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去逝追悼詞范文(精選3篇)
姨媽去逝追悼詞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各位親友、及逝者的親屬:
青山不語;蒼天含淚!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鄉親們心目中的楷模、我們尊敬的鄉親、我們尊敬的長者—劉府黃姨媽。
黃黃姨媽生平為人正直、關愛他人、平易近人、品德高尚。作為家庭的長輩,她勤勞善良、以身作則,一生辛勤勞作,養育出了許多優秀的后代,使我們這個小山村走出了不少人才。這不僅是黃黃姨媽的驕傲,也是我們鄉親的驕傲;作為鄉親,她心胸開朗、樂于助人,幾十年來持之以恒,博得了鄉親們的交口稱贊,是鄉親們的好長輩。
在這悲痛欲絕的時刻,我們不會忘記,黃黃姨媽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時,她總是伸出熱情的雙手,給與無私的幫助;我們更不會忘記她教育培養的后代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在此我們深深的悼念她,深深的感謝她!她使我們有了學習的榜樣。
黃黃姨媽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長輩,她離我們而去,但她那種勤勤懇懇、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那種為人正派,忠厚老實的高尚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為她的家庭失去這樣的長輩而深深的惋惜。
但人死不能復生,老人的愿望是我們大家的生活更美好,生活更富裕,我們要秉承她的遺愿,化悲痛為動力,以更加高昂的熱情來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以慰她的在天之靈。
在這個萬分痛心的時刻,所有的一切難以用語言表達! 愿:黃黃姨媽,您一路好走!
姨媽去逝追悼詞范文 篇2
尊敬、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各位老師及家屬:
、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各位老師及家屬前來送我姨媽最后一程。
姨媽一生勤儉、持家有道,與大伯一生恩愛有加,含辛茹苦將一對兒女撫養長大。無論何時都能熱情接待來訪的親朋好友。我1992--1995年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住在姨媽家,姨媽待我是無微不至,視若己出。對工作認真負責,在自己崗位上,把工作處理的井井有條。跟街坊鄰居相處融洽和氣。她的一生是高風亮節!
逝者已矣。作為舅侄,希望大伯節哀順便,把心放寬一點,多注意保重身體,以慰姨媽在天之靈。作為表兄,希望表兄、表妹化悲痛為力量,好好工作,承擔起這個家的責任,多多安慰大伯、多多陪陪大伯、多多聽聽大伯的話。
、各位來賓、各位鄉親、各位老師及家屬來送我姨媽最后一程。
最后祝愿姨媽一路好走!
姨媽去逝追悼詞范文 篇3
各位:
20xx年冬,一個格外寒冷的日子,住在老家后院的金玉姨媽不幸去世了。得知這個消息,我心里十分難過,很想趕回去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但是,當時老家要求火化,而老一輩的觀念還是想土葬,為了不違背老人意愿,所以姨媽去世的當天晚上就悄悄地入土為安了。
之所以稱呼“金玉姨媽”,源于大爺的名字叫金玉。我仔細問過了姨媽去世前后的情況,姨媽沒受什么罪,也算前世修來的福。姨媽活了八十多歲,按說也算長壽了,但她生在舊時代、長在困難時,也沒享過多少福,是典型的農村舊時代的婦女。姨媽沒有任何文化,十幾歲就嫁為人婦,勞累了一輩子,里里外外忙碌,上侍侯老人,下拉扯孩子,好吃好穿的讓給別人,最苦最累的留給自己。正值壯年時,金玉大爺因病去世,留下姨媽獨自支撐起一個家。孤兒寡母的生活,在當時溫飽尚無法保障的時候,個中艱辛足以想見。
金玉姨媽中年喪夫,老年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又相繼去世,人生最苦難的事她幾乎都經歷了。我沒有跟她聊過這方面的事,不知她內心是怎么樣的一種感受,但我能體會她的苦處,如果說生活上的困難都好克服的話,那上的痛苦則是別人永遠無法替代的。好在姨媽愛嘮叨,尤其到了晚年,見誰都說個沒完,雖然自己耳背難聽清別人說什么,但這并不妨礙她說。見誰跟誰嘮,又都是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人家不愛聽,有的會表示出不耐煩的樣子。我回去的時候少,每次都耐下性子聽她的絮叨。我不僅自己耐心聽,也勸她的兒孫們聽,如果她說的沒道理,你可以不按她說的去做,但不能剝奪她傾訴的權利,要知道,這也許是姨媽釋放自己的唯一途徑啊。
我們縣的糧畫小鎮
金玉姨媽和我家住前后院,雖不是親的,但也沒出五菔,平時走得又近,跟親的也沒什么兩樣。我從小沒了娘,對兒時的了解大都是從她老人家那里得知的。聽姨媽說,我是在山東臨清二院出生的,出院回家的時候家人趕一輛馬車去接,時值隆冬,從冰上過的冀魯交界的衛河。剛出生幾天的我,在那么寒冷的冬天里,坐馬車顛簸了幾個小時,到家都凍僵了。看著那么小小的僵硬的我,大家都覺得很難活命了,有人甚至勸我父母放棄。但該著我命大,在支起的一堆柴火前,金玉姨媽抱著我烤了很久,我才慢慢緩過勁兒來。小時候,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姨媽沒少幫著帶我,那時她在生產隊喂牛,每次都抱著我去。后來我母親去世,她更是給了我很多照顧,只要我在家,她就是去女兒家走親戚也帶上我。中學時我住校,平時回去也多數是在她那兒吃飯,返校時姨媽早早起來給我做好飯,再叫我起來吃,每次都象對自己孩子一樣的盡心盡力。
姨媽家的棗樹
金玉姨媽雖然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但沒裹過腳,是她們那個年紀里少有的大腳板,所以她很能干,家里外頭一把好手。姨媽身體一直不錯,七十多歲了還能下地干活,她帶大了子女、孫子、重孫三輩人,直到去世前幾個月生活都能自理。那年春節我回去,她幾乎天天從村北頭的家中走到村南頭我們住的另一個姨媽家去看我,雖然腳下沒根了,但還是能一氣兒走近千米。我信奉知恩圖報,一直記著姨媽對我的好,從打能掙錢后,每年都孝敬姨媽,以前窮,給的少,后來日子好過了,五月節、八月節、春節都給個三頭五百的,就是我不回去,也托人捎過去。其實她自己用錢很少,多是給孫男地女們花了,但老人很知足,對我是念念不忘,經常跟村里人提起我,一到過年就盼著我回去。那年秋天,姨媽不慎摔了一跤,摔斷了大腿,年齡大了也沒法做手術了,只能打打點滴吃點藥維持。我聽說后托人捎去幾百塊錢,希望她想吃什么吃點什么,實在疼厲害了打一支止痛針。她有兒女,我又忙,不能床前盡孝,只求她少受些罪,讓她知道還有人惦記她,心里有個安慰,就是走也能走的安心一些就好了。
我們家的墳地
姨媽走了,我再回去永遠看不見她滿是滄桑的面容了;姨媽走了,我再回去也永遠聽不到她絮絮叨叨的話語了。姨媽,我不知道你是否走得安詳,也不清楚你還有沒有留下遺憾,但不管怎樣,都希望你在遙遠的天國里能和親人們過上團團圓圓、平靜幸福的日子。
我們家的祭祖儀式
金玉姨媽,愿您天堂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