的各種素質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人的素質,無論從整體上還是從個性上講,都是進化的產物,是一條生生不息的向前進發的河流;樹立動態的、發展的素質觀是必要的,這是對素質進行開發、激勵的前提之一,生氣灌注、靈氣巧蘊的教育;知識相互遷移、相互優化應是素質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
不少學校都在把建立計算機室、語音室等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硬手段來抓,這固然不錯。但是,切莫忽視了辦學思想、教師素質與文化知識的提高也。好條件當然對培養素質人才起著大作用,但不一定好條件一定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出現更取決于人格、責任、使命、道義的力量。
素質,不可能是各種素質門類的平均組合,也不可以要求一個人既具有陳景潤的數學素質,又具有鄧亞萍的運動素質。一個得到素質良好發展的人,應是在具備了現代人應有的那些基本素質之后,根據自己的興趣并服從于社會需求,使自我這個小宇宙和諧與社會這個大宇宙并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如果說:我們常講的素質或素質教育這些詞語是偏重于后天的一種教育結果,那么,元素質則偏重于指先天的一種生成。它是人的自然史過程的產物,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量的積累而漸次引起的質之飛躍,是動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結晶體,是人之被稱為人的一種自組織行為,它更多地是指整體的人類具有的一種素質。
因此,本人認為素質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質與人的素質得到可能和充分的發展,發展的方式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而不是機械的、呆板的。
素質教育工作自查報告 篇3
20xx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xx屆全會和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我加強了組織學習,并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嚴格按照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學習和教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時俱進,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與其他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共同營造勤政廉潔、奮發向上的工作環境,確保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落實。
⒈堅持學習制度,加強理論修養。我自覺按要求參加了多次中心學習組的集中學習,個人積極撰寫學習心得,調研文章以及讀書筆記等。同時堅持做好經常性的個人自學,學習中注重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對照檢查,不斷加強總結,以加強世界觀的改造,促進工作的健康發展。
⒉堅持依法行政,確保潔身自好。工作中,我時刻繃緊廉政這根弦,防微杜漸,堅持廉潔從政,始終踐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做到了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具體體現在工作中的“三無現象”:無收受財物現象,在節假日期間和辦理婚喪喜慶等事情上都能夠按照有關規定嚴格要求自己,從未發生過利用節假日和婚喪喜慶等事宜收受禮金禮品、借機斂財等違紀行為。在管住自己的同時,還加強對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堅決不允許他們打著單位的旗號謀取私利;無奢侈浪費現象,自覺按照中央、省、市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各項規定,一律按照少花錢、多辦事、成大事的原則進行辦理,堅決制止各種鋪張浪費行為。
⒊堅決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對各項重大事項工作,無論是議事,還是討論決定,都嚴格按照議事規則和辦案規程辦理,并堅持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尊重班子成員意見,堅持集體領導,民主決策,從不搞一言堂,以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水平。對教育、衛生、文體領域的職務調整、崗位安排等,都是在群眾推薦基礎上,經過組織考察,由負責政工、人事的同志提出初步意見,經集體研究后報組織部門審批,沒有違反組織程序進行。
⒋樹牢宗旨意識,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全年先后深入到工地、學校、社區督辦工作,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決群眾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在教育活動中,帶頭深入基層訪貧問苦,并認真堅持了日常的信訪接待日活動,熱情接待和妥善處理群眾的來信來訪先后接待和處理來信來訪多件(次)。
⒌廣泛交心談心,接受干群監督。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發揚民主,相信和依靠群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積極組織召開和參與民主生活會及所在黨小組的組織活動,堅持不定期與群眾進行交心談心活動,以接受批評和開展自我批評的誠意,引導他們坦誠相見,暢所欲言。對待群眾的意見,都能從促進工作健康發展的高度,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積極態度虛心接受,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