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教師追悼會悼詞(通用3篇)
病逝教師追悼會悼詞 篇1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在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師生好評的教育前輩——管老先生。管老先生生于1935年1月11日,1993年于職中退休,這樣一名人民的好教師,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一個德高望重、倍受人們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20xx年8月6日辰時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73歲。
管老是本縣城關鎮人,他生于小鎮,長在家鄉。自幼聰明好學,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吃苦耐勞。孩提時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為大哥的他就讀于*小學時,便一邊讀書識字,一邊幫助父母干家務活,同時還要照顧7個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勞動,是遠近有名的乖孩子。一二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武威師范;在考學升學率極低的當年,能考入當時本地區唯一的一所高等重點中師學校,他成為家鄉人的驕傲。
一三年武威師范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寧遠堡小學工作,后調入紅山窯小學任教。1957年—1969年在家自謀職業,1969年—1978年于東寨下鄉務農,1978年落實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統工作,先后于東寨新二壩小學、下二壩小學、職中工作,1993年退休。41年來,他愛崗敬業,愛校如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刻苦鉆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設計每一個教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為了學生,他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了學生,他循循善誘,廢寢忘食。特別是對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關懷備至,傾注愛心;經常是慷慨解囊,不計回報,真正實踐著教書育人的諾言,深受學生的愛戴和社會的好評。許多經濟困難的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來,管老先生一直從事學校教學和后勤工作,曾擔任東寨下二壩小學校長。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他擔任學校校長期間,關愛學生,關心教職工,心里總“裝著”學校和師生員工,記得有一次在評職稱時,高級職稱的名額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評審會召開之前,又將個人已填好的職稱評定表抽取出來,將名額主動讓與年輕教師,在80年代職稱名額極為緊缺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舉動在老師們中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時隔如今,他的這一感人事跡仍是教育界的美談,確實令我們現在的這些噍類汗顏自慚。真可謂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人緣良好,作風踏實;古道熱腸,有求必應。同事們說,與老管搭檔,輕松愉快,信心十足;與老管交往,醍醐灌頂,如坐春風。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耕耘著,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為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為人忠厚、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他對子女從嚴管教,嚴格要求,又不失和藹慈祥,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個個遵紀守法,好學上進,現都以成家立業,頗有作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樣盡職盡責,無私地奉獻著,勤勞地耕耘著。他在病榻中始終關心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以頑強的毅力和病魔做斗爭,在病危時告誡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喪事從簡,不要鋪張浪費。
祁連山肅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嗚咽,杜鵑泣血,百靈哀鳴,晴空一聲霹靂,噩耗猛然當頭,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長辭,撒手西去。孔子風范,萬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滅,管老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作風,嚴于律已、為人師表的風范,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團結一心,為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奮斗。他那語重心長、不知疲倦地教誨學生的師者風范依然浮現在弟子們的腦海里,他在飯桌上為孫子們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園內鮮花綠蔭邊仿佛飄來他那勤快的腳步聲,門房內熱情接待來訪家長的一張笑臉時隱時現,操場上瀟灑舞劍、老當益壯的晨練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閃現。但是,我們沒有回天之術,也無再生之能,你終究走了,永遠地走了。從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師,家庭里沒了撐梁柱,社會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過蓬萊閣,德范猶香啟后人。老人在這碩果飄香的金秋,離開了我們,他燃燒了自己,把殷殷的收獲留給子孫,把光和熱永遠地留在了人間。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誨學生們將銘心刻骨,你的遺志子孫們將一如既往地傳承,你的處世風范同志們將毫不猶豫地追隨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將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
病逝教師追悼會悼詞 篇2
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在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師生好評的教育前輩——管老先生。管老先生生于1935年1月11日,1993年于永昌職中退休,這樣一名人民的好教師,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一個德高望重、倍受人們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20xx年8月6日辰時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73歲。
管老是本縣城關鎮人,他生于小鎮,長在家鄉。自幼聰明好學,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吃苦耐勞。孩提時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為大哥的他就讀于永昌云川小學時,便一邊讀書識字,一邊幫助父母干家務活,同時還要照顧7個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勞動,是遠近有名的乖孩子。一二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武威師范;在考學升學率極低的當年,能考入當時本地區唯一的一所高等重點中師學校,他成為家鄉人的驕傲。
一三年武威師范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寧遠堡小學工作,后調入紅山窯小學任教。1957年—1969年在家自謀職業,1969年—1978年于東寨下鄉務農,1978年落實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統工作,先后于東寨新二壩小學、下二壩小學、永昌職中工作,1993年退休。41年來,他愛崗敬業,愛校如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刻苦鉆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設計每一個教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為了學生,他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了學生,他循循善誘,廢寢忘食。特別是對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關懷備至,傾注愛心;經常是慷慨解囊,不計回報,真正實踐著教書育人的諾言,深受學生的愛戴和社會的好評。許多經濟困難的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來,管老先生一直從事學校教學和后勤工作,曾擔任東寨下二壩小學校長。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他擔任學校校長期間,關愛學生,關心教職工,心里總“裝著”學校和師生員工,記得有一次在評職稱時,高級職稱的名額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評審會召開之前,又將個人已填好的職稱評定表抽取出來,將名額主動讓與年輕教師,在80年代職稱名額極為緊缺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舉動在老師們中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時隔如今,他的這一感人事跡仍是教育界的美談,確實令我們現在的這些噍類汗顏自慚。真可謂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人緣良好,作風踏實;古道熱腸,有求必應。同事們說,與老管搭檔,輕松愉快,信心十足;與老管交往,醍醐灌頂,如坐春風。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耕耘著,為永昌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為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為人忠厚、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節儉,艱苦樸素;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他對子女從嚴管教,嚴格要求,又不失和藹慈祥,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個個遵紀守法,好學上進,現都以成家立業,頗有作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樣盡職盡責,無私地奉獻著,勤勞地耕耘著。他在病榻中始終關心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以頑強的毅力和病魔做斗爭,在病危時告誡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喪事從簡,不要鋪張浪費。
祁連山肅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嗚咽,杜鵑泣血,百靈哀鳴,晴空一聲霹靂,噩耗猛然當頭,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長辭,撒手西去。孔子風范,萬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滅,管老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作風,嚴于律已、為人師表的風范,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團結一心,為永昌教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而努力奮斗。他那語重心長、不知疲倦地教誨學生的師者風范依然浮現在弟子們的腦海里,他在飯桌上為孫子們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園內鮮花綠蔭邊仿佛飄來他那勤快的腳步聲,門房內熱情接待來訪家長的一張笑臉時隱時現,操場上瀟灑舞劍、老當益壯的晨練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閃現。但是,我們沒有回天之術,也無再生之能,你終究走了,永遠地走了。從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師,家庭里沒了撐梁柱,社會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過蓬萊閣,德范猶香啟后人。老人在這碩果飄香的金秋,離開了我們,他燃燒了自己,把殷殷的收獲留給子孫,把光和熱永遠地留在了人間。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誨學生們將銘心刻骨,你的遺志子孫們將一如既往地傳承,你的處世風范同志們將毫不猶豫地追隨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將永遠地活在我們心中!
