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戲曲文藝晚會主持詞
倪:你看,來了。(詩詞誦《喜慶抒懷》)。
倪:說起豫劇大師常香玉,就要說到她留給的豫劇精典劇目《花木蘭》。
龐:說到《花木蘭》,膾炙人口的唱段該是這段(唱):“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倪:接下來獻上的依然是這段唱腔,但他加入了舞蹈的藝術元素,而且對這段主題唱腔放大、重復,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龐:那接下來大家欣賞省豫劇一團青年藝術團帶來的舞蹈《花木蘭》。(舞蹈《花木蘭》)
倪:小丁,咱們《八仙過海》“名家名段”板塊都請哪些名家?
丁:倪老師,那可多了,省豫劇一、二、三團、鄭州豫劇院、省曲劇團、京劇團、安徽黃梅戲、省越調劇團等等,300期當中,共有900多位優秀的演員登上了《八仙過海》的舞臺。
倪:是清唱多呢?彩唱多呢?
丁:兩者都有,不過我彩唱比清唱更有藝術力。
倪:那當然,臉譜、行頭本身傳統戲當中的組成,彩唱可以讓人物形象更鮮明,藝術感染力更強。接下來就有請省豫劇一團四位優秀的青年演員給大家表演豫劇彩唱。
丁:有請蘇建新、張惠、邵保安、楊杰登臺獻藝。(彩唱)
龐:謝迪,我看剛才咱們節目當中以戲劇居多。《八仙過海》還有個“歌曲擂臺”板塊嗎?
謝:有,這為青年人對歌曲的喜愛而設立的。能過板塊吸引許多歌迷朋友的,300期當中,還產生了200多名歌曲擂主。
龐:我想歌曲擂主也依然見證了咱們《八仙過海》的成長。同樣選出了當中的4位,重登舞臺,用的歌聲為的電視觀眾帶來歡樂。
謝:接下來請欣賞歌曲擂主帶來的歌曲聯唱。(歌曲聯唱)
丁:倪老師,聽完這五位歌曲擂主的演唱,你該知道欄目為叫《八仙過海》了吧?
倪:對呀,你看有戲曲、歌曲、小品、相聲,還有名家名段、才藝展示,這幾乎囊括了戲曲、歌曲、曲藝、民間藝術等所藝術,豈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嗎?
丁:假如說省臺《梨園春》名了高雅,那么的《八仙過海》就可謂通俗,《八仙過海》為平民百姓打造的展示自我的平臺。
倪:美麗的神話傳說演繹成了優秀的縣級電視臺的文藝欄目,這真是“八仙過海譜新曲,天上人間共團圓。”接下來請大家欣賞省豫劇一團青年藝術團給大賓獻上的戲拌舞《天上人間共團圓》。
丁:請欣賞。(戲伴舞《天上人間共團圓》)
謝:曉戈老師,您剛才問我會不會唱嗎?不怕丟臉,我跟您來兩句,您聽聽是那味,(唱山東快板書頭兩句:閑言碎語咱不再講,單表表好漢武二郎,那武松……)
龐:你唱的是山東快書《武松打虎》。你會用豫劇唱段表演《武松打虎》嗎?
謝:豫劇唱打虎?恐怕不行,要不您給大家來段豫劇《武松打虎》?大家歡迎!
龐:我呀?咱聽點正宗的吧,有請一團的請年演員司紅彥、郝俊杰給大家表演戲曲小品《武松打虎》。
謝:朋友們,掌聲有請。
龐:好了朋友們,一段出色的戲曲小品《武松打虎》之后,請大家欣賞舞蹈《康定情歌》。
謝:有請廣電局舞蹈隊登場。(舞蹈《康定情歌》)
倪:小丁,節目的差不多了,咱們《八仙過海》的編排規律,最后放大擂子的是啥?
丁:名家名段呀!剛才就有人在后臺傳一紙條,說既然一團的藝術家們都來了,就要讓《八仙過海》的觀眾過過戲癮,倪老師,您看能大家嗎?
倪:能!接下來就有請豫劇一團的五位一級演員王惠、范靜、表國營、李庚春、丁建英聯袂給大家表演豫劇名段大聯唱,怎么樣?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