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儀式上有關(guān)父親的悼詞(精選3篇)
告別儀式上有關(guān)父親的悼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和親朋好友:
父親楊克桃,生于解放前的動蕩年代。家里兄妹六人,父親從小跟隨當(dāng)船工的爺爺飄泊于江河之上,以水為院,以船為家,無根無靠。解放后,響應(yīng)國家精減城市人口支持下鄉(xiāng)建設(shè)的號召,父親兄妹六人跟隨奶奶一起自愿下放到湖北省漢川縣榔頭鎮(zhèn)長崗村為農(nóng)民,扎根于農(nóng)村建設(shè)。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為了多一個人口爭工分,父親早早和母親結(jié)婚成家,支撐大家庭的同時,也挑起自己家庭生活的重擔(dān)。成家的父母居無住所,借住在鄉(xiāng)鄰家。早出晚歸,辛勤勞作。隨著我們兒女的降臨,父親除了生活之擔(dān)外,還于點滴的積累中建起自己第一個兩間的房屋。屋子雖小,卻給了孩子們一個安身之所。
為了還建房欠債,父親留下母親和一群待撫的孩子,獨自飄泊在外到武漢做起小生意,住車站,睡街頭,風(fēng)餐露宿,吃盡苦頭。間歇中回到家中,帶回自己辛苦積蓄之時,也給童年中的我們帶回點點的零食,帶回孩子們期盼的快樂。
看著慢慢長大的孩子們擠住在廚房中的一張床上,父親有了第二次建房的壓力,更多辛苦的外出販賣瓜果蔬菜,旅館簡易和小吃攤點是他暫時的歇腳處。一年到頭,把辛苦賺來的錢上交給生產(chǎn)隊里因自家缺少勞動力而欠的工分外,余下部分為再次建房而累積。八十年代初農(nóng)村包干后,父親終于在村子里建起首屈一指的三間大房,使得三個兒女都有了自己各自的房間,而父親不得不為了再次還房債飄泊在外。把家里的農(nóng)活丟給母親和年幼的孩子們一起承擔(dān)。
八十年代未,父母親一起放下農(nóng)田,離開了自己辛苦建起未住幾年的新房,租住到武漢做廢品收購生意,穿梭于城市中的各個角落,在城市人熟睡的午休中灑下自己辛勤的汗水為城市的廢物利用奉獻著自己體能和智慧,從中謀取微薄的利潤養(yǎng)活全家。自建了兩次房子的父親直到中年,母親也出外后才和母親一起租住著城市里簡單狹小的小屋,給自己暫時的一個家,結(jié)束了獨自飄泊動蕩、風(fēng)餐露宿的生活。
九十年代初,父親的廢品生意達到頂峰,心地善良的父親說服親戚朋友們都出動到武漢,帶領(lǐng)他們一起走致富之路。在繁忙的生意中,父親還到處跑動關(guān)系把父輩兄妹幾人的戶口按返城政策轉(zhuǎn)回到武漢,同時還設(shè)法捎帶上自家親戚頂替本已是武漢戶口的四弟之名,為身邊的親戚們謀取生存之利。同時善良的父親也因為個性直率,在為大家出錢出力后卻反而落下一堆的不是,而導(dǎo)致親朋的誤解,導(dǎo)致親兄弟十多年沒有往來。
在遭受親戚的打擊后,父親的生意日漸下滑,父親趁此在漢川城關(guān)第三次買下房產(chǎn),同時為兩個兒子操辦婚事。至此又欠下一堆債務(wù)的父親又和母親一起到武漢紅鋼城租住房子,以挑鐵為生,以體力錢的積累還債。
父親的身體也逐漸在辛苦中落下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病痛。在還完所欠債務(wù)后,已近六旬的父親再也無力做體力之類的活,輾轉(zhuǎn)于古田轉(zhuǎn)向于維持父母生計的小營生,同時也時不時的照顧著子孫們。
年過六十后父親的生計越來越難,但他卻把壓力深藏于自己的心里,暗自節(jié)省,甚至為了生活費用和母親吵架,也不對我們?nèi)齻子女提出生活的要求。每次當(dāng)我們問及父親的生活時,他總是回答說我還能照顧好自己,不用你們操心。可是,暗地里,他卻每天為了省下幾塊錢飯錢而只在早上吃兩個包子后餓著肚子晚上回家吃飯。動脈硬化、高血壓、長期咳嗽等病痛也強忍著不去大醫(yī)院檢查。腿痛得走路都困難也只是輕描淡寫說說了事。而我們作為子女,卻忽視了父親自己心里的壓力,忽略了父親身上的重病,有時甚至還怪父親自私。
