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主持詞
大型民間社火展演主持詞
火紅的七月激-情燃燒,青銅與皮革奏出沸騰的交響。渭南,中華文明的搖籃,渭南,民間藝術的浩瀚之海!那粗獷的民間社火,那原汁原味的鼓舞,那慷慨激昂的老腔,那踏波逐浪如履平地的戰船,絢麗多姿,色彩斑斕,帶您在民間藝術畫廊中漫步徜徉,讓您領略華夏文明的歷史淵源。
′中國.渭南首屆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大型民間社火展演現在開始。看,百余名黃河岸邊的漢子們,揮動起強勁有力的臂膀,聽,敲響了展演的第一聲鑼鼓。首先登場的是
1、韓城陣鼓
這是來自韓城南塬的韓城陣鼓,鼓陣龐大,幾十面“龍鳳旗”錦繡豪華,飄曳引導。鼓式威武強勁,演奏如狂風暴雨,聲震四面八方。展示韓城人民奮發高揚的精神風貌,彰顯著古老而年輕的渭南,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壯志豪情。
2、官路舞獅
現在上場的是來自臨渭區的官路舞獅。它起始于18XX年,分布在臨渭區官路大同村一帶。官路舞獅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機智靈巧,武獅驕健威猛,亦文亦武,亦剛亦柔,相映生輝。
3、蒲城血故事
蒲城血故事源于古代先民們的血祭風俗,流傳于我市渭北一帶,幾經演變,現已成為弘揚正義、驚世駭俗、寓教于血的故事造型。它以“驚、險、奇”著稱,鮮血淋漓,酷似現實,是我國西北地區頗具影響力的獨特社火表演形式。
4、合陽上鑼鼓
上鑼鼓是位于合陽城東、黃河西岸的東雷村獨有的民間鼓舞,源于戰國魏文侯17年,是古老的驅鬼祈神的社火。其風格狂、蠻、野、粗,表演時四周篝火熊熊,鑼鼓喧天,喊聲不絕。突出了渭北高原黃河岸邊粗獷、彪悍、豪邁、奔放的民風民俗,留存著濃厚的原始部落遺風。
5、蒲城八仙板、八仙鼓
這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融,這是幾千年民族大融合的和-諧之音,這是民俗民藝與宗教儀軌最巧妙的融合。現在上場的是源于蒲城堯山廟會慶典禮儀的八仙板、八仙鼓。八仙板大開大合,天人合一;八仙鼓熱烈歡騰,憾天動地。體現了道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的樸素觀念,反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永恒主題。
6、洪拳鼓
洪拳鼓來自澄城縣劉家洼,是出自古代軍營的士兵操練鼓舞形式。它集武術與舞蹈于一體,“剛柔并舉”、“功架不倒”,動作健美、彪悍,一招一式,虎虎生氣。
7富平老鼓
老鼓來自富平老廟,它起源于秦朝,融戲劇、舞蹈和體育于一體。以鼓領奏,邊擊邊舞,其聲如雷鳴濤吼,其勢如石破天驚。相傳秦代著名大將王翦在家鄉以此操練將士。觀此鼓陣,可領略秦王橫掃六合的雄偉氣魄。
8大荔花苫鼓
現在上場的是流傳于大荔沙苑一帶絕無僅有的女子鼓舞—大荔花苫鼓。它因鼓槌用綢扎,鼓用花苫而得名。表演者身穿彩服、腰系長裙,身披大紅斗篷,額帶面花,腳蹬彩鞋,鼓舞節奏舒緩有力,舞姿柔美飄逸,如鮮花盛開,似彩蝶飛舞,令人神思飛揚,浮想聯翩。
9、韓城圍鼓
韓城圍鼓流傳于韓城市西河川一帶。它曲牌優美,鼓點豐富,節奏多變,和-諧悅耳。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生產生活、風俗習慣、鄉土民情,體現了行進、聯合、安居樂業、五谷豐登的生活氣息。
10、華陰老腔
一曲老腔,千古唱響。以老大、老道、老辣著稱的老腔發源在華陰泉店村。它源于漢、興于唐宋,繁于明清。唱腔慷慨、激昂、悲壯。近年來它走遍了陜西,唱紅了中國,走出了國門,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演出,它榮登國家大劇院藝術殿堂,它榮獲文化部群星大獎,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華人的文化符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老腔藝術家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