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長輩去世哀悼詞(通用3篇)
已故長輩去世哀悼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親戚、朋友、鄉親們:
春秋有序,天道無常。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在這里舉行告別儀式,深切地思念優秀共產黨員、老干部、x人民的好兒子。在此我代表黨總支、村委會對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對其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出生于1928年10月19日,195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在1949年,他就在工作,歷任鄉長,1980年才年老回家安度晚年。
是奮斗的一生,值得學習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忠心耿耿的一生,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他為人忠厚、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團結鄰居,關心公益事業。
他對子女從嚴管理,嚴格要求,處處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并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后人樹立了榜樣,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鄉親們,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告別儀式,沉痛思念,就是要學習好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忠于黨、忠于人民艱苦奮斗、樂于助人、關心公益事業的優良品格和高尚情操。
對不幸的逝世,我們深感悲痛,失去他是我們一大損失,他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他老人家的優良品格,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致,與時俱進,把各項工作搞得更好,以慰藉勤勉一生的。
也希望家人節哀順變,繼承他老人家的優良品格,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
,安息吧!
已故長輩去世哀悼詞 篇2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長輩、奶奶生前的親朋好友:
你們好!首先允許我代表我的全體家人,對各位放棄寶貴的時間,頂著烈日,輾轉奔忙前來參加我奶奶的追悼會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與我們共同分擔悲傷,送老人最后一程。
我為失去一位慈祥、可愛、可敬、可親的奶奶感到心痛,我也為今天有那么多的長輩前來參加奶奶追悼會感到欣慰,讓兒孫們發自肺腑說上一聲:敬愛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李生于19xx年10月19日,20xx年8月1日油盡燈滅,終其天年。奶奶離開了她給予一輩子關懷和恩愛的大家庭,走完了簡單但卻不平凡的一生,享年83歲。
那天下午4時50分當我和媽媽得知奶奶病危,急匆匆坐上車,踉踉蹌蹌地趕到奶奶家時,奶奶已經安詳地躺在那里,一動不動。我歇斯底里地呼喊奶奶,雙腿像是盤腿坐了一整天完全使不上勁的麻痹讓我害怕,從天而降的傷痛重重砸向我的頭部。母親和家人也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奶奶,可是她都一動不動,全家人嚎啕大哭。
奶奶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辛勞是其一生的縮影。她沒有讀過幾天的書,不識一個字。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這里悼念我敬愛的奶奶,并向她老人家作最后的告別。我在此代表我們全家,向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參加我奶奶追悼會的各位領導以及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各位諧鄰等來賓,表示最誠摯的感謝。(鞠一個躬)
我是奶奶唯一的孫女,從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愛護下長大,我知道現在我最親愛的奶奶離開了我。還記得過年的時候,我們全家團聚,一大家子人圍繞在你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您的笑聲還在我的耳邊回響。還記得,我每次上學的時候,你依依不舍的送別我,你的身影就在我眼前徘徊。我和家人的共同愿望就是您老人家能夠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可是,幾天前,你卻突然丟下我們悄然無息的駕鶴仙去,永遠離開了牽腸掛肚的兒孫,離開了相濡以沫的所有至愛親人。
奶奶,你安詳平靜的走了,卻將無限的哀痛和思念永遠的留給了我們。您的離去,讓我們寸斷肝腸,撕心裂肺!從此以后,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您慈祥的笑臉,再也沒有機會品嘗您做的飯菜,再也聽不到您對我們的叮嚀和囑托了,再也沒有機會為您捧上一杯熱茶、端上一杯水酒、添上一件喜愛的衣裳了……
奶奶您的一生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辛勞的一生;是平凡無奇、樸實無華的一生,您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身邊的親人!您含辛茹苦撫育兩個兒子,終于讓他們個個學有所成;您疼愛孫子、孫女勝過愛您自己。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們,總是希望我們多一點時間陪在您的身邊,總是牽掛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喜怒哀樂就是您生命的全部。
奶奶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平淡但卻偉大的一生。親愛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溫暖的手,但你卻永遠離我們而去……
奶奶,你放心地走吧,我們會在淚花和松柏中銘記您慈祥的面容,我們會在夢中期待聆聽您親切的教誨,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化悲痛為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會孝順爺爺,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長輩和親朋好友出席我奶奶的告別會,有了你們的祈福,我奶奶會含笑走往天堂,奶奶在天堂也會祝福各位健康長壽!
奶奶,安息吧,我們會永遠的懷念您!
已故長輩去世哀悼詞 篇3
各位來賓、各位親友、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在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師生好評的教育前輩——張德厚老先生。
張老先生生于1935年1月11日,1993年于遮放鎮戶拉中學退休,這樣一名人民的好教師,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一個德高望重、倍受人們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年11月25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73歲。
張老是戶拉本地人,他生于戶拉,長在戶拉,并服務于戶拉。
自幼聰明好學,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吃苦耐勞。
一九五二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武威師范;在考學升學率極低的當年,能考入當時本地區唯一的一所高等重點中師學校,他成為家鄉人的驕傲。
一九五三年武威師范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寧遠堡小學工作,后調入紅山窯小學任教。
1957年—1969年在家自謀職業,1969年—1978年于東寨下鄉務農,1978年落實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統工作,先后于東寨新二壩小學、下二壩小學、永昌職中工作,1993年退休。
41年來,他愛崗敬業,愛校如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刻苦鉆研每一文章,設計每一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學生,他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了學生,他循循善誘,廢寢忘食。
特別是對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關懷備至,傾注愛心;經常是慷慨解囊,不計回報,真正實踐著教書育人的諾言,深受學生的愛戴和社會的好評。
許多經濟困難的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走上了成才之路。
高山肅然垂首,龍江低沉嗚咽,杜鵑泣血,百靈哀鳴,晴空一聲霹靂,噩耗猛然當頭,不料張老先生溘然長辭,撒手西去。
孔子風范,萬世流芳,張老形像,永不泯滅,張老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作風,嚴于律已、為人師表的風范,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團結一心,為戶拉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奮斗。
他那語重心長、不知疲倦地教誨學生的.師者風范依然浮現在弟子們的腦海里,他在飯桌上為孫子們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園內鮮花綠蔭邊仿佛飄來他那勤快的腳步聲,門房內熱情接待來訪家長的一張笑臉時隱時現,操場上瀟灑舞劍、老當益壯的晨練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閃現。
但是,我們沒有回天之術,也無再生之能,你終究走了,永遠地走了。
仙人已過蓬萊閣,德范猶香啟后人。
老人在這晨風微涼的初冬,離開了我們,他燃燒了自己,把殷殷的收獲留給子孫,把光和熱永遠地留在了人間。
張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誨學生們將銘心刻骨,你的遺志子孫們將一如既往地傳承,你的處世風范同志們將毫不猶豫地追隨效仿。
張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將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