父親發(fā)病住院到父親猝然離世僅僅三天時間,這與父親身上常年的疾病與病癥無不相關(guān)。聯(lián)想這些,我才明白是我們太忽視了父親的身體和生活,是我們的不孝才導(dǎo)致了父親走得如此猝不及防,連留下一句遺言的時間也沒有;是我們的不孝才導(dǎo)致父親走得如此早,沒給我們?nèi)魏伪M孝和挽回的機會;只給我們留下難以接受的突變與悲傷。
父親,您匆匆走了,帶走了您身上長期的病痛,帶走了您一輩子操勞;
父親,您猝然走了,留給我們無數(shù)的悔恨,留給我們無盡的遺憾;
父親,您走了,你看到了嗎?您生前所有的親朋都來送您了,包括您十多年沒往來的四弟;四叔是擦著淚花送您的,您生前未盡的兄弟和睦的心愿可以了結(jié)了;
父親,您走了,在您生前我們沒有盡到孝,沒有贍養(yǎng)過您,我們只能用無數(shù)的鞭炮為您送行,送您到天國門口;我們跪求您的原諒:原諒我們的粗心;原諒我們沒有為您的生活分憂解難;原諒我們沒有在早前重視您的病征,及早治療和預(yù)防;原諒我們的沒有為您養(yǎng)老、為您送終;原諒我們的所有不孝;用您的生命來告誡警醒我們的不孝,這樣的代價該是如何之沉重啊;
父親,您走了,在為您出殯那天,從武漢運送您遺體回漢川的靈車上,我長跪您旁邊,握著您的手,挨著您冰涼的身體,一路牽著您、陪著您最后走完武漢到漢川這條你獨自走了無數(shù)次的路,一遍遍的`看著您緊閉的雙眼、微腫的面容,一次次的把您留在了我心底,永遠留在我心里;我沒有哭出來,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和您說話,只能以長跪的方式表達我過去對您疏于照顧的無盡悔意;看著靈車后建新表哥的車一路上都以閃爍車燈的方式來祭奠您的離去,想著您再也體會不到人間的喜怒哀樂,更是悲傷不已;我不知道子女的長跪和親朋好友的哀思是否能讓您在去天國的路上有一些欣慰?表哥白天里閃爍的車燈是否能為您照亮去天國的長路?讓您不是孤孤單單的在路上找不到方向?
父親,您走了,留下母親獨自一人,我們會好好的贍養(yǎng)母親,把對您沒盡到的孝心累積到母親身上;您知道么?看到您辛辛苦苦為母親留下的存折,我只能長淚。是我們不好,讓您對我們贍養(yǎng)父母沒有信心,才逼使您刻薄自己為母親攢錢;
父親,您走了,去了另一個國度,但愿那里再沒有病痛,沒有壓力,沒有讓您煩心的生活;女兒祝您在天國安好,平靜快樂!請您托夢給我,請您再次走入我的夢中,讓我再看看您,再和您說說話,再聽聽您的聲音。
告別儀式上有關(guān)父親的悼詞 篇2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維公元二零六年一月三日,家父駕鶴西去;隁w緲緲,唯余桑梓,兒撕心裂肺,痛心疾首,一腔悲情,兩行酸淚,一時多少言語,竟不知如何訴說……
作為農(nóng)民的父親,童年和青年時期可以說是充滿坎坷和不幸的。拋卻農(nóng)民本身的貧窮和艱難不談,就是一個接一個的自然的和人為的災(zāi)難,對于他來講,已經(jīng)是太多太沉重了。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不止一次地談起過他的童年的艱辛與困苦。他說這種艱辛與困苦直接造成了他企圖通過讀書來擺脫土地的失敗——父親只斷斷續(xù)續(xù)讀了五年的小學(xué)課本。
暮年的父親由于一生的操勞積勞成疾。長年累月的重體力活使得父親的心臟有很多疾病。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父恩兒當(dāng)何報?父親臨終數(shù)次呼兒乳名。嗚呼!為人子者傷傷,黃天不曉,身為后者愴愴,西庭難知,一腔悲情何日盡譴,訴青山而淚眼婆娑,臨瀚海而悵恨纏綿,空余愧恨!想如今難睹家父音容,不盡為子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
紙短情長,筆拙意遠,十分才思,不盡家父滴水之恩,萬千淚水難報家父養(yǎng)育之情。胸悶難耐,思情難排,寥寥數(shù)語,權(quán)泄相思之苦,且譴追念之郁。
逝者已矣,托體山阿,生者追思,寄語薄紙,想必家父在天之靈,能體諒不孝子之思念之苦,天人分離的無限悲傷……
父親黃泉路上走好!九泉之下安息吧!窮不扎根,愚有兩說!富又何如?為兒只有淡遠求索、行恭、責(zé)厚、接眾和,孝順母親!
