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作風自查報告
素質和工作水平,盡量減少和避免工作失誤。
(二)實行和諧執法。一是規范行政檢查行為,推行“綜合檢查”制度。在建筑施工(含裝飾裝修)市場、房地產開發市場、公用事業市場等行業執法檢查時,能夠合并檢查的,如安全、質量、資質、資金、驗收等活動,實行合并檢查,由住建局分管負責人或委托有關負責人協調組織,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進行備案,盡量減少對企業的干擾。被檢企業能夠說明情況即可,不一定要主要負責人出面接待匯報。二是進一步推進公示制度,做到行政執法透明化。重要的行政執法活動或項目,如房地產開發,實行事前、事后,以及具體方案的公示,其他的執法活動,也要采取靈活適用的方式及時公示,擴大社會各界和市民群眾的知情權。三是限制和規范自由裁量權,降低處罰標準。除嚴重違反城市規劃和嚴重影響公共安全的行為外,實行“初犯不罰”,和“罰就底線”原則,能夠通過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批評教育起到作用的,一般不采用罰款、強制執行等執法形式。四是服務性收費實行降低或就低原則。要推廣市房管局將測繪費、服務業擔保費降低10%--15%的做法,最大限度地為管理對人和服務對象減輕經濟負擔。
(三)推行“一條龍”服務。在深化和完善集中行政審批服務方面,一是嚴格實施《市建委行政許可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規定》,繼續堅持“四個一”和“七個公開”辦事制度。即“一個窗口對外、一個公章審批、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項目名稱、法定依據、責任單位與聯系方式、辦理程序、辦理時限、辦理條件、收費依據與標準”全部公開,給予行政審批辦公室和窗口充分授權,一般簡單的批件,在窗口即時辦結。二是縮短辦事時限。按照市里統一要求審批時限全部壓縮至法定時限的50%以內,涉及棚戶區改造的項目,建立綠化通道,辦理時間壓縮70%。三是進一步嚴肅審批紀律,強化監督,嚴格審批程序,實行內部封閉運行,禁止任何形式的“體外循環”,對故意使當事人“兩頭跑”的,嚴肅追究其責任。四是探索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審批方式,逐步實行“網上審批”,特別是各類年檢、備案,只要資料齊全,通過互聯網即可完成審批事項,大力提高行政效能。
(四)完善監督投訴平臺。充分發揮12319熱線作用,繼續與市長公開電話和創建文明城市熱線聯動,把該熱線真正辦成城鄉建設執法服務“110”和調度中心,集中解決老百姓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完善和強化五個工作機制:一是“低門檻”受理機制,二是“閉路式”辦結機制,三是現場處理機
制,四是督辦監督機制,五是歸納分析機制。賦予12319熱線更多的經濟環境監督職能和協調職能,使其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中發揮更大作用。
(五)提高公用服務水平。在城市供水、供熱、燃氣方面,實行熱線24小時值班,及時處置群眾反映的問題;大力增設收費和其他服務網點;根據本單位工作特點和工作實際,以及人民群眾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服務活動,增設服務項目,滿足群眾的多樣需求。
(六)提高行政效能。實行公開承諾,在機關內部大力推行“立說立行、馬上就辦、限時辦結、辦就辦好”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積極實行服務承諾。建立投訴受理臺賬,對投訴人姓名、聯系電話、受理時間、承辦人(單位、科室)、辦理結果、投訴人意見(簽字)認真登記,真正做到有詢必答、有訴必理、有查必果、有果必復。認真落實并不斷充實完善崗位負責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ab角對換制等制度,同時,在窗口推行延時服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