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自查報告(精選3篇)
脫貧攻堅自查報告 篇1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我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積極倡導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大力實施扶貧重點工程,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項任務,取得了新的成效,F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因地制宜,實施產業扶貧增強經濟實力
鄉黨委、政府在整村推進工作中,堅持“政府引導、資金扶持、典型帶動、整體推進”的扶貧思路,把發展種養加工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與整村推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大力開展產業扶貧,以支柱產業支撐貧困村經濟發展,提高了貧困村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構筑了穩固的返貧防御體系,全年共有444個貧困戶脫貧。
一是堅持分類指導,選準產業重點
貧困村所處的區位、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各有不同,發展產業必須從實際村情出發,立足資源優勢,因村而異確定發展重點。為此,我們組織農、林、水、牧等專業技術人員,在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充分評估論證、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各地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逐村制定了系統、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如我們在金崗山村重點扶持發展茶果業,在大河沖村發展藥材和特種養殖,在何畈村重點扶持發展畜禽養殖。
二是推進基地建設,壯大產業規模
基地建設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們按照“協會+基地+大戶+貧困農戶”的模式,通過扶持協會、基地和大戶,帶動貧困農戶發展專業生產和經營,整體推進規模產業基地建設。一年來,全鄉七個貧困村共有0.6萬人建立了種養基地,開發水域0.1萬畝,發展生豬0.5萬頭、牛0.15萬頭、羊1萬頭、家禽8萬羽。
三是強化科技扶貧,提高開發效益。
二、強化管理,確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一是突出重點,把項目建設當做一場重大戰役來打
項目資金來之不易,如何把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工程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首先嚴格規定,搞好工程發包工作,用一周時間在鄉電視臺播放邀標公告,提高參與競爭面。根據圖紙,堅持“節約、實用、安全”的原則,認真搞好工程預算,企業中標后,以文字形式,鄉政府與其簽訂了施工合同書。其次,加強施工管理,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在施工之前,鄉成立了工程建設指揮部,明確分工,嚴明紀律。在施工過程中,邀請縣質監站作為監理,鄉扶貧辦派一名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作為甲方代表全程監督,始終堅持業主負責制,質量監理制,檢查驗收制。鄉黨政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工地現場指導,邀請鄉域內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工地進行視察,發現問題就地指出,并及時向施工單位下發整改意見書,待施工單位按要求整改后,以書面形式向工程建設指揮部報告,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工程竣工后,我們首先對照施工方案進行自查,自認合格后,再向縣農開(扶貧)辦上交驗收報告,對整個工程進行檢查驗收。
二是廉潔從政,嚴把財政扶貧項目資金使用關
在施工之前,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絕挪用、擠占、貪污項目資金的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鄉成立了以紀檢書記任組長、鄉財政所、農經站及項目實施村的財會人員為成員的財務管理小組,將項目資金設專帳、專柜、專人管理,所有帳目正規,手續齊全,票據規范,無白條入帳現象。在金融單位開設專戶,收支情況嚴格執行資金報告制,及時、準確報送相關單位。工程款的劃撥嚴格履行合同中按工期付款的方式。為防止施工單位克扣、拖欠民工的勞務費,我們將這部分資金交由財政所管理,工程竣工后,由民工直接到財政所領取。我們除了在鄉村兩級政務公開欄上予以詳細公開外,還采取公告、公示的辦法在鄉電視臺和所在村人口集體地予以播放和張貼,接受各方面監督,接受主管部門的財務審計。
三是造管并重,把管護工作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常抓不懈
創新管護機制,派專人常年養護,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造福人類。及時安裝好永久性標志牌,讓群眾永記黨和政府的恩澤。
三、因材施教,狠抓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
全年共培訓學員175人,轉移就業174人,同時還在務工地設立了聯絡處,保證了就業學員的就業穩定性。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專班
鄉黨委、政府對全鄉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非常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為了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全鄉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形成了工作有專班、部門相互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好局面。
二是落實目標,明確責任
