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主持詞
新聞發布會、主持詞及其他
曾經在新聞單位實習,參加過新聞發布會,主辦方進行信息披露后,記者開始提問,任何的瑕疵和準備不足都有可能被問得張口結舌,目瞪口呆。不要說有國外媒體,就是自己人,也是該問就問。
如今新聞發布會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就是我們這種落后的小城市,也經常發布一次。春天到了,人大、政協兩會就要召開了,于是就要發布新聞,市內下轄的報紙、廣播、電視記者來了,人大、政協的工作人員來了,宣傳部門的干部來了。干部們倒還好,也沒什么事,就是來坐一個座位,顯得新聞發布會人數眾多,人民關注。記者就有些事要辦,電臺要錄音,電視要攝像,報紙要拍照,關鍵是要提問呀。也不是說基層記者素質太差,問個問題都不行,主要是有紀律呀,啥該問,啥不該問,你一記者就能決定?要是,有不成熟的記者,冷不丁亂問,也是有可能的,當然,也可以懶得搭理你,也可以放下姿態搭理一下,再命令不能出現在媒體上。
沒人愿意跟狗屁記者費那個勁,進來就交給你一張紙,誰問誰答,歷歷在目,清清楚楚。比如報紙問:“這次兩會召開有什么意義?”然后某官員回答,定下了發展的規劃,鼓起了全市人民的干勁,云云——冠冕堂皇,長篇大論。工作效率提高了,質量也提高了——全都是書面語。就是沒有弄懂,干嘛要不顧新聞規律去費神費力弄個發布會,上級就是有要求,也不可能官連個問題都答不出,要人家寫好照念。
如果認為這就有點離譜,那就少見多怪了。只要是官方組織的活動,就會要準備所謂的材料,議程,講話,發言,甚至主持詞。還是在兩會上,其中一次會議的主持人拿著打印好的主持詞在主席臺上念:“各位代表,請審議。有意見的請舉手……噢,沒有。沒有意見的請舉手……通過。”所有的字都認識,所有的結果都了然于胸,要把握的,只是中間的稍微停頓。其實不要急,材料上在每一個省略號的前方都用括號注明“停頓約秒鐘”,連“噢”字都準備好了,領導只要從一默念到就可以了。
看起來政治生態有些好笑,但人家一本正經的樣子,有時候會讓我們懷疑自己的判斷。就像方鴻漸拿著子虛烏有的克萊頓大學博士文憑,心懷鬼胎,無意中知道教務長李梅亭的文憑跟自己一樣,但人家鎮定自若:“那在美國是一所著名的大學。”
只要大家繃著臉,不咧嘴大笑,一切都可以如克萊頓大學博士文憑,莊嚴神圣,光輝四射。領導要在政協會上做一個講話,事先邀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籍人士討論講話精神。大家圍著圓桌團團坐定,以示無論哪個黨派,一律平等,一視同仁。
既然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與會人員的發言積極性就很高。a:“我認為講話中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提法不妥,應該說中共**市委,其余參政黨也有市委。”b:“講話中說要建設繁榮富裕城市,覺得涵蓋不廣,應該還要加上和-諧,建設設繁榮富裕和-諧城市。”c:“覺得還要加上文明兩個字,建設設繁榮富裕和-諧文明城市。”d:“覺得城市前面還要加上一個的字,這樣才表述更準確。”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很多的時候,這類活動就如跳大神,求好運,身處其中,就神圣,冷眼旁觀,就好笑。政治就是選一些人來管理公共事務,拿合理的酬勞,干得好多干幾年,干不好辭職走人,或者彈-劾下臺,沒什么了不得的。我們倒好,選出的管家在家里為所欲為,橫行無忌,還說不得,還奈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