不辜負您的期望秉承父親對人感恩,對己克制之人格光輝,橛橛梗梗,孜孜淑淑……
告別儀式上有關(guān)父親的悼詞 篇3
各位長輩、各位領(lǐng)導(dǎo)、各位親朋好友:
20xx年六月六日下午六點三十分,父親因傷重搶救無效離開了我們,享年六十四歲,父親就這樣悄悄地走了,帶著對兒女的無限牽掛,帶著對鄉(xiāng)親的深切留念,帶著對生養(yǎng)他的那一方土地的不舍,來不及叮囑,來不及話別,來不及回頭看一眼,靜靜地走了。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后,父親辛勞坎坷的一生便都浮現(xiàn)在眼前。
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父親出生在稷山縣核桃園村一個貧寒的家庭,姊妹眾多,生計艱難的家庭讓父親在少年時代就飽嘗心酸。六零年,父親八歲,跟隨曾祖父放羊,快到下午,曾祖父讓他去趕羊’,父親說餓的沒力氣,吃塊饃去趕羊,曾祖父說,沒有吃的,你吃點柿花皮解餓吧。
由于家庭貧寒,生活所迫,父親從小就養(yǎng)成自力更生的習(xí)慣,為了家庭的溫飽,過早地承擔(dān)起繁重的體力勞動。父親養(yǎng)育了五個孩子,沉重的家庭負擔(dān)讓父親不得不常年奔波,未開春,剛過完初五,父親就去山上干活了,準(zhǔn)備孩子開學(xué)的學(xué)費;炎夏酷暑之日,別人都在消暑納涼,父親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冰天雪地之中父親也不歇下來,有時臘月二十八還在踏著積雪干活。就是這樣,家里還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父親時常拿著袋子去親戚家借糧食,幾里地甚至十幾里地都是用用肩膀扛回來。
八六年,家里蓋了新房,房梁上的椽子都是父親用肩膀一根一根扛回來的,長年累月的肩挑手提使得父親肩膀一邊高一邊低,膝蓋過早勞損,滿身傷痛房子蓋好后,小弟出生了,小弟出生后,身體特別弱,父親守在醫(yī)院保溫箱前二十天,徹夜不眠,知道孩子安然無恙才松了一口氣,父親很是慣著孩子,記憶中冬天鍋里溫著的柿子,父親總是早早起床,燒火溫好了,放在枕頭邊等我們睡起來吃。
九一年,母親得了眼病,一年住了五次醫(yī)院,大姐當(dāng)時十六歲,小弟只有四歲,二姐三姐和我都在上學(xué),連年的醫(yī)藥費讓家中債臺高筑,父親到處借錢,安頓好我們的生活,又帶著母親去看病,臘月二十了還在醫(yī)院中。
九八年二姐上大學(xué),六千多塊的學(xué)費都是父親上山砍柴一分一分換來的,20__年,家中經(jīng)濟情況剛有好轉(zhuǎn),父親又在咱中社村為我蓋起了結(jié)婚的新房,就在我訂婚的前一天,母親腦出血昏迷不醒,當(dāng)時家中還有三個未成人的孩子,一夜之間,父親變得更加沉默了,短暫的沉默之后,他又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dān),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生活異常艱難,母親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才恢復(fù)了意識,因又蓋房,母親又看病,家中經(jīng)濟再一次陷入困境,就是這樣,父親幾百塊幾百塊借錢為我完婚。
20__年,小弟上大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后,父親已過六十,仍然湊足了錢給小弟的房子付了首付。
父親一生剛強,做事從不落在別人后面,在村莊擔(dān)任干部期間,帶領(lǐng)全村人修橋鋪路,他是一個肯干而且有感召力的人,父親不愛說話,卻用他的行動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身教,父親做人不張揚,不好與人爭強,與無聲間影響著我們的言談,人常說,一等父親不言不語,他正是這樣。
父親一生胸懷寬廣、樂善好施,誰家有難事都會撲在前面,村莊只要有紅白事,六七天白天黑夜操心,我記得門前大叔去世的時候,當(dāng)時他們已經(jīng)搬到仁義村,父親得知情況后,自己買了煙,召集全村人連夜趕下去為他治喪,熬黑了眼圈,操碎了心,誰家生活困難,只要開了口,不管自己多難都會幫別人。他一生講信用,也教育我們不要貪小便宜,父親常說: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在他的影響下,我們都以善待人。
父親很是孝順,也很有決斷,爺爺那年病重,大家都覺得挺不過去了,六神無主,父親毅然決定送醫(yī)院,經(jīng)醫(yī)生竭力搶救,爺爺又一次挺過了難關(guān),前些日子,爺爺大腿骨折,父親仍然拖著傷痛的腳悉心照料,爺爺挺過去了,他卻倒下去了。父親總覺得自己在家中大一些,應(yīng)該承擔(dān)得多一些,對待兄弟姐妹更是如此。
父親太累了,他心里裝的人太多了,惟獨沒有他自己,滿身傷痛也不去檢查,腿因膝蓋變形走路蹣跚,耳聾眼花卻從不告訴兒女。血壓低也不吭氣,父親辛勞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兒女。
父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