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悼念詞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悼念父親不幸去世,并向父親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首先,我代表我們全家,衷心感謝各位不辭辛苦,為父親送行喝我們共同分擔悲痛。父親因中風偏袒已經多年,由于年事漸高,體力日衰,病情加重,雖經醫院竭力搶救,終因醫治無效,于XX年3月xx日時分不幸與世長辭,終年88歲。
父親出生于1924年,青少年時期在家讀私塾。受家庭影響,從小就樂善好施,為人開明正直。
1946年冬,劉鄧大軍南下路經,父親親眼看到部隊在嚴寒的冬天露宿街頭,但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深受感動。當時處于戰亂時期,部隊很多戰士營養不良。父親主動和爺爺商量后,無償從家中開的成泰油坊中捐獻給部隊香油5000斤。
1947年解放,父親結識了解放軍軍分區司令部的等幾位共產黨干部。在他們的鼓勵下開辦了恒大卷煙廠,每年向國家上繳的稅收點占全縣稅收的二分之一,造福了家鄉。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廢待興。為表達對新中國的熱愛,對人民政府的支持,支援國家建設,父親帶頭購買的國債占全縣任務的十分之一。
1950年,父親多方籌資,聘請了技術員,購買了發電機,在開辦了面粉廠和電燈廠,從此揭開了用電業的新紀元,改寫了世代手工磨面的傳統歷史。
1954年,受左傾路線影響,父親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錯判為,并送到青海勞動改造,由此造成老人家雙腿殘疾。在此艱難的情形下,他老人家以他特有的毅力領著家人勇敢的活下來。至11屆三中全會政府撥亂反正,父親終于于1978年平反昭雪,歷任政協委員、常委。還予他老人家清白,被評選為縣政協常委。
有生之年,父親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即使收到那么大的磨難和委屈,支付后仍不忘鄉里,繼續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余熱。1996年,縣城東關和西關橋因年久失修,多處損壞,需修復加寬,但由于縣財政緊張,無力承擔。父親知道后,帶頭捐款。為此縣委、政府領導親贈獎匾一塊,上書“多行善事,功在世人”。
這就是父親,他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始終無怨無悔。他為人善良,又生性堅強,磨難沒有達到他,挫折沒有摧垮溺,養育子女,恩重如山。幾十年來,你和母親一起,含辛茹苦地把眾多子女一個個從小撫養到成家立業。對于這一切卻沒有怨言只有執著,日復一日,默默奉獻。只有當我們自己身為人父的時候,才能體會到這種最平常、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養育之恩,是多么的艱難和不易,這飽含了父親的愛心與責任心。
父親終于與我們永別了,留下了他對生活的深深眷戀,留下了他對我們的深切關愛,留下了他那揮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遺憾,生活有千百種形式,但每個人的經歷只能有一種。父親有幸成為一個跨世紀的老人,但他的經歷、性格、事實上生存環境決定了他只能選擇的獨特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影響理解于閑人的。但父親一生問心無愧,他為家庭、為子女、為后輩付出了一切,是一個值得我們永遠悼念和熱愛的父親,他永遠不會與我們分離,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里。我們會深深地悼念他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