根據《**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方案》的要求,根據各培訓基地的基礎條件,將全年175人的轉移培訓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村,為了強化責任,鄉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與各村簽訂了培訓合同,確保任務全面完成。
三是廣泛宣傳,形成輿論
利用電視、各種會議、群團組織廣泛宣傳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政策、措施,進行了正確引導,既讓全鄉中青年農民知道參加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好處,推薦就業的安全性,又了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崗位、就業去向,激發了農村青年自愿參加學習,勇于外出創業,增收致富。
四、認真抓好其他各項工作
20__年的扶貧工作任務艱巨,我們在搞好重點工作的同時,也狠抓了其他基礎性工作。一是做好農村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調整工作。二是按時上報縣農開(扶貧)辦所要的各種報表和材料。三是準時參加各種會議。
一年來,我鄉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如勞動力培訓招生工作比較困難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發揚優點,糾正缺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力爭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為實現“整體脫貧,共同致富”的目標而努力。
五、20__年扶貧開發工作打算
20__年,我鄉要繼續以xx屆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圍繞“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搞好各項扶貧重點工程,努力開創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1、提高科學素質,搞好科技扶貧和農民工培訓基地建設
我們要繼續搞好科技扶貧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普知識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在貧困村大力普及和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積極引進、選育、推廣優良品種;擴大與科研院所的聯系,邀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到貧困村傳經授寶;擴大貧困村的勞務輸出,鼓勵貧困農民外出打工,回來后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實現勞動力轉移培訓0.03萬人,為貧困村培養實用技術人才。
2、積極爭取資金,全面完成扶貧項目庫建設
積極爭取扶貧資金保證金崗山村公路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同時,要切實加強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檢查、監督,建立健全跟蹤檢查、項目驗收制度,確保扶貧資金合理有效使用。此外,要全面完成扶貧項目庫建設,為實現扶貧項目的科學管理和有效監督奠定基礎。
3、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鄉扶貧辦承擔著組織實施新階段扶貧開發的艱巨任務。為此,我們要進一步理順扶貧機構,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斷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增強扶貧干部隊伍自身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充分發揮扶貧部門的職能作用,并切實增強其協調管理能力,努力開創全鄉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脫貧攻堅自查報告 篇2
根據省、州、縣統一安排部署,我鎮嚴格以20xx年縣級貧困人口審定公告日(20xx年8月12日)為時間節點,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對我鎮貧困戶進行了準確界定,杜絕了簡單化、“一刀切”確保將符合貧困戶標準的農戶全部識別為貧困戶,不漏一戶,不掉一人。經過多次的比對復核以及“回頭看”,最終核定貧困戶132戶、貧困人口426人。
現就我鎮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自查,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在20xx年初次確定貧困戶的工作中,我正共識別貧困戶343戶,貧困人口1177人;經過20xx年11月份對貧困戶數據復核以及20xx年12月和20xx年1月兩次“回頭看”,我鎮共清退貧困戶122戶,清退貧困人口462人,清退率39%(其中1戶1人為自然死亡予以清退;1戶2人為服刑人員予以清退;2戶為因婚未遷入戶口合為一戶;20人為購買失地養老保險予以清退;剩余119戶439人因家庭收入超過2800元或者因有車有房予以清退)。新增貧困戶15戶,貧困人口40人,新進率占3%。最終剩余貧困戶為132戶,貧困人口426人。
二、具體工作
1、領導重視。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站辦負責人及各村(居)大三職干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工作。并設立專門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三名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脫貧攻堅工作。
2、創新方法。我鎮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序進行,在對貧困戶進行復核的過程中,采取分管領導交叉檢查的辦法,有效地的確保的數據的準確性;在對貧困戶進行確認后,鎮領導建設性的提出為每戶貧困戶建立“連心卡”的想法,并馬上進行實施,確保了每戶貧困戶都有鎮政府職工作為幫扶責任人。
