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提升工程自查報告
2、加強校本培訓,自覺走進新課程
校本培訓需要理論的學習,更需要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交流與分享,為此,學校為教師培訓提供教學實踐智慧碰撞的平臺。
(1)開辟德育校本培訓新思路
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讓他們更多去關注弱者,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我校每年舉辦一次為孤寡老人捐款活動,我校每學期兩次去慰問全鎮的慰問老人,對于特別貧困的老人,進行了長期結對。不僅為孤寡老人解決物質上的困境,并給他們帶去了精神上的享受。而本學期,更是改進了慰問的形式,先讓學生們各自準備了一個節目,在出發之前又經過了審核,彩排。精心準備之后,學生們在政教處的帶領下,帶著節目、愛心,來到了那熟悉而陌生的簡陋的小屋。學生們首先送上慰問金和購置的禮物,還有學生們從家中拿來的衣服,然后送上的便是學生們為老人們精心準備的精神大餐。《讓世界充滿愛》、《魯冰花》等一首首歌從簡陋的小屋中傳出時,屋子不再簡陋了,孤苦無依的老人不再愁眉苦臉了,臉上也出現了少有的燦爛。這一活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學期一至二次,每次我校都要挑選不同的學生去慰問老人,使更多的學生能體驗到貧困者的生存環境。這一活動既解決了孤寡老人貧困生活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情感意識,增強了他們對弱者、對老人的關注,并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力的幫助。而實踐證明,這樣的活動的確是一次情感洗禮,從學生們一次次流下的眼淚足以證明這點。
(2)量身定制校本培訓,塑造良好師德,
在新課程下,我們極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質師德的教師隊伍,我們牢牢抓好素質提升的契機,并訂制了切合我校實際的師德培訓計劃:
3月份,我校兩次邀請了民合中學副校長吳建偉來我校給全體教師師德培訓,老師們認真聽講,認真做好筆記,并時時與指導員做思想上的交流。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著我教師們心田。吳校長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教師們在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曾經在教學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決。
為了繼續拓寬教師的教學觀念,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我校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師德培訓活動。4月份我校全體教師觀看了全國十佳班主任任小艾老師的錄像,任小艾老師的先進的教育理念猶如一場及時雨,使得正無計可施的老師們眼前豁然開朗了許多,如今對于老師們而言,學生的早戀問題,網絡問題,缺乏誠信等問題都是非常棘手的,在教學中老師們經常疲于奔命而效果卻不理想,但任老師的現身說法,使老師們明白了,嚴格的壓制不如使學生們轉移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活動吸引學生,讓他們自覺的學會改變。
同時,為了全面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總結反思能力,我們還進行了一次優秀德育案例的交流的活動,會上由徐建利老師交流了她的入選教育學會的德育論文《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并且由校級獲獎的劉婭老師和朱麗萍老師交流了她們的論文,以上老師通過身邊的事例,闡述著她們的教育故事,使老師們深受啟發。會后,布置了每位老師寫一篇德育案例,通過評選產生出了本學期的校級優秀德育案例,并裝訂成冊,今后我們繼續對這些優秀案例進行交流,可以指導教師們的實踐。促進教師們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