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基金自查報告(精選3篇)
專項基金自查報告 篇1
丹寨縣財政局:
為進一步加強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管理,保障各類財政涉農資金安全,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安排部署,雅灰鄉財政所工作人員利用兩天時間,對全鄉范圍內的各類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認真開展了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查范圍
此次自查范圍為20__年、20__年、20__年三個年度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重點核查危房改造資金、農業種糧補貼、退耕還林資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農低保和五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臨時價格補貼等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二、存在問題
1、種糧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按省要求按時提供數據材料,由省直接發放到老百姓手中,僅有個別農戶基礎資料變更不及時變更,補貼資金發放不成功,造成補貼資金發放滯后。
2、危房改造資金和退耕還林資金也都實行一折通發放,對個別不按進度的完成的農戶,按照縣、鄉相關資金管理辦法延遲對該戶發放。
3、20__、20__年農低保和五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一次性臨時價格補貼資金年金按照上級要求通過郵政代付點已全部發放到各對象戶手中。
4、20__年旱災農民新型農合籌資補助資金按上級合醫款籌資辦法,我鄉已將資金上交縣合醫局。
以上就是我鄉開展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管理與使用的自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做了及時改正。通過此次自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法律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有效監督體系,確保財政涉農專項資金的安全使用。
專項基金自查報告 篇2
根據《四川省財政廳關于開展財政專項資金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川財監〔20xx〕97號)文件要求,我中心立即安排部署,落實專人負責,對新農合基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認真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參合情況
20xx年,我縣新農合覆蓋率達100%,參合農業人口總數達201323人,參合率97.17%。
(二)本年度基金到位情況
今年基金籌集總額為2818.63萬元,其中,農民自籌402.65萬元,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為2415.98萬元。20xx年結余基金567.06萬元(含風險基金148.17萬元)。截止20xx年10月底,縣財政新農合補助基金到位376.48萬元,中央財政下撥新農合基金1208萬元,省、市新農合補助基金到位831.5萬元,基金到位率100%。
二、基金使用
(一)家庭賬戶資金使用
20xx年,我縣門診家庭賬戶資金累計總額為713.56萬元,截止12月26日,全縣參合農民門診補償共57149人次,門診補償182.1萬元,占年度門診家庭帳戶基金的25.5%。
(二)統籌基金補償情況
20xx年,我縣統籌資金總額為2540.59萬元,截止12月31日,全縣參合農民住院補償共計19531人次,2208.04萬元;其中,縣外醫療機構住院4564人次,占住院總補償人次的23.37%,補償金額961.92萬元,占補償總金額的42.50%;縣級醫療機構補償3776人次,占總人次的19.33%,補償671.6萬元,占總金額的29.6%;鄉鎮衛生院補償11191人次,占人次的57.30%,補償574.52萬元,占總金額的25.9%;政策范圍內補償比為60.28%。
本年度共有389人報銷新農合慢性病門診,統籌基金支出24.06萬元;住院正常分娩407人,補償17.36萬元。
三、加強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
(一)從管理體制上健全新農合基金的管理制度
一是設立新農基金財務管理科,嚴格堅持新農合“收支兩條線”全部基金支出均采取轉賬支付,做到管賬的不管錢,管錢的不管賬;二是設立稽查科,定期核查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基金支出情況、醫療服務行為,保障新農合基金安全運行;三是建立并不斷完善新農合基金管理制度,制定并報請縣財政局出臺《青川縣新農合基金管理辦法》、《青川縣新農合基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嚴格了基金的.使用和劃撥流程,確保基金安全、公平、合理運用。
(二)從補償方案測算上確保基金有效使用
20xx年,國家對農民群眾醫療補助進一步提高,我中心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科學測算,因地制宜,制定并報請縣政府出臺《青川縣新農合第六套補償方案》,提高報銷比例及封頂金額,降低起付線,有效提高農民受益度:鄉鎮衛生院起付線80元,補償比例為75%;縣級醫療機構起付線為300元,補償比例為65%;市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為600元,補償比例為45%;省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700元,補償比例為35%;區外其它醫療機構起付線為800元,補償比例為25%。并將重大慢性非住院性疾病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補償。從全年補償情況看,農民受益與20xx年相比進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率達90%以上。