3、信息透明。對貧困戶識別,幫扶的過程,我鎮采取公示制度,分村對貧困戶名單進行公示在經公示無異議后,報鎮人民政府審核,確定出全鎮貧困戶名單,并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在最終確定貧困戶名單后,各行政村統一制作精準扶貧展板,及時公布脫貧攻堅政策,以及貧困戶的各項資料。
三、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是村兩委干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工作懈;二是對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理解不夠深入,開展工作有畏難情緒;三是有些貧困戶素質不高,有些貧困戶在幫扶過程中總是“等、靠、要”主動發展的一是不強,導致很多貧困戶生產能力不足。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鎮在以后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將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完善工作,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到更加扎實,細致,確保按時、保質、高效的完成脫貧攻堅工作,讓貧困戶真正完成脫貧。
脫貧攻堅自查報告 篇3
根據x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關于轉發省委辦公廳《脫貧攻堅專項督查方案》的緊急通知精神》(x開發辦(20xx)3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今年以來開展精準扶貧、扶貧攻堅工作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轄區內各村(居),尤其是對9個貧困村進行了逐項自查,現將自查自糾情況作一簡要匯報:
一、廣泛宣傳,精心部署
今年3月全縣召開了精準扶貧啟動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修正培訓會,7月召開全縣扶貧攻堅誓師大會,縣扶貧移民局多次召開精準幫扶工作會議后,我鄉立即組織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此項工作:一是成立鄉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落實“雙組長”負責制,由鄉黨委書記、鄉長任組長;二是成立由鄉紀委牽頭、卸任科級干部組成的精準扶貧工作督查組;三是成立鄉扶貧移民辦公室、項目建設辦公室,由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四是明確3名工作責任心強的業務人員專門負責全鄉的精準扶貧工作;五是創新幫扶新模式,對貧困村的貧困戶實行“三幫一”,對非貧困村的貧困戶實行“二幫一”;六是充分利用鄉黨代會、人代會、鄉、村干部會,村(居)民代表會、群眾會等平臺,對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講話精神及文件精神、精準扶貧貧困戶識別、貧困村的識別流程、建檔立卡的各項指標、精準幫扶的“六個到村到戶”、“四個統一”管理、十大專項扶貧行動方案、“七個一批”幫扶措施、精準扶貧“十三五”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工作措施方法等進行傳達宣傳學習。同時,通過召開群眾會、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干部走村串戶、村務公開欄、宣傳欄、標語等方式在進行廣泛宣傳;七是向所有農戶發放惠民幫扶手冊。
二、當前工作開展情況
1、建檔立卡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申請評議、初選對象、兩公示一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數據錄入、填寫手冊、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十個步驟,根據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了617戶2358人和9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今年多次對全鄉貧困戶進行校核,11月再通過貧困戶信息比對校核。目前處于國家扶貧系統更新階段,正在進行貧困戶信息再次比和數據錄入工作。以前的建檔立卡工作建立了規范的檔案,做到戶有卡、村有簿、鄉有檔、進退明。按照縣扶貧移民局分配的任務,經村篩選、鄉把關,確定了20xx年106戶396人脫貧人口和20xx年要脫貧摘帽的378個貧困人口名單。
2、結對幫扶到村到戶。一是選派優秀人才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走基層”服務群眾工作,市旅游局牽頭,協同其余4個市級單位派駐干部到xx村作第一書記、副書記,縣委辦、縣委農辦、縣農業局、縣旅游局、縣職中、縣農發行,縣鹽業公司等單位共派駐了9名同志到我鄉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作第一書記;二是根據全鄉及各村實際情況,從鄉級各單位、各村(社區)選派鄉干部、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126名幫扶人員,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為組長、縣幫扶單位干部、駐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為成員的14個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617戶2358人貧困群眾,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月至少到幫扶聯系戶家中2次以上,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措施,落實脫貧年限,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三是摸清家底,量身定做幫扶措施及規劃。今年8--9月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家庭經濟收入督促摸底調研、進村入戶走訪、分析真實貧困戶致貧原因并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到20__年全面脫貧摘帽的實際認真制定出了結對幫扶措施明細、貧困戶幫扶規劃、貧困村脫貧規劃。
