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說會主持詞
三個重點:一是重點產業發展,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政策落實與農村改革。我們常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來形容農村工作,說明農業和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我們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點,工作就很難駕馭全局,就會事倍功半。各鄉鎮和農口部門都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認真研究,理出輕重緩急,繼續把棉花、畜牧、特色三大產業作為保證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來抓,著力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培育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基地,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要緊緊抓住國家對農業和農村政策傾斜的機遇,找關系,跑路子,千方百計向上爭取農林、水利、道路、能源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切實提高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 條件。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全面取消農牧業稅,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機補貼、災情減免、“兩免一補”等惠民政策,以及市縣兩級關于小康住宅建設、小城鎮建設、重點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要把土地流轉、勞務輸轉、鄉村機構運轉、小水產權制度等改革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通過有效措施,探索和建立高效運轉的長效機制,
-
切實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要充實力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合力攻堅,確保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個難點: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二是土地流轉、勞務輸轉和二三產業發展,三是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和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各鄉鎮、各部門要有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乘勢而上的勇氣和決心,只有在這些難點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農業和農村工作才能取得長足發展。去年發生的10.8棉農群訪事件就明確告訴我們,我縣的農民組織化程度還非常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護農民利益,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企業和農民利益的有效對接,達到共贏目標。各鄉鎮、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實施意見》,重點圍繞棉花、畜牧、特色等產業和勞務輸轉等工作,通過引導、激勵、扶持等措施,每個鄉鎮發展2-3個規模大、運作好、效益高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切實提升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各鄉鎮和農牧、人事、科技等部門要把“兩轉”工作作為富裕農民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政策扶持、科技培訓、建立勞務輸轉點等措施,引導農民就地創業,大力發展流通販運、修理加工、旅游服務等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各鄉鎮、農口部門要立足市場需求,重點抓好重點產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措施的落實,充分挖掘自身潛力,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切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科技附加值。要依托政府黨建網、公眾信息網,加快信息網絡建設進程,擴大信息覆蓋面,要加強信息服務隊伍建設和信息采集、信息資源開發,搞好預測分析,提高信息的準確度和利用率,加強政策、市嘗價格、品種和技術等信息發布,為基層、農民、農業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系統的信息服務,引導農民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結構。
三個亮點:一是農村集鎮及村容村貌建設。二是鄉鎮企業項目建設。三是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賦予我們新的要求,也是今年農村工作的亮點。在農村集鎮及村容村貌建設上,必須堅持規劃先行,抓好試點示范的原則,認真搞好總體規劃和具體部署,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積極做好群眾的宣傳動員、房屋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并集中精力、人力、財力、物力,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逐步推進我縣農村集鎮建設,要切實把集鎮建設打造成一個亮點工程,為全縣鄉鎮集鎮建設起好示范帶頭作用。在鄉鎮企業項目建設上,無論是礦產品開采加工、建材加工銷售、能源開發利用、化工產品加工,還是商貿流通、家庭作坊式小加工,無論是規模大小,還是誰投資誰興辦,只要是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各級領導都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建設質量和經營效益,從而形成鄉鎮企業競相發展的格局,切實提高鄉鎮發展后勁。各鄉鎮要著眼于壯大農村社會事業,縮小城鄉差別,多方籌資興辦文教衛生等社會發展項目。要積極探索發展民營民辦的文化、衛生、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經濟實體,著力改善鄉村條件。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加大鄉村兩級公共安全基礎建設力度,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各類矛盾糾紛的摸排調處工作,及時化解涉及農民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和-諧安定繁榮的新農村。