病逝教師追悼會悼詞 篇3
同志們:
公元20xx年5月28日10時58分,一個讓我們敬仰的靈魂停止了思考,我們的好領導、好兄長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僅享年59歲。
現在我們懷著十分沉重和萬分悲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教育戰線上的忠誠戰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興化市教育兼職督學。并對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請節哀順變。
生于1951年3月7日,19xx年7月畢業于**中學,后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xx年在師范學校學習,1973年7月走上教育戰線,先后擔任唐劉高級中學團委書記、教導副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20xx年擔任竹泓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20xx年擔任戴南高級中學副校長。還兼任興化市教育兼職督學。
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熱愛教育、熱愛學生,他把熾熱的愛和滿腔心血全部傾注在教育事業上,他以一生的實踐,譜寫了一首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壯麗詩篇。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是教師的楷模。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師德高尚。他是興化教育事業的精英,他用自己的整個生命為興化的教育事業留下了一座師魂的豐碑。他用自己的心血做燈油,點亮多少在蒙昧中摸索的探路者的明燈;他用偉岸的身軀作柱梁,為多少學生撐起一方明凈蔚藍的天空。37年如一日,叱咤風云,揮灑在三尺講臺,春風化雨,啟迪心智;60載人生路,風雨兼程,頂天立地。他奮斗了一生,奉獻了一生,笑傲了一生,精彩了一生!
作為學生,他品學兼優,積極上進。當年,年僅14歲的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江蘇省**中學高中部,在他的學生檔案里,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五好學生”。
作為教師,他勤懇踏實,業績驕人。他的數學教學方式靈活,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深得學生喜愛。他教的班級,經常是百分之百的高考升學率。1980年,在全市的高三學生數學競賽中,他的學生獲得了全市第一名。1981年的高考,他所教的一個班級,參加高考的13個學生12名學生數學成績為滿分,震驚了全市。他多少次被評為“興化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興化市優秀知識分子”。多次被表彰為“興化市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領導,他春風沐人,治校有方。他為人表率,他在擔任教導主任時,曾經同時兼教三個班的數學,還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他領導的團委,他負責的教導處,他引領的學校,多次獲得“先進集體”、“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
為人寬厚而正直,胸襟寬廣而坦蕩。即使在遭遇到不公正待遇時,也能顧全大局,泰然處之。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與搭檔,信心十足,輕松愉快,與交往,醍醐灌頂,如坐春風。
潤澤春暉廣無邊,亦師亦友豈非緣;立言立德立風骨,匡我至今酌甘泉。將他的生命奉獻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雖然,我們不能把握生命的長度,但是,卻用自己的實踐累積了生命的厚度。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但是他的一生是火熱的一生,是有益于人民、造福了一方的一生。我們相信,逝去的只是生命,留下的將是給我們以激勵的精神。這是一種全身心投入教育、情系故鄉人民的精神,是誠信待人、樂觀豁達的精神,是既做授業的經師,更做引領學生人生之路的人師的精神。
是他的家族的驕傲,是我們學校的驕傲,也是我們興化教育界的驕傲!
培桃育李,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必將澆出芳艷之花,近40年的辛勤耕耘,如今遍地桃李,成為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的有用之才。在他患病期間,學生們紛紛趕來給他以慰問,因此,始終以樂觀、頑強的精神對待病魔。
如今,他走了,他的父母失去了一個好兒子,他的妻子失去了一個好丈夫,他的學生失去了一個好師長,他的弟妹失去了一個好兄長,他的孩子失去了一個好父親,我們失去了一個好戰友。“死者長已矣,托體同山阿”,松濤啜泣,蒼天嗚咽,哀樂悲鳴,親朋落淚,我們不能忘記他那寬厚的微笑,我們不能忘記他那忙碌的身影,但是,他卻要融入那誕生出一切的土地。
靜靜地走了,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人奔西土,音容猶存。請各位親友節哀順變。作為同事,我們要緬懷他的寬厚美德,學習他的敬業精神,化悲痛為力量,為興化的教育事業多作貢獻!
,帶著我們的思念,一路走好!
,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