3、產業扶持到村到戶。一是成立多領域專業合作社。在穩定糧畜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要求,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范,建立了xx村等村10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組建了三歸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萬家隆中藥材專業種植合作社、佳麗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皺皮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向厚兵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符兵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二是擴大種養殖規模。xx村種植紅燈籠350畝,xx村750畝車厘子,xx村、xx村、xx村、xx村種植皺皮木瓜5000畝,培育xx村、xx村、xx村、水古村、小坪村為優質馬鈴薯種植示范基地。xx村林下養殖土雞15000羽,全鄉坡薄土地退耕還林正在規劃設計中。通過產業發展,覆蓋全鄉農戶2900余戶,12000余人,貧困戶674戶,2358人,可使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200元。三是以巴山大峽谷旅游開發建設為契機,將xx村、xx村打造為全國旅游扶貧示范村,目前正在實施基礎。
4、教育培訓到村到戶。市民宗局、市、縣旅游局、縣總工會、縣科技局、縣殘聯、縣就業局、縣職中等單位組織專家到鄉、村培訓農民工2367人次,通過培訓對外輸送農民工316人,增加農民家庭收入。
5、基礎設施到村到戶。一是實施了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等7個村的通村水泥路共38公里硬化工程,已完成路面硬化24公里,xx村因高山氣候在路基建設中,待每年開春硬化;二是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xx村土家新寨,集居住環境改善、旅游接待、娛樂休閑、村級陣地、學校于一體;三是修建xx村、xx村、xx村、xx村等人飲工程,目前蓄水池、管道鋪設已竣工;四是安裝xx村潛龍河壩街道路燈;五是改建xx村兩座人行索橋竣工;六是海軍學校體育、游樂設施建設安裝竣工;七是小坪村、老場村農網改造竣工;八是改建xx村學校;九是建設xx村機耕道;十是正逐年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
6、政策兜底到村到戶。通過貧困農戶申請、入戶調查、量化評分、聽證評議今年全鄉124名貧困人口得到政策兜底,享受低保救助,213人獲得醫療救助,6戶26人獲得災后重建政策補助,42人殘疾貧困人員獲得陽光扶助。
三、存在問題
一是產業發展不足,貧困人口較多。我鄉地處高寒邊遠山區,最低海拔在497米,海拔2498米,屬典型的立體氣候,每年冰凍、洪澇、干旱災害頻繁,對農作物生長極為不利。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中藥材種植10萬畝,面積大,管理粗放、一些地方交通不便,運輸全憑人背馬搭,產出成本較高,中藥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人均可用耕地0.62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紅苕、蔬菜等農作物,結構單一,產值較低,競爭力較弱。雖然我鄉地處巴山大峽谷腹心地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目前資源正待開發利用,工業發展處于零水平,無工業經濟。同時,由于全鄉農民文化素質底,思想還比較保守,知識結構短缺,勞動技能不強,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全鄉仍有貧困人口2358人占24.61%(今年爭取脫貧626人),五保戶196人,低保戶1102人,農村居民居住條件較差,全鄉仍有411戶1415人居住在土坯房或穿木房中。
二是財力不足,債務包袱沉重。由于全鄉經濟缺乏支柱產業,企業培育和發展滯后,財政稅收增收難,無財力,要保持機關正常運轉靠上級補助,20__年合并鄉鎮,負債9000多萬元,且多為群眾墊資稅費提留,各項基礎建設集資債務纏身,信訪、集訪壓力大。鄉政府在抓經濟發展中往往感到壓力重重,舉步維艱,巨額債務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一道難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礎設施滯后,群眾生產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自身財力不足等影響,全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差,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待改善。一是基本農田建設、水利設施建設、機耕道路等建設滯后,公路多為人工修建,高巖高坎,路基不足,施工條件差,很難進行全面整修,抗災能力差,一遇洪災全線崩潰,基本斷道,復建難度大。二是有線電視覆蓋率較低,不足10%,全鄉只有有1個場鎮通有線電視。三是電網改造有待加快。由于電壓不夠,用電安全較難保障。四是公路等級低,群眾出行難,xx村、xx村、xx村、xx村四個村隔著一條大河,沒有可通行的車行橋,群眾出行難,運輸難的現象依然突出,整體效益發揮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業滯后。建立民族鄉以來我鄉在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上加大了資金投入,目前公共事業建設仍然滯后。全鄉現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村完全小學,10所教學點,16個幼兒班,退休教師29人,在職教教師72人,聘請代課教師22人,工人16人,在校中學生374人,小學生867人,幼兒學生359人,校舍總面積28000平方米;有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4人,執業醫師3人,病床12張,村衛生室14個,鄉村醫生18人,醫療設備陳舊,醫技水平偏低,造成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全鄉綜合文化場所和農村現代信息場所缺乏,群眾業余文化生活較貧乏,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