(三)從有效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中確保基金安全
一是成立稽查與審核科,配備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醫療機構的違規行為;二是與各級定點醫療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協議,并出臺《青川縣新農合醫療服務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逗硬獎懲,保障基金安全;三是根據廣元市醫療服務收費規定,結合本地經濟狀況及醫療服務開展情況,出臺《青川縣新農合住院費用控制指標》、《青川縣新農合單病種限價收費管理辦法》、《青川縣新農合次均費用控制指標》等一系列規范行文件,讓新農合監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四是多措并舉,監管定點醫療機構,主要通過系統監管與核查兩種方式,審核稽查人員可通過系統對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收費情況進行監管,也可以采取定期與不定期下鄉核查的方式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管。20xx年,我中心組織專業人員,下鄉核查共計50余次,核減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不規范報銷費用2萬多元,懲扣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質量保證金3000元;五是民主監督,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嚴格按要求設立新農合意見箱,公布監督電話,公示新農合費用報銷情況,讓新農合基金運轉公開透明,廣泛接受廣大農民群眾監督。
四、存在的問題
1、部分醫療機構客觀存在放寬住院指針、大處方、濫用抗生素等不規范服務行為。對新農合基金安全造成負面影響,我中心工作人員少,編制不夠,新農合基金監督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2、近年來因自然災害頻繁,部分新農合基金支出憑證因災損毀。
3、基金管理使用模式缺乏創新,基金使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4、缺乏新農合基金管理培訓專項經費,新農合基層管理人員重視程度與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5、部分鄉鎮新農合工作宣傳不夠深入,衛生院由于工作人員匱乏,加之災后重建任務繁重,導致管理較差,住院病人管理不規范,存在登記不及時,病歷建立滯后等現象,醫療費用報銷工作滯后,導致新農合門診與統籌基金沉淀過多。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進一步夯實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力量。
2、加大新農合基金管理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基層經辦人員對新農合基金管理的重視程度與業務能力。
3、進一步加大對縣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與懲處力度,控制次均住院費用,提高實際補償比,保障新農合基金安全。
4、加強與鄉鎮合管辦聯系,強化宣傳工作,多措并舉,進一步規范對鄉鎮醫院新農合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5、全面推開門診統籌工作,減少新農合基金結余率,進一步提高群眾受益率。
6、結合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進一步提高住院實際補償比,提高群眾受益率。
專項基金自查報告 篇3
局(公司):
根據市局(公司)的工作部署,財務管理中心嚴格按照的要求,認真做好“三重一大”工作,對大額度資金使用情況方面認真開展自查,現報告如下:
我局(公司)在大額度資金使用方面,能夠始終將嚴格規范放在首位,嚴格按照財經紀律和國家局、省局“三重一大”的工作要求,切實保障資金的規范使用、陽光操作和有效監管。
一、堅持民主集中原則,確保大額度資金使用方向的正確性。對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堅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通過集體研究討論決定,充分發揚民主,聽取不同意見和建議,經過與會人員充分討論研究后做出決定。大額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對費用的開支建立了部門提出用款申請、分管領導審核、局領導或者局領導集體研究審批的逐級審批、分層把關的財經開支制度。
二、加強制度建設,從源頭抓好對大額度資金使用的管理。通過建立健全資金內部控制制度,結合工程投資、物資采購、宣傳促銷等方面工作制度的不斷完善,在企業內部建立重大資金和專項資金使用透明規范的運作機制,加強對資金管理薄弱環節的整治,切實從源頭抓好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防止資金監管漏洞。
三、嚴格預算管理,強化對大額度資金使用監管力度。我局(公司)切實樹立“有支出必先有預算,超預算必須先經過調整”、“沒有預算,不得開支”的觀念,嚴格執行國家局、省局規定,加強對資本性支出、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對外捐贈等費用項目和基本建設、購置固定資產等資本性支出的預算管理力度,預算變動先按照行業規定的投資管理權限履行審批程序,批準后方可納入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