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精選5篇)
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 篇1
今年我區社會救助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制定了《區農村低保實施細則》,推行城鄉低保兩級受理和低保工作人員及村干部近親屬備案制度,城鄉低保進一步提標,低保資金及時發放,有效保障了我區困難居民的基本生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在兩級受理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推行民主評議、代表票決、三榜公示制度,做到動態管理、分類施保。10月份我區有農村低保2506戶、4724人,月保障金額176.2萬元,一至十月份累計保障50494人,共收到低保資金1029.1萬元(含政府配套200萬元),發放保障金額936.9萬元,其中發放一次性 生活補貼107.4萬元,發放臨時補貼161.2萬元,累計人均補差185.5元,與去年同比增加54.1元。
二、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業務培訓力度,進一步完善救助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員素質為載體,加大業務人員的培訓力度,3月5日,舉辦了國辦[20__]45號文件及解讀專題培訓班,先后兩次開展業務培訓班,培訓內容涉及社會救助、救災救濟、社區建設、居家養老、醫療救助等,培訓人員包括局業務科室人員、鄉鎮分管領導民政室主任、各村民政工作員及全區低保業務員,通過一系列的培訓,達到了提高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目的。及時出臺了20xx年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轉發市民政局關于城鄉低保兩級受理操作規程、近親屬備案制度等一系列的法規制度。下發了《關于做好城鄉低保兩級受理和年度復核的通知》,同時實行周匯報月調度的工作制度,有效地完成了目標任務。
(二)加大督查力度,全面開民城鄉低保核查工作。結合省、市城鄉低保大檢查,我區及時下發了關于做好城鄉低保兩級受理和年度復核的通知,從4月底開始,利用2個月的時間對全區所有低保戶進行全面核查,并加大對低保核查人員的培訓,在區投資中心培訓低保核查人員近百名,包括低保工作人員、鄉鎮分管領導、民政室主任、各村低保負責人,通過2個月的大核查,成效顯著,全區農村低保共核減75戶134人,新增6戶12人;城市低保核減257戶496人,新增57戶89人,核減人員大部因收入超標或子女畢業、結婚,對核查通過的低保戶全部實行三榜公示和網站公示,對核查取消的戶要求鎮村做好解釋和穩定工作,同時實行低保了城鄉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全區共備案15戶,30人,確保了低保公開、公平、公正。
(三)強化政策宣傳,彰顯公開公平公正。根據民政工作特點,我們建立了區、鎮、村三級宣傳和監督網絡。1-10月共開展“民政工作進基層活動”9次,發放政策宣傳單、宣傳年畫20000余張、宣傳袋30000余個。通過深入宣傳,使廣大群眾對民政民生工程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為確保民生工程的公開、公平、公正,我們在每個村(居)聘請了一名民政工作監督員,開設了低保公開欄;在局機關和各鎮、街道辦事處設置了民政工作舉報箱,公布了舉報電話;在強化三榜公示的基礎上,增加了市、區政務網公示。今年下半年區民生辦還制定了民生工程月公示欄,及時公示每月的低保信息,真正做到了程序規范、對象準確、公平公正,得到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三、強化規范管理,做到應保盡保動態管理
做到五個“堅持”。堅持定期入戶制度。為了確保對象的準確性,始終堅持定期登門入戶調查,通過實地了解,掌握低保對象最近的生活和家庭狀況,決定其是否脫保或續保。堅持逢進必查制度。凡是新增對象都要低保工作人員經過詳細調查核實,符合政策條件,才準予納入,入戶率達到100%。堅持有查必評制度。為了保證低保工作公開、公正、透明,凡是入戶調查的對象,必須進行民主評議,無評議記錄不予審批。堅持三榜公示制度通過公示,接受群眾評議,接受社會監督,實現“陽光操作”。堅持低保檔案歸類整理。低保檔案整理是低保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全區低保檔案按分類歸檔,在建立健全村(居)、鄉(街道)及低保局三級原始檔案的基礎上,將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和動態管理輸入微機。內容包括姓名、家庭人口、類別、身份證號碼、變動時間等,使查閱更加方便快捷,同時,及時對低保對象的原始檔案資料進行整理和完善,將入戶調查表、低保申請表、低保審批表等分類歸檔,實行專人專柜管理。
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 篇2
為進一步規范碧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提升服務水平。切實加強社會救助管理。根據東政辦發[20xx]82號——《昆明市東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東川區社會救助工作檢查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及銅都街道社區辦的安排部署,碧云社區“兩委”高度重視社會救助檢查工作,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共7人組成的檢查領導小組,制定了《碧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自檢自檢方案》,組織召開了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會議,傳達了東政辦發[20xx]82號文件精神,安排布置了社會救助自檢自查相關工作,現將自檢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城市低保工作
碧云社區設有“兩保”工作站,有專職人員2名負責低保日常工作,城市低保嚴格按照《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云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和《昆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等相關文件執行,低保工作始終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屬地管理、動態管理原則,嚴格執行低保申請、調查、聽證、上報、兩次張榜公布等操作程序,并按照昆民保[20xx]46號文件精神,嚴格執行低保聽證制度,對新增戶嚴把入口關,做到“應保盡保”,“該保才保”,堅決杜絕“人情保”,“關系保”;對在保戶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定期復查,及時掌握家庭人員和收入變化情況,今年已復查在保戶200戶,均進行了聽證,對同意票不過半者已進行二次聽證,剩余在保戶將繼續復查;碧云社區對低保存折能按時發到低保對象手中,并建立了發放臺賬;對低保檔案能規范管理,一戶一檔,分類建檔,并安排專人管理。
