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組理論學習主持詞
志們:
在剛剛閉幕的省委七屆九次全會上,省委提出了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建設、使之成為皖北地區奮力崛起的龍頭的要求。省委書記在參加組討論時,要求要在皖北地區率先崛起。為響應省委號召,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心聚力,加快發展,市委學習中心組決定用半天的時間學習貫徹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研究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建設的有關問題。
參加今天會議的有市委中心組全體成員,市人大、市政協有關負責同志,市發改委、國資委、礦業集團、國投新集集團、淮化集團主要負責同志。
今天的會議有三項議程:一是市委講師團介紹“兩淮一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二是開展座談討論;三是我就貫徹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建設問題講幾點意見。
首先進行第一項議程,請市委講師團介紹“兩淮一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略)
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開展座談討論。請同志們重點圍繞在構建“兩淮一蚌”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落實我市規劃,在“兩淮一蚌”城市群中實現率先崛起,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構建“兩淮一蚌”城市群我市應該向國家和省爭取哪些政策進行發言。(略)
同志們,今天的中心組理論學習會,市委講師團介紹了“兩淮一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大家就如何貫徹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建設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會議開得很好,對于我們貫徹省委構建“兩淮一蚌”城市群的重大決策、推進跨越式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下面我就貫徹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建設問題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省委、省政府關于構建“兩淮一蚌”城市群決策的重大意義
在省委七屆九次全會上,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地作出了構建以“兩淮一蚌”為重點的沿淮城市群的戰略決策。這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的進一步深化,是統籌安徽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部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省委、省政府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重大決策。所謂城市群,一般是指以一個或幾個經濟比較發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由幾個空間距離較近、經濟聯系密切、功能互補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的經濟帶。從國際看,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或城市經濟圈的崛起,已成為當今世界區域經濟競爭和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加快城市群發展,帶動本國或區域經濟發展,提升經濟競爭力,是發達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如美國東海岸紐約、華盛頓、費城、波士頓大都市圈,面積不到全國的×.×%,卻集中了全國近×%的人口,制造業產值占全國的×%;再如日本的東海道大都市帶,以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為核心,面積約×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但它集中了全國工業企業和工業就業人數的×/×,工業產值的×/×和國民收入的×/×。從國內看,東南地區已形成以香港、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經濟圈,東部地區已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圈。據統計,這三大經濟圈共創造了全國×.×%的gdp,×.×%的工業增加值和×.×%的外貿出口額,成為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省內看,以合肥為中心的省會城市經濟圈和以“馬蕪銅宜”為重點的皖江城市群,共創造了全柿.×%的gdp、×.×%的工業增加值和×.× %的外貿出口額,已成為帶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龍頭。因此,建設以“兩淮一蚌”為重點的沿淮城市群,提高中心城市的帶動能力和區域經濟的綜合實力,順應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要求,是促進皖北地區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