止到20xx年x月,碧云社區共有低保戶582戶,1033人,其中:撫恤戶82戶,90人;殘疾50戶,70人;單親家庭131戶,198人,雙失業116戶,330人;一工一農96戶,167人;農轉非61戶,100人;集體企業19戶,19人,其他29戶,54人。今年1—7月,停發24戶,新增16戶,調整15戶。
二、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
社區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嚴格按照《東川區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細則(試行)》和《東川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申請、審核、審批程序受理,實行救助程序、救助對象、救助全額三公開,救助金額及時、準確、足額發到救助對象手中,在實際工作中,無擴大救助對象與范圍、虛報、瞞報情況發生,無截留、私分和挪用救助金額現象,并建立了救助金發放臺賬,截止到今年x月,我社區共受理重度殘疾和60歲以上低保戶急門診醫療救助102人,10200元,受理低保戶住院費報銷42人,103942元,困難群眾臨時救助12人,9100元。
三、對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對低保檔案中材料不齊的已要求補齊材料。
(二)在保戶已死亡和戶口遷出者已做停發。
(三)在保戶家庭住址發生變動(已不在本社區居住的)已做停發。
(四)在保戶家庭人員及收入情況發生變動的已做調整和停發。
(五)對在保戶已就業人員(已簽訂勞動合同)者根據收入情況,做停發和調整。
以上就是碧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自檢自查情況。總之通過這次檢查,使我們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推進了碧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促進了社會救助有序進行,健康發展。
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 篇3
一、幫扶救助工作中的做法及基本情況
在黨委和行政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我單位在實施“送溫暖工程”中以幫扶救助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競爭能力低的困難職工群體為重點,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工作,保證了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改革脫困。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領導重視,準確知情,為幫扶救助工作奠定基矗。
為加強對幫扶救助工作的領導,單位于1997年就成立了扶貧解困和再就業領導組,由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責成工會直接負責此項工作。要求廠單位所屬各個單位相應建立機構,工會確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各基層工會主席親自掛帥,制定計劃,調查研究,把目標任務落實到部門和個人,使送溫暖工作形成了網絡化、規范化、系統化的領導體系。做到了上可參與決策,下可有效開展工作的局面。單位定期召開幫扶救助工作會議,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盡努力做到資金到位。與此同時,職能部門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努力準確的掌握單位困難職工情況,摸清底細,統一印制困難職工登記表,建立困難職工檔案,由專人負責,實行科學規范的動態管理,并為行政領導對幫扶工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在建立檔案的基礎上,單位先后制定了“送溫暖工作實施意見”、“扶貧基金管理辦法”、“定期分析和信息反饋制度”、“領導干部一幫一結對子”以及最近出臺的“困難職工幫扶救助機制的實施意見”和“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為單位開展幫扶救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二)、認認真真做好幫扶救助工作。
(1)、堅持不懈送溫暖。單位從1992年起,響應全總號召,在職工中組織開展了“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活動。在職工生活遇到困難時,及時送去黨和企業的溫暖。每年元旦、春節、國慶、中秋節期間,單位都要撥付專項資金,對困難職工進行慰問。幾年來,單位各級黨政工團領導共走訪困難職工3500余人次。救濟生活遇到暫時困難的職工達到3572人次,救濟金額到達3482萬元。對身患重大疾病的職工,單位除從幫扶救濟資金中撥付救濟金外,同時號召職工獻愛心。如:先后為二分公司職工張寶貴(腎衰竭)捐款36500元;電動公司職工閻海風(肺癌)捐款7000余元;六分公司職工劉銀芬(癌癥)捐款58100元;九分公司職工渠秀清捐款8500元。特別是單親職工閻海風去世后,工廠責成工會擔負起幫助撫養其孤女的義務。
(2)、協助社區做好低保。單位在經濟十分困難堅持做好幫扶救助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協助街道社區做好低保工作。由工會負責,把符合低保條件的職工納入城市低保范圍。每季度和社區取得聯系,為符合低保條件的職工提供便利條件。目前,單位有937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3)、建立健全幫扶救助基金。在原來建立的“送溫暖基金”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根據公司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基金。從組織到資金重新進行了加強和充實。
(4)、扶貧解困結對子。建立扶貧解困結對子活動在單位已經形成制度。單位領導十四人和工會專職工會干部分別和特困職工結成對子,進行幫扶活動。如:工會副席、干事分別和工廠三個孤兒結成對子,從生活上關心、精神上鼓勵、物質上幫助,使他們順利和正在完成學業,并積極主動為畢業的孤兒聯系工作,解決住房,從根本上解決了他們的困難。
二、對幫扶救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國家應該向困難群體出臺具體的優惠政策,使他們在就業、就學、就醫、住房等方面能夠得到改善。
(2)、民政部門應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花大力氣進行調查研究,制定規范的政策,使真正困難的職工和居民能夠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3)、及時交流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互相傳遞救助幫扶信息,使送溫暖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效。
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 篇4
20xx年入春以來,我市部分縣(市、區)遭遇了風雹、洪澇、低溫冷凍等自然災害的襲擊,致使部分縣公共設施受損嚴重,受災地區民房損壞、倒塌,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及大棚經濟作物造成了較大損失,災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生活困難。災害發生后,我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立即深入災區查看災情,保障應急物資供應,及時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確保了災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現將20xx年遭受自然災害及冬春期間災民需救助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然災害損失評估情況
據統計,截止目前,我市共遭受了13次自然災害,其中:1次雪災,1次低溫冷凍,6次風雹,4次洪澇,1次其他災害。總受災人口124422人,緊急轉移安置人次521次,農作物受災面積13101.6公頃,其中絕收面積1468.6公頃;倒塌房屋679間,損壞房屋2559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37232萬元。
二、救災工作及評估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應急管理部門為有效提升全市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通過積極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能力提升工作,壓緊壓實基層報災救災責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能力顯著加強。災害發生后,我市應急管理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攻堅力量趕赴一線參與搶險救災,災后能有效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受災地區實地了解災情,積極組織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妥善安置受災人員,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并及時下撥救災資金,緩解受災群眾的生活困難問題。截止目前,共下撥市級救災資金100萬元,有效保證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據初步統計,我市20xx-20xx年冬春需生活救助人口218196人,其中:需口糧救助人口105566人,需衣被救助人口53307人,需取暖救助人口47917人,需其他生活救助人口44081人,共需上級資助資金15110.5萬元。
三、存在問題
(一)基層報災工作效率不高
機構改革以來,我市部分鄉鎮層面對報災救災工作認識不足,未嚴格按照要求及時報送災情,導致出現災情報送不及時,工作時效性差、推諉扯皮等問題。
(二)災害信息員能力有待提升
今年以來,我市對基層災害信息員進行了多次培訓,但因大多基層工作人員接手此項工作時間不長,對災情報送工作不熟悉、不清楚,會商渠道、災種劃分、損失評定等基礎工作都存在一定的滯后,亟需解決。
(三)災害救助標準需進行修訂
我市原有的市級自然災害救助標準為20xx年修訂,已完全不能滿足現有的社會發展和應急需求,待上級修訂自然災害救助標準后,我市將對其原有的救助標準進行合理的調整,確保救災工作科學有效運行。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為進一步做好冬春生活救助工作,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認真調查摸底,掌握災民困難情況
我們將組織縣、鄉兩級應急管理工作人員深入基層全面開展災民生活摸底排查,根據調查摸底情況,按照《XX市自然災害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工作方案》要求,制定災民生活救助方案。
(二)及時督導檢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資金到位后,我市將督促各縣(市、區)按規定、按流程使用資金,并確保資金撥付進度,及時將救災款項送達災民手中,保障災區群眾冬春期間生活不出問題。
(三)加強資金管理,保障災民基本生活
在資金撥付過程中,我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將嚴格按照自然災害基本生活救助資金的使用標準和使用范圍,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資金管理,建立健全救災臺賬,規范發放流程,確保冬春救助工作圓滿完成。
社會救助自檢自查報告 篇5
一年來,我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我是社區救助員、具體做的是低保工作、低收入工作、解困工作,以及守備街1號的網格工作和兼 職社工工作等。現將自己一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崗位工作基本情況
1、低保工作:是一項長期性、政策性較強的工作,它關系到困難群眾的溫飽問題及社會穩定。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認真學習救助工作的相關政策,隨時掌握動態管理,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對前來咨詢的群眾耐心細致地解釋救助政策。今年還對353名低保戶進行了實名的認證,給他們辦理了民政惠民濟困保。通過入戶走訪今年共計減少低保20戶、30人。
2、低收入工作:對低收入家庭進行了重新建檔,對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進行了剔除,對符合的進行了建檔。
3、解困工作:每季度的愛心超市,元旦春節、端午等重大節日中我們都積極開展扶貧送溫暖工作,切實把政府的關懷送到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中。
二、具體履職情況
1、低保工作:我社區現有低保戶272戶、353人。
2、低收入工作:有3戶、5人。
3、兼 職社工工作,通過對社區的服務對象的走訪,對社區50名居民進行建檔,對2戶進行個案幫扶,對其進行了5次服務,基本達到結案要求、小組工作,開展一個能力提升小組活動。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下一步努力方向
因我社區大拆遷,大量的低保戶不在本轄區居住,低保的動態管理比較難,每季度的入戶不能夠保證,今后一定加強動態管理,與居住地的社區和物管公司做好信息的溝通和聯系。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配合、協助完成社區的其他工作。以后我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服務居民中,